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血 压 与 健 康 关 系 的 反 思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 应子勇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死因调查资料、全国高血压调查资料分析,发现我国城乡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即实际寿命)为55-64岁,正常人口(即非高血压)寿命为53-57岁,高血压人口寿命为67.8-71.5岁,高血压是人均寿命延长,健康水平提高的功臣。高血压人口的增多,目前有利于健康。但是,血压过高,可产生高血压危象,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出血等高血压相关病,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其危害性极大。所以,人们应经常检测,知晓自身血压状况,当血压160/100mmHg或(年龄+100)/100,或有症状,有出现高血压相关病可能时,均应积极预防、抢救和治疗,使高血压相关病之寿命由目前的70来岁延长到80-90岁,即可减少其危害性,为延长人类寿命做出更大贡献。【关键词】高血压 非高血压 高血压相关病 寿命传统认为高血压(指中老年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此,我国自1998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高血压日”。但是,高血压防治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高血压患病率(下称检出率)越来越高:1958年5.11%;1991年达11.26%-13.57%1.2。高血压人口1957年不足3000万,目前已达15000万以上。高血压为什么越防越多?其危害性有多大?应该怎么预防?怎么治疗?值得每个医务人员思考。现以中国人口普查资料3、全国死因调查资料4、全国高血压调查资料1.2为据作粗略分析,将结果报导如下,供同行参考,如有谬误之处,请批评指教,以得出科学结论。一、 我国人口健康状况调查现以我国三、四、五次人口普查中之全国分年龄、性别人口数、死亡人口状况资料3为据,从死亡率(%)、死亡数、预期寿命、实际寿命(即平均死亡年龄下同)来分析我国人口健康状况,结果见表一。表一 不同年份我国人口死亡率、死因数及寿命年份19571975198219902000人口类别全人口全人口全人口男女全人口全人口男女人口数(亿)6.46 9.24 10.04 5.15 4.89 11.14 12.36 6.37 5.99 死亡率(%)10.80 7.32 6.36 6.44 6.05 5.90 5.92 6.45 5.35 死亡数(万)197.7 676.4 627.4 331.6 295.8 657.3 731.3 410.7 320.7 寿命(岁)预期寿命 57.0 65.0 68.5 64.5 67.6 69.0 70.5 68.0 73.0 平均死亡年龄(实际寿命)(39.0)(48.1)51.0 49.2 53.8 57.1 60.7 58.6 63.4 预期寿命 /平均死亡年龄(1.46)(1.35)1.34 1.31 1.26 1.21 1.16 1.16 1.15 注:( )内数字为根据1982-2000年预期寿命/平均死亡年龄比值变化推算值。表一可见,四十年来我国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寿命不断延长,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且女性寿命长于男性。通常所谓之寿命,均指人均预期寿命,是代表在当时社会生活、医疗卫生条件下,刚出生婴儿预期将存活的年龄,例如我国1990年寿命为69岁,是预期寿命69岁,也是讲90年出生婴儿预期平均活69岁,而1990年死亡的657.3万人的实际寿命是57.1岁,所以,预期寿命总是大于实际寿命,随着寿命的延长,二者差距会越来越小,比值越来越小,随着寿命的缩短,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比值也越来越大。但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越来越高,寿命越来越长,没有受高血压人口增多的影响是肯定的。二、 高血压检出率与年龄的关系,见表二表二 高血压查出率(%)与年龄关系1年龄段(岁)15203040506070中国11018283440中国222.23.35.712.323.735.848.1日本2544126268韩国1220:70-74岁为45.1%,70-79岁为46%,80-89岁为57%,90岁为67%。表二可见,高血压检出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即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年龄越小,检出率越低。三、不同类别人口数与年龄的关系仍以三、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各年龄段人口数为依据,结合相应年龄段高血压检出率,即可求得各年龄段高血压人数、非高血压人数,并算出其占百分数(%),结果见表三、图一。表三 不同年龄段各类人口数(万)及占百分比(%)年 份1982年2000年人口 类别总人口死亡人口高血压非高血压总人口死亡人口高血压非高血压年龄段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151253718.8 21.74.15 2763.63 1226120.7 1020110.8 6.40.94 2241.87 997712.0 201669225.0 23.74.53 5517.26 1614127.3 2169822.9 22.73.35 7165.99 2098225.3 301277819.2 33.16.33 7289.59 1205020.4 2298024.2 34.25.04 131011.0 2167026.2 40958414.4 387.26 117915.53 840514.2 1667817.6 497.22 205117.1 1462717.7 50747111.2 71.813.7 177123.32 57009.64 1068111.3 73.410.8 253121.2 81509.84 6048627.29 12123.1 174122.93 31215.28 75177.93 143.821.2 269122.5 48265.83 7022973.44 142.327.2 105713.92 12402.10 39404.16 203.129.9 181215.2 21282.57 804790.72 64.912.4 2733.60 2260.38 10001.06 12518.4 5704.77 4300.52 9025.70.04 6.81.30 17.20.23 8.50.01 82.80.09 20.83.07 550.46 280.03 合 计66726100 523.3100 7593 100 59153 100 94778 100678.410011960 10082818 100图一、1982年、2000年高血压、非高血压人口在不同年龄段中占有数(%)其中:系列一折线代表1982年高血压人口;系列二折线代表1982年非高血压人口;系列三折线代表2000年高血压人口;系列四折线代表2000年非高血压人口总人数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死亡人口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多,是人口变化的总规律,表三、图一可见,非高血压人口从20-29岁开始减少。