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研究近年来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一村一品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这意味着农民人均纯收入要保持年均增长5.95%的速度。特色经济作物在提高区域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2008年,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产值217.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在粮食作物比较效益下降的形势下,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经济作物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繁荣生产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当前,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一批区域化、规模化特征明显的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滞后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当前,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很低,尤其是种、收环节,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是一片空白,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问题已成为制约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推进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是重庆市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特色,加快建设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其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着力解决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已成为政府高度关注、农民迫切需要的关键问题。一、重庆市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必要性(一)是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中提出,优化结构布局。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规划农业布局,科学制定“一圈两翼”农业发展重点,打造“一圈”城郊都市型农业示范区、“渝东北翼”库区生态农业走廊和“渝东南翼”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加强山区综合开发,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柑橘优势产业带建设。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推动力,在继续抓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提高重视特色经济作物,使农业机械在更多的领域和环节上发挥作用。(二)是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2008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4367.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2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4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1:1。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中提出:“到2012年,重庆市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西部地区较高水平,收入差距逐步缩小。”重庆市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还很大,与国家的要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存在较大的差距。重庆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已成为农村重要的经济来源,对于山区农民的脱贫、库区移民的安置和稳定以及振兴重庆农村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柑橘生产加工实现机械化每亩每年节约劳动用工25个,省成本750元,增产达到500公斤,增收1500元,每t柑果加工成品综合经济收入每t增加210元。因此,大力推进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是提高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求。(三)重庆市现代农业建设总体规划(2008-2017)对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提出要求重庆市现代农业建设总体规划(2008-2017)提出,到2012年,重庆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25%以上,现代粮油、柑橘、蔬菜生产基地全面建立。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30%。2009年重庆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21.08%,而主要机械化作业集中在粮油作物,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程度更低,严重制约了重庆市机械化发展。发展特色农业,必须依靠规模优势,大面积地应用先进农艺技术和生物技术。而只有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才能及时、准确、规范化地实施,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以提高效率,保证效果。