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导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导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导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导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修之死导学设计大姚一中 王庆玲【教材分析】杨修之死是现行人教版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古代白话小说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古典小说名著,意在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髓的能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杨修之死是曹杨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又能在这种必然中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是本文教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能较熟练的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学情分析】 一、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积累了拟写小标题梳理情节抓关键词句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的学习经验。 二、学生尚缺乏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对古典文学名著积累不足,对小说所体现的三国时代的背景认识不足,缺少学习这类文本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三、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应采取的方法:学生在课前应进行充分的预习,在此基础上感知文本内容,认识人物形象。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提高能力,获得发展。【学习目标】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简要梳理故事情节并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二、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多角度阐述杨修的死因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杨修之死”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杨修的死因及杨修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难点】杨修之死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提纲】 一、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给生字多音字易混淆的字注音、解释自己难理解的词语)二、用小标题概括有关杨修的几件事并标注出各件事的起始段三、思考:杨修为何而死?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从杨修之死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四、设想:如果你走入社会面对曹操这样的领导,你会怎么做人做事?假如你是领导,遇到杨修这样的下属,你该如何去做?【导学过程及方法】 一、导入揭题人们常说 “三国看智, 水浒看勇。 ”睿智的曹操深知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 想要“荡平四海”干一番大事业, 人才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他爱才如命, 求贤若渴。 有陈琳为证, 曾经在袁绍手下干事的陈琳, 在一篇檄文里将曹操和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可是曹操知道他特别有才, 因而在打败袁绍以后不仅没有杀他, 还收为己用。 其实, 在三国演义 里也有一位有才之士, 有诗评价: “聪明杨德祖, 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 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 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 非关欲退兵。 ”此人就是杨修。 今天, 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脚印, 去探寻一个爱才之人为何屠杀有才之士呢? 探索此中奥秘,或许会对我们的人生也有一些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杨修之死。(板书课题)(过渡:请看这节课我们的目标任务)二、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明确本堂课“学什么”、“怎么学”。(过渡:文章不同于一般现代文,有很多文言词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老师提前布置了预习,下面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三、检查预习(重点检查字词句的疏通情况,其余放到导学活动中做检测)1、让学生自由提问预习时没能解决的字音和词语学生自由提问,师鼓励其余学生积极作答全班同学都困惑的,教师给予提示。2、教师投影注释上没有但是相对学生现有水平可能有疑难的字词句抽问个别小组三四号同学。例如:【注音】鸡肋 数犯 叱退 心恶之 佯惊 曹丕 高阜 拈弓 主簿 恃才放旷钥匙 禀请 伺察之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 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常吩咐左右 欲立植为世子师抽学困生作答,允许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其余小组帮忙作答并且答对的同学按规矩加分翻译句子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仕侍?”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师抽学困生作答,允许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其余小组帮忙作答并且答对的同学按规矩加分(过渡: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很认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又如何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去看个究竟)四、学生自学、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30分钟】(过渡:看课文下角注释一就知道文章选自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同学们读小说最感兴趣的是小说的哪个要素呢?