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辛亥革命》(历史人教必修1) (2).docx_第1页
【基础练习】《辛亥革命》(历史人教必修1) (2).docx_第2页
【基础练习】《辛亥革命》(历史人教必修1) (2).docx_第3页
【基础练习】《辛亥革命》(历史人教必修1) (2).docx_第4页
【基础练习】《辛亥革命》(历史人教必修1) (2).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这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A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B 确立了西方的民主制度C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赢得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31909至1910年,清政府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许多议员为争取对本省行政、参政、法律等方面的监督权,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检举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等。咨议局的成立反映了( )A 清王朝加强专制主义的倾向 B 晚清政府打击官员贪腐的决心C 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的放松 D 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迫切愿望4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A 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D 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5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6维新变法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政论性较强的报刊,有助于开启民智、推进变法。下列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报刊是( )A 中外纪闻 B 强学报 C 时务报 D 民报7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同盟会819世纪的报刊、揭贴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逐渐取代了“臣民”“于民”。这反映出( )A 五四运动促成了民族觉醒 B 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C 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 “中体西用”传播了启蒙思想9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0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 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B 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C 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 D 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11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1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 “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 )A 临时政府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 B 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宪法C 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 临时政府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3歌曲放足歌中唱到:“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歌曲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14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在讨论对外问题时,决定“姑且含垢忍辱”,而打倒列强的任务“只有等待第二步去办了”。据此推断,同盟会认为当务之急应是( )A实现国家富强 B建立民主共和 C解决土地问题 D推翻清朝统治15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样做意在( )A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B促成革命阵营联合C广泛传播共和观念 D实现人人自由平等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2132年是指公元前221年秦朝嬴政建立皇帝制度,到1912年被推翻,说明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推翻,故C项正确;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特征,故A项错误;确立西方民主制度不符合材料中“历史打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的信息,故B项错误;中华民族真正独立是新中国成立,故项错误。2【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A是从思想上说明辛亥革命意义;C是从经济角度说明意义;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答案】D【解析】由材料“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许多议员为争取对本省行政、参政、法律等方面的监督权,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检举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等”反映了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迫切愿望,故选D;材料反映了清末地方与中央权力渐渐分离,有利于削弱专制统治,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地方有识之士的愿望,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列强侵华的信息,排除C。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同盟会成立之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故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国同盟会的影响,没有体现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同盟会是资产阶级政党,没有发动工农运动,故D项错误。5【答案】D【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后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解释为三民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是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故ABC错误,D正确。6【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期间,发行的报刊有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初名万国公报;1896年创刊的强学报,这是中国最早政论报纸;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这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由此可知,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故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故D项正确;兴中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光复会、华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符合题意,故BC两项错误。8【答案】B【解析】题干时间是19世纪,而D项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是在世纪下半叶,排除D;B项材料中后者的称呼是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内容,而维新变法要建立君主立宪,在很大程度上称呼臣民,也是符合政体特征的,故C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所述是民主意识的发展,与 A项民族觉醒不符,排除。9【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由南京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享有平等、自由等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故D项正确。A是罗马法;B是英国的法律文件;C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施政纲领,是农民阶级颁布的。故ABC三项排除。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等字眼均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许多参与者们的一哄而上、盲目参加辛亥革命,具有非常明显的盲目性,辛亥革命的表面繁荣隐藏着失败的危机,材料并不是反映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1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共和制的政体与中国国情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即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新政体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差距,排除A项;缺乏群众支持是新政体与社会现实脱节的表现,但并非全部,排除B项;材料不是探讨确立新政体的方式,排除C项。12. 【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美国式”体制的含义。美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三权分立。A不符合史实。B非美国特性,D与美国无关。13【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A项并未进行明显的不缠足运动,排除;材料中描述的是妇女缠足之后废除缠足,并且女子可以上学堂,这些现象出现在辛亥革命后,规定的禁止缠足,提倡男女平等,B项正确;CD两项表述不符合题干中的“最早”,均排除。故选B。1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任务本身就是要推翻清朝统治,材料是强调同盟会认为当务之急应是而非反帝,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实现国家富强并非辛亥革命的任务,并且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选项A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