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沁园春·长沙》(苏教).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沁园春·长沙》(苏教).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沁园春·长沙》(苏教).docx_第3页
【同步练习】《沁园春·长沙》(苏教).docx_第4页
【同步练习】《沁园春·长沙》(苏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福州外国语学校 林老师 基础知识达标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 飞翔() 遒劲() 咽() B.橘子() 廖廓() 漫江() 急燥() C.携手() 静寂() 遏制() 苍茫()D.峥嵘() 沁园春(qn) 砥柱() 姓曾()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奔放)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僧侣)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 D.击(击打)水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 3.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 B.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头。 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4.对词的下阕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用法说明正确的是( )。 A.使动用法 B.名词活用一般动词 C.意动用法 D.名词做该句主语5.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6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D.本词“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7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有三句话可以回答“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这三句话是:,。8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抒发了作者对_的感慨和_、_、_的豪情壮志。9“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_,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_、_、_、_、_、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_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尤其是一个“”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10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_”,该字主要统领了几句,这几句从_、_、_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11有人说,沁园春长沙一扫旧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颇有“秋日胜春朝”的意趣。请你举例印证这种说法。 当堂达标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携(xi)带峥嵘(zhng)挥斥方遒(qi)B.上阙(ju)阻遏()百舸(g)争流C.惆怅(chng)廖廓(gu)慷慨(ki)激昂D.百侣(l)橘(j)子洲沁(qn)园春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火势蔓延漫无边际B苛政如虎百舸争流道路坎坷沉疴痼疾C苍茫大地苍海桑田天下苍生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安祥自在材料翔实吉祥如意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人都赞赏杨绛的文字朴实简约、笔调冷峻,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控诉,无一句阴郁深重的怨恨,就这么淡淡的道出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B从大的市场而言,多数行业的利润是向下走,只有食品、饮料行业保持正比例的提升之外,大部分的行业是哀鸿遍野,都是负增长多少的问题。C“香烟门”中还会涉及其他烟草系统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如果彻查下去,恐怕会拔茅连茹,还不知道要有多少烟草系统的问题干部浮出水面。D河北举行的一场清东陵庙会大打穿越牌,不仅有清朝帝王家的形象,同时出现的还有机器猫和阿凡达,不想效果适得其反,被指不稂不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太阳耀斑分类系统,最强大的太阳耀斑被称为X级耀斑,这种分类系统是根据太阳耀斑的长度而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B7月15日,网友“直播上海”在微博中称: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做了近50年的眼保健操是有益还是有害?眼科医院多位专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C根据华社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6日说,“好奇”号火星车定于8月6日在火星着陆,对火星作两年探测,确定这颗红色星球上是否曾有微生物。D在北京的怀柔县的一个篱苑书屋,这个书屋可以随意进出,书可以随意翻阅,但不能带走。书屋目前只有周六周日开放,人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两三百位游客的阅览。5.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6月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概和开阔的胸怀。B. “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诗人迎击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C. “子在川上曰”的“子”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D.下阕结尾联想神女,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前景。(2)“截断巫山云雨”的“巫山云雨”是指( )。A.巫山上的云和雨 B.长江上空的云和雨C.长江上游的水 D.巫山神女早为云,暮为雨(3)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写在大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B.诗人在这首词中,引用古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借用神话歌颂祖国的变化。C.词的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的“神女”即巫山神女,作者希望巫山神女健在,也来分享社会主义的成果。 课后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概括,也可以具体;可以描绘实景,也可以虚拟想象。该词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4.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挥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填空。(1)“忆秦娥”是这首词的;“娄山关”是这首词的,它跟词的有关。(2)这首词颇具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主要原因在押韵上,如上阕的“”“”“”,下阕的“”“”“”;其次,作者使用了修辞方法,将每阕的中间部分紧密连接在了一起。2.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在括号后打“”或“”(1)从“西风”“雁”“霜”这些意象的使用上,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在秋季。( )(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意思是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 )(3)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铁铸似的清晨凄清的画面,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4)“马蹄声碎”中“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刻画出撤退时急行军的景象;“喇叭声咽”中的“咽”字意思是发不出声,写出了当时物质条件的恶劣。( )(5)“漫道”,意思是道路漫长,“真如铁”的意思是真的像铁一样坚固。作者用这两个词来说明前行之路漫长而艰难。( )(6)“雄关”点出了娄山关的艰险,“从头”一词,可见作者已经是再过此隘了。(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C 2.B 3.C 4.C 5. D 6.D(“由此转入写游泳”应改为“由此回忆起曾一起战斗的战友)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8. 国家命运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9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群山,树林,碧江,百舸,飞鹰,翔鱼;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竞”;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精神风貌、活动、志趣;同学少年。11从词的上阕由“看”字所总领的七句诗,可以体验到树林染上了红色,秋水碧绿清澄,水面千帆竞发,雄鹰翱翔长空,鱼儿轻快游动,万物在秋日里竞相呈现自由的生命状态,充满了生命的壮美和力度。当堂达标训练1.A 本题考查的是语音。“阕”字应读“qu”。“廓”应读“ku”,”“侣”应读“l”。2.答案:B3.答案:A【解析】A呼天抢地: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B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C拔茅连茹,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D不稂不莠是,意思是禾苗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4.答案:A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C (2).C (3).D 课后能力提升一.1.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概括,也可以具体;可以描绘实景,也可以虚拟想象。该词描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词形象、概括景物特点的能力及分析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的作用的能力。解答第一问应抓住几组关键意象如“大雨”“白浪滔天”“一片汪洋”等去分析特点,第二问还应结合词人一贯的创作风格去作答。【答案】(1)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2)倾注了词人对人民大众无限关切的思想情感。2.联想与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答案】(1)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2)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联想,主要是因为都是在观望眼前的大海。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何为“主旨”,任何人写作总有其目的,都是为宣传某一种思想,造成某一种舆论,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思想意见,就是作品的主旨,往往也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其次,应明确“主旨句”常常出现的位置,一般来说,主旨句常常出现在作品(诗词)的起首或结尾部分。再次,“主旨句”在性质上大都是抒情或议论的句子。【答案】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4.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挥鞭、登山临海的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