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向中 国转移,由此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移出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是促使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动因,而移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这里的成本优势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劳动力成本,又包括土地等资源的成本,还包括税收等综合性的商务成本,等等。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历程国际产业转移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但其内涵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资源密集度来看,产业转移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从附加值来看,由低附加值产业(如纺织业)发展到高附加值产业(如集成电路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纤业,到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造船、炼化行业,再到兼具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电器制造业,直到目前的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制造业。一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方式。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相对应,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只占外商直接投资的15%左右。这一发展状况客观上形成了东西部的产业梯度差,并给我国东西部的进一步产业升级带来了可能和机会。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特点1 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 国际产业转移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等为生产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和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讯业等传统服务业,成为各自服务业发展的主流。2 国际产业间分工、国际产业内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日益体现为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壑盗丛鲋祷方诨治际趸方凇方诤陀方凇什饭虻髡妥票硐治涸谌虻募壑盗捶止逑抵校苑锕椅魈澹缮方谙蜓蟹杓坪推放朴方谧疲灰苑怪泄椅魈澹谏方谥杏上掠紊方冢斩说募庸樽埃蛏嫌紊方冢丶悴考纳啤?/p 3 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的逆向产业转移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为9160亿美元,其中流向发达国家为5420亿美元,占总量的59,而且90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流入FDI为1650亿美元,占总量的18,其中65属于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钢铁和石化等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西亚地区流入340亿美元,占总量的3.7,主要集中在石油行业;非洲为310亿美元,占总量的3,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为1040亿美元,占总量的114,其中制造业占流入FDI的40,服务业占35,农业和采掘业占25。4 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原有产业的整合升级和国际转移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促使各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生变化,强化了国际产业的集聚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和虚拟化程度,新的产业不断出现,并促使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转移。5 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主要方式,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方式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目前已分别占全球资本流动的75和跨国直接投资的60。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联合国贸发会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服务外包最多的是美国,约占全球项目外包市场的23,欧、日约占1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印度、墨西哥、东欧分别成为亚洲、北美和欧洲的服务业外包承接中心。6 发达国家进行调整和转移的产业领域重点分明发达国家均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在不同产业领域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方式1、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有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国际产业转移雁行形态发展模式是后发工业国为了弥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模式,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是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当后发工业国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结束后,也会进入该模式。首先,工业发达国家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开拓国内市场。其次,该产品在国内销售上升的同时,开始向后发工业国出口并逐步扩大市场份额。随着该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和竞争者的增加,工业发达国为了维持国外市场份额,开始向后发工业国进行直接投资,就地进行生产。最后,发达国家逐步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转向开发研制更高级的技术,开始新一轮的产品循环。2、通过国际投资进行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一个国家可以向外转移本国的优势产业或边际产业。优势产业的国际转移,是将自己的新技术和优势产业应用到对外投资企业中,进行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同时要求对企业具有控股权。边际产业的国际转移被称为小岛清模式,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投资国凭借资木、技术等优势将处于衰退的产业,利用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向其进行产业转移,而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则予以保留。国际产业转移-发展趋势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1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这里的结构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意思。今后,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2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服务业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的趋势更加明显,投资方式多样化。2005年,跨国公司占据了全世界40%的生产和90%的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贸易的60%、国际技术转让的80%、科研开发的90%也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毋庸讳言,这一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跨国公司往往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九江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材料科学
- 2025年3D打印的个性化器官移植
- 交通银行2025邯郸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 邮储银行2025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河北地区
- 工商银行2025铜仁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商洛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三明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DBJ41-T 145-2015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技术规程
- TSG07-2019锅炉安装工艺+焊接专用工艺卡+施工记录表
- 物业收费员的培训
- 总医院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公开文件招投标书范本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声乐、器乐表演组”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设计版权授权合同范例
- 《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GB/T 44535-2024塑料试样线性尺寸的测定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