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14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练习)一、选择题1.有关西式服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民间仿效西式服装之风开始萌动清政府对官定服饰进行改革民国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a. b. c. d.2.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正确的是由通商口岸向内地发展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a. b. c. d.3.中国近代航运业最早诞生于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运动军事工业c.洋务运动民用工业 d.官僚资本企业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重大事件,正确的先后顺序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中国近代航运业的诞生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a. b. c. d.5.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西方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7.互联网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论述正确的是打破常规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迅速、便利地传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a. b. c. d.8.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词语,下列流行词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a.生产合作社50年代b.喊口号挣工分60年代c.万元户、爆发户70年代d.伊妹儿90年代9“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话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高尚追求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a. b. c. d.10.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的衣食住行的最突出的特点是a.全盘西化 b中西合璧 c.仍旧是传统方式 d.没有任何改变11.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最具代表性的是a.中山装 b.京剧 c.交谊舞 d.自由恋爱12.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阅读关于鸦片战争的电报b.1905年,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摄成影片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第十一届奥运会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a.民国成立时人们对孙中山行三跪九叩礼 b.张三穿着西装祭拜孔子c.李四在照相馆拍了一张全家福 d.王五在上海吃到了“中西大菜”16.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报刊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报刊所起的作用主要有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起了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传播了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a. b. c. d.17.首次打破列强在轮船运输业方面的垄断局面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18.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了信息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a. b. c. d.1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业 b.新式水运业 c.航空运输业 d.电报电信业20.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这项变革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2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有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颁布法令,实行改革先进中国人大力倡导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a. b. c. d.22.1920年,一个人到广州去游玩,在那里他不可能a.看到街上有人穿着中山装b.在公园门口听到有人称呼他为“先生”c.中午在一家中餐馆吃完饭后,他拿出钱和粮票付了账d.晚餐在一家西餐馆吃饭,因不会使用餐叉他差点闹了个大笑话二、非选择题:23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 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梁启超和革命党辩论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报纸这种媒体对近代中国革命所起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24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二:19 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