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项 目 名 称:黄屯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建 设 单 位:黄屯街道办事处(盖章) 编制日期:2017年07月0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总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37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黄屯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黄屯街道办事处法人代表刘勇联系人李代成通讯地址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72100建设地点济宁高新区景云路南侧,蓼河东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8022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3309.38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为了做好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垃圾治理工作,济宁高新区城乡规划委员会(2016)第四次会议决定选址于景云路南侧,蓼河东侧建设黄屯垃圾转运站。结合原有“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为主的方式,建设黄屯街道办事处垃圾转运站及配套设施,解决黄屯街道办事处地方垃圾不方便转运处理的现状。本项目占地3309.38m2,管理用房建筑面积580m2,新建垃圾转运站、办公用房等。本项目采用机械填装模式工艺,日储存、转运生活垃圾30吨。黄屯街道办事处特委托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工程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2、 项目工程及规模(1)项目名称:黄屯垃圾转运站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景云路南侧,蓼河东侧,具体见附图1(4)建设规模及占地面积:总处理规模为30t/d,总占地面积3309.38m2,建筑面积580m2。(5)项目组成:项目建设内容见表1-1表1-1 项目组成类别具体工程规模备注主体工程垃圾转运房486m2压缩转运垃圾公用工程给排水济宁市高新区市政管网-供电济宁市高新区供电网-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三级化粪池、渗滤液收集池-废气处理设施抽风除尘除臭系统-降噪设施降噪、隔音设施-绿化厂区绿化面积约100m2-(6) 项目平面布局:建设项目平面布局见附图3,其主要的基本配置见表1-2所示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309.38m2,垃圾转运房约486m2,为上下两层,周边3m宽的绿化隔离带。建筑房设置在总体的东北角,垃圾中转功能布置在建筑物一层,其建筑物内布局见附图2;转运车停放区位于厂区东南,共设置17个停车位;中转站车辆出入口拟设置在西侧,出入口宽度为 10m。同时在项目四周布置景观绿化,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项目很好的融入该区域。黄屯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表1-2 垃圾中转站基本配置序号中转站构筑物及设备规模备注1规划总占地面积3309.38m2-1机动车位4.0m8.0m共设置17个2垃圾中转站486m2包括垃圾中转房4.5mm9mm四座;值班室4.5mm7.2mm,2间;管理间:4.5mm7.2mm,1间、工具间1间、休息间:9mm7.2mm ,2间3垃圾压缩机4台-4垃圾压缩箱4个58m35液压泵4套-6电气控制和操纵系统1套-7垃圾密闭运输车1辆5t,带有渗滤液收集装置8举升装置4套-9除尘除臭系统1套抽风除尘除臭系统垃圾渗滤液收集池2个操作间内压缩装置下各设1个1m3的收集池3、项目合理性分析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拟建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的“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拟建项目为生活垃圾转运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3.2 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科技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第6条规定: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堆放。拟建厂址位于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拟建厂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拟选厂址自然条件基本符合建厂的要求。因此,拟建工程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3.3 拟建项目与山东省环保政策符合性根据山东省环保厅发布的鲁环函2012263号文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本工程建设与其符合性分析见表3-1。表1-3 拟建工程鲁环函2012263号符合性一览表原则具体要求拟建工程情况符合性一、基本原则(一)建设项目立项和环评审批程序规定1.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取得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的项目建议书批复。2.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可直接申请办理。3.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必须取得备案手续。拟建工程属于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符合(二)项目建设与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1.实施建设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机制。2.各类园区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并将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作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3.行业或园区规划变更应及时履行规划环评手续。4.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必须进入工业园区。5.已建成的上述重点行业项目未进入园区的,应尽快迁入,否则对其改扩建项目不予审批。拟建工程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违背城市总体规划。符合(三)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要求1.所有新、扩、改建设项目,均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设置环境风险评价的专题章节。