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 (2).doc_第1页
生于忧患 (2).doc_第2页
生于忧患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刘村一中 张艳艳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孟子散文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特色3.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义,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吧,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教师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舜发于畎亩之中 ( ) (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3)行拂乱其所为 ( ) (4)所以动心忍性 ( )(5)曾益其所不能 ( ) (6)法家拂士 ( )2.了解孟子四.自主活动,指导诵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自主默读,找疑难,教师辅导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2.齐读课文,找感觉,教师指导1)明确诵读要求:a读准字音; b读出停顿; 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学生齐读(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3.示范朗读,找要点,教师引导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五.自学检查,成果展示 (一)通假字 (二)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2.动词用作名词: 3.名词用作动词: (三)一词多义 六.合作探究,品评鉴赏 (一)检查研讨第一节1.学生齐背诵第一节2.检查第一节字词以及句子翻译3.讨论交流:(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又想要说明什么? (2)请你举一举古今中外与之同类型的事例(二)检查研讨第二节 1.学生齐背诵第二节2.检查第二节字词以及句子翻译3.讨论交流:(教师投影,学生交流)(1)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这三个条件是?磨练目的是什么? (2)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那么,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这一节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小结】最后作者总结了全文,归纳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作者专门设为一段,更加醒目,更加突出但“安乐”一词在前文并没有出现,你觉得,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什么是“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七.自主总结,拓展延伸1你认为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个论点的? 提示:(1)课文从个人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2)课文从国家方面来谈什么观点的?3.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3.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八.布置作业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