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doc_第1页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doc_第2页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2b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2b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2b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Chongzu Ren Ganraosu 2b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干扰素2b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或白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澄明液体,无肉眼可见的不溶物。药理毒理药理:重组人干扰素2b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提高免疫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天然杀伤性细胞的功能。毒理:急性毒性试验:小鼠腹膜内及静脉注射本品,给药剂量分别为1.5109IU/kg和1.5108IU/kg,是人用治疗量的105和104倍,未出现急性中毒症状,也无动物死亡。长期毒性试验:大鼠肌内注射本品,剂量为1.5107IU/kg、1.5106IU/kg和1.5105IU/kg,每周5次,共6个月,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行为均未见异常。家兔重复上述试验,三个月中未见毒性反应,家兔的内脏器官的病理组织检查未发现本品毒性造成的改变。药代动力学本品通过肌肉或皮下注射,血液浓度达峰时间为3.58小时,消除半衰期为412小时。肾脏分解代谢为干扰素主要消除途径,而胆汁分泌与肝脏代谢的消除是重要途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吸收超过80。适应症1.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2.用于治疗某些肿瘤,如毛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喉乳头状瘤、卡波氏肉瘤、卵巢癌、基底细胞癌、表面膀胱癌等。用法用量本品可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和病灶注射。1.慢性乙型肝炎:皮下或肌内注射,36106IU/日,连用四周后改为3次/周,连用16周以上。2.急慢性丙型肝炎:皮下或肌内注射,36106IU/日,连用四周后改为3次/周,连用16周以上。3.丁型肝炎:皮下或肌内注射,45106IU/日,连用四周后改为3次/周,连用16周以上。4.带状疱疹:肌内注射,1106IU/日,连用6天,同时口服无环鸟苷。5.尖锐湿疣:可单独应用,肌内注射,13106IU/日,连用四周。也可与激光或电灼等合用,一般采用疣体基底部注射,1106IU/次。6.毛细胞白血病:28106IU/m2/天,连用至少3个月。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5106IU/m2/天,肌内注射。可与化疗药物羟基脲、Ara-c等合用。8.多发性骨髓瘤:作为诱导或维持治疗,35106IU/m2,肌内注射,3次/周,并与VMCP等化疗方案合用。9.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作为诱导或维持治疗,35106IU/m2,肌内注射,3次/周,并与CHVP等化疗方案合用。10.恶性黑色素瘤:6106IU,肌内注射,3次/周,与化疗药物合用。11.肾细胞癌:6106IU,肌内注射,3次/周,与化疗药物合用。12.喉乳头状瘤:3106IU/m2,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13.卡波氏肉瘤:50106IU/m2/天,连续5天,每次静脉滴注30分钟。至少间隔9天再进行下一个5天的治疗期。14.基底细胞癌:5106IU,瘤灶内注射,3次/周,3周。15.卵巢癌:58106IU,肌内注射,3次/周,与化疗药物合用。不良反应使用本品常见有发烧、头痛、寒战、乏力、肌痛、关节痛等症状,常出现在用药的第一周,不良反应多在注射48小时后消失。如遇严重不良反应,须修改治疗方案或停止用药。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少数病人还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象异常,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偶见有厌食、恶心、腹泻、呕吐、脱发、高(或低)血压、神经系统紊乱等不良反应。禁忌1.对重组人干扰素2b或该制剂的任何成分有过敏史。2.患有严重心脏疾病。3.严重的肝、肾或骨髓功能不正常者。4.癫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者。5.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者,不宜使用。注意事项1.本品冻干制剂为白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无色透明液体,如遇有浑浊、沉淀等异常现象,则不得使用。包装瓶有损坏、过期失效不能使用。2.以注射用水溶解时应沿瓶壁注入,以免产生气泡,溶解后宜于当日用完,不得放置保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用药经验有限,孕期内安全使用本品的方法尚未建立,因此,给孕妇注射,须在病情十分需要,并由临床医生仔细斟酌后确定。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经验仍有限,对此类病例应小心权衡利弊后遵医嘱用药。老年患者用药对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老年癌症晚期患者,在接受本剂治疗前及治疗期中都应做心电图检查,遵医嘱做剂量调整或停止用本品。药物相互作用干扰素可能会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尤其可减低细胞色素酶P450的活性,因此西咪替丁、华法令、茶碱、安定、心得安等药物代谢受到影响。在与具有中枢做用的药物合并使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药物过量尚未有药物过量的报告,但大剂量应用时,可有严重的疲劳、衰弱表现。规格100万IU/支、300万IU/支、500万IU/支贮藏28避光保存。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Chongzu Ren Ganraosu 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干扰素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疏松体,溶解后为澄明液体,不含有肉眼可见的不溶物。药理毒理干扰素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增强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加快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提高吞噬异物功能,对淋巴细胞具有双向调节功能,提高抗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增强某些免疫活性细胞HLA类抗原表达。