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星教育网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整理录入:青峰弦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颓圮(p)火钵(b) 字帖(ti)质疑问难(nn)B谄媚(chn)肄业(y) 亲家(qng)揠苗助长(y)C勒死(li)楔子(xi) 佣人(yng)阿谀献媚()D剔除(t)甬路(yng) 漱口(sh)鼻腻鹅脂(zh)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廓 凄惋 箭拔弩张 提要钩玄B如厕 桀骜 绿草如荫 责无旁贷C翌年 雾霾 义愤填膺 以身作责D消弭 渊源 灯火阑珊 大度包涵3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般来说,男人都认为强烈的爱情就像疾病一样,能够多次 同一个人,而且如果遇到什么无法逾越的障碍,使他不能 的话,甚至会送了他的命。尽管这种看法无可置疑,但女人们她们的意见往往根据诗意而不是根据经验硬说爱情,伟大的爱情,一辈子只能有一次落在身上。这种爱情如同雷电一样,人的心灵 被它击中,就要受到创伤,遭到蹂躏,被毁成一片废墟,从此以后,任何强烈的感情,甚至 都不能在这里生根发芽了。 (莫泊桑修软垫椅的女人)A侵蚀 心想事成 如果 梦想B侵袭 如愿以偿 一旦 幻想C袭击 梦寐以求 假如 念想D偷袭 翘首以待 假若 空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习近平国庆讲话提到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表明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贯彻在和平基础上发展、在和平基础上繁荣,不搞霸权主义,不欺小凌弱。B“占中”组织者得到美国民主基金会的援助,该基金会由一些国际大企业撑腰,令人质疑“占中”的真正目的并非为了争取民主。C成功设立烈士纪念日这件事明确提示我们,当下的中国社会并非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已是思想政治上的一盘散沙。D网站10月2日报道,中国军方首次试射了一款路基洲际导弹的新型衍生导弹东风-31B,标志着北京针对美国的战略袭击能力正在完备。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羊兹拉特的作者是辛格,美国犹太裔小说家,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该文表现了人对动物的温情,和孔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遥相呼应。B鲁迅的风波从鲁镇乡村的角度反映张勋复辟时期以赵七爷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的蠢蠢欲动,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C哈姆莱特的经典台词“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对人类的崇高礼赞,反映了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D红楼梦写到贾宝玉的两次摔玉,第一次是初会黛玉,见这个神仙似的妹妹无玉,故要摔玉;第二次黛玉拿张道士提亲说事,认定宝玉在意这桩“好姻缘”,急得宝玉以摔玉来赌咒发誓,剖白真心。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稷下先生与“道”“势”关系的新发展余英时稷下先生的“不治而议论”也足以说明“道”“势”关系的新发展。“不治”表示他们“无官守”,即不在官僚系统之内,易言之,即不是君主的臣下而是“师”或“友”。“议论”则是今天所谓的批评。左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之“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论语“庶人不议”及孟子“处士横议”之“议”(孟子滕文公(下),都是很明显的例证。“士”有议论的传统自周代已然。所以左传有“士传言”( 左传襄公十四年)之语。但是把知识分子和批评完全等同起来,并由官方正式加以承认,则始自稷下。更重要的,这些知识分子都是以自己所持之“道”,来批评时政的,因此淮南子才说儒、墨“裂道而议”。另一方面,刘向新序说“稷下先生喜议政事”(杂志第二)。盐铁论则说他们“不任职而论国事”(论儒)。这便证明稷下先生的批评确是专以“政事”“国事”为对象的。我们知道公元前四世纪以来各国君主都争用纵横法术之士以求富国强兵。这当然也是知识分子获得普遍重视的一大原因。但是这个原因却完全不能用来解释稷下先生“不治而议论”的盛况。这些稷下先生既“不任职”,自不可能在富国强兵方面发生任何直接的作用。事实上,他们都是因为号称代表了某种“道”才受到君主的师礼待遇的。孟子言必仁义固不待言,其余我们所知的稷下先生如彭蒙、宋钘、尹文、慎到、田骈等也都是各学派的宗师。他们正是庄子天下篇和淮南子俶真训所说的“裂道而议”的人物。晚期的稷下先生如荀卿、邹衍也依然是以“道”起家的。以邹衍而论,他观阴阳消息,论五德终始,提倡一种新的“天道”。因此当时有“谈天衍”之号。这种“道”显然与富强无关。从比较宗教学的观点看,战国君主的“尊师重道”主要只说明一个问题,即政统需要道统的支持,以证明它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更重要地,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前三世纪这个历史阶段中,几个主要国家如齐、秦、魏(梁)、赵、燕等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图。他们当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梁襄王和孟子关于“天下恶乎定”(孟子梁惠王(上)的一番讨论便透露出此中的消息。但由于当时的政统和道统都没有“定于一”,所以不但各国君主争礼不同学派的领袖,而诸子百家也莫不竞售其“道”以期获得“正统”的地位。司马谈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一句很有根据的论断,必须从当时“道”与“势”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去了解。