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 年 级 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提醒: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交答题纸,本卷请妥善保存。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烙印(lo) 确凿(zo) 脑髓(su) 面面相觑(q) B挑衅(xn) 脸颊(xi) 纤维(qin)鲜为人知(xin) C灵柩(ji) 嫉妒(j) 倔强(ju) 晶莹剔透(t) D胆怯(qi) 地窖(jio)发绺(li) 叱咤风云(ch)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B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C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D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3.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他出身于书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4.下列关于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否定了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B记事写人要线索清楚。文章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条理清楚,文脉贯通。C于园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北宋的文学家张岱。这篇园林小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清新空灵。D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以瞻仰者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介绍碑身用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顺序,以及从主到次、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介绍浮雕则时空结合。5按要求默写。 (请用正楷字答题。每空1分,共8分)孤雁不饮啄, 。(杜甫孤雁)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每归私第, ,读之竟日。(赵普)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登岳阳楼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两句是 , 。蝉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的句子是“ , 。”6.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鸟鸣涧 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主要运用 的写作方法。(2分)“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2分) 二、课外阅读专题(10分)7.课外经典佳句填空。(4分)千淘万漉虽辛苦, 。此情可待成追忆, 。8根据新人文读本和新语文读本的阅读积累填空。(2分)丰子恺说:“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他笔下的“柴主人”阿庆唯一的嗜好就是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的作者季羡林认为老舍先生作品与别的作家不同,比如老舍先生的作品 。9推荐阅读。(4分)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激发同学们读经典的热情,读书课上,老师请你结合作品中一个情节和自己获得的精神滋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推荐高尔基的童年(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阅读理解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yu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选自苏东坡集)10用斜线“/”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限1处(2分)。 然 往 来 视 之 生 而 眇 者 不 识 日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因跳踉大( ) 以为且噬己也( ) 尽其肉,乃去 ( ) 或告之曰(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 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13结合甲乙两文中的老虎和眇者,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面对陌生的事物应采取怎样的方法。(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共8分)柳叶儿(节选)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 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那一年,我八岁。 柳叶,自然在嫩的时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难以下咽。柳叶儿一长出来,便长得风快,能够吃的日子,只有那么七八天,至多十几天。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 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我的淘气,本来就是出了名的。从小就喜欢上树爬高来逞能。谁说这树太高,没人能爬上去,我就两脚一甩,鞋子出去,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得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树枝弹过来,摆过去,摇得底下人一个劲地喊叫,一片惊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树来。但是家里人知道,挨一顿骂,或是挨一巴掌,嘴里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的。14选文第一段从“打着细卷儿”“慢慢舒展”的柳叶儿写起有何作用?(3分) 15选段中,在同一个自然段连用了三个“吃光了”,请体会一下这个三个词的含义,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来。(2分) 16“那年,全家最乐的是我”一句中,如何理解其中的“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A“乐”是实写,那时的“我”,确实是全家最快乐的。B那时的“我”并不懂得生活的艰难,不知道全家的处境。C因为摘柳叶儿可以显示自己能够上树爬高的本领。D这里的“乐”是反语,体现了作者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阅读说明文“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回答问题。(17分)“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17.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18.文中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结合上下文,思考第段与第段的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21.假如你是文中张先生的朋友,你目睹这一幕后,想劝劝张先生他们,请你用本文学到的知识,从多个角度有理有据地劝说张先生。(4分)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