2.环境风险评价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扩、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3.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经审查部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得审批该建设项目。4.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选址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方可进行相关环评工作。本次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章节包含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符合(四)建设项目审批的限制性要求1.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2.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其环评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环评通过后方可进行环评审查工作,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不予审批。3.对于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4.对于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改建、迁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其他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把握。拟建工程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建设的项目;拟建项目不属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项目建设位置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选址符合保护区要求。符合(五)区域、流域和企业限批要求1.区域限批或从严审批。2.流域限批或从严审批。3.企业从严审批。拟建项目不属于上述限批范围内。符合(六)南水北调流域的有关要求1.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公里之内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15公里之外有污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应通过“治、用、保”实现区域污水资源化并做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削减。2.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涉及重金属排放、危险化学品等对水源地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3.沿线区域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污染严重的项目。4.南水北调流域其行政辖区内的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年度改善指标的,对增加废水排放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新上项目一律不批。拟建项目不存在污水排放情况。符合二、重点行业其它原则(一)涉及重金属排放1.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严格把关,必须有市一级区域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区域还必须有市一级污染防治规划,其规划必须通过规划环评审批。2.遵循按照“以大代小”、“以新带老”以及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原则,明确具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的替代来源,并经省环保厅确认指标,实现非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零增长,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减排达到规划目标要求。3.要科学确定涉及重金属排放项目的环境安全防护距离。4.对涉及铅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选址,市、县环保部门应出具预审意见。5.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实行集中处理制度,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集中处理场应当符合全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收集与处理发展规划和当地工业区设置规划。拟建工程不属于涉及重金属排放项目、高耗水行业项目、石油化工行业项目、印染、染料行业项目、农药行业项目、以及热电行业项目。符合(二)造纸等高耗水行业造纸行业必须符合省级造纸行业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三)石油化工行业1.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已颁布行业专项规划且未通过专项规划环评的项目。2.项目涉及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等活动的,在建设单位取得生产或者使用配额许可证前,不得审批其环评文件。3.搬迁项目应对原址进行污染清除和生态恢复。4.不得审批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和甲基溴生产装置。(四)印染及染料行业必须实行集中供热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五)农药行业原则上不再审批未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六)热电行业1.新建涉煤项目逐步试行煤炭等量替代,火电行业的总量指标实行行业控制,全省统一调配使用。2.项目建设应符合市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的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在已有热电厂的供热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企业自备热电厂;除大型石化、化工、钢铁和造纸等企业外,限制为单一企业服务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由表3-1:本项目不属于企业限批、局部禁批或限批、区域限批范围,符合 “鲁环函2012263号文”相关环保政策要求。