促进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也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要达到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各个地区必须在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经营的同时,加快提高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二、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具有种类繁多、经济效益高,区域化发展等特点。其机械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一)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情况重庆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而且土壤肥沃,境内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适合多种特色经济作物生长,农业资源丰富。一村一品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有油菜、花生、油桐、乌桕、茶叶、蚕桑、黄红麻、烤烟等名优经济作物。黔江区被誉为“烤烟之乡”;涪陵是全国著名的“榨菜之乡”。果树作物主要有柑橘、梨、李、桃、枇杷、龙眼等,尤以柑橘最具盛名,有“柑橘之乡”的美誉。蚕桑种植面积广泛,桑园面积达到87万亩,目前有10个示范区。此外,重庆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2000余种,主要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桕、杜仲、元胡、当归等。 表1 1997年2008年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khm2年份蔬菜果园茶园中药材烟叶麻类1997260.9075.0025.0010.1099.506.801998282.3089.0023.109.7056.605.301999292.6090.2123.109.7063.974.742000317.5597.6023.7913.5070.786.132001354.05111.2623.1815.5055.216.802002359.70147.4024.1020.2043.506.902003386.99164.7723.4325.7057.247.112004389.62164.7224.0331.2053.007.572005399.97179.2725.8137.2051.518.452006417.41189.3326.8747.8048.8810.522007432.91206.1827.4643.5511.352008481.56216.7128.4547.7511.4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1998-2009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自1997年到2008年,果园面积持续增长,由75khm2增加到216.71khm2,产量由71.7万t增加到193.28万t,其中柑橘产量2008年达到55.61万t;茶园面积变化不大,2008年为28.45khm2,但茶叶产量从14441t增加到24613t,蔬菜面积由260khm2增加到481.56khm2,产量由737.11万t增加到944.52万t;烟叶种植面积由99.5khm2减少到47.75khm2,产量变化不大,2008年为85513t;甘蔗种植面积变化不大,2008年为2.98khm2,产量由7.59万t增加到11.18万t;麻类(以苎麻及黄红麻为主)种植面积由6.80khm2增加到11.48khm2,产量由6826万t增加到16982万t;中药材种植面积由10.10khm2增加到2006年的47.80khm2。另外,蚕桑、花卉、竹笋、香料、魔芋、花椒等也有较大规模种植。重庆虽然农业落后,但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图1 1997年2008年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保重面积变化趋势图表2 1997年2008年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产量情况年 份麻 类(t)甘 蔗(万t)烟 叶(t)蔬 菜(万t)茶 叶(t)水 果(万t)柑 桔(万t)199968267.5995653737.111444171.70200084069.06104082775.421452681.6858.402001885710.0880064779.961414282.6159.8920021213912.0687052833.8414093113.4165.702003962011.3586048840.1714320128.5975.2420041020911.7785036863.5716064137.2279.9520051236211.4690173890.4716545154.6390.9120061184610.1691945799.8817087145.7484.7120071539911.2671513855.3318853175.89104.3820081698211.1885513994.5224613193.28113.70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92007年,重庆市提出划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实行“一圈两翼”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以“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拉动“两翼”的发展。以重庆主城区特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区域,涵盖了23个区县,这一区域集中了全市近六成的人口,GDP占全市总量的80%左右,是重庆的经济主体和产业聚集区,适宜发展都市型农业。“两翼”地区人口1436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4%,其中农业人口占到重庆市的一半左右,面积5.4万平方公里,其中林地4700万亩,占全市的77%,林地资源优势特别突出,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潜力。重庆市决定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以开发林业、林果、林地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等产业,探索“两翼”地区扶贫新途径。