儒、墨、道、法四家直接系乎治道,固不待论。名家与阴阳家则代表早期逻辑与宇宙论方面的思想,何以也与治道有关?荀子明明批评名家“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荀子非十二子)。司马迁也说阴阳家“闳大不经”(史记孟子荀子列传)。今此二家著述多散佚,我们已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可以肯定的则是他们确都曾努力把自己的“道”和“治天下”联系起来。所以邹衍的学说“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同上)。公孙龙自称“少学先生之道,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庄子秋水篇引)。刘向别录也记名家“论坚白异同,以为可以治天下”(汉书艺文志注引)。无论名家与阴阳家是否真有助于“治天下”,他们如此宣说却透露出当时知识界的一种动态,即“道”的一方面也同样有迁就“势”、配合“势”的情况。孟子坚持不应“枉道而从彼势”(孟子滕文公(下),便是针对这种历史背景而发的。(节选自士与中国文化)6下列表述不属于稷下先生“不治而议论”的特点的一项是A稷下先生的独立批评得到官方认可。B稷下先生是指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论道的知识分子群体。C稷下先生以自己所持的学说来批评时政。D稷下先生专以“政事”“国事”为批评对象。7下列表述最能解释稷下先生“不治而议论”盛况发生原因的一项是A君主重用纵横法术之士以求富国强兵。B稷下先生因为号称代表了某种“道”,于是收到君主的师礼待遇。C有统一天下雄图的大国需要在武力之外另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来支持政统。D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关乎治道。8下列表述不合乎文意的一项是A稷下先生不可能在富国强兵方面发生任何直接的作用,因为他们不担任官职。B稷下先生所论之道与富国强兵无直接关联。C诸子百家竞售其“道”以期获得“正统”的地位是“裂道而议”的重要原因。D孟子坚持不应“枉道而从彼势”,表明孟子有迁就“势”、配合“势”的倾向。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原性韩愈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选自韩昌黎文集)【注】岐岐:形容聪颖早慧。嶷嶷(n):幼小聪慧的样子。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 中:中庸,适中B知其必以贿死 贿:贪贿,受贿C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 食:吃饭D而卒为奸 卒:终于,最终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明“性之上下不可移”的一组是(3分)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 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 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 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 下之性,畏威而寡罪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对“性”和“情”作出明确区分,认为“性”与生俱来,而“情”则是后天与外物作用的产物:“性”和“情”都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B韩愈认为人的情感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个方面,下品之人对每种情感的表现要么过分,要么缺失。C对于孔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子(雄)的性混论,韩愈都不认同,并提出质疑和批评。D韩愈认为性之上品、中品和下品都不能改变,这和孔子的观点一致。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3分)(2)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3分)(3)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3分)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共3分)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8分)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张孝祥: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明河:银河。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1)上阕“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2)下阕“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全篇加以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共5分,每空1分)(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3)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4) ,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5)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7)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8)越陌度阡, 。