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近的塑膠射出成型技術作者:曹祥恩一、前言 射出成型系統包括了射出成型機、模具、成型條件、成型方法、成型品設計等重要因素,成型品的品質、成本即受這些因素之影響,而各項因素又會互相干擾。 射出成型機在全電動化、精密控制、專用機台等方面的進步很顯著,尤其是全電動射出成型機的訂單已超高油壓式射出成型機,其優點在於精密控制性以及節約能源方面。 電動射出機以小型機為主,但最近已有鎖模力超過1000噸的大型機了。各公司並開發DVD、連接器、微齒輪等精密成型品的專用成型機。此外模具也在精密化、熱澆道等方面進步顯著。以下因篇幅所限,將以最近的成型法為中心,介紹其代表性例子。 二 、超高速射出成型 模穴充填壓力要進一步均一化,可採用多種方法,其一為提高射出速度。對薄肉或複雜形狀的模穴,為將熔融塑料充填至最末端,各公司均開發出超高速射出成型機。可成型厚度0.5mm以下的薄製品,日本FANUC公司利用線性馬達,使射出速度達2000mm/s,加速度13G以上,用此超高速成型機製造厚度0.13mm的喇叭筒。日精樹脂工業公司則以油壓機開發出射出速度2000mm/s的機台。 熔融塑料是非牛頓性流體,其粘度會隨剪切速度而下降,塑料更因射出成型時的剪切發熱而流動。(圖1)為60*290*2mm的模穴在充填後立即試算出來的料門至145mm位置的塑料溫度分布圖。射出速度愈大,模具壁面相接之固化層部分發生更多剪切發熱,使其溫度上升而阻止固化層的形成,促進塑料流動。射出成型時在最易冷卻的部分,對與固化層相接部位施以最大剪切速度,使該部分粘度下降,且引發自行發熱而保持流動,這是巧妙應用熔融塑料特性的成型法。 三 、低壓射出成型 成型品單位投影面積鎖模力為0.3噸/cm2左右者,為一般的射出成型,低壓射出成型的鎖模力則多在其一半以下。代表性的成型法為射出壓縮成型法(圖2),不但模內壓力均一,塑料可均一地流動至模穴末端(圖3),流動長度也可增至2倍(圖4)。0.6mm厚的光碟、各種電子儀器的薄肉外殼等均可用此法成型。射出壓力可精密控制的低壓成型,已被各種射出成型機所採用。 四 、提高模具表面轉寫性 射出成型週期的時間不可增加,但又要求模具表面的轉寫性要提高,如鏡面外觀、降低熔接線的痕跡等。這原本是要靠塗裝等二次加工來完成,但為降低成本、減少塗裝時對大氣的污染,或考慮材料回收利用,因此多要求免塗裝化。 近年來,一些資訊產品(如光碟)有精密表面,導光板等也要求性能提高,因此促成模具表面轉寫性提高,其具體的方法如下: (1)以高速射出、高溫模具來改良。(2)用射出壓縮成型、氣體輔助射出成型等方法,以提高塑料壓力的傳達。(3)將熱媒、冷媒交互流過模具(循環加熱、冷卻法)。(4)成型前以高週波誘導加熱法將模具表面選擇性加熱。(5)成型前將模具表面輻射加熱。(6)於模具表面設電絕緣層及導電層,藉導電層來加熱模具表面。(7)將持續振動塑料並成型(Rheomolding)。(8)將持續振動模具並成型(UIM)。(9)以隔熱層披覆模具表面的模表面隔熱法(隔熱模具法/CSM、ULPAC等)。(10)利用二氧化碳的方法(AMOTEC)。以上方法均有其優、劣點,必須依用途來選用可發揮其優點的方法。 在成型前以電氣等外部能量來加熱模具表面的方法(36法),為主動控制法(Active Control),不施加外部能量而以塑料本身的熱來保持模具表面高溫者,為被動控制法(Passive Control)。 利用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旭化成開發的AMOTEC法,與以往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二氧化碳是塑料的良好可塑劑,加入塑料中可大幅降低塑料的Tg值(圖5)。 射出塑料的表層吸收二氧化碳後,固化溫度下降,模具轉寫性即改良,此為AMOTEC的原理(圖6)。圖6中加壓二氧化碳供應模穴內,塑料在二氧化碳的環境下充填入模穴,熔融塑料如噴泉般流動,將二氧化碳擠壓至模壁與塑料之界面,使其溶入成型品的皮層,皮層部分塑料的固化溫度即下降,若固化溫度較模穴表面溫度為低,則不會形成固化皮層,射出完畢後藉保壓即可提高模具表面轉寫性。 一般的成型,為使成型品冷卻,模具表面溫度要較塑料的固化溫度為低,充填的熔融塑料與模穴接觸立即形成皮層。二氧化碳的作用就在延遲皮層的形成,以便在保壓時提高模具表面的磚寫性。 五 、微泡發泡體 於熔融塑料中添加各種發泡劑,再發泡射出成型而得的發泡體,有輕量化、剛性高、殘留應變低的優點,在大型成型品或偏肉成型的製品常被採用。 近年來,以超臨界流體的二氧化碳為發泡劑可製得泡徑0.01l00m的微泡體(micro cellular foam MCF),因而受到注目。此技術由MIT開發出來,在日本由JSW公司取得銷售權。 