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 6s管理_6s定著化讲义_第1页
5s 6s管理_6s定著化讲义_第2页
5s 6s管理_6s定著化讲义_第3页
5s 6s管理_6s定著化讲义_第4页
5s 6s管理_6s定著化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昶塗裝2004品質月全員意識提升課程6S定著化講義講師 石強2004 04 22 2 案例1 日常生活中 往往在報紙或雜志上看到了一條重要的信息 想保存下來 結果卻翻箱倒柜地找剪刀花了不下半個小時 這樣的效率 真是低啊 3 案例2 在社交場合中 一個人的儀表不但可體現個人的文化修養 也可以給人良好的印象 從而提高自已的工作信心 一個現代化的工廠又何嘗不時如此 4 6S家族成員 整理 SEIRI整頓 SEITON清掃 SEISO清洁 SEIKTSU教養 SHITSUKE安全 SAFE 5 為何要推動5S 整理 空間 整理 整理 減少庫存量 有效利用空間 東西不會遺失 消除資源浪費 消除多余的架子儲位 理由 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 6 減少漏油減少不必要的作業工廠安全縮短工作時間創造一目了然的現場 理由 整頓 項目 時間 對象 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 7 提長設備的性能貫徹保養計划清除設備的故障減少生產誤用提高生產品質水准 理由 清掃 項目 臟污 對象 目的 提升作業品質 8 美化工作場所環境根除發生危害的原因遵守政論安全法則延長使用壽命增加客戶的信心 理由 清潔 項目 異常 對象 目的 創造明朗的現場 9 1 減少不注意的因素2 遵守規范事項3 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 理由 教養 項目 人員 對象 目的 令紀律貫徹 10 薄利時代 Costdown 5S的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 1 舒適的工作環境 2 安全的職業場所 3 員工工作情緒 4 現場的生產效率 5 產品的品質水准 6 設備的使用壽命 7 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生存 11 1 制造過多的浪費2 待工待料的浪費3 搬運的浪費4 加工本身的浪費5 動作的浪費6 庫存的浪費7 制造不良的浪費 4M 人 Man 機器 Machine 材料 Naferial 環境 Method 不合理 不均一 不節省 不排除 12 整理 SEIRI 一 定義在工作現場分開有用物品和無用物品 及時處理無用物品 二 對象主要清理工作現場所占用的有效 空間 三 目的 騰出寶貴的空間 防止誤送 誤用 防止變質與積壓資金 製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13 四 推行方法整理可以說是5S的出發點 也是首要任務 工作現場經過整理之后 可以過濾掉很多不需要的物品而開創很多空間 使后續的4S發揮更好的效果 1 深切體認 建立共識 1 確認不需要的物品會占用有用的空間 2 多余的庫存會造成許多浪費 3 不需要的物品規定不得帶進厂內 14 2 工作場所 全盤點檢點檢出那些是不需要的東西 多余的庫存 辦公場地 包括現場干部的辦公桌 區域 1 辦公桌面上的物品 2 辦公桌抽屜及櫥櫃 3 架子上的書籍 文件 檔案 圖表 4 公告欄 看板 5 牆上標語及海報 15 地面 特別注意內部 死角 1 設備 工模夾具 臺車 拖板車 2 不良的半成品 材料 3 油桶 油箱 油罐 油污 4 盆景或空花盆 5 垃圾筒 紙屑 煙蒂 室外 1 堆置在場外的廢鐵 材料 2 料架 臺車 墊板上的未處理物品 3 雜草 垃圾 工模夾具架上 1 不用的工模夾具 2 損坏的工模夾具 3 