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文字”在文中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很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这篇文章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很多自然现象,作者引领我们去认识、了解这些大自然独特的“文字”。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作者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如把星、云、鸟、石头等自然界的生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一本有趣的大书;把“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比作“铁匠铺里的铁砧”;把树林中的花岗石块披着青苔的样子说成“披着毛皮一般”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准确地介绍了自然界的现象,又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2.通过课文知道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中,也存在于大自然中,懂得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大自然。3.从中学习知识,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志向。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懂得要善于观察、了解、研究大自然。教学过程:一、由“文字”引出课题,导入课文1.谈话:师微笑着说:能说说老师脸上的表情是什么?那你能读出我脸上蕴含的文字。真不简单!2.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和印在书本上的文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大自然的文字)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近大自然的文字,去读一读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二、 精读课文(一)齐读第一段。(二)自学课文第2-3节介绍星文字和云文字的段落,思考:这两种文字有什么作用,并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大自然是一本书, 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 ,告诉我们 。2.大自然是一本书, 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 ,告诉我们 。(三)探究“花岗石”,摸索研究方法1.你想读懂它们吗?那今天咱们班就成立一支少年科考队,我们一起去探究这些文字的奥秘,好吗?现在你就是科考队员了,你最想研究哪种文字?2.都想研究,那看来我们得成立天文科考队、地质科考队,今天是咱们的第一次科学考察,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这一课,我们就先成立一支地质科考队,跟随伊林去茂密的森林探究探究,我们边研究便摸索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准备好了吗?那咱们就出发啦!3.视频在茂密的树丛中,我们踏上一条幽深曲折的林间小道,沿着它,我们一路朝里走,走向森林的深处,队员们,小心脚下,睁大眼睛,惊喜出现了: 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花岗石它怎么样?他披着苔藓。你看到了他的苔藓,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看到了什么?多生答4.和我们同行的伊林也在科考记录中描写了这块石头,找到了吗?他怎么写的?指名读“在森林里行走,就像披着毛皮一般。”伊林介绍得怎么样啊?伊林介绍得很仔细很生动从哪儿你觉得很生动?上面披着一般课件标红,你看,不说长着青苔,而说“披着”青苔,这青苔还像毛皮一般,你读了以后什么感受啊?很有趣、很生动。你们看,这哪里还是花岗石啊,分明就是一个史前生物嘛!科考日记写得这么有意思,我们可得读好它。齐读5.队员们,面对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你有什么问题吗?它怎么会在森林里?它怎么到森林里来的?谁把它搬到这里来的?它到这儿多长时间了?你看,提问呀是探究的开始,大科普作家伊林也和我们一样好奇,他也特别想知道出示问题,齐读他一口气问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更深入。队员们,这就是咱们的研究方向啊!那咱们就开始研究研究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到底是谁把它搬来的呢?6.我们的科考手册中有这样一幅示意图,出示图,告诉我们,自然界中能搬运岩石的有三种力量,分别是风、水、冰同学们,请你看看示意图,再观察观察花岗石的大小、外形、质地,推断推断,谁最有可能搬运它?冰说理由啊。你的推理过程是怎样的?这块石头这么重,风不可能搬得动,水也搬不动。他的推断用上了一种很好的方法,那就是排除法。从石块的重量排除了风的可能。从其他的角度你看,我们通过观察和推理初步得到了我们的推断,我们的推断是冰。那冰是怎样搬运这么大的石块的呢?让我们再次细细端详这块巨大的花岗石,我们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很久很久以前,来到很远很远的北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那可是历史的回声啊!7.其实呀,你们看,大胆的想象,也是阅读大自然文字的方法呢!科学家们会作出怎样的猜想呢?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什么感受啊?过程太奇妙、大自然很壮观总结:是啊,大自然伟大的力量太不可思议了,太让我们震撼,太让我们惊叹了。而我们所有的这些震撼、惊讶、赞叹都是这块静静矗立的花岗石带给我们的呀!关于这个问题,百科全书中还有这样一段科学的表述,出示,谁来读给队员们听?指名读 出示资料特别不简单,第一次读百科全书上的文字能读得这么流利。那其他队员听明白了吗?速度、方法8.