3.4 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符合性分析根据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七条:“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以及相关区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南水北调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水污染防治,保证城乡污水处理设施、中水截蓄导用、人工湿地等工程正常运行,确保水质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实际运行中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外运堆肥,不外排。符合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相关规定。3.5规划及土地符合性本项目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符合济宁市高新区城乡规划要求。4 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4.1 给排水系统(1)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产冲洗用水和办公用水。垃圾中转站供水水源为当地供给,由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给水管网供给。(2) 排水本项目排水为雨污分流系统。雨水经厂区雨水管网排入雨水管网。本项目产生污水主要为设备冲洗废水、垃圾渗滤液废水和生活废水。在垃圾压缩装置下各设1个容积为1m3小型收集池,统一收集后由槽车运送至垃圾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4.2 供电系统本项目用电由济宁市高新区电网供电设施,能够满足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电的需求。 4.3 劳动定员垃圾收集应做到日产日清,工作制度为每天1班,劳动定员为5人,每班8小时,年工作时间为365天。本工程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到表1-5。5、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200万元,环保投资为5万元,占总投资的2.5%。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的治理和绿化等。具体环保投资见表1-5表1-5 环保投资一览表 单位(万元)序号环保项目数量规格投资(万元)1减振、隔声/125m3三级化粪池1符合防渗要求0.535m3废水收集池1符合防渗要求0.542m渗滤液收集池1个符合防渗漏要求0.55抽风除尘除臭系统1套/0.55厂界截水沟1套/0.56绿化/1001.5总计5.0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新建,不涉及原有污染情况。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鲁西南平原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地理坐标北纬3426-3557,东经11552-11736。2、地形、地貌、地质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鲁中南泰沂、蒙山山前倾斜平原与华北平原交接洼地的中心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万分之二左右。地面标高+35-+38米,以平原地形为主。境内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侏罗统蒙阴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下二迭统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上石炭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中下奥陶统和寒武系。本区地震裂度为67度。本区为汶河冲积山前倾斜平原,又是泗河冲洪积扇与汶河冲积扇的迭交地带。第四系含水砂层较厚,颗粒较粗。岩性为亚粘土或粘土。3、气候、气象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候温和,降雨稀少,冬季干旱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温度13.5,日最高气温42.6,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19.2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1728.27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0小时,6月最大为261.2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最大月均相对湿度为82%,最小为61%。年平均气压为1011.7百帕,全年无霜期为204天,冻土期为48天,最大冻土深度为0.37m。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北及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3m/s。4、水文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人工回灌,以及洸府河、蓼沟河等地表水体渗漏补给。该区40-60米以上,含水砂层累计厚度5-15米,单位涌水量为200-1000m3/dm,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Na型,矿化度一般在0.4-0.8g/l之间。pH6.8-7.8,水温16-18C。中深层孔隙水含水层组大致埋深在62-150m之间,累计厚度10-20米,地下水呈承压水性质,单位涌水量为300-1000m3/dm,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CO3-CaNa型,矿化度一般在0.3-0.7g/l之间。本区域主要河流有四条,分别为:洸府河、蓼沟河、杨家河、泥沟河。5、矿产资源本区域主要矿产资源为煤矿,主要有杨村井田、田庄井田、辛集井田。6、植被、生物多样性本地区为高新技术开发区,植被以行道树和绿化草地为主,生物多样性较差。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等):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济宁市区东北部,处于济兖邹曲都市圈内,高新区所处位置,对外交通便捷,日荷铁路、327国道、济微公路自高新区通过,日东高速公路自本区北部穿越,形成对外联系通道。随着济曲快速路、京沪高速铁路、兖石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高新区对外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高新区首期建成区内产业区、办公区、文化区、商贸区、生活住宅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洸府河以西8平方公里内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设有吴泰闸水厂一处,柳行110KV变电站一处,以及凯赛、菱花、雪花热电厂。高新区首期已建成区内有中学3处,小学1处,医院2处。高新区规划范围内现状总人口164538人,其中农业人口93849人,非农业人口70689人。村庄总数121个,其中有83个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高新区管委会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劳动人事局、经贸发展局、招商一局、招商二局、建设局、社会事业发展局8个部门,辖光河、柳行、接庄三个街道办事处和黄屯、王因两个镇。