对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增生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本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纤维母细胞有抑制作用。急性毒性试验:小白鼠尾静脉和腹腔两种途径注射人用剂量20倍和100倍剂量(按体重计算),大白鼠肌内注射人用剂量的20倍和100倍均无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试验:狗肌内注射人用剂量4倍和20倍本品,大白鼠肌内注射人用剂量4倍、20倍和100倍本品,连续注射90天,全部动物健康存活,血液和骨髓涂片,各种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切片检查,均未观察到毒性反应。药代动力学本品肌肉或皮下注射后被缓慢吸收达89以上,皮下注射的消除半衰期为9.35小时,皮下注射后的浓度最高峰出现在3.4小时以后,最高峰浓度达37.4IU/mg。适应症本品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临床结果表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异位性皮炎和尖锐湿疣有效。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癌,创伤,异位性皮炎和肉芽肿。日本批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和蕈样真菌病。欧洲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本品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每瓶制品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皮下或肌内注射。开始时每天注射50万国际单位(IU),连续34天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将剂量增到每天100万IU,第二个月开始改为隔天注射150200万IU,总疗程3个月,如能延长疗程为6个月效果更好或遵医嘱。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常在注射后数小时出现,持续数小时自行消退,多数为低热(38以下),但也有少数发热较高,发热时患者有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流感样症状。一般用药35天后即不再有发热反应。其他不良反应有疲劳,食欲不振,恶心等。常见的化验异常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ALT升高,一般为一过性,能自行恢复。如出现上述患者不能耐受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减少剂量或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禁忌1.已知对干扰素制品、大肠杆菌来源的制品过敏者。2.有心绞痛、心肌梗塞病史以及其他严重心血管病史者。3.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可能有的不良反应者。4.癫痫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注意事项1.凡有明显过敏体质,特别是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本品应慎用,必须使用时应先用本品做皮肤试验(5000IU皮内注射),阴性者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2.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瓶子,如瓶或瓶塞有裂缝、破损不可使用。在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后稍加震摇,制品应溶解良好,如有不能溶解的块状或絮状物,不可使用。3.制品溶解后应一次用完,不得分次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使用经验不多,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中应十分谨慎,应在医师严密观察下应用。儿童用药本品在儿童中使用经验不多,在儿童中特别幼龄儿童中使用应十分谨慎,并在儿科医师严密观察下应用。老年患者用药本品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但患有禁忌症项所列疾病者除外。对年老体衰者应慎重考虑是否能耐受本品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在医师严密观察下应用。必要时可先用小剂量,然后逐渐加大剂量可减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未系统研究过重组人干扰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本制品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不要与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同时使用。药物过量根据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受试者可耐受400万IU/天以下的不同剂量。药物过量未做系统研究。规格50万IU/瓶、100万IU/瓶贮藏28避光保存。有效期 2年 重组人干扰素1b滴眼液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人干扰素1b滴眼液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1b in Eye Drop Form汉语拼音:Chongzu Ren Ganraosu 1b Diyanye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干扰素1b性状本品为微黄色液体。药理毒理本品具有广泛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有效的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急性毒性试验:小白鼠尾静脉注射人用量3倍(按体重计算)的本品,无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试验:狗注射人用剂量5.6倍和28倍;大白鼠注射人用剂量的5.6倍、28倍和140倍(均按体重计算),分别连续注射3个月和6个月,动物全部存活,未见毒性反应。血液和骨髓涂片,脏器病理切片未见有毒理意义的病理变化。药代动力学健康志愿者单次皮下注射本品60g,注射后3.99小时血药浓度达最高峰,吸收半衰期为1.86小时,清除相对半衰期4.53小时。本品吸收后分布于各脏器,于注射局部含量最高,其次为肾、脾、肺、肝、心脏、脑及脂肪组织,然后在体内降解。尿、粪、胆汁中排泄较少。