高血压人口1982年占11.38%,50岁开始减少,其中70岁者1437万占17.7%;2000年占12.62%,60岁开始减少,其中70岁者2437万占20.4%,与非高血压人口相差6-7倍之多。可见中老年高血压人口比例增多,也是非高血压人口大量过早死亡的结果。四、 高血压检出率与预期寿命之关系 见表四表四 高血压检出率(%)与预期寿命(岁)国家年份调查数调查年龄查出率预期寿命中国1958-195940433115岁5.1157.0 1979-1982401212815岁7.7368.0 199195035615岁11.2669.0 1991294937015岁13.5769.0 日本198944.0 81.0 美国1973-197525892624.775.0 198918-74岁30.0 77.0 赞比亚19894.0 48.0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1-19638.0-9.419844.2-4.7表四可见,高血压检出率与预期寿命有非常确切的相关关系,可视为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即高血压检出率越高,寿命越长,预期寿命值越大;检出率越低,寿命越短,预期寿命值越小。高血压检出率还与经济水平有密切相关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高血压检出率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低,高血压检出率越低,人均寿命越短,如旧中国和目前的非洲。非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二十年来,高血压检出率减少一半,决不是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是由于战乱、灾难、饥饿、瘟疫等造成的结果,其预期寿命不可能更长,只能是更短。五、高血压对寿命的影响高血压的危害性,主要是可以引起高血压危象、高心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出血等高血压相关病(当然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出血等有相当病例血压并不高)而致死致残。据全国死因调查资料4推算,1996年我国人口实际寿命约5562.5岁,1999年我国人口实际寿命为5963.63岁。而各病的实际寿命有很大差异,新生儿病为1月,产妇病为2830岁,白血病为3536岁,肺炎为3537岁,意外伤亡为3741岁,传染病为20.249.3岁高血压相关病为67.571.5岁,慢阻肺为75岁。根据各病的实际寿命及其死因构成即可算出各病对人均寿命的影响,现将意外伤亡、传染病、高血压相关病的实际寿命、死因构成及对人均寿命的影响列于表五。表五 意外伤亡、传染病、高血压相关病之死因构成,实际寿命及对不同人群寿命的影响年 份19961999人 群 类 别城市农村1农村2男性女性死 亡 原 因比例(%)寿命(岁)比例(%)寿命(岁)比例(%)寿命(岁)比例(%)寿命(岁)比例(%)寿命(岁)一意 外 伤 亡5.8541.613.2938.112.4137.411.8941.69.80 41.5二传染病普通传染病0.8949.31.1540.14.0620.82.60 49.62.3848.7结核病0.7162.31.9757.63.3850.22.6160.91.90 61.1三高血压相关病36.9971.521.470.914.2667.824.3570.827.3470.7高血压1.4375.61.8874.50.8871.0 1.10 73.51.2374.1高心病0.6473.61.4969.21.6770.10.6472.50.5175.1冠心病6.4674.11.8671.21.170.94.10 74.24.5772.5心肌梗塞5.1268.11.0365.21.0764.21.9669.63.2766.4脑出血23.3471.215.2270.99.5767.915.5370.917.3970.8四90岁人口3.5493.43.1193.42.0693.41.5694.74.4993.4五全人口10062.5110060.4110055.3210059.0410063.63六去一二项后寿命92.5564.0 83.5964.280.1560.182.962.485.9166.06七去三项后寿命63.0157.178.657.685.753.275.6556.272.6660.9: 城市指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15个大城市;农村1指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河北等省诸县;农村2指兰州、安徽等省诸县;:普通传染病:城市以肝炎为主,农村以流脑、乙脑等小儿传染病为主: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五可见,90岁人数,高血压相关病人数,均城市农村1农村2,女性男性,人均寿命也城市农村1农村2,女性男性。同一疾病平均死亡年龄城市农村,但性别差异不大。不同类别疾病实际寿命差异往往与疾病本身特点及医疗技术等因素有关。总人口实际寿命为55.362.5岁,高血压相关病人口实际寿命为67.871.5岁。死因中若除去高血压相关病,总人口实际寿命将降到53.257.23岁,死因中若除去传染病、意外伤亡,总人口实际寿命将达到60.166.6岁,可见,高血压相关病的增多能延长人均寿命,高血压是当前延长人类寿命的功臣,高血压与长寿有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讨论一、高血压人口大量增多是时代的潮流尽管当前,世界上对高血压防治十分重视,但收效甚微。高血压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防越多。