有無其他非工模夾具 16 工具架 工具箱 1 鐵錘 板手 刀具 2 測微計 游標卡尺等量具 3 破布 手套等消耗品 4 工具架 箱 本身 零件倉庫 1 原材料 呆料 廢料 2 儲存架 櫃子 箱子 塑膠帶 3 墊板 磅秤 4 標示牌 標簽 天花板 1 配線配管 吊扇 燈架 燈管 2 蜘蛛网 灰塵 17 3 訂定 需要 與 不需要 的基準 1 工作現場全面盤點之后 對所有的物品進行過濾 判明哪些是 需要 的 哪些是 不需要 的 2 根據上面的過濾 訂出整理 需要 與 不需要 的基準表 18 4 不需要物品 紅單作戰 大掃除 1 紅單作戰就是使用紅色標簽對工厂內各個角落的不要物品 不管是誰 都可以發掘 並加以整理的方法 是需整理工作所運用的技巧之一 2 設定紅單的張貼基準 超出期限者 物品變質者 物品可疑者 3 紅單作戰之后的處理方式先小集中 再大集中 19 4 紅單作戰生產基準的型式 要 紅單作戰 不要 20 型式三 生產計劃中 在過去一個月都沒有用過的物品就是不需要的 過去一個月都沒能使用的物品 現在 做重復生產的工厂 紅單作戰 不要 5 紅單庫存 庫存的紅單可以分為不良品 報廢品 呆滯品和頭尾材料 紅單庫存 不良品 報廢品 呆滯品 頭尾材料 賬外 報廢處理 移往紅單物品放置處 判斷要與不要 不要的加以處理 21 5 不需要物品的處置 1 實行再分類 2 根據再分類的种類別進行處理 不需要物品回收分類 類別 處理方式 不可燃垃圾 玻璃瓶 空罐 鐵 空罐 鋁 紙箱報紙 塑膠 不良品 呆料 滯料 設備 可燃垃圾 燒毀 指定方式處理 賣給收費站 賣給收費站 報廢 移用 報廢變賣 3 配合環保部門的 資源回收辦法 作業 22 6 需要的物品調查使用頻度 以決定必要量 23 整頓 SEITON 一 定義 有用物品須分門別類 在定位置放前要考慮到 拿取簡單 使用方便 安全保險 二 對象 主要減少工作現場所浪費的 時間 三 目的 縮短前置作業時間壓縮庫存量防止誤送 誤用塑造目視管理的工作場所 24 四 推行方法 整頓主要的改善對象是 時間 而工作場所最大的時間浪費在于 準備時間 也就是工作中的 選擇 尋找 所花費的時間 尋找 的時間越少越好 為甚麼會產生 尋找 呢 其原因不外下面四無 無整理 不需要的東西太多了 這是產生尋找的首要原因無定位 沒有規定置放的地方無標示 沒有設定標示無歸位 沒有放回所規定的位置 25 2 決定置放場所 1 經整理所留下需要的物品都要定位 決定置放場所位置 2 可以用 沙盤推移圖 或 縮小比例圖 來做模擬 便於配置 3 依照使用頻率 來決定置放場所 4 考慮搬運的靈活性 切忌隨意置放 5 堆放的高度不能過高 低於120公分 6 盡量避免將物品置放在有灰塵 污穢場所 7 不良品箱要放在明顯處 1 落實整理工作參考整理的重點來進行 26 8 不明物不能放在生產現場 9 看板應置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 且不妨礙視線 10 材料應置放在不變質 不變形的場所 11 油 甲笨等不能放在有火花的場所 12 危險物 有機物等應在特定場所保管 13 紙箱不能放在潮濕場所 14 無法避免將物品放在定位線外時 可豎起 暫放 牌子 並將理由 放至何時 注明其上 27 3 決定置放方法 1 置放方法有架子 箱子 膠籃 袋子等方式 2 在置放上 盡量安排物品的先進先出 3 置放上 要吻合形狀 體積大小 4 盡量利用架子 往立體發展 提高收容率 5 同類物品集中置放 6 長條物料應橫放或束緊安全立效 7 危險場所應有覆蓋 柵欄等設置 8 單一或少數不同物品避免集中置放 應個別分開定位 如工具等 9 污染多的場所 量具類應加玻璃門方式儲放 10 油料應用金屬容器存封 11 邊角廢料應依照材料性質別設定容器 12 清掃工具用懸掛方式放置 28 13 以生產的形態來決定物品的置放方式 機能別置放 依照同類同型物品各自集中保管 使用時再個別去取用 較適合於大量少种反復生產 群組別置放 將同時要用的物品 成套組合置放保管 而在使用時 整組抽出動用 較適合於少量多种個別生產 