适应症用于治疗眼部病毒性疾病,对单纯疱疹性眼病,包括眼睑单纯疱疹,单疱性结膜炎,角膜炎(树枝状,地图状,盘状,实质性角膜炎)单疱性虹膜睫状体炎疗效显著;对带状疱疹性眼病(如眼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腺病毒性结膜角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也有良好效果。用法用量旋下瓶盖,于结膜囊内滴本药一滴,滴后闭眼12分钟。急性炎症期,每日滴用46次,随病情好转逐渐减为每日23次,基本痊愈后改为每日1次,继续用药一周后停药。有多次复发史的单疱性角膜炎患者,每遇感冒、发烧或其他诱因,如疲劳,生活不规律可滴用本品,一日2次,连续三日,以预防复发。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偶见一过性轻度结膜充血,少量分泌物,粘涩感,眼部刺痛,痒感等症状,但可耐受继续用药。病情好转时酌减滴药次数,症状即缓解消失。禁忌过敏体质者慎用。注意事项1.2025保存,可使用1个月。2.本品为微黄色液体,如遇有浑浊、异物等异常现象,则不宜使用。3.滴药时注意药物及药瓶不要触及眼部,以防污染药物。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清楚。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规格2ml(含重组人干扰素20万IU)贮藏28避光保存有效期 1年 重组人干扰素2a栓剂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人干扰素2a栓剂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2a in Suppository Form汉语拼音:Chongzu Ren Ganraosu 2a Shuanji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干扰素2a性状本品为本品为黄色、半透明鸭嘴状固体制剂。(白色或微黄色椭圆形栓剂)药理毒理药理:重组人干扰素2a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通过干扰素同靶细胞表面干扰素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内2-5(A)合成酶、蛋白激酶PKR、MX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和转录而实现。干扰素还具有多重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等,促进和维护机体的免疫监视、免疫防护和免疫自稳功能。毒理:1.急性毒性试验:最大剂量静脉或肌内注射小鼠,全部健存,无死亡,未测出LD50。2.长期毒性试验:大白鼠连续给药一个月,全部动物健存,未见异常反应。药代动力学本品经阴道给药,可通过阴道粘膜上皮吸收,直接在局部发挥抗病毒作用,进入体内的干扰素一部分经蛋白酶水解,另一部分经尿液原型排出体外。适应症用于治疗阴道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预防宫颈癌。用法用量将栓剂置于阴道后穹隆,每次1枚,隔日1次,睡前使用。9次(6至10次)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不良反应极少数病人初次用药后出现轻微腰腹酸痛,偶见一过性低热,外阴、阴道不适,可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禁忌儿童、孕妇禁用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禁止坐浴和性生活,经期停止用药。如使用时环境温度过高,栓体变软(不影响疗效),请先置于4冰箱或冷水中35分钟,撕开塑料取出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正常使用。儿童用药儿童禁用。老年患者用药正常使用。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对药效无影响。药物过量本品为小剂量局部给药,一般不会造成药物过量所带来的毒副反应。对于极个别不遵医嘱用药造成药物过量的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毒副作用的急性症状是暂时和自限性的,也可用退热净、阿司匹林、消炎痛或抗组胺药物使之缓解。规格6万IU/枚,50万IU/枚贮藏避光、干燥,于28保存。有效期 1年6个月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Chongzu Ren Baixibaojiesu-2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溶解后呈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不溶物。药理毒理本品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使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增殖,并使其杀伤活性增强,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和干扰素,无论血象、血尿生化检验、循环系统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异常所见。药代动力学本品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肾脏、肝脏、脾脏和肺脏。肾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肾组织细胞的组织蛋白酶D分解本品。血清中分布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3分钟和85分钟左右。适应症1.用于肾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直肠癌、淋巴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用于癌性胸腹水的控制,也可以用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培养。2.用于手术、放疗及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用于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症的治疗,提高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4.各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5.对某些病毒性、杆菌性疾病、胞内寄生菌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麻风病、肺结核、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用法用量本品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各生产单位推荐用量不同。不良反应各种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寒战,而且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是一过性发热(38左右),亦可有寒战高热,停药后34小时体温多可自行恢复到正常。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类感冒症状。