發泡體依泡徑不同可分為MCF(ll0m)、Super MCF(0.1lm)及Ultra MCF(0.010.lm),但目前仍以MCF居多。MCF單位重量的比強度增加,這是因為泡壁延伸產生的分子配向效果,且泡內有微量氣壓之故。微泡本身也有防止龜裂發生的作用。 六 、模內加飾成型 UBE公司及良Battenfeld公司均有模內加飾成型(In Mold Coating)的技術,這是以一般方法射出成型,模穴冷卻後,降低鎖模力,並將液狀塗料注入模具,然後再施加鎖模力。關鍵技術在於塗料的特殊配方及多段鎖模的控制。 七 、三明治射出成型 三明治射出成型(SW成型)在1970年便已實用化,後經多次改良,因此相關研究很多,通常是以回收塑料或發泡塑料為芯材,製成質輕、價廉的成型品。 從SW成型可衍生出其它相關技術(圖7)。SW成型是對模穴依序注入二次材料,依二次射出材料的粘度不同,而可區分為三明治成型、液體輔助成型、寡聚體輔助成型、氣體輔助射出成型等(圖8)。 7-1氣體輔助射出成型 氣體輔助射出成型(Gas 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 GAIM)是在熔融塑料中壓入高壓氣體的成型法。近10餘年來在許多應用上均被採用,並迅速普及化。GAIM的主要特徵為成型品的偏肉設計、成型品尺寸精度、成型品中空設計、流動支援及低壓成型等。 GAlM可依射出塑料量與注入位置不同,而有圓9所示的多種方法,這些方法均有應用。最近更開發出以冷卻氣體注入,以縮短成型週期的冷卻氣體GAIM法。目前-30GAlM可依射出塑料量與注入位置不同,而有(圖9)所示的多種方法,這些方法均有應用。最近更開發出以冷卻氣體注入,以縮短成型週期的冷卻氣體GAIM法。目前-30。C的氮氣已實用化,若用-150。C的氮氣,成型週期更可縮短40%。的氮氣已實用化,若用-150。C的氮氣,成型週期更可縮短40%。 7-2 External Gas Injection GAIM是將氣體壓入塑料內部,此法則是將氣體壓入模具內熔融塑料與內側模壁間,使熔融塑料押向外側的壁面,而可獲得亮麗外觀,成型作業的概念如(圖10)所示。 此法用於易凹陷、翹曲的偏肉成型品,可抑制其異常的發生,又可省略氣體通路的設計。 7-3液體輔助射出成型 液體輔助射出成型法是將液體壓入熔融塑料內部的成型法。在GAIM開發之初,即檢討過氣體與液體的比較,最近又再度受到重視。 Hettinga Technologies公司的HELGA(Hettinga Liquid Gas Assist)已實用化。以水為液體的水輔助射出成型(WIT)也由IKV公司開發出來,用於管狀製品的成型。 WIT成型過程如(圖11)所示,熔融塑料內部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 5092-2024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标准
- 2025医院卫生院院务公开制度方案
- 2025年一岗双责谈心谈话医院记录内容范文
- 2024年国家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2024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自主创业毕业论文
- 2024年重庆市社区《网格员》考前模拟题及答案
- 沐圣贤之风传君子之魂-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考试题(附答案)
- 日语语法专业毕业论文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学校食堂食材采购询价方案范文(35篇)
- 2023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保险公司案件风险排查工作报告
- 《化妆品技术》课件-化妆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48
- 住宅公共部分装修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
- 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2024
- 《合理利用网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 皮肤病真菌感染性皮肤
- 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讲演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