29 4 劃線定位 一般 特殊 油漆 寬7 10公分 定位膠帶 寬7 10公分 磁磚柵欄塑膠地板 1 定位方式 2 定位顏色區分不同物品的置放 可用不同顏色定位 以示區分 黃色 一般走道線 區域劃分線 細部定位線 白色 工作區域 置放待加工材料或半成品 綠色 工作區域 置放加工完成工件或成品 紅色 不良品區 藍色 待回收或暫放區 紅斑馬線 不得置放 不得進入 30 3 定位的形態全格法 根據物體的外觀形狀 用線條框起來的做法 如圖 直角法 只定出物體關鍵角落 而不整體框起來 如圖 影繪法 依照物體的外觀形狀 實際涂滿者 如圖 以上三種做法 根據實際狀況選擇使用 31 5 標示 1 標示是整頓的最終動作 也是目視管理的重點 2 標示可分下列兩种 場所的標示如 模具室 工具室 制一課 驗區等 品名項目的標示如 模具室內的第 號模具 3 標示之后 可以避免誤取 誤用 減少工作時的失誤 32 清掃 SEISO 一 定義隨時打掃和清理垃圾 灰塵和污物 二 對象主要是消除工作現場各處所發生的 臟污 三 目的1 減少公傷2 保證品質3 塑造高作業率的工作場所 33 四 推行方式 臟污 是一切異常與不良的根源 必須透過清掃 才能將臟污根除 1 落實整頓工作參考整頓的重點來進行2 執行例行掃除 清理污物 1 規定例行掃除的時段如 每日10分鐘5S每周30分鐘5S每月1小時5S每季2小時5S每年4小時5S 34 2 在清掃中發現不方便的地方要加以改善如A 地面凹凸不平B 地板脫落C 牆壁 天花板脫落D 機器設備擦不到的地方E 死角 3 要清掃到很細微的地方 不能只做表面工作 4 清掃用品用完后要弄乾凈 而且要定位歸位 5 不能使用的清掃工具也要加以清除 35 3 調查髒污的來源 徹底根除 1 確認髒污與灰塵對生產品質的影響如 在印刷作業上造成斑點 使印刷品不良 涂裝表面不平整 塑膠射出成型產品產生黑點 2 調查髒污的根源 3 檢討對策的方案4 廢棄物置放區的規劃與定位 1 室內外各主要人行出入地點置放垃圾桶或環保箱 2 各加工現場較角落的地點可置放廢料桶或廢料台車 3 廢棄物置放區的桶或箱均要加以定位劃線 4 廢棄物 垃圾置放的規劃 應配合環保措施 區分 可燃物 或 不可燃物 的方式分別設定 5 垃圾場的置放要分區 分類 分物且加標示 36 5 廢棄物 不需要物品 的處置參考 整理 部分說明6 建立清掃基准 共同遵行 1 設定組別或個人 清掃責任區域劃分圖 公告說明 2 建立 清掃基准 供清掃人員遵行 內容如下 場所 清掃方法 重點 判定標準 周期 清掃時機 使用時機 責任者 使用清掃工具 用品 3 上級定期實施診斷及檢查 37 清潔 SEIKTSU 一 定義經常保持服裝整潔 車間干凈 二 對象主要透過整潔美化的廠區與環境發現 異常 三 目的1 提高產品品位2 塑造潔淨的工作場所3 提升公司形象 38 四 推行方法 整理 整頓 清掃是 動作 而清潔則是 結果 也就是在工作現場徹底執行整理 整頓 清掃之后 所呈現的狀態便是 清潔 39 1 落實前3S工作 1 徹底執行前3S之各種動作 2 多加利用文宣活動 維持新鮮之活動氣氛 2 設法養成 潔癖 的習慣 1 沒有 潔癖 的習慣 則地上紙屑 機器上污物就會視若無睹 不去清掃擦拭 2 潔癖是清潔之母 也是零異常的基礎 3 3S意識的維持 有助於潔癖的養成 40 3 建立視覺化的管制方式 1 由整頓之定位 劃線 標示 徹底塑造一個地 物明朗化的現場 而達到目視管理的要求 2 如果一個被定為置放 半成品 的地方 放了 不良品 或者是一個被定為置放 垃圾桶 的地方 而放了 洗手精 都可視為 異常 而加以處理 3 除了地 物的目視化管理之外 對于設備 設施則要加強目視化管制的效果 以避免生產異常 其做法舉例如下 大家可以依此類推 41 A 設備潤滑方面 以潤滑油的種類區分 用顏色標簽 貼附在加油口的旁邊 使人易于識別 以上 下限的標示來管理油量 B 儀表類方面 如溫度表 壓力表 電流表等儀表表面要按規定制造標准值 用顏色 紅 黃 綠 來區分標准 非標准或危險等之警告標示 C 溫度感應標鑒 設備因運轉會產生高溫 