我们就从大家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学习课文。)(一)感知情节析形象1、出示“活动指导一”快速阅读课文,用一分钟时间梳理自己预习时拟写的小标题(有关杨修的事件),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出最合适每件事的小标题,要求越简洁越好。最先讨论出成果的小组可按顺序把小标题填写到黑板上的空格中。注意:三分钟完成交流填写的过程,比比看哪些小组表现最棒。教师投影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一分钟后交流讨论并汇报板书,师巡视督导并对有需要的小组提供帮助师生一起明确黑板上空格中每件事的小标题。教师预设小标题:释鸡肋 解门阔 分吃酥 揭杀人 告曹丕 教植斩 教植答 被厚葬小结反思:拟写小标题要简洁明了地概括故事内容即人+事(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并归纳总结方法规律)2、出示“活动指导二”看投影,请比较老师所填表格中的事件顺序和同学们填的有何不同?哪种行文顺序更好?为什么?想清楚的同学可以自由抢答。教师投影活动指导二学生独立思考后抢答,如果答得不合理,其余同学可以继续抢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点评并适时追问:最终导致杨修被杀的是哪件事?可不可以把文章4-9段删掉?为什么?由此引出文章插叙手法的运用及情节结构的安排。教师精讲点拨预设同学们按课文内容呈现的事件来填空,而老师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填空。老师用的是顺叙的记叙顺序,课文作者却采用了插叙的写法,在完整的故事中间插入其他故事,使人物更加生动,情节更加曲折,主题更加丰富更吸引读者。小结反思:避免平铺直叙可以采用插叙的叙事顺序。(写作指导)3、出示“活动指导三”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及文章内容的再熟悉,说说你对杨修性格特点的认识,从杨修之死又能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快速梳理预习时所作批注按照以下格式回答问题:(可二选一作答)我认为杨修_(性格特点),从文中_(语句或者事件)可以看出来我认为曹操_(性格特点),因为_要求:先独立思考,有结论了再和同桌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看法,如果同桌有争议,可跟小组内其他同学探讨,还有困惑可以向旁边小组讨教也可举手示意老师参与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督导并对有需要的小组提供帮辅学生作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相机追问适时点拨并指导学生板书。板书预设:杨修:恃才放旷(自认有才能就无所顾忌) 狂妄轻率 卖弄聪明却无韬略 锋芒毕露(有点小聪明就想表露) 曹操:虚伪多疑 狡猾奸诈 老谋深算 阴险残忍小结反思: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准确全面,要抓住文中词句分析(树立文本意识)(过渡:在矛盾冲突中, 罗贯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 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 让人拍案叫绝, 流连忘返。 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此,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今天我们不妨来做一回大师, 来咬咬文, 嚼嚼字, 去感受名著中的文化魅力。)(二) “咬文嚼字看文化” 出示“活动指导” 文中和字有关的是哪几个故事?请思考:这些字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文化信息?(提示:可联系曹操当时的身份地位和古今建筑等级制度等多方面思考)。独立思考2分钟后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有想法的同学面对全班交流看法,其余同学认真听记并评价补充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做精讲。精讲预设:阔: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森严的等级制度。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身份仍只是丞相,不能越矩。世子:皇帝的儿子称太子可以继承大统。曹操只是丞相,继承爵位的儿子只能叫世子。一合酥的合:合是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不能写成“盒”,另外一合酥应该是竖着写的,这样才可以理解为一人一口酥。古代排版是竖着排的。小结反思:阅读名著要关注字里行间蕴含的文化意味,更要学会规范用字。(过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名著中有人物情节值得我们喝彩,也有文化值得我们玩味,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对人生的感悟)(三)以史为鉴探人生1、出示活动指导(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曹操是在鸡肋事件里借杨修祸乱军心杀了他,但假设没有鸡肋事件,杨修还会死吗?为什么?杨修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请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看法,3分钟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成果。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督导并对有需要的小组提供帮助抽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成果。教师针对学生汇报的情况适时追问并精讲点拨精讲预设:没有鸡肋事件,杨修也难逃一死。因为曹操和杨修的性格所致,更关键的是杨修已经卷入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曹操有意立曹丕,而杨修站在曹植一边,为了帮曹丕铺平道路削弱曹植势力,曹操一定会杀了杨修。杨修正真的死因是他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小结反思:看问题要全面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2、出示活动指导(二)杨修之死的悲剧在人生舞台上从古演到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醒?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读完本文,我们获得哪些启示了呢?思考一分钟后发表自己看法。学生思考,教师等待学生谈启示,教师相机点评并引导学生板书:杨修的角度:应该显示才能但要把握好时机 应该显示才能但不应过分张扬 为人处事要时刻保持警惕 做人要谦逊有礼 聪明要用在点子上 说话做事要三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