高新区2012年完成技工贸收入122.3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元。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本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和文物保护单位。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空气:该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较好,根据山推重工事业园道路机械及金属成型第二工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表明,现状监测期间SO2、NO2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检出率为100%;最大浓度值均低于评价标准,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评价范围内的PM10日均浓度均出现超标现象,经调查, PM10超标主要由道路、项目施工开挖导致风吹扬尘和冬季燃煤引起的。水环境:根据济宁市环境检测站2016年1月12月份对蓼沟河水质常规指标监测数据表明,CODCr、BOD5、氨氮等浓度均都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蓼沟河水质已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的要求。但随着对蓼沟河部分河段进行清淤疏浚,蓼沟河水质出现明显好转趋势。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境质量尚好,除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厂界周围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环境:该区域为典型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混合区域,“三通一平”对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人群生产生活活动对周围农作物和生态群落的不利影响。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评价区域1km内无自然保护区 、名胜古迹及风景旅游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环境空气:评价区周围1km的村庄、居住区、学校等;水环境: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廖沟河及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一般保护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当地浅层地下水;声环境:厂区周围的村庄、居民区、学校等。根据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图3-1所示。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名称相对位置距离(m)人口数性质1任桥村N50-已搬迁2吴营村NE1000-已搬迁3西郭营村SE100-已搬迁4黄屯中心中学NW8002000学校图3.1 周围敏感目标图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表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pHCODBOD5DO氨氮粪大肠菌群单位无量纲mg/Lmg/Lmg/Lmg/L个/L标准值6930631.520000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表1.5-4 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 (除pH外,mg/L)序号项目标准限值1pH6.58.52总硬度(以CaCO3计)4503硫酸盐2504氯化物2505挥发性酚类0.0026高锰酸盐指数3.07硝酸盐208亚硝酸盐0.029氨氮0.210总大肠菌群3.011溶解性总固体100012细菌总数100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g/m3污染物浓度限值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SO250015060NO22008040PM1015070PM2.57535TSP300200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 表4-3 环境噪声执行标准 等效声级LeqdB(A)类 别昼 间夜 间365dB(A)5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 一般保护区域标准及其修改单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等级标准。表4-6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标准B等级标准限值 单位:mg/LPH总磷CODCrBOD5氨氮总氮石油类6.59.58500350457020 废气: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标准限值,见表4-4。恶臭排放标准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的二级标准,见表4-5。表4-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m3项 目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mg/m31.0表4-5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场界浓度限值控制项目单位新扩改建氨mg/m31.5硫化氢mg/m30.06甲硫醇mg/m30.007臭气浓度无量纲20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类 别昼 间夜 间365dB(A)55dB(A)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设备及道路冲洗废水和压缩垃圾一起进入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收集硝化处理后,委托附近村民定期清运,农田堆肥处理,不外排;本项目无“十二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产生及排放,建议环保部门核准备案。五、工程分析5.1、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GJJ47-2006),人均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2kg/p.d,考虑项目区现状垃圾收集率偏低,垃圾的产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近年统计数据,经济发达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约1.2kg;一些中等发达的城市,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约1.0kg;部分较落后地区,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约0.7kg。