皮下注射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所有副反应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使用较大剂量时,本品可能会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使用本品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出现上述反应可对症治疗。禁忌1.对本品成分有过敏史的病人。2.高热、严重心脏病、低血压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肺功能异常或进行过器官移植者。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即往用药史中出现过与之相关的毒性反应: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未控制的心率失常; 胸痛并伴有心电图改变、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心压塞; 肾功能衰竭需透析72小时; 昏迷或中毒性精神病48小时; 顽固性或难治性癫痫; 肠局部缺血或穿孔; 消化道出血需外科手术; 孕妇慎用注意事项1.本品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2.药瓶有裂缝、破损者不能使用。本品加生理盐水溶解后为透明液体,如遇有浑浊、沉淀等现象,不宜使用。药瓶开启后,应一次使用完,不得多次使用。3.使用本品本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应严格掌握安全剂量。使用本品低剂量、长疗程可降低毒性,并且可维持抗肿瘤活性。4. 药物过量可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表现为低血压、末梢水肿、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等,应立即停用,对症处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规格5万IU/瓶、10万IU/瓶、20万IU/瓶、50万IU/瓶、100万IU/瓶贮藏28避光保存。有效期 2年 A群链球菌制剂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A群链球菌制剂英文名:Group A Streptococcus Preparation汉语拼音:Aqun Lianqiujun Zhiji 主要组成成分:经青霉素处理的A群溶血性链球菌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稍有异味,加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后呈白色混浊液体。药理作用经试验证明A群链球菌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激活宿主细胞免疫的功能,并可提高T细胞和NK细胞活性;与化疗合用可提高疗效并可能有减轻化疗药对骨髓抑制的作用,可调节T细胞亚群使T3、T4、及T4/T8比值全面上升。适应症临床试验证明腔内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瘤内及全身用药对实体瘤有一定疗效,配合手术、放疗或化疗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1.皮内或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1mg,逐日递增0.1mg,第5日增至0.5mg,第6日起每日均用0.5mg;视耐受情况,剂量可增至每日1.0mg(一般皮下注射量不宜超过0.5ml,充分摇匀后注射)。给药满30日为一个疗程,根据病人情况,可考虑第二个疗程,每周23次,每次0.5mg1.0mg,连续4周。2瘤内或肿瘤边缘注射: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起始剂量为0.1mg,逐日递增0.1mg,第5天增至0.5mg;对体表肿瘤病灶视肿瘤大小和病人情况掌握,瘤内或肿瘤边缘多点注射,一次1.02.0mg,每周一次,视患者耐受情况可适当加大剂量,4周为一疗程,两次瘤内注射间隔期间应继续皮内、皮下注射每日一次0.51.0mg。对腔内肿瘤病灶,瘤内注射可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借助器官镜慎重进行。稀释液量可根据病人情况由医生掌握。3.腔内注射:3.1 胸腔内注射:先皮内或皮下注射每日0.1mg,逐日递增至每日0.5mg后开始同时腔内注射,每次0.51.0mg,用1020ml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每周12次,周为个疗程。腔内注射后应让病人变换体位,以增加药液与病灶接触面积。3.2浆膜腔内注射:第一次0.1 mg,第二次0.mg,第三次0.5mg,维持量每次0.51.0mg,用1020ml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悬浮后进行注射,每周23次,2周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不良反应1.皮下注射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红肿硬结、水疱等副反应。反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同一部位,疼痛剧烈时可用0.2%利多卡因稀释本品。2.可能有发热、过敏反应。必要时对症处理,发生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停药。3.可能有轻度、暂时性的血色素或红血球减少,也可能有轻度、暂时性的白细胞增多。4.很少有血中碱性磷酸酶、GOT、GPT上升现象,若发生此类反应,应采取停药等适当措施。5.有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禁忌1.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2.患有心脏病、肾脏病、特别是患过风湿性心脏病者禁用。3.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有容易产生哮喘、皮疹、荨麻疹等情况者禁用。注意事项1.本品含有青霉素,使用时应注意观察过敏反应的发生。如发生休克样症状,应立即停药对症治疗。停药一周以上者,再使用本品须重新做青霉素皮试,给药剂量仍宜从小剂量开始,慎重用药。2.每一瓶制品溶解后,应按规定一次用完,不得多次使用。3.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时,应先抽尽胸水。4.一日内不要采用两种途径给药,尽量在时间上交错,保证用药开始后每3日之内有一次注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清楚。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规格0.1mg(1KE)/瓶、0.5mg(5KE)/瓶、1.0 mg/瓶、2.5 mg/瓶。贮藏28保存。有效期充气压塞者有效期2年,真空压塞者有效期2年6个月。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汉语拼音:Chongzu Ren Hongxibaoshengchengsu Zhusheye 主要组成成分: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PH6.90.5。