你们看,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与此同时伊林也解开了心中的谜团,他在科考记录中兴奋地写下了自己的发现,出示我们一起读一读。咦,队员们,同样解答了科学问题,请你对比着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更喜欢读哪一段?为什么?生动有趣哪儿生动?“爬”一个“爬”字就写出了冰川移动的缓慢,把你的感觉带进去读出来。这是千百万年的运动,再读。再读读这个爬字,还能读出什么妙处来?除了写出了冰块的慢,还有什么感觉?什么才会爬呀?拟人的手法拟人的手法就使冰块动了起来,就带上了生命的色彩。再读读这段文字,还有哪些文字与“爬”有异曲同工之趣?搬、爬、带、走你们看,搬、爬、带、走,这些动词的精心选择,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得文章的语言更生动。对的,语言生动也是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板,语言生动。9.除此之外,伊林还大量地运用打比方的手法,比如我们前面读到的把青苔说成是毛皮,再看看课文的标题把大自然里的事物说成是文字。正是伊林特别擅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深奥的科学知识,千千万万个像我们这么大的少年儿童读着他的作品走进了科学,深深爱上了科学。你喜欢读吗?喜欢。那我们就津津有味地读读他的这一段科考记录分角色女生读惊喜的发现,这一连串的追问请,全体男同学读探究后的发现10.就这么读着读着呀,我们的科学知识不知不觉地积累得越来越多啦。等到那时候,我们再去读读百科全书,甚至是科学论文,你会发现这类文字是那样的严谨,那样的准确,同样充满了科学的美感。11.队员们,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花岗石,我们却读出了画面,读到了声音,读懂了一段浩荡的历史。让我们坐在草地上休息休息,回顾这段探究历程,你有什么感想吗?大自然的文字很奇妙 更想去研究了与大自然相比,人类是多么渺小啊。它吸引着你!那你摸索到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了吗?只要仔细观察思考,就能读懂大自然的文字。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科考你就能总结出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板:观察思考正如你所说,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处处都有大自然的文字。三、迁移运动,仿写训练(一)仿写课文1.下一站咱们去哪儿呢?我邀请大家到我的家乡南通。我们南通啊,滨江临海,在长江的边上矗立着一座风景秀美的狼山,狼山上的岩石很特别,它叫做沉积岩。它也是大自然的文字噢。2.谁来说说,我们该怎么读懂它?想想我们刚才的方法,我们先要观察,看看它长什么样?层层叠叠、水冲刷过的痕迹除了看看它的外形,还可以看看它的颜色呀。很多角度呢。银白色、青灰色其实,走近看,你会发现它还有白色、银色、紫色、灰色好多种颜色呢。3.那我们来提提问题,面对这个大自然的文字你有什么问题?4.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指引着不同的研究方向。老师针对其中一个问题查阅了科学论文,出示,谁来读?指名读资料5.你们听懂了吗?专业科考队员多看两遍还是能看明白的。那怎样让更多的人一读就懂呢?想想办法。用拟人、比喻的手法 把它变得更生动形象我们可以跟伊林学习呀!给它打比方、给它拟人。看,这层层叠叠的狼山岩石像什么呢?风化、沉积我们可以说是水的什么动作呢?坚硬的岩石以及岩层表面的波痕还可以说成是什么呢?6.打开作业纸,选择一句写下来,特别注意动词的用法。学生写7.欣赏同学们的作品。第一句狼山岩石像楼梯一样层层相跌你觉得你的得意之处是哪儿?第二句大约在四亿年前,岩矿被风撕裂成碎屑。她的传神之处在哪儿?第三句流水把这些碎屑一层又一层地堆起,逐渐成为披着铠甲的岩石。大家一起说她哪儿写得好?第四句岩层表面上有时还保存着流水刻下的印迹波痕。把波痕说成流水刻下的印迹四句拼起来就是我们的作品呀!读8.总结:队员们,从你们的作品中,我读到的是科学家的视野,文学家的情怀呀!科学小品文不正是科学与文学的结晶吗?(二)根据例句,仿写诗歌。大自然的文字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白云飘得高高,是在告诉我明天准是个晴天。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文字,蚂蚁忙着搬家,是在告诉我出门要带雨伞。你看 ,这也是大自然的文字, ,是在告诉我 。你看 ,这也是大自然的文字, ,是在告诉我 。 啊,多么神奇的大自然,我要拥抱你!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商银行2025西宁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医疗
- 2025年3D打印的医疗植入物研发
- 工商银行2025天津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交通银行2025宜春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行业品牌建设成功案例
- 交通银行2025阜新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白山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太原市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巴中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个人独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简化方案
- 数学游戏(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 新学期幼儿园小班新生家长会课件
- 2024年车险理赔保险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 极简化改造实施规范
- 热固复合聚苯乙烯防火保温板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线性代数精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 计算机系统原理13015习题答案
- 动物病料的采集运输保存
- 创意设计垃圾桶
- 截肢患者康复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