其原因是:1、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体质增强,使高血压人口增多。我国1978年2006年,城市数由190座增加到661座,人数增多40461万,高血压人口也大量增多。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高血压检出率仍大大低于日美水平;2、总人口增多,高血压人口也随之增多;3、医疗卫生工作不断进步,新生儿病、产妇病、传染病等大幅减少,长寿人口相对增多,高血压人口也相对大量增多;4、高血压诊断标准不断变更,1933年血压160/100为高血压;1972年血压160/95为高血压;1995年血压140/90或舒张压90为高血压,140/90为非高血压,即正常血压,内血压130139/8589为正常高值,130/85正常,使大批血压在140160/90100之间者成为高血压,使高血压人口进一步增多,所以,高血压人口增多是时代潮流,其势不可挡。事实上,目前,各国之高血压检出率也很难进行科学的、严格的比较。我国大陆调查的是15岁,台湾是18岁,美国是18-74岁,印度是25-64岁1,高血压检出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调查的年龄不同,所得的结果当然有所不同。同是我国1991年得两组资料,同为15岁人口,其检出率分别为11.26%与13.57%12,也有差异。但是,无论如何,高血压越来越多,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多,寿命越长的地区越多,年龄越大的人越多是肯定的。经济越落后的地区,生活越苦的地区,寿命越短的地区高血压越少也是不容置疑的。中老年人(青少年高血压当另有他因,另当别论)血压逐渐升高是机体变化的必然规律。人体到20-29岁后,动脉顺应性逐渐减退,60岁时,其动脉顺应性为30岁人的1/3,90岁时为30岁人的1/10,心脏博出量减少2.5倍,周围血管阻力增强3倍5。所以,中老年人若只维持20-29岁时的血压(即正常血压),其心博量难以满足各器官的生理需要,就很容易得传染病、意外伤亡、消化病、肿瘤、肺炎等等而过早的死亡(见表三、图一)。而营养丰富、体质强壮者即血压可逐渐升高,成为高血压人口,可相对减少得其他疾病,相对延缓死亡,延长寿命。图一可见,非高血压人口30岁后开始减少,只有2.5-3.1%人是70岁,高血压人口50-60岁后开始减少,有17.7-20.4%人是70岁,二者相差6-7倍之多,难道不值得深思?!所以,高血压人口增多是大势所趋,是健康水平提高的结果,也是提高健康水平的结果,也是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是时代潮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二、 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是相对的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人不能不死。医学的目的不是消灭死亡,而是减少痛苦,延缓死亡,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人类的生物学寿命是125-175岁,但达到者极少。目前,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但90岁者也不多,即使90岁以后死亡,也未必无疾而终。作者40多年临床工作中,所见死亡者不少,但无疾而终者未见,大凡死亡,必然有病,不是此病就是彼病。所以,健康长寿是相对的,生病死亡是绝对的。看待高血压对健康是否有害,不仅要看其死亡数量,更应看其死亡年龄,看其对寿命的影响。凡是能延长人均寿命的即相对无害或危害性小,凡是缩短人类寿命的即绝对有害。表五可见,1996年1999年死因中,若去除高血压相关病,人类寿命将缩短数岁,若去除传染病、意外伤亡等,即人均寿命可延长若干岁。所以,传染病、意外伤亡、产妇病、新生儿病等才是危害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假如有一天,消灭了上述所有疾病,即高血压相关病占死亡数再增加些,人均寿命也会再延长些。三、如何正确对待高血压1、大量增多高血压人口以延长人均寿命。由于目前,高血压相关病的寿命乃大大长于总人口寿命,高血压发生率越高的地区,人均寿命越长,经济越落后,生活越艰苦的地区,高血压越少,人均寿命越短,所以尽快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检出率,延长人类寿命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相信,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检出率、人均寿命赶上或达到目前日美水平的日子不会太远。2、积极控制个体血压太高及高血压相关病高血压人口增多,高血压检出率增多有利于健康水平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城区水系工程方案(3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高分题库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法律文书审核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电子元件成型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提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含油果作物种植保险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化心理咨询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密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与训练-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 2025年非高危安全管理员和企业负责人习题有(含答案)
- 2025年度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法拍房屋代理竞买合同范本:专业中介服务
- 医院2025年年度窗口服务优化计划
- 营销部综合事务管理办法
- 机加工车间员工技能培训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医院见习人员管理制度
- T/CECS 10348-2023一体化净水设备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答案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