(曹操短歌行)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智慧的诞生周国平在世人眼里,哲学家是一种可笑的人物,每因其所想的事无用、有用的事不想而加嘲笑。有趣的是,当历史上出现第一个哲学家时,这样的嘲笑即随之发生。柏拉图记载:“据说泰勒斯仰起头来观看星象,却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温顺的色雷斯侍女嘲笑说,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旁的一切。”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由一个美丽温顺的女子来嘲笑哲学家的不切实际,倒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故事必定十分生动,以致被若干传记作家借去安在别的哲学家头上,成了一则关于哲学家形象的普遍性寓言。事实上,早期哲学家几乎个个出身望族,却蔑视权势财产。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拒绝王位,阿那克萨戈拉散尽遗产,此类事不胜枚举。德谟克利特的父亲是波斯王的密友,而他竟说,哪怕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做波斯王好。据说“哲学”(philosophia)一词是毕达哥拉斯的创造,他嫌“智慧”(sophia)之称自负,便加上一个表示“爱”的词头(Philo),成了“爱智慧”。不管希腊哲人对于何为智慧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爱智慧胜于爱世上一切却是他们相同的精神取向。在此意义上,柏拉图把哲学家称作“一心一意思考事物本质的人”,亚里士多德指出哲学是一门以求知而非实用为目的的自由的学问。遥想当年泰勒斯因为在一个圆内画出直角三角形而宰牛欢庆,毕达哥拉斯因为发现勾股定理而举行百牛大祭,我们便可约略体会希腊人对于求知本身怀有多么天真的热忱了。这是人类理性带着新奇的喜悦庆祝它自己的觉醒。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人的爱智精神仍有辉煌的表现。当罗马军队攻入叙拉古城的时候,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潜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阿基米德。军人要带他去见罗马统帅,他请求稍候片刻,等他解出答案,军人不耐烦,把他杀了。剑劈来时,他只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凡是少年时代迷恋过几何解题的人,对阿基米德大约都会有一种同情的理解。刚刚觉醒的求知欲的自我享受实在是莫大的快乐,令人对其余一切视而无睹。当时的希腊,才告别天人浑然不分的童稚的神话时代,正如同一个少年人一样惊奇地发现了头上的星空和周遭的万物,试图凭借自己的头脑对世界作出解释。不过,思维力的运用至多是智慧的一义,且是较不重要的一义。神话的衰落不仅使宇宙成了一个陌生的需要重新解释的对象,而且使人生成了一个未知的有待独立思考的难题。至少从苏格拉底开始,希腊哲人们更多地把智慧视作一种人生觉悟,并且相信这种觉悟乃是幸福的唯一源泉。苏格拉底,这个被雅典美少年崇拜的偶像,自己长得像个丑陋的脚夫,秃顶,宽脸,扁阔的鼻子,整年光着脚,裹一条褴褛的长袍,在街头游说。走过市场,看了琳琅满目的货物,他吃惊地说:“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是的,他用不着,因为他有智慧,而智慧是自足的。若问何为智慧,我发现希腊哲人们往往反过来断定自足即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已被神遗弃,全能和不朽均成梦想,惟在无待外物而获自由这一点上尚可与神比攀。苏格拉底说得简明扼要:“一无所需最像神。”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既无恒产,又无妻室,全身心沉浸在哲理的探究中。亚里士多德则反复论证哲学思辨乃惟一的无所待之乐,因其自足性而成为人惟一可能过上的“神圣的生活”。但万事不可过头,自足也不例外。犬儒派哲学家偏把自足推至极端,把不待外物变成了拒斥外物,简朴变成了苦行。最著名的是第欧根尼,他不要居室食具,学动物睡在街面,从地上拣取食物,乃至在众目睽睽下排泄。自足失去向神看齐的本意,沦为与兽认同,哲学的智慧被勾画成了一幅漫画。当第欧根尼声称从蔑视快乐中所得到的乐趣比从快乐本身中所得到的还要多时,再粗糙的耳朵也该听得出一种造作的意味。难怪苏格拉底忍不住要挖苦他那位创立了犬儒学派的学生安提斯泰说:“我从你外衣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学者们把希腊伦理思想划分为两条线索,一是从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犬儒派到斯多噶派的苦行主义,另一是从德谟克利特、昔勒尼派到伊壁鸠鲁派的享乐主义。其实,两者的差距并不如想像的那么大。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把灵魂看作幸福的居所,主张物质生活上的节制和淡泊,只是他们并不反对享受来之容易的自然的快乐罢了。至于号称享乐学派的昔勒尼派,其首领阿里斯底波同样承认智慧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带来快乐,而财富本身并不值得追求。当一个富翁把他带到家里炫耀住宅的华丽时,他把唾沫吐在富翁脸上,轻蔑地说道,在铺满大理石的地板上实在找不到一个更适合于吐痰的地方。垂暮之年,他告诉他的女儿兼学生阿莱特,他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乃是“不要重视非必需的东西”。对于希腊人来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以寻求智慧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质言之,乃是一种精神生活。我相信这个道理千古不易。一个人倘若不能从心灵中汲取大部分的快乐,他算什么哲学家呢?16下列对作品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错项给0分)A德谟克利特的父亲说,哪怕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做波斯王好。