為了防止過熱發生危險 可用溫度感應標鑒來監測 D 傳動或運轉方面 馬達 皮帶 鏈條等 運轉中 或 周轉方面 的標示 E 螺絲 螺帽松開的標示F 閥門 閘門等關閉程度的標示 42 4 設立 責任者 制度 加強執行 1 參考清掃責任者的設定方式 2 責任者 負責的人 必須以較厚卡片及較粗字體標示 而且張貼或懸挂於責任區最明顯易見的地方 5 配合每日清掃做設備清潔點檢 1 建立 設備清潔點檢基准表 2 將點檢基准表直接懸挂在 責任者 旁邊 并且用膠套保護 避免髒污 3 作業人員或責任者 務必認真執行 逐一點檢工作 不隨便 不造假 43 教養 SHITSUKE 一 定義個人的衛生 品德行為 身體及規律性必須良好 並且遵守規定 規則 養成依照上司的方法做事 對待工作無條件服從 二 對象主要透過持續不斷的4S活動 改造人性 提升道德 美化 人質 人的品質 水准 三 目的1 養成良好習慣 2 塑造守紀律的工作場所 44 四 推行方法教養是5S的重心 因此 教養不但是5S的 最終結果 而且也是企業經營者或各級主管所期盼的 終級目的 因為 如果企業里的每一位同仁都有良好的習慣 並且都能遵守規定規劃 那麼 身為經營者或主管一定非常輕松正常 工作命令必能貫徹 現場紀律必定統一 而推動各項管理活動也必定會落實執行 成效非凡 45 在一個都能正確實行公司規則的工作環境內 所表現出來的狀況 不外如下 業務 設計 材料 生管 生產現場 出貨 根據客戶的需求 提供詳盡資料給設計人員 開發各種產品 根據業務提供的規格 繪制圖面 開發產品或各項工具 治具 模具 根據決定的價格 在適當時間內 準備各項材料 按照排程 在客戶交期的原則下 進行生產管制 根據作業標準 使用正確的設備 進行各種生產加工活動 並依照檢查標準執行自主查檢工作 根據規定的出貨日期 將已做好的產品 運送到指定的場所 46 達到以上地步 則現場不會有錯誤發生 也不會有爭執 沖突 更不會延誤交期 可以使公司正常運營 降低成本 進一步持續下去 所謂自主管理也就能夠水到渠成 47 現將 教養 的推動方法介紹如下 1 落實持續推動前4S活動 1 前4S是基本動作 也是手段 主要借此基本動作或手段 使員工在無形當中養成一種保持整潔的習慣 2 透過前4S的持續實踐 創造一個可以讓員工實際體驗而養成 潔癖 的作業場所 3 前4S若不落實 則第5S 教養 就無法達成 4 身為主管干部 要能不斷督促部屬 加強前4S的執行與改善 以此來變化其行為和氣質 5 在5S達到預期水准及定型化之后 可選定在當年年底 12月 暫時停止各項考評活動 以后選定每年的某一月份為 整理整頓月 重點加強執行即可 48 2 建立共同遵守的規則或約束 1 除非是公司政策性的決定 否則一般性的規則與約束盡量采取員工參與協商方式來設定其內容 2 共同遵守的規則或約束 概括如下 A 各類管理規定 如出勤管理規定 請假管理規定等 B 各項現場作業標準 C 制程標准或檢查重點 D 安全衛生守則 E 服裝儀容規定 F 工作點檢規定 G 禮貌運動須知 3 各種規則或約束應盡量口語化 越簡單越好 能夠讓員工一看就懂 4 各種規則或約束在制定時 要滿足下列兩個條件 A 對公司或管理有幫助B 員工樂于遵行否則 花了很多時間制定下來的規則 只是一些形式條文 如同 花瓶 而已 49 3 將各種規則或約定目視化 1 目視化的目的 在於讓那些規則或約定用眼睛一看就能了解 而不必再傷腦筋去判斷 2 規則或約定目視化的做法如下 A 訂成管理手冊 配合漫畫方式表達 B 制成圖表C 畫成漫畫D 做成標語 看板E 印成卡片F 繪成識別圖案 別在制服上面 3 目視化場所及地點應選定在明顯並且容易被看到的地方 4 一旦活動結束或規劃 約定有所變更時 原先的各種目視化措施 如標語 看板要註意收回或更新 50 4 實施各種教育訓練 1 新進人員規則與約定宣導訓練 2 在職人員新訂規則或約定的解說 3 全公司月會精神思想講話 4 各部門早會精神講話 5 各部門在職訓練 含專業訓練 6 通過各種教育訓練做思想統一及建立行為共識 5 違犯規則或約束給予糾正 1 身為主管 見到部屬有違犯事項 要當場給予指正 