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试题0512.doc_第1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0512.doc_第2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0512.doc_第3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0512.doc_第4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051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期中测试题(20150512)一、选择题(5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 A干湿地区 B高原区 C自然区 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和土壤 C植被和水文 D气候和地貌读下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B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011题:1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1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213题: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 A开山取石 B滥伐森林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17题:14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130E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5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6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17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下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822题:1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19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20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21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2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325题: 23该厂产品可能是( )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24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25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 A城市化 B全球化 C本地化 D工业化二、综合题(共50分)26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12小题。(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4分)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导致“前店后厂”格局逐渐改变。(4分) 材料二 读下图回答36小题(3)该区正以 、 、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分)(4)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5)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4分)(6)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6分) 27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