这句话表明早期哲学家热衷求知,蔑视权势。B阿基米德的临终话语“不要踩坏我的圆!”道出哲学家爱智慧胜过爱生命的精神追求。C苏格拉底的感慨“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道出哲学家对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艳羡。D“哲学的智慧被勾画成了一幅漫画”,采用明喻修辞,意在讽刺犬儒派哲学家歪曲哲学智慧的勾当。E“我从你外衣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一针见血,辛辣地讽刺犬儒派哲学家以苦行来沽名钓誉的行径。17“泰勒斯仰观星象”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家形象的普遍寓言?请结合文章思想内容加以分析。(4分)18哲学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19本文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文化散文,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理,读来却饶有情趣,试对文章的趣味性加以探究。(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阅读下列小诗,另选意象,仿写一首。(4分)飘来的是云飘去的也是云既然今天没人识得星星一颗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轮21论语上说,“君子不器”。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阐述理由。(4分)22读漫画,请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漫画的寓意。(4分)内容: 寓意: 六、写作(共60分,共1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我们正在走向“后物欲时代”,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是近几十年的突出现象,物质富足之后精神空虚和无聊的问题也日益突显。东西方的贵族解决所谓的“富裕挑战”,其成功的道路都是致力于提升人的精神追求。古典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如何生活的,而现代教育在这方面就绕了个大弯,确实教人们如何工作的。留心一下周边的成年人,有多少毕业后还热爱阅读、体育、美术、高雅音乐、写诗赋词,保留着这方面的兴趣和习惯?更不用说,有的人甚至从未培养出这类兴趣和习惯。于是乎,我们就有机会目睹官员贪腐、土豪炫富、明星吸毒、全民参赌等一系列怪现象,精神荒芜,道德滑坡,信仰迷失,人情淡薄,甚至比赤贫时代更加严重。如何找到救治“富而不贵”的药方呢?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A火钵(b) 问难(nn) C佣(yng)人 D剔(t)除 鼻腻鹅脂(zh)2D A凄婉 剑拔弩张 B绿草如茵 C以身作则3B 第一空用“侵袭”最恰当;第二空“如愿以偿”最准确;第三空均可;第四空可用“梦想”或“幻想”。4C A缺宾语中心语,在“繁荣”后加“的方针”。B不合逻辑,将“并非”改为“是”。D主谓搭配不当,将“完备”改为“提高”。5A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孟子的观点。6B 此项是在解释稷下先生的特点,没有表明稷下先生“不治而议论”的特点,且与第一段的内容不相关联。7C 从文中相关表述可以看出:战国君主的“尊师重道”主要只说明一个问题,即政统需要道统的支持,以证明它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几个主要国家如齐、秦、魏(梁)、赵、燕等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图。它们当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另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8D 孟子此议表明学术独立、不屈从权势的思想。9 C 食,享祀,受祭10C 与论点无关;孟子未区分人性的品级;证明上品不可移;证明下品不可移;证明上品不可移;减少罪过,但仍然没有改变品级,仍然是下品。11D 韩愈认为性之上品和下品不能改变,而中品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导向上品或下品。12(1)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它们是仁、礼、信、义、智。“所以”,用来,1分;“曰”,是,叫,1分;句意对1分。 (2)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举”,提到,1分;“遗”,遗漏,1分;句意对1分。 (3)因此上品之人可教导,下品之人可约束。“是故”,因此,1分;“制”,约束,1分,句意对1分。13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翻译: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因此,诸侯即使有用动听的言辞来请他的,他也不接受。14(1)皎洁的月亮洒下明丽的光辉,璀璨的银河在湖水中投下影像,空中和水中都澄清明净。描绘了一幅空旷洁净的图画。(2分)和下文的“肝胆俱冰雪”照应,暗示自己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情怀。(2分)(2)作者置身水天相连、表里澄澈的洞庭湖上,怡然自得,宠辱偕忘,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超然物外的愉悦之情;(2分)“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更显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在总揽天地、驱遣万物中抒发了作者的豪迈进取的情志;(2分)但现实的严酷毕竟回避不了,“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表现了作者的失意,但失意不失志,因而仍显沉稳,方寸不乱,“扣舷独啸”抒发了作者的愤激不平之意。