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5.卢沟桥烽火共几课时 2课型新授 第几课时 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部分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条理,重点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4学习文章的第一段,了解“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请学生查资料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显得水到渠成。相关材料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完成习字册。2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有关的词语:蚕食、如火如荼、挑衅、同仇敌忾、蓄谋。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4.在感受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做上记号。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答案预设:“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卢沟桥事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日解题:指名读“烽”,注意读准后鼻音。“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2分钟) 1交流生字词朗读、理解的预习情况。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如火如荼: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蓄谋: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4分钟) 1自主学习。(5分钟)2合作探究。(4分钟)任务驱动【学习单一】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自学时间:2分钟。3展示。(5分钟)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第四板块:精读第一段(10分钟) 1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2、交流对关键词的理解:如,侵占、蚕食、魔爪等。3、卢沟桥的战略地位。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喻?4、齐读第一段。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板书三个日子: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2.揭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课题)3.“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媒体导入:播放“九一八”事变故事片断,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过渡:课前都预习了课文,能读通课文了吗?这篇课文有很多词语,不好读,考考大家? 预习检测一: 1词语(生字词) 烽火 妄图 伪军 咽喉 凌晨 震耳欲聋 哭爹喊娘 呐喊 歼灭 挑衅 魔爪 伪军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2.导学 预习检测二: 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如火如荼:原来比喻军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蓄谋: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过渡:字词句都学的那么轻松,那么这项作业肯定也难不倒大家了。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2、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3、导学。小组推荐学生展示,用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第四板块:精读第一段 1自主学习第一段,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讨论质疑。(1)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2)质疑:学生根据补充阅读资料抓住关键词讨论: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3)媒体出示卢沟桥地图等资源。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选择正确的读音。 魔爪(zhu zho) 咽喉(yn yn y) 挑衅(tio tio) 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及防 如( )如( ) 成( )结( ) 同仇( )( )全( )武装 人( )马( ) 3.完成一课一练1、2题和补充习题中第1、2、3题。 写出五个体现我军英勇的成语,并运用其中的两三个写一个战争场面。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5.卢沟桥烽火共几课时 2课型新授 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2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难点: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险恶用心。激发学生对侵略行径的痛恨,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珍爱和平。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请学生查资料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显得水到渠成。相关材料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预习设计1熟读课文。2试着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3搜集一些关于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导入(3分钟)1. 默写词语。2. 两组词语分别写敌军和我军的。第二板块:学习第1、2、3自然段(14分钟)关注的词语:“蚕食”:像蚕吃桑叶一般逐步侵略我国华北地区,进而妄图吞并全中国。“咽喉”:人体的重要器官,感受到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1自主学习。(4分钟)2合作探究。(3分钟)任务驱动【学习单一】再次默读2、3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词语,细细体会,写下读书体会。自学时间:4分钟。3展示。(5分钟)a.“全副武装”、“气势汹汹”、“恼羞成怒”看出日军是有备而来,蓄意挑衅。b.“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请写在卢沟桥桥面上。”敌人心狠手辣,一心置我守桥军队于死地。c.“大声喝问”、“当即严词拒绝”、“立即开枪还击”,中国守军正义凛然,誓死保卫祖国。第三板块:学习第4、5自然段(15分钟)1.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画一画,细细体会。2.抓住所画的词句,好好地读一读,。通过朗读,表达出情感。3.读给同桌听。4.A.日军:“人仰马翻、端着、吼叫着、疯狂地、扑、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惨败,可耻的下场。B.大刀队员:“同仇敌忾、奋起反击、举起、冒着、冲出、悄悄地”,英勇无畏,奋起反击。5.大刀队员给人留下英勇、顽强的印象。6.欣赏大刀进行曲。第四板块:学习第68自然段。(6分钟)1.(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浪子野心。侵占平津就必然侵占华北,控制了华北就必然妄想吞灭整个中国。)2.中国军民(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第五板块:升华认识。(2分钟)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默写词语:气势汹汹 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抱头鼠窜严词拒绝 同仇敌忾 奋起还击 两面夹击2学生齐读,思考:你发现这两组词语分别写什么的?3导入:我们读书就应该这样,要善于抓住关键的地方来品味。这节课我们跟随课文再一次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读一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第二板块:学习第2、3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2、3节。2.交流:日军为何要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县城?引读第一自然段。3.这里有些词语很值得我们关注,你注意到了吗?4.过渡:正是有着吞并全中国的狼子野心,1937年7月7日深夜,早有预谋的日军像我军发起了进攻。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2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3导学。同学们很了不起,从敌我双方举动中体会到这么多东西。品读字词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还要做到的是将你对文字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有感情的朗读2、3自然段)第三板块:学习第4、5自然段1引导学习45自然段:文章中除了第二、三自然段外,还有好多词句描述了敌我双方举动,同样表现了日本鬼子和我军的特点,请你默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画一画,细细体会。2读书,就应该能走进课文的深处,与文中的人物交流对话。请你抓住所画的词句,好好地读一读,要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情感来。(学生练读) 3、把你印象最深的一两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先读一读,再谈谈你的感受。 4、指名读,相机指导。(相机指导对比:关注“悄悄地”同样是描写秘密行动,我军是“悄悄地进发”,日军是“偷偷地摸来”,自己体会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偷偷地摸来”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和卑鄙行径;“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军的资质多谋,英勇善战。两者感情色彩截然不同。关注“哭爹喊娘、狼狈而逃”,同样是描写失败表现,我军是“寡众悬殊、暂时退守”,日军是“哭爹喊娘、狼狈而逃、抱头鼠窜、鬼哭狼嚎”你有发现了什么?“寡众悬殊、暂时退守”是我军的无奈之举,“暂时”说明我们定会夺回卢沟桥;而敌军“哭爹喊娘、狼狈而逃”表现了敌军战败后的狼狈不看,下场可耻。)5在整个第4、5自然段中,大刀队员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6.为了歌颂这些大刀队员们的斗志,有人谱写了一首大刀进行曲,有人说这是抗战歌曲中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播放大刀进行曲)7从同学们的表情老师可以看出,你们的心中一定是热血澎湃。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吧!(自由读4、5节)第四板块:学习第68自然段。1.师引:日寇,就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2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引: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3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4齐读上述词语,引发卢沟桥事变的意义:(1)师引: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从此,。(2) “序幕”是什么意思?(3) “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能找及格词语替换一下吗?(红红火火、蓬蓬勃勃)(4) 总结:抗战之火,由卢沟桥的烽火点燃,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这段历史。在同是中国人,同样爱祖国这根红线的连接下,抗战之火很快燃遍祖国各地。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军民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第五板块:升华认识。(齐读课题)师:同学们,由卢沟桥的烽火,由日寇的蛮横,不可一世,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聊城市茌平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国家能源九江市武宁县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抚州市崇仁县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可套用
- 国家能源恩施开福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专练及答案
- 写字楼租赁合同(15篇)
- 2025年4月四川成都师范学院考核招聘(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厨房年度工作总结
- 长治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机电维修岗
- 2025年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TCTBA 001-2019 非招标方式采购代理服务规范
- 冷库储存生姜合同范本
- 《小狗钱钱》完整版
- 《酒类鉴赏威士忌》课件
-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 各种奶茶配方资料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水电厂动力部分)》
- 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08-语言表达与运用-(中考真题演练)(原卷版)
- 肾脏病与药物治疗
- 泵站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