药理毒理1.药理: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本品能经由后期母红细胞祖细胞(CFUE)引导出明显的刺激集落的生成效果。在高浓度下,本品亦可刺激早期母红细胞祖细胞(BFUE)而引导出集落的形成。2.毒理:2.1急性毒性:对小鼠、大白鼠及狗静脉注射的LD50和对生后4天的大白鼠幼鼠注射的LD50,均在2万IU/kg以上。2.2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1)大白鼠 雌、雄大白鼠分别在4周、13周及52周间施行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本品所做的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周、13周及52周间分别以本品按体重80IU/kg/天、20IU/kg/天以上以及10IU/kg/天以上给药时主要由于本品的药理作用过剩而引起了多血症,且长期给药的结果会出现骨髓的纤维化发生。(2)狗 雌、雄狗分别在4周、13周及52周间施行静脉注射所做的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周、13周及52周间分别以本品按体重200 IU/kg/天、100 IU/kg/天以上以及20 IU/kg/天以上投与时主要由于本品的药理作用过剩而引起了多血症,且长期投与的结果会出现骨髓的纤维化发生,及肾脏的结构变化发生。药代动力学皮下注射给药吸收缓慢,2小时后可见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升高,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8小时,骨髓为特异性摄取器官,药物主要为肝脏和肾脏摄取。红细胞生成素给药后大部分在体内代谢,动物(大鼠)实验表明,除肝脏外,还有少部分药物在肾、骨髓和脾脏内降解。肾脏不是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排泄器官,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的贫血患者,药物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的量小于10%。适应症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用法用量1.肾性贫血: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整。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kg,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kg。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kg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 IU/kg/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vol%(34 vol%)。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 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 I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用药时间为防止缺铁,可同时补充铁剂。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疼、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停药。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5.肝脏:偶有GOT、GPT的上升。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情况发生。禁忌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2.对本品及其他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者,对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注意事项1.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一次,维持期每两星期一次),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确认红细胞压积在36vol%以下),如发现过度的红细胞生长,应采取暂停用药等适当处理。2.应用本品有时会引起血清钾轻度升高,应适当调整饮食,若发生血钾升高,应遵医嘱调整剂量。3.对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患者,有药物过敏病史的患者及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慎重给药。4治疗期间因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出现血清铁浓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1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剂。5叶酸或维生素B12不足会降低本品疗效。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孕妇及哺乳妇女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立。儿童用药对早产儿、新生儿、婴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老年患者用药高龄患者应用本品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及红细胞压积,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与次数。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压积过高,引起各种致命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规格2000IU/瓶、2500IU/瓶、3000IU/瓶、4000IU/瓶、5000IU/瓶、6000IU/瓶、10000IU/瓶贮藏28避光保存。有效期 2年 注射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Chongzu Ren Hongxibaoshengchengsu 主要组成成分: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性状本品为白色冻干粉针剂。药理毒理1.药理: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骨髓中红系造血祖细胞,能促进其增殖、分化。本品能经由后期母红细胞祖细胞(CFUE)引导出明显的刺激集落的生成效果。在高浓度下,本品亦可刺激早期母红细胞祖细胞(BFUE)而引导出集落的形成。2.毒理:2.1急性毒性:对小鼠、大白鼠及狗静脉注射的LD50和对生后4天的大白鼠幼鼠注射的LD50,均在20000IU/kg以上。