随着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卫队伍实力的增强,预计将来垃圾收集率有所增加。因此,城市人均垃圾产生量控制指标拟按1.01.2kg/p.d为宜。人均指标法:Rt=365P/1000式中:Rt 预测年生活垃圾产生量,(t/年); P 预测年人口数,(P); 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kg/p.d);(2)服务范围和人口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垃圾中转站的服务范围应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及总体规划相一致。从垃圾产生量及垃圾运距方面考虑,结合有关部门意见,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垃圾中转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初步定为黄屯街道办事处及周边无垃圾中转站的2.0km范围。根据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政府公开信息,济宁市高新区黄屯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7万人。(3)垃圾中转站规模确定按人均指数法: Rt=365P/1000,日垃圾产生量为270001.01000=27吨。考虑到项目区有着较多的商业设施及一所学校,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本项目垃圾中转站的处理规模按30t/d确定。5.2、工艺本项目采取垂直压缩工艺的方式收运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5-1:垃圾压缩转运垃圾处理场收集箱收集G2恶臭 N2噪声 W1垃圾渗滤液G1尾气 N1噪声图5-1 垃圾转运流程及产污节点图清水冲洗压缩垃圾收集车进站G2恶臭 N1噪声 G1尾气倒车、卸料G1尾气 N1噪声W2冲洗废水工艺流程简述:1、垃圾收集车进站、倒车、卸料垃圾收集车进入和卸完料离开中转站时,电子汽车衡进行垃圾吨位测量存储数据并打印记录。2 垃圾压缩垃圾倾倒、压缩城区内的居民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电瓶车运到站内并倒入放置在地坑内的垃圾箱中,松散垃圾倒满垃圾箱后,操纵垂直压缩机进行压实,然后压头复位,继续倾倒、压缩垃圾,一般经过34次压缩循环后即可压好一块垃圾。垃圾块移位、压缩第二块垃圾当一块垃圾压好后,操纵控制系统,先提升垃圾箱的中门,再由垃圾箱中的推铲将垃圾块推入垃圾箱的贮存仓,然后将中门和推铲复位。重复垃圾倾倒、压缩循环,压好第二块垃圾。垃圾箱与车厢对接、卸料将垃圾箱提升到与转运车车厢相对应的高度,将转运车倒车进入站内,使车厢与垃圾箱对接后,通过推铲机构把垃圾箱内的两块垃圾推入空车厢。转运车向前行驶,与垃圾箱脱开。垃圾箱总成重新放回地坑内进行下一次作业。3、收集箱收集、垃圾转运操纵车厢后门的关闭机构,将垃圾转运车的密封后门关好后,转运车开出转运站,将垃圾运往垃圾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本项目属新建,现主体工程垃圾处理房主题工程正在建设中,配套工程及环保工程尚未开始建设。施工期对环境的污染以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扬尘及施工废水为主。由以下几方面:1、废气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扬尘。本项目在征地拆迁、土石方开挖、物料堆存,建筑材料的装卸、搬运、使用以及运输车辆的出入等,都易产生扬尘污染,扬尘的排放方式均为无组织排放。扬尘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2、 噪声施工中的施工机械和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等,上述设备作业时都产生较大噪声,噪声排放方式均为间歇性排放,声源较大的机械设备噪声约在85105dB,因此,施工时如不加以控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表5-1 施工期机械噪音衰减距离(m)序号施工机械55dB60dB65dB70dB75dB1挖掘机1901207540222混凝土搅拌机1901207542253混凝土振捣机2001106637214升降级80442516105打桩机6806506005003003、 废水生活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根据建筑施工及居民生活污水类比调查:现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0L/d.天,本项目施工人员约为20人,总施工按照60天计算,则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物产生量如表5-2所示。表5-2 施工期生活污水污染物一览表类别生活污水COD氨氮SS浓度(mg/L)-35040250产量(t)600.0210.00240.015建筑施工废水施工期间的建筑施工废水主要指工地开挖、钻孔等产生的泥浆水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冷却清洗用的洗涤水,施工现场的清洁、混凝土养护用水。其主要特点是污水量少,泥沙含量较高。通过类比调查显示,一般建筑废水产生量为8L/m2,本项目建筑面积为486m2,则施工期建筑废水产生量为3.8m3。施工污水产生量见表5-2。表5-3 施工期施工废水污染物一览表类别施工废水SS浓度(mg/L)-60000产量(m3)3.80.234、 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按照生活垃圾产生系数1kg/d.人。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t。建筑垃圾类比调查显示,一般建筑垃圾产生量为100kg/m2。则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为48.6t。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 废水生活废水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的污染物产生量为60t,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场地的清洗用水及部分施工驻地管理,值班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不大。首先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建筑施工废水建造排水沟沉砂池等进行相应处理后排放。施工期民工的生活污水则经化粪池处理后,委托附近村民定期区清运,沤肥,不外排。对水环境影响不大。建筑施工废水施工期建筑废水虽然产生量不大,但是含泥沙量比较高,需要设置施工废水收集沉淀池,将施工废水统一收集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施工废水一部分回用,另一部分可用于施工场地的抑尘洒水。2、 废气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防治措施有:合理化管理施工现场,统一堆放砂石料,设专门库房堆放水泥,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破裂;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减少扬尘量。