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狱中题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释和预习资料,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注意从词句入手感受诗歌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革命者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民族的解放而甘愿牺牲的精神。(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1.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全诗内容,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2.理解并体会“我自横刀向天笑”这句诗中所表现的豪情壮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板块的两首诗歌,我们从苏武、文天祥的人格中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浩然正气,也从崇高的民族气节中受到感染。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板块的内容。1.齐读诗的题目。从诗的题目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2.师简介写作背景。3.关于这首诗的作者,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资料,谁来简要介绍一下。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谭嗣同先生气壮山河的生前绝笔绝命诗。二、初读感知。1.听录音:注意语气、停顿。2.学生自由仿读。3.老师指导朗读。4.检查词语:节俭 监狱 肝胆 望门投止 须臾 横刀 肝胆 昆仑5.整体感知诗的主要内容。三、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结合书本中注释以及搜集的资料自学古诗。自学提示:1.从重点词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2.想想你从诗句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感动?读出了崇敬?并说明理由。3.把自己解不了的问题做上标记。(二)小组交流。(三)全班汇报。1.预设1:“望门”句。引导学生从张俭入手突破。师补充或引导学生补充理解。出示:(1)“望门投止”这个成语(带解释)。语言文字训练(2)看到这个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3)联系当时背景想一想,此时,谁正处于这种情境之中?(4)想着仓皇出逃流亡在外望门投止的梁启超、康有为,狱中的谭嗣同,此时他是怎么想的?根据诗句为他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谭嗣同这一个“思”字饱含着、寄托着他怎样的情感?(5)师点拨:我们可以读懂作者一片深情,(思念、牵挂、祝福、期望,康、 梁在国外得到仁人志士的帮助,像张俭那样得到好心人相助,以度过险情。寄予厚望,他日东山再起,完成他们未完的事业,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师结:对于引用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的古诗我们在理解时要充分搜集资料,了解这段历史,以此为突破口,理解诗意就会变得轻松。预设2:有了理解第一行诗的经验,谁来汇报第二行。(1)了解“杜根”。(2)须臾的近义词 诗中写谁“忍死须臾”不畏一死。(3)理解“待杜根”,“待”是“等待、期待”,诗人诗中真正是等待、期待谁能像杜根一样复出,有重生机会,他日东山再起?(4)是为了让自己一死吗?不是的。怎样理解谭嗣同对这二人的“思”和“待”呢?梁启超整理、编著的谭嗣同传具体描写了被捕前的言语及情节,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出示: “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从谭嗣同的言语中可以透露出他不愿偷生的意愿。一个把变法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是不会只想着自己的。他拒绝出走,拒绝日本使馆的保护;决心以死来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警策国人,呼唤更多人走到救国的队伍中去。“待”字,读出谭嗣同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希望,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和乐观态度。谭嗣同的做法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些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穷守节,不为富易志小结:理解这句诗从历史典故入手,捕捉两个关键词“思”、“待”去品读诗句,让我们读懂谭嗣同对流亡战友寄予的厚望,读懂他对变法事业的信念和执着。我们进一步品味出了谭先生的崇高人格,也重新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不仅心存感动而且肃然起敬。让我们带着崇高的敬意来齐读这首诗。(指读、赛读、齐读)四、随堂训练。1.面对死亡的乐观态度。联系刑场上高呼的句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2.语言文字训练。出示肝胆的几种解释,诗中的肝胆选择哪种解释?3.“去、留”作者意在指谁去谁留?结合背景。4.理解“去”“留”的深刻含义。师: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本是有时间出逃的,朋友们都劝他出去避一避,但他却下定决心以身殉难,但同时他也希望能保留一批同志,以图将来,所以他劝梁启超出逃,他说:(出示)“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不以召后人!就是说无论是去者还是留者,都是为着共同的事业,都是赤胆忠心的大英雄,所以说“去留肝胆两昆仑”,“去”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留”的是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及其他死难者,他们各得其所,一样的崇高,一样的伟大。5理解“两昆仑”的含义。(1)昆仑的意思,用来形容什么?(2)把谁比喻成两昆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都是昆仑山一样的好汉。)(3)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师:这句所表达的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崇高与悲壮,抒发笑对死亡的满腔豪情,同时也为维新人士的崇高志向而骄傲,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读这句诗五、总结深化。(内容、写法、情感)六、拓展延伸。1.写此诗的第五天谭嗣同献出了他年仅岁的生命。1898年9月28日,他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1899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墓前华表上对联写道: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生前绝笔之作,齐读全诗然而历史是公正的,他的伟大爱国精神、热爱人民与追求真理的情感、坚强斗志与崇高品质,赢得了中国人民历久不衰的高度敬仰与深沉缅怀。2.出示正气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志牌原材料供应与环保认证合同模板
- 说课教学课件
- 2025联合物流加盟协议
- 2025企业办公楼安保服务合同
- 语言区职业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企业运营资料模板建筑工程设备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工程承包合同文件(附建筑装饰施工劳务合同)
- 2025年北京市二手商品购买合同样本
- 红色基地课件
- 2025【合同范本】电子设备购买合同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 成品出货检验报告模板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香豆素抗凝血药华法林及其类似物的合成
-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 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室内空间设计》第三章课件
- 学习《北方民族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修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