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反思陈仓区阳平镇第二九年制学校 杨小军一、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岗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本单元的内容,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作者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二、学情分析 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八年级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三、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品味报告文学的语言特点。3、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四、教学过程:(一)读题入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进入课堂,请同学们读课文的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抓住“泊”“消逝”“仙湖”三个关键词入手提出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会消失?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也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本文的感情基调。(二)初读感知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1、检测预习。(出示文章的重点字词,疏通字音、词意)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2、默读课文,并寻找下面几个问题的关键词: (1)今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关键词“沙漠”、“神秘”) (2)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关键词“仙湖”、“绿洲”) (3)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 (关键词“四盲“、”改道”) (4)同样的悲剧还有吗? (关键词“青海湖”、“月牙泉”)3、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发出怎样的呼吁? 悲痛、惋惜。发出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的呼吁。(三)品读赏析品味语言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主环节,不光要在教学时间上予以充分保证,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具体操作上。我从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两方面设计此环节:1教师指导(1)提出问题:找出给你触动很深的句子读一读并试作赏析。(2)提示:你可以从词语、标点、句式、段式、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选用的角度去考虑。(3)举例:如果把“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改成“罗布泊的泊字左边是三点水”。比较两者,就会发现,“,”在文中作短暂的停顿,“,”和“!”加强了语气,这两个标点,有力地强调了罗布泊原先是也理应是有水的仙湖这强烈的感情。它在文中独立成段,语气更为强烈。(4)播放有关罗布泊的影音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2学生学习(1)默读,作批注。(2)在教师组织下合作交流。(3)交流过程中边朗读边体会。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给你触动很深的句子读一读并试作赏析。1、体味真实性(1)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另据史书记载 (作引用)(2)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 (列数字) 2、感受形象性(1)对比:集中体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2)拟人: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3)排比: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四)探究延伸为了突破难点,我请同学们重点阅读课文第11-13段,再次品读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以其中的数据为突破口,从而引出“盲目”一词,并深入分析它的深层含义。那么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引出青海湖与月牙泉,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为了巩固成果,设计了一道题目:胡杨的诉说。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达到将学生的思想转化成文字的目的。1、思考造成罗布泊现状的深层原因?(用一个词概括)“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上游利益,不顾下游利益;只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示图片:青海湖,月牙泉。)2、“仙湖”消逝了,那号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呀,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我们似乎还听到了胡杨的诉说。如果你是生存在罗布泊的胡杨,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五、板书设计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吴岗仙湖 罗布泊 荒漠 青海湖 月牙泉生态意识 环境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六、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评价,对于回答问题正确的小组,每次加3分,错误的加1分,回答的特别好的额外再加1分,计算出各个小组的分值,并且选出优秀小组长。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有如下特点:1、分析一篇文章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方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特别是比较长的文章,如果让学生在读之前不及时的从文章的题目中捕捉到正确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感知。2、语文课堂上要重视朗读的训练。新课改中体现了教师要精讲,对于学生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有效的课堂活动,我认为初中阶段语文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