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启程或被雨水冲刷;运输车辆应完好装载四度,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及时清扫场地,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粉砂等建筑材料材采取遮盖措施。3、 噪音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以下相应的施工噪音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音的施工机具和先进的工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是夜间严禁打桩机等强噪音机械进行施工,同时对不同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在高噪音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灌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到最低限度;打桩作业采用先进的静压灌装工艺和技术设备;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在采取以上有效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4、固体废弃物项目施工期间需要挖土,由于开发量远大于填方量,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和弃渣,在运输各种建筑材料过程中以及在工程完成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利用施工期间开挖的土方可在集中绿地上面堆山种树,既解决了弃土的出路问题,满足了绿化植被对地面覆盖厚度的需要,又美化了人工环境。对于建筑垃圾,其中的钢筋可以回收利用,其他的混凝土块连同弃渣等均为无机物,可以运送至专用垃圾场所或者回填低洼地带。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不要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场。另外,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无害化处理。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1、 废水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垃圾在压缩过程产生的压缩废水、压缩设备、场地和车辆冲洗水以及职工生活污水。垃圾压缩渗滤液本项目垃圾转运过程垃圾压缩出渗滤液总量约为0.09t/d,32.85t/a。渗沥液主要污染指标为 pH、COD、SS、氨氮,关于渗沥液中主要污染指标及浓度,参考中国给水排水、我国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和处理技术探讨等相关文献,参考相关文件数据,并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域特点及实际垃圾产生情况,确定本项目垃圾渗沥液中主要污染指标平均浓度为 pH=66.5、COD=3500mg/l、SS为350mg/l、氨氮为300mg/l。部分渗滤液由塑料收集桶收集,所有渗滤液统一收集至垃圾压缩坑内垃圾收集料斗下1m3收集池,当收集到容积的80%左右时由罐车统一清运至济宁市高新区李营街道生活垃圾垃圾处理场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外排,对项目周围水环境无影响。由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含酸碱性,必须进行防渗处理,收集池地部采用不低于0.5m后的粘土压实,四周及底部采用混凝土砌成,保证渗透系数不低于10-7cm/s,严防地下水污染。地面冲洗废水转运车间冲洗地面用水量为0.8m3/d,292m3/a,由收集池收集后清运至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设备清洗(包括洗车)废水设备清洗用水总量为1.6m3/d,584m3/a。由收集池收集后清运至济宁市高新区李营街道生活垃圾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生活用水该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劳动定员为5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0L/d.,则0.25m3/d,91.25t/d,经化粪池处置后定期清运,肥田。2、废气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扬尘、汽车尾气为无组织排放,且产生量较少,在环境空气中能自然扩散稀释,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恶臭中含有各类易发酵的有机物,尤其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时,生活垃圾在堆存、压装、运输过程中会散发出较难闻的恶臭气体,这些恶臭物质主要包括氨、硫化氢等异味气体。恶臭污染主要是通过人的嗅觉来影响环境。根据对国内现有垃圾中转站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中转站的恶臭主要来自于垃圾倾倒和压缩等过程,恶臭中主要污染物为 H2S和NH3,根据相关资料介绍和类比监测结果,在常温下每吨垃圾的废气排污系数NH3为 60.59g、H2S为 6.2g,由此核算本项目 NH 3 的产生量约为 0.66t/a、H2S 产生量约为 0.07t/a。本项目拟建垃圾中转站拟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1)所有的垃圾运输车均采用密闭式车辆,并安装垃圾渗滤液收集装置,运输过程中垃圾不外露,也不会遗洒垃圾和渗滤液,因此,垃圾运输车几乎不产生扬尘、NH3和 H2S,对中转站周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本环评不予考虑;(2)车间设通排风系统,在车间侧墙上部(离地4.5m)安装多台排风扇通排风,防止臭气在车间内积累;(3)设计在分散转运车间内料斗和翻斗上方安装简易喷淋除臭装置,除臭液具有植物芳香型的水溶性乳化有色液体,有酸性、碱性和中性多种,其中的有效分子含有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化学、物理性质稳定。除臭液主要工作原理是:项目建议使用抽风除尘除臭系统,在收集车向卸料槽卸料时作用。卸料间除收集车卸料口外全部封闭,有效隔绝灰尘和臭气。在卸料槽侧面上部设置多个喷头,当有收集车卸料时,喷雾装置自动开启,水雾从喷头成实心锥状喷出洒下,抑制并沉降灰尘。该系统设有消毒水箱和喷雾装置的管道系统相连,需要时启动水箱上的动力消毒药水,可有喷头喷出,从而达到杀灭蚊蝇的效果。卸料槽侧面上部安装抽风罩,并通过风管与风机相连,从而使卸料槽上部区域呈负压状态,将阵发性的灰尘和异味气体吸入净化处理设备系统配有大功率引风机和除尘除臭塔。当收集车垃圾卸料时,喷淋装置自动打开进行喷淋除臭,对主要恶臭污染物H2S、NH3脱臭效率可达到约80%,预计其废气排放:H2S 浓度0.06mg/m3、NH3 浓度1.5mg/m3,营运中产生的恶臭浓度值将达到恶臭排放标准;垃圾压缩过程产生的粉尘经喷雾降尘系统处理后,能实现达标排放,粉尘浓度0.2mg/m3,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强度在7090dB(A)之间。采取措施主要为固定设备安装减震垫子、加强绿化等措施。