2.2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1)大白鼠 雌、雄大白鼠分别在4周、13周及52周间施行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本品所做的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周、13周及52周间分别以本品按体重80IU/kg/天、20IU/kg/天以上以及10IU/kg/天以上投与时主要由于本品的药理作用过剩而引起了多血症,且长期投与的结果会出现骨髓的纤维化发生。(2)狗 雌、雄狗分别在4周、13周及52周间施行静脉注射所做的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4周、13周及52周间分别以本品按体重200 IU/kg/天、100 IU/kg/天以上以及20 IU/kg/天以上投与时主要由于本品的药理作用过剩而引起了多血症,且长期投与的结果会出现骨髓的纤维化发生,及肾脏的结构变化发生。药代动力学皮下注射给药吸收缓慢,2小时后可见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升高,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8小时,骨髓为特异性摄取器官,药物主要为肝脏和肾脏摄取。红细胞生成素给药后大部分在体内代谢,动物(大鼠)实验表明,除肝脏外,还有少部分药物在肾、骨髓和脾脏内降解。肾脏不是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排泄器官,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的贫血患者,药物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的量小于10%。适应症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及非透析病人。用法用量本品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时加注射用水1ml溶解后作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病人的贫血程度、年龄及其他相关因素调整。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kg,腹膜透析和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kg。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kg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 IU/kg/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vol%(34 vol%)。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 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g/L,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不良反应1.一般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疼、低热、乏力等,个别病人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停药。2.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5.肝脏:偶有GOT、GPT的上升。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情况发生。禁忌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2.对本品或其他红细胞生成素制剂过敏者。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注意事项1.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星期1次,维持期每两星期1次),注意避免过度的红细胞生成(确认红细胞压积在36vol%以下),如发现过度的红细胞生长,应采取暂停用药等适当处理。2.应用本品有时会引起血清钾轻度升高,应适当调整饮食,若发生血钾升高,应遵医嘱调整剂量。3.对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患者,有药物过敏病史的患者及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慎重给药。4.治疗期间因出现有效造血,铁需求量增加。通常会出现血清铁浓度下降,如果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1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应每日补充铁剂。5.叶酸或维生素B12不足会降低本品疗效。严重铝过多也会影响疗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清楚。儿童用药对早产儿、新生儿、婴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立。老年患者用药高龄患者应用本品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及红细胞压积,并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与次数。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清楚。药物过量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压积过高,引起各种致命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规格1000IU/瓶、2000 IU/瓶、3000 IU/瓶、4000 IU/瓶贮藏28避光保存有效期 2年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英文名: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Injection汉语拼音:Chongzu Ren Lixibao Jiluocijiyinzi Zhusheye 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药理毒理 药理: 本品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与天然产品相比,生物活性在体内、外基本一致。rhGCSF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的功能。毒理: 急性毒性:小鼠尾静脉一次注射5040g/kg本品,相当于一般临床注射用剂量的1000倍。连续观察10天,未观察到中毒反应。亚急性毒性:对小鼠给药4周(静脉、皮下注射注射),13周(静脉注射)的无作用剂量为1g/kg/日。给予10g/kg/日以上时,可见鼠后肢股骨内膜的骨吸收与骨形成、ALP上升、脾脏重量增加等现象。在4周、13周给药(静脉注射)试验中,这些现象在停药后消失。对猴给药4周、13周(静脉注射)的无作用剂量分别为10g/kg/日、1g/kg/日以上,用1000g/kg/日的剂量给药4周后发生急剧的白细胞数增加(为给药前的1528倍),被认为是发生脑出血死亡的原因,而用100g/kg/日的剂量给药13周未出现死亡。