(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15(1)玉簪螺髻(2)吴楚东南坼(3)则其负大翼也无力(4)绿云扰扰(5)制芰荷以为衣兮(6)凌万顷之茫然(7)梦啼妆泪红阑干(8)枉用相存16C D C项应是“鄙弃”而非“艳羡”;D项应是暗喻而非明喻。17泰勒斯仰观星象却跌倒在水井里,表明哲学家以求知为快乐,爱智慧胜过爱功利,(1分)这反映了哲学家的普遍特质;(1分)泰勒斯受到侍女的嘲笑,表明世人并不理解哲学家的精神追求,因为他们生活在物质和功利的世界当中,(1分)泰勒斯的遭遇反映了哲学家的普遍境遇。(1分)18求知以获取心灵的快乐。智慧是一种人生觉悟,而这种觉悟能获致幸福。自足即智慧。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万事不可过头,中庸是重要的智慧。每个要点1分。19讲述故事以增加趣味,引人入胜。文章开头讲述了泰勒斯仰观星象的故事,勾勒出哲学家的一般图式,总领下文。文章中间还讲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苏格拉底的故事,第欧根尼的故事,阿里斯底波的故事,他们的特立独行,奇言妙语,精警动人,启人哲思。概述事例以增强具体感和可读性。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既使观点得到有力论证,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描述人物以增强形象性和感染力。第六段对苏格拉底的外貌作了详细地描述,使我们对这个形同乞丐的哲学家印象深刻,也反衬出哲学家心灵世界的富有和精神境界的崇高。语言富有魅力。如第五段开头一句“凡是少年时代迷恋过几何解题的人,对阿基米德大约都会有一种同情的理解”,亲切有味;第八段“哲学的智慧被勾画成了一幅漫画”含蓄有味,“我从你外衣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一针见血。20吹来的是风/吹去的也是风/厩然今天/没人在意蓬蒿一茎/那么明天/何妨做大树一棵 仿句式2分,仿修辞1分,有意境(意蕴)1分。21同意。(1分)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应该像器物那样只有单一的用途。(1分)我赞成此一观点。有道德学问的人应该掌握广泛的知识,具备多种能力,才能胜任艰巨复朵的工作,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事务的变化,也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如张衡、达芬奇、马斯克都是全才。(2分) 不同意。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应像器物那样只有单一的用途。我反对这一观点。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作为,也算是有为君子。如姚明打球、曹雪芹著书。22内容:一人翘起食指,煞有介事地作出承诺,承诺膨胀成一个大泡泡,一只小鸟飞来,用尖锐的嘴巴轻轻一啄,泡泡破裂,炸裂声使承诺者站立不稳,几乎摔倒。 寓意:讽刺社会上有些人轻诺寡信,难以取信于人。 内容涉及三种形象,有细节,3分;寓意1分。23思路导引 精神空虚和无聊会引发一系列的怪诞甚至罪恶,解决精神贫瘠是问题的关键。可以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切入,重点论述教育要培养丰富、完整的人而不是解题机器或是赚钱机器;也可以从培养高雅的情趣(比如阅读、琴棋书画等)、高尚的精神(比如服务公众)、高贵的品格(比如君子风范或绅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级软考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招聘12人方案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云南红河元阳县教体系统事业单位校园招聘15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4自考公共课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2024银行岗位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带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4-2025学年医学检验(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计算机三级每日一练试卷(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带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专升本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的专家共识解读 8
-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第2版 课件全套 程显毅 第1-7章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应用
- 四川佰思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WST854-2025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
- 2025年四川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试(第二阶段·住建类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装卸、运输及安装调试方案
- 科技金融管理课件下载
- 登革热病人护理
- 水电安装管理培训课件
- 高空作业规范
- 学堂在线 劳动教育 期末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