本项目所设垃圾压缩房将采用密封隔声处理,厂区内加强绿化,其垃圾压缩设备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选用低噪声的车辆,在进出场时禁止鸣号,减少运输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表5-4 项目噪声源强及防治措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源强(dB)防治措施1压实机套287.6基础减振、距离衰减2风机台275基础减振、消声器、距离衰减3液压泵台270基础减振4转运车辆285选用低噪声车辆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为0.912t/a,生产车间及办公室内放置垃圾桶(箱)若干,集中收集;另外,还有渗滤液收集池产生的污泥统一送至垃圾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别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排放量(t/a)大气污染物垃圾压缩车间粉尘少量0.2mg/m3-NH3-0.660.06mg/m30.132H2S-0.071.5mg/m30.014水污染物垃圾渗滤液产生量-32.85t/a统一收集后运至济宁市垃圾处理厂处理pH46CODcr200000.657SS8000.026NH3-N10000.032冲洗废水产生量876 t/aCODcr1000.088SS2500.219NH3-N300.026生活废水产生量91.25t/a化粪池收集后统一清运,外运沤肥CODcr3000.035SS2000.023NH3-N250.003固体废物渗滤液收集池污泥/与压缩后的垃圾一起运往垃圾处理场处理厂区职工生活垃圾/0.912t/a噪声车辆运输、垃圾压缩设备设备噪声6585 dB(A)昼间65dB(A);夜间不生产,无机械噪声产生。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用地区域内,原无珍稀动植物,项目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绿化率为48,绿化起到降噪、吸尘、净化空气、保护水土等作用。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废气:施工扬尘为无组织排放粉尘,其中大部分扬尘颗粒粒径较大,形成降尘,扬尘的影响面主要集中在下风向100m范围内。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文明作业,并通过洒水除尘等措施降低粉尘排放量。同时,施工扬尘污染是短期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停止,影响较小。废水:施工人员不在场地内食宿,废水仅为少量的施工废水,建临时的沉淀池收集后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施工期产生的废水除消耗于蒸发外,少量渗入土壤,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较小。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作业。道路施工中使用的挖掘机等的噪声源强在80dB(A)以上,对声环境有一定影响,而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周围100米以外范围声环境影响较小。现主体工程垃圾处理房主题工程正在建设中,配套工程及环保工程尚未开始建设。本环评建议工程施工期采取对各声源设备采取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不能同时施工,在产噪设备附近设置移动式隔声屏,强化管理,夜间禁止施工,将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再者,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暂的,相应的噪声污染随施工的结束而消除,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固废: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少量的生活垃圾。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如:石子、混凝土块、石块、石屑、黄沙、石灰和废木料等废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不宜在现场无序堆放,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分类分检,凡有利用价值的,应送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则按当地环卫部门规定,运到指定地妥善处置。少量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保部门清运。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水土流失:本项目施工建设中产生土石方很少,但仍会造成水土流失量增加,增大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应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以下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1)临时覆盖措施对于开挖形成的短时裸露边坡和堆存的表土,在雨季采用土工布进行临时覆盖,避免雨水对开挖面的直接冲刷。(2)植物措施由于施工结束后场区大部分被永久建筑物覆盖,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厂区局部进行绿化美化。经过采取以上有效措施后,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本工程施工规模不大,随着施工的结束,水土流失量也将减少,因此,本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扬尘、恶臭和汽车尾气。恶臭影响分析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 遥感应用模型构建-洞察及研究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同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分层练习+学习任务单
- 先天决定论课件
- 内河船员安全培训
- 福清中考估分讲解
- 石材产业园汇报
- 高考网上报名讲解
- 内分泌课件教学课件
- 免疫逃逸与阴囊肿转移关系-洞察及研究
- 人体全身穴位按拼音找图-附人体穴位图解
- 2023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 答案解析
- 康复伦理问题
- 配位化学-本科生版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兰州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名单
- 学生休学证明模板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
- GB/T 2930.1-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 会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一套
- 第一章-宗教社会学的发展和主要理论范式课件
- 国内外新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