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文科政治训练(五)命题人:唐波 时间: 20010.11.4(周四)一、请你选一选(下列各小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每小题分,共75分)1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共同性质、共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D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精神中产生的3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 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 B C D4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例如伽利略、笛卡儿、爱因斯坦等;也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例如培根、莱布尼兹、康德等。如何看待这种现象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密切联系的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和具体科学将会相互取代5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6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A是又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7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8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来源:高考试题库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 B C D9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A时间是不可知的 B情绪决定时间的长短 C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D情绪影响人对时间的感受10台湾两个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另一位导游却诗意盎然,说这条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上述两位导游的做法表明A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B高明的认识不一定与哲学有关C哲学智慧是从人的主观精神中产生的 D哲学智慧就是能把坏事说成好事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万物是水、木、火、金、土演化而来的。据此完成1112题。11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A坚持了物质是本原,是唯物主义观点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都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D对世界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12上述两种观点,虽然在根本观点上有其正确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们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B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1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水是万物之源”“存在即被感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是观念的集合”A B C D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据此完成1415题。14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15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C社会和个人的统一 D继承和创新的统一16“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的创意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 艺术创作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的反映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A B C D17自从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半导体、信息通信等领域,一个新的时代纳米时代已经到来。这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的物质手段 科学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促进作用A B C D1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祁玉楼春春景中的名句。清代著名诗词评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同时代的著名文论家李渔却在窥词管见里说:“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两种不同的评论表明A都不符合审美法则 B认识不一定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主观因素的影响D主观与客观是不可能统一的19“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不确切的是A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运动的D静止也是一种运动,因此,静止也是永恒的、无条件的20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A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错误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阻碍作用 D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据此完成2122题。21材料说明的主要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2“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是因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23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ABCD24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涵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5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26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10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A B C D27.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A B C D28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和倒退。这是因为A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B真理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C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9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30.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条牛。”这段话生动地说明( )来源:高考试题库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B.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帝观念C.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31近几年来,约7000条时髦的网络新词产生。诸如雷人、PK、粉丝、等。 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2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这些话说明(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33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做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来源:高考试题库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C D. 34.2009年4月,甲型Hl Nl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l Nl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35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源于客观世界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源于主观世界正确意识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源于客观世界正确意识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源于主观世界二、请你写一写(阅读下面每小题,并根据题目的设计和要求,认真思考,写出答案,以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本题共2题,共有25分)362009年元旦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山东青岛,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他在谈到应对金融危机时说:“我们首先要增强信心,信心就是力量,领导者要有信心,工人要有信心,全国人民要有信心。信心来自哪里?信心来自对形式的正确判断,来自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环境,来自金融系统的稳健和货币流动性的充裕,来自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出台的正确措施。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试说明温总理关于信心的论述体现的唯物论道理。37胡锦涛总书记于200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心电图学科基础知识综合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针灸推拿疼痛症状的定位及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眼部疾病护理实务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辽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5年皮肤科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免疫科慢性疾病综合治疗方案设计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常用麻醉药物知识综合考核答案及解析
- 校园安全必修课讲解
- 小学生育儿心得课件
- 电信人工智能学习考试题(附答案)
-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发芽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及其面筋蛋白品质的研究》
- 《手术室感染与预防》课件
- 医院美容科管理规章制度(3篇)
- 皮肤镜课件教学课件
- 民乐社团活动计划
- 2025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