另外,在各个有效剂量内可见骨髓中的原红细胞减少、脾脏肿大等现象。13周给药试验在停药以后,上述现象恢复正常。幼鼠的试验结果与成年鼠的结果一样,药理作用及毒性均未见差异。慢性毒性:180g/kg给Beagle狗连续皮下注射rhG-CSF29天可产生较明显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体温升高,食欲减退,部分动物心电图导T波倒置加深,注射部位皮肤增厚或出现红斑,皮下组织高度水肿,炎性细胞大片浸润,局灶性片状坏死,部分动物骨髓原始细胞增生,脾脏增大,脾细胞增长活跃,AST和T-Bil一过性增高,个别动物肝细胞有病理改变。但上述变化在停药30天可恢复正常。60g/kg剂量长期给药可产生轻度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部分动物发热,食欲减退,对注射局部皮肤组织的刺激性损伤,对骨髓和脾脏产生比180g/kg剂量较轻的可逆性病理变化。20g/kg剂量长期给药未见对Beagle狗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rhG-CSF20g/kg长期皮下注射对Beagle狗是安全剂量,该剂量为本品临床常用剂量5g/kg的4倍。rhG-CSF连续皮下注射90天对大鼠的毒性随剂量的增加有明显的毒效关系。500g/kg是有明显毒性的剂量,在此剂量下,动物体重1周后增长速度低于对照组,雄性动物直到试验结束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且差异显著。AST于30天时一过性增高,超出正常范围。与造血有关的指标中,骨髓象30天的粒系比例较对照组升高,红系相对降低,粒红比差异显著。脾的脏器系数在30、60天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组。网织红细胞也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100g/kg可认为是基本无毒性反应的剂量,为临床常用剂量的20倍。该组动物给药3周、4周时,动物有短时的体重降低,30天时网织红细胞一过性较对照组升高,骨髓象中粒红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是该药对粒系的药效反应。20g/kg为安全剂量,是临床常用剂量的4倍。在90天连续给药过程中均未见本品对动物有明显的毒性影响,仅骨髓象中粒红比例较对照组高,考虑为制品本身的药效作用。 生殖毒性:分别在鼠妊娠前、妊娠初期和器官形成期给药(静脉注射),对亲代动物的生殖能力、胎儿、新生鼠的无作用剂量均为500g/kg/日以上。在围产期、哺乳期给药,对亲代动物的生殖能力、新生鼠的无作用剂量分别为100g/kg/日以上、4g/kg/日,在20g/kg/日以上时可见新生鼠的发育抑制。另外,在兔器官形成期给药(静脉注射),对亲代动物的生殖能力、胎儿的无作用剂量分别为20g/kg/日、5g/kg/日,在80g/kg/日时出现母体动物的泌尿生殖器出血伴流产,在20g/kg/日以上时存活的胎儿数减少。所有的试验中均未见致畸作用。抗原性:给豚鼠、兔及鼠同时用免疫增强剂(FCA或氢氧化铝凝胶)时出现抗原性,而在单独给药时未见抗原性。用兔做大肠杆菌异种蛋白抗原性试验,并用FCA时可见抗体效价升高,而单独用本药时未见抗体效价的升高。另外,在临床试验中,未发现针对本药的抗体产生及来源于大肠杆菌的异种蛋白的抗体效价的升高。其他:全身过敏反应试验、致突变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及致热试验均未见异常。药代动力学本品经静脉或皮下注射后主要分布在肾脏、骨髓和血浆中,以氨基酸代谢途径被降解,并主要由尿排泄。经皮下注射时,半衰期为3.5小时,清除率为0.50.7ml/min/kg。适应症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用法用量1.肿瘤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白细胞计数2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2.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不足1000/mm3,骨髓中的原粒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液中未见原粒细胞的情况下,成年患者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2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不足1000/mm3时,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4.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时,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5.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时,1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时,1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6.用于促进骨髓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加成人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5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不良反应1.肌肉骨骼系统:有时会有肌肉酸痛、骨痛、腰痛、胸痛的现象。2.消化系统: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或肝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3.其他:有人会出现发热、头疼、乏力及皮疹,ALP、LDH升高。4.极少数人会出现休克、间质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稚细胞增加。禁忌1.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过敏者以及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制剂过敏者禁用。2.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禁用。3.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未显著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或外周血中检出幼稚粒细胞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注意事项1.本品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小时开始使用。2.使用本品过程中应定期每周监测血象2次,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目变化的情况。3.对髓性细胞系统的恶性增殖(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本品应慎重使用。4.长期使用本品的安全有效性尚未建立,曾有报导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