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单元课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新曙光旧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单元课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新曙光旧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单元课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新曙光旧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单元课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新曙光旧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单元课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新曙光旧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课时2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课时25北洋军阀前期的统治课时26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课时2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共合作的实现单元总结提升 第七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新曙光 第七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新曙光 第七单元 考点考向 第七单元 考点考向 第七单元 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从 辛丑条约 签订以后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这段历史 这个阶段的主体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深 半殖民地社会程度深化 民主革命向纵深发展 并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第七单元 阶段特征 政治 帝国主义 以华治华 先后把清政府和北洋军阀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集中表现为人民大众和清政府 北洋军阀的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 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 第七单元 阶段特征 无产阶级壮大 并登上历史舞台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七单元 阶段特征 2 经济 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但很快短暂的进程被打断 各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2 实业救国 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第七单元 阶段特征 3 思想 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实业救国 和 民主共和 成为两大思潮 2 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3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发展 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并指导中国革命 第七单元 阶段特征 4 对外关系 1 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但外国势力多次干涉中国革命 2 中共和国民党明确提出反帝 并进行了收回权益的斗争 5 社会生活 提倡公民道德和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禁止蓄辫和缠足等 6 教育 兴办新式学堂 废除科举制 兴办大学堂等 第七单元 复习策略 1 理清线索 本单元涉及的知识较多较杂 但主线就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如辛亥革命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 中共成立 国民大革命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但我们也要看到帝国主义侵略这条暗线 第七单元 复习策略 2 把握联系 各个知识不是彼此孤立的和无序的 因此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理解本单元知识的关键 特别是中外历史的联系 如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原因和中国参加一战等知识 3 关注热点 很多历史的考查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因此把握现实关注热点是关键 要做到历史问题现实思考 现实问题历史思考 第七单元 使用建议 1 掌握单元重点知识 本单元的主体知识包括 辛亥革命 同北洋军阀的斗争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的实现 这是明线 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暗隐其中 第七单元 使用建议 2 明确一些事件的因果关系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出现资产阶级革命事件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动员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些是理解的基础 也是这部分高考一些材料题经常考查的内容 3 东西比较理解历史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 日本侵略山东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等都和一战的爆发 结束和战后调整有关系 课时24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课时2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课时24 编读互动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要求重点把握的基础知识有 同盟会的建立及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功绩及失败的原因等 本讲将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两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比较等理论及易混问题 帮助学生对这些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 总之 通过复习本讲 让学生做到基础牢固 重点突破是最高目标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考点整合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4 要点探究 课时25 北洋军阀前期的统治 课时25北洋军阀前期的统治 课时25 编读互动 辛亥革命以后 中国社会的两大思潮占主流 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 因此当时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特征明显 政治领域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经济领域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讲重点要求掌握政治 经济领域内相关史实 在此基础上对于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等进行重点探究 让学生对一些连贯性的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课时25 考点整合 课时25 考点整合 课时25 考点整合 课时25 考点整合 课时25 考点整合 课时25 考点整合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5 要点探究 课时26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课时26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课时26 编读互动 新文化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尾声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也就是说 从这层意义上讲 两次运动完成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替 但必须同时注意两个历史事件也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新文化运动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较充分的思想动员 同时由此递进 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 复习本讲时 新文化运动要与以前的近代化历程联系 形成总结五四运动与当时国际国内事件纵向联系 以便加深理解记忆 课时26 考点整合 课时26 考点整合 课时26 考点整合 课时26 考点整合 课时26 考点整合 课时26 考点整合 课时26 考点整合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6 要点探究 课时27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共合作的实现 课时2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共合作的实现 课时27 编读互动 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这样无产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国共两党基于当时共同的目标 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合作 本讲重点基础知识包括 中共成立的条件及中共一大 二大的内容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等 本讲将重点探究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如新旧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问题 中共与同盟会的比较问题 课时27 考点整合 课时27 考点整合 课时27 考点整合 课时27 考点整合 课时27 考点整合 课时27 考点整合 课时27 考点整合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时27 要点探究 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