否則部屬會因沒受到糾正而一錯再錯 或把錯誤當作 可以做 而做下去 2 在糾正或指責時 切忌客氣 客氣推動不了事情 3 強調因事糾正 不要對人有偏見而指責 4 在執行糾正或指責時 應一視同仁講究原則 以免造成部屬的怨恨與沖突 51 6 接受指責糾正 立即改正 1 要求被糾正者 立即改正或限期改正 2 絕對禁止任何藉口 3 要求改正之后 主管必須再做復查 直到完全改正為止 7 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 1 早會 2 聘請知名人士臨廠做全員感性演講 3 推動方針管理或目標管理 4 實施適合本公司的員工自主改善活動 5 推行禮貌運動 6 開展公司內社團活動 52 安全指導方針 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 安全 SAFE 一 意識篇 53 安全保障三不傷害原則不要傷害到別人 不要傷害到自己 不要被別人傷害 54 事故 是違背人的意志而發生的意外事件 1 1931年美國的海因時希 W H Heinrich 在 一書中提出如下理論 2 工業生產過程中人員傷亡往往是處於一系列因果連鎖之末端的事故的結果 而常常起因於人的不安全行為或 和 機械 物質 統稱物 的不安全狀態 3 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大多數工業事故產生的原因 4 由於不安全行為而受到傷害的人 幾乎重復了300次以上沒有造成傷害的同樣事故 換言之 人員在受到傷害之前 已經數百次面臨來自物的方面的危險 55 5 在工業事故中 人員受到傷害的嚴重程度具有隨機性質 大多數情況下 人員在事故發生時可以免遭傷害 6 人員產生不安全行為的主要原因有 a 不正確的態度 b 缺乏知識或操作不熟練 c 身體狀況不佳 d 物的不安全狀態及物理的不良環境 這些奈因是制定預防不安全行為的措施的依據 7 防止工業事故的4種有效的方法是 a 工程技術方面的改進 b 對人員的說服教育 c 人員調整 d 懲戒 8 防止事故的方法與企業生產管理 成本管理及質量管理的方法類似 56 9 企業領導者有進行安全工作的能力 並且能把握進行安全工作的時機 因而應該承擔預防事故工作的責任 10 專業安全人員及車間幹部 班組長是預防事故的關鍵 他們工作得好壞對能否做好預防事故工作有重要影響 11 除了人道主義之外 下面兩種強有力的經濟因素也是促進企業安全工作的動力 1 安全的企業生產效率高 不安全的企業秤效率低 2 事故后用於賠償及醫療費用的直接經濟損失 只不過占事故總經濟損失的五分之一 該理論曾被稱做 工業安全公理 AxiomsofIndustrialSafety 得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廣大安全工作者的贊同 作為他們從事安全工作的理論基礎 57 非理智行為 明知有危險卻仍然去做 的行為 大多數的違章操作都屬於非理智行為 在引起工業事故的不安全行為中占有較大比例 不安全行為 58 僥幸心理逞能心理逆反心理湊興心理 非理智行為產生的心理原因 不安全行為 59 傷害事故是一種不概率事件 一次或多次不安全行為不一定會導致傷害 於是 一些職工根據采取不安全行為也沒有受到傷害的經驗 認為自己運氣好 不會出事故 或者得出了 這種行為不會引起事故 的結論 針對職工存在的僥幸心理 應該通過安全教育使他們懂得 不怕一萬 就怕萬一 的道理 自覺地遵守安全規程 1 僥幸必理 非理智行為 60 人總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 這是人類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心理習慣 省能心理表現為嫌麻煩 怕費勁 圖方便 或者得過且過的惰性心理 由於省能心理做祟 操作者可能省略了必要的操作步驟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裝置而引起事故 