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光谱_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氢原子光谱_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氢原子光谱_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氢原子光谱_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氢原子光谱 摘 要:本实验用光栅光谱仪对氢原子光谱进行测量,测得了氢原子光谱巴尔末线系的波长,求出了里德伯常数。最后对本实验进行了讨论。关键词:氢原子光谱,里德伯常数,巴尔末线系,光栅光谱仪1. 引言光谱线系的规律与原子结构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原子光谱是研究原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1885年巴尔末总结了人们对氢光谱测量的结果,发现了氢光谱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巴尔末公式,氢光谱规律的发现为玻尔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对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1932年尤里根据里德伯常数随原子核质量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对重氢赖曼线系进行摄谱分析,发现氢的同位素氘的存在。通过巴尔末公式求得的里德伯常数是物理学中少数几个最精确的常数之一,成为检验原子理论可靠性的标准和测量其他基本物理常数的依据。2. 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最典型的原子光谱。用电激发氢放电管(氢灯)中的稀薄氢气(压力在102Pa左右),可得到线状氢原子光谱。瑞士物理学家巴尔末根据实验结果给出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的经验公式(1)式中H为氢原子谱线在真空中的波长。0364.57是一经验常数。取3,4,5等整数。若用波数表示,则上式变为 (2)式中H称为氢的里德伯常数。根据玻尔理论,对氢和类氢原子的里德伯常数的计算,得 (3)式中为原子核质量,为电子质量,e为电子电荷,c为光速,h为普朗克常数,0为真空介电常数,z为原子序数。当M时,由上式可得出相当于原子核不动时的里德伯常数(普适的里德伯常数) (4)所以 R=RH(1+m/MH) (5)对于氢,有 (6)这里H是氢原子核的质量。由此可知,通过实验测得氢的巴尔末线系的前几条谱线的波长,借助(6)式可求得氢的里德伯常数。里德伯常数是重要的基本物理常数之一,对它的精密测量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目前它的推荐值为R10973731.568549(83)/m。表1为氢的巴尔末线系的波长表。谱线符号波长(nm)H656.280H486.133H434.047H410.174H397.007H388.906H383.540H379.791H377.063H375.015表1氢的巴尔末线系波长值得注意的是,计算RH和R时,应该用氢谱线在真空中的波长,而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的,所以应将空气中的波长转换成真空中的波长。即真空空气,氢巴尔末线系前6条谱线的修正值如表2所示。氢谱线HHHHHH(nm)0.1810.1360.1210.1160.1120.110表2波长修正值3. 实验仪器实验中用的仪器室WGD-3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其主要由光栅单色仪、接收单元、扫描系统、电子放大器、A/D采集单元、计算机组成。其光学原理图如图所示,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均为直狭缝,宽度范围02.5mm连续可调,光源发出的光束进入入射狭缝,位于反射式准光镜的焦面上,通过入射的光束经反射成平行光束投向平面光栅G上,衍射后的平行光束经物镜成像在上和上,通过可以观察光的衍射情况,以便调节光栅;光通过后用光电倍增管接收,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图光栅光谱仪光学原理图图闪耀光栅示意图在光栅光谱仪中常使用反射式闪耀光栅。如图所示,锯齿形是光栅刻痕形状。现考虑相邻刻槽的相应点上反射的光线。和是以角入射的光线。和是以角衍射的两条光线。和两条光线之间的光程差是(sinsin),其中是相邻刻槽间的距离,称为光栅常数。当光程差满足光栅方程(sinsin), ,时,光强有一极大值,或者说将出现一亮的光谱线。对同一,根据、可以确定衍射光的波长,这就是光栅测量光谱的原理。闪耀光栅将同一波长的衍射光集中到某一特定的级上。为了对光谱扫描,将光栅安装在转盘上,转盘由电机驱动,转动转盘,可以改变入射角,改变波长范围,实现较大波长范围的扫描,软件中的初始化工作,就是改变的大小,改变测试波长范围。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先测定氦光源的谱线,在“读取数据”项下对曲线进行寻峰,读出波长,和定标光源的已知谱线(附后)波长相比较,对波长进行修正。将光源换成氢灯,测量氢光谱的谱线,由软件自动寻峰功能得到波长如表3。谱线HHHH光谱波长/nm409.7433.6485.6656.2谱线相对能量31.786.7329.2751.4表3 氢原子光谱波长利用表2将空气中的波长转换成真空中的波长,并利用计算里德伯常数如表4。谱线HHHH真空中谱波长/nm409.8433.7485.7656.4n6543里德伯常数/107m-11.0981.0981.0981.097表4氢谱线真空中的波长及对应的里德伯常数里德伯常数的平均值为计算普适里德伯常数R:R=RH(1+m/MH)其中m=9.10910-31kg, MH=1.67310-27kg,所以R=1.00054RH=1.098107m-1R的推荐值是R10973731.568549(83)/m,故相对误差为=|R-R推荐|R推荐100%=0.0571%5. 实验讨论(1)氢光谱巴尔末线系的极限波长是多少?由对于极限波长,即n时,=364.57nm (2)谱线计算值具有唯一的波长,但实测谱线有一定宽度,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任何实测谱线都有一定的宽度,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a)由海森伯不确定原理,Eth,由于测量时间是有限的,故测得的能级有一定展宽。b)由于发生辐射跃迁的氢原子与探测器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入的展宽。c)原子碰撞时原子间相互作用引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