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0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教师版)(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3届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由于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被称为“南洋劝业会”。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文化 b发展民族工业c开阔人们眼界 d抵制西方侵略【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办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因此目的为发展民族工业。a属于文化范畴;c非主要目的;d属军事范畴,都与题干不符。故选b2(2013届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3(2013届山东省凤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有分馆。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a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 b民族工业的产生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戊戌变法允许民间办报【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897年”, ab不符,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与民族工业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d不对,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因此只有c符合,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4(2013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00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19696100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 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a b c d6(2013届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夹缝”指的是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国民政府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上述四种势力的压迫和剥削,所以说在夹缝中生存。7(2013届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形态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经济形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经济形态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8(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 2 b 31 c 73 d193【答案】d【解析】从题中时间可判断,这是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它在经济结构上的突出10(2013届湖南省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10月联考)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c.“遗其体而求其用”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清朝官员主张用“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和关键词“讽喻意义”的提示,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的是洋务派的根本主张,而后来证明这样做是救不了中国的,a项是顽固派的主张应排除;b项“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正是洋务派的核心主张符合要求;c项和d项虽然也是洋务派求富和自强12(2013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阅读下列近代史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 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 中国民族资本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bcd14(2013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经过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近代化,()是其最早的代表;另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近代化,()是其先驱。上文两序号指的是a洋务派官僚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b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c洋务派官僚 资产阶级革命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进入中国以后,要原封不动地保持封建社会已不可能。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统治势力闭关自守,也不允许它一切保持原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化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内的近代化,即不根本改变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只在某些方面有限的程度内进行向资本主义制度靠拢的改变。洋务派官僚是其最早的代表。一种是突破帝国主义许可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其先驱。故本题选a项16(2013届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小农经济 =农业+ 家庭手工业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近代企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a b c d18(2013届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农轻商【答案】a19(2013届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曲折历程。若要改变“心酸”“无言”的陈寿亭的命运,从根本上说,应该a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b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等问题c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营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答案】d【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正确选项。题干时间信息:20世纪初。题干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在本国的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下,最终破产,说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压榨,这是由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决定的,因此,选项d正确。abc都当时面昨的一些问题,但与题意不符。20(2013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大为增多。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西部战略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掠夺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大量内迁d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许多企业被迫迁到内地,材料中重庆地区工厂数量大为增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题选c项。a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间上与本题不符;b项“民族工业的繁荣”与抗战期间的民族企业的现状完全不符;d项国共内战开始于1946年与本题也不符。21(2013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b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b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答案】b【解析】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是林则徐和魏源以及洋务派人士因此a错误;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是康有为等人,材料中的人物都是民族实业家,因此b正确c错误;荣氏兄弟不属于清政府内部人士。故选b。23(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a当时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b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c洋务派办的首家民用企业 d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24(2013届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三11月月考)1844年,中国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当时,中国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不能说明a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减少b列强侵华客观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中国逐渐沦为了列强的原料产地d传统的小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农产品的出口,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不断的减少,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abc均正确。根据分析,d项错误,故选d。25(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9月联考)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2010年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27(2013届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28(2013届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步履之艰的原因有哪些中国人自建铁路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兴建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生产技术a b c d【答案】 d【解析】材料中的“步履之艰”的原因主要是从国内保守势力因素的。因此正确。属于外因,材料没有交代;说法正相反。故选d29(2013届山东省凤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周启多是宁波籍抗日航空烈士,1914年农历二月出生于镇海一个大户人家,1925年随父母到天津居住,同年考入南开中学。1936年,报考了南京空军军官学校。“七七事变”后随军内迁到云南,1940年元旦,他在驱逐日机时牺牲。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活动中他不可能经历的是a在宁波时穿长袍马褂 b在天津时坐有轨电车上学c在南京时吃到淮扬菜 d百团大战31(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此诗的理解正确的是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国人的服饰明显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a b c d33(2013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 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 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 b c d35(2013届江苏省兴化板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双休检测)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长袍马褂 中山装 列宁装 旗袍 西装a. b. c. d.37(2013届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肥料袋做裤,省钱又省布,前面印日本,后面是尿素”。这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民谣揭示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服饰形象。浸透汗水、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工装,斜纹布军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共同引领着七十年代朴素、单调的服装潮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当时商品供应匮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衣御寒上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 b c d【答案】c【解析】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人生活水平总体比较低,物质供应比较匮乏,加上当时大力提倡艰苦朴素,所以打着补丁、洗得发白的脱衣服成为当时的时尚,再加上70年代中日正式建交,故答案选择c项。38(2013届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39(2013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僭侈,上下无别,而沪为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平等思想的传播通商口岸的开设民主政权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a b c d40(2013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竹商号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 )a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b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自然经济的迅速解体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近代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19世纪的时候,安徽的蚌埠还是一个小镇,但是在铁路开通后,很快发展成为了交通的枢纽,个中的变化,全是因为交通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a。b项未涉及;d项自然经济的情况也未涉及;材料只是说了形成了木材的市场,但是木材市场形成后是怎样推动近代化的材料也未涉及。41(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9月联考)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 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 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可知反映了近代以来妇女逐步解放,进而折射出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自由、平等观念传播。abd都属于条件或原因,而不是发展趋势的表现,只有c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 2013届江苏省兴化板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双休检测)“风云浙商”在当今媒体频频出现。近代民族企业家里,“宁波帮”曾经叱咤风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八八七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报道,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各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材料二 (通久源纱厂)纺纱机器现经安妥,开工在即,外洋机器厂派洋人二名来甬(宁波),已为该局雇佣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他们准备暂时雇佣日本工匠这是一个新创举,可使中国在这种一向被外国入口货独占的行业中,今后也可分得一分利润。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三 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在概述数年以来中国新式工业兴办情况后,接着指出:“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张之洞此奏是对全国情况的综论,具有普遍性,文中又点浙江,可见问题较为突出。 金普森等编浙江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阻力?(5分)(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浙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5分)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吗?(1分)为什么?(2分)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图】 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材料二 【下图】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些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林志坚:新中国要事纪述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材料四 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胡锦涛考查安徽凤阳小岗村时的讲话请回答:(1)读材料一,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什么特征?(3分)盛世危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2)读材料二,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当时的农村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2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包干”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分)(4)读材料四,“土地流转的再次变革”是否完全否定了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谈谈你的理由。(2分)【答案】(1)特征: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或答“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现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或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也可)。 3.(2013届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的这些变化,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出现了怎样的新气象?(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气象的主要原因。(3分)(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族法治普法宣传课件
- 工业革命与新质生产力的演进逻辑
- 向新向实新质生产力
- 文旅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全科医生全科诊疗能力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学在皮肤病临床应用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治疗学康复设备使用技巧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病学思维能力与判断力检测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产科产后护理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学科常见外科手术操作技能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秋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5年新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考核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彩票市场监察笔试备考手册
- 培训学校租房合同协议书
- 第8课 西溪湿地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1)人·自然·社会
-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网络货运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从“浪浪山”启程做更好的“小妖怪”!》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 1.8《天气的影响》教学设计-教科版三上科学(新教材)
- 防地震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