在進行工程設計 制定操作規程時要充分考慮職工由於省能心理而采取不安全行為問題 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利用教育 強制手段防止職工為了省能而產生不安全行為 2 省能心理 非理智行為 61 在一些情況下個別人在好胜心 好奇心 求知欲 偏見或對抗情緒等方面心理狀態下 產生與常態心理相對抗的心理狀態 偏偏去做不該做的事情 產生不安全行為 3 逆反心理 非理智行為 62 湊興心理是人在社會群體中產生的種人際關系的心理反映 多發生在精力旺盛 能量有剩餘而又缺乏經驗的青年人身上 他們從湊興中得到心理滿足 或消耗剩餘的精力 湊興心理往往導致非理智行為 4 湊興心理 非理智行為 63 實際上導致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很多 很復雜 在安全工作中要及時掌握職工的心理狀態 經過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 自覺地避免不安全行為 非理智行為 64 自衛感人道感榮譽感責任感自尊心從眾性競爭性希望出頭露面邏輯思考力希望得到精神和物質獎勵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一 建立與維持對安全工作的興趣 二 行動篇 65 自衛感即害怕個人被傷害 這是個性心理特征中最強烈且較普遍的一種特性 例如 一個下意識怕被傷害的工人 如能引起注意安全的興趣 則可使其對機器作適當的防護而站在一個安全的位置 對智能發展不足的人而言 這往往是唯一能成功利用的特性 再如 親朋 父兄中有人曾因工傷事故而傷亡的青年工人 往往自衛的心理較重 人道感也較強 1 自衛感 一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66 借自衛感來建立與維持興趣的方法有 描述傷害的后果 但不應使用太恐怖的方法 要講碰傷手腳引起感染的惡果 並指出微小傷害會嚴重地損壞健康 可用強烈的對比法 比較強健而富活力的人與受傷害者之間的工作能力及生活興趣的差距 可以利用海報 板報 講演 電影 幻燈 電視等形式進行宣傳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1 自衛感 二 67 假如有一個輕視個人安全但有榮譽感的魯莽漢 對具有這種心理特征的人過分強調自衛 反而會促使其逞能 更易任意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 若對其強調集體的榮譽 將有利於動員他努力於防止傷亡事故 當然 熱心於安全生產的人 並非是有強烈自衛心的怕死者 出於責任感 人道感 有自衛心的人也常有舍己為人 忘我地去搶救受傷人員的事例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1 自衛感 三 68 2 人道感 人道感即希望為他人服務 人道主義是類廣泛具有的本質 具有共產主義道德的人比人道主義有更高的境界 對工人受傷害 應有強烈的階級同情心 人道感最好發揮於工人尚未置身於危險以前 當然 重視急救 強調拯救生命及避免災害擴大 以及利用事故頻率的數字 更易喚起有人道感的人合作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69 3 榮譽感 榮譽感即希望與人合作 關心集體的榮譽 當工人具有健全的榮譽心時 可用下列方法來建立和維持其對安全工作的興趣 告訴工人 發生工傷事故將影響班組 企業的安全記錄 有榮譽心的人為保持本工作部門的安全記錄 不會產生不安全行為 有榮譽心的人喜歡支持上級 並遵守安全規程 對此類人不必過分強調與群從合作的好處 而應強調不合作是不榮譽的 告訴工人不安全行為不公易於發生事故 而且也減少產品數量和降低產品質量 不會增加國家經費開支 這對調動有榮譽感的人的安全生產積極性是有利的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0 4 責任感 責任感即能認清自己所盡義務的心理特征 大多數人不論對自己或他人都有某種程度的責任感 責任感也是一種易於利用以引起安全興趣的特征 可以增加有責任感的人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所負的責任 也可用指派工作的方法以發展其興趣 例如 先派其當安全网成員 或令其負責安全指導之類的宣傳工作等等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1 5 自尊心 自尊心即希望得到自我滿足與受到贊賞 自尊心來自於對自己工作價值的認識與報償 稱贊其工作良好 即表揚 乃是引起自尊心的一種刺激 也可用展覽圖表或統計數字來顯示職工安全努力的成果 或頒發將狀或獎金給表現良好的個人或集體 有自尊心的人 在給與其部分管理責任時 往往會有特別積極的表現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2 6 從眾性 從眾性即害怕被人認為與眾不同 有從眾性心理的人竭誠地願意遵守安全規程和安全習慣 對具有這種特性的人 可利用制訂標準 公布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標準 采用比較法 指出違反勞動紀律和安全規程為大家所不齒 強調系統和規律性 如定時上油 更換工具 定期如開安全會議 以及指出違反安全法規會脫離群眾等方法周動其安全興趣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3 競爭性即希望與人競爭 這種人在有人與其競爭時 往往比單獨工作時有幹勁 在與別人比較時 他的興趣公認乎在於證明自己的優越性 對此種特性的人 可多提供給他安全競賽的機會 可確定有競爭性的安全目標 如安全行車若幹公里 幾百天或幾年無事故等 7 競爭性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4 對這種人可加重其安全工作的責任 如指派作群人安全監督崗 令其管理個體防護器材 在安全互檢中 指定其作組長呈評定人員等等 8 希望出頭露面 9 邏輯思考力 即理解的特殊能力 這種人往往以 明查秋毫 自負 好做公正的結論 如果以事實和數據為基礎 進行事故分析 可引起此種人對安全的興趣以修正其不安全的行為 也可安排其在安全組織中擔任一定職務 用以發揮其思考力的特征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5 通常許多人希望得到精神上 經濟上或其他形式的鼓勵 因此 當工人在安全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現時 可給與表揚或酬勞 如發獎金 獎狀 給贈品 或指派有關安全活動的任務 以建立其對安全的興趣 要把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結合起來 10 希望得到精神和物質獎勵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6 二 作業標準化 應該明確規定操作步驟 程序不應該給操作者增加精神負擔符合現場實際情況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7 三 安全教育與訓練 安全教育的階段安全技能訓練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途徑 78 人失誤 皮特 Peters 定義人失誤為人的行為明顯偏離預定的 要求的或希望的標準 它導致不希望的時間拖延 困難 問題 麻煩 誤動作 意外事件或事故 里格比 Rigby 認為 所謂人失誤 是指人的行為的結果超出了某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