目前重庆市特色蔬菜主要为,绿叶菜类蔬菜、瓜类、以辣椒为主的茄果类,以榨菜为主的芥菜类,以胡萝卜为主的根菜类以及其他特色蔬菜。蔬菜生产区域化格局逐渐形成,初步形成了四大蔬菜产业发展板块。一是以主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区县扩展的综合型蔬菜生产区,其中以潼南县、璧山县、巴南区、渝北区等为代表。这部分区县蔬菜生产规模大,蔬菜商品率高,是重庆市蔬菜生产的主产区。二是渝东南以武隆县为代表的高山蔬菜生产区。三是三峡库区以榨菜、加工辣椒为主的加工蔬菜生产区,其中以涪陵区和石柱县等为代表,是加工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区。四是以万州、黔江、永川、城口等为代表的次级中心城市和远郊区县城自身蔬菜保障与主城季节性调剂生产区。值得提出的是,全市39个区县其中38个区县有种植柑橘的习惯,相关从业人员逾百万,柑橘已成为三峡库区农民增收的“第一果业”。全市柑橘产量113.7万t,占水果总量的58.8%。江津、忠县、长寿、奉节开县等10余个区县分别将柑橘作为本县的“第一农业”进行打造,可以说全市已形成了柑橘种植的热潮,柑橘在庆市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重庆正在大力打造“中国柑橘城”。2008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工厂化柑橘脱毒容器育苗基地,年可育苗250万株;重庆三峡建设集团和美国博富文柑橘公司两大龙头企业进驻忠县建设橙汁加工厂并参与基地果园建设管护;已形成了三峡建设集团、美国博富文官居公司、澳门恒河果业、北京汇源公司四大柑橘龙头企业并驾齐驱发展的现状。这些都为重庆市林果业作业机械化及加工机械化起到很大带动作用。表3 重庆市各区县主要特色经济作物分布情况地区作物种类一小时经济圈长寿油菜、水果、蚕桑、茶叶、榨菜涪陵榨菜、烤烟合川柑橘潼南水果、桑蚕、花卉、油菜大足水果荣昌茶叶、西瓜、生姜、竹笋江津柑橘、苎麻、酱菜綦江水果、中药、油桐万盛蔬菜、茶叶、猕猴桃北碚花卉、种苗、蔬菜、水果铜梁蔬菜、竹林工程南川优质粮生产基地渝东北翼梁平果园万州柑橘、油菜籽、榨菜、茶叶开县油菜、花生、魔芋、烟叶、柑橘、梨、茶叶,水果城口核桃、茶叶、中药材巫溪蚕桑、烟叶、魔芋、中药材、茶叶、红小豆、蔬菜巫山蚕桑、柑橘、茶叶奉节脐橙、药材、蔬菜、蚕桑、烟叶、茶叶云阳柑橘、枇杷、佛手、蚕桑、烟叶、桐籽忠县柑橘、中药材、蚕桑、苎麻、大豆、蔬菜、油橄榄、绿竹渝东南翼石柱辣椒、马铃薯、中药材、烤烟,蔬菜、黄连武隆烤烟、蚕桑、苎麻、油桐、蔬菜彭水蔬菜、魔芋、辣椒、中药材、油桐黔江烤烟、蚕桑、蔬菜酉阳烤烟、中药材秀山金银花(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1、主要装备发展现状近年来重庆市加快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生产,适应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农机装备有所发展,19992009年,耕整地机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及其作业机械呈递增趋势,精量半精量播种机变化不大。经过十年的发展,机动喷雾(粉)机从1.04万台增加到1.47万台,增加了0.43万台;温室由1898万m2增加到2585万m2;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由25.52万台增加到81万台,增加了3倍多;农产品加工作业机械由33.67万台增加到90.42万台;林果业机械由0.03万台增加到0.42万台。2008年,重庆市开始增加一些新机具,比如,茶叶修剪机0.01台,09年达到0.1万台;保鲜储藏设备0.01台(套);挖坑机0.13万台,09年0.14万台;果树修剪机0.01万台;果蔬加工机械0.07万台;茶叶加工设备0.11万台,09年0.12万台。2008年加工果蔬9.97万t,09年达到10.90万t,加工茶叶0.62万t,09年0.68万t。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主要装备集中在耕整地环节,收获、植保、产后加工等环节的机械装备很少。 表4 19992008年重庆市特色农作物主要作业机械拥有量表 单位:万台年份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机动喷雾(粉)机温室(万m2)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林果业机械19991.0420001.03189825.5233.670.03200101.07116728.8736.790.0120020.111.12103132.1940.750.0220030.311.22154332.6442.220.0320041.031.12381446.5054.490.320050.111.21229749.9756.590.0820060.111.21248862.0069.940.0820070.111.34248562.0068.380.3420080.041.47258581.0090.420.4220090.053.37284385.6497.660.46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编.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1999-2008.2009年,重庆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目录补贴机具已达9大类20小类33品目,其中可用于特色经济作物的机械有拖拉机、耕地机械、挖掘机、植保机械、剥壳去皮机械、果蔬加工机械、耕作机械、修剪机械、花卉(茶叶)采收机、茶叶加工机械、干燥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政府部门已经把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提上了日程。2、主要特色经济作物机械现状目前,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总体发展比较落后,200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0.10%,仅高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居全国倒数第四位,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十分低,机械保有量很低。(1)林果机械按果园内作业性质果园机械分为:果园拖拉机、树苗起掘机械、果树栽植机械、果园管理机械(株间、树盘中耕、果树行间割草机、喷药机械、防霜冻机械、果树整形修剪机械)、灌溉机械、果品贮藏保鲜加工设备。果品加工机械化包括分级、保鲜、产地烘干、果汁加工、罐头加工、速冻以及杀菌等环节机械。重庆市果园的建园作业如开沟、挖穴、起苗和植保作业等有一定的机械化作业,2009年全市有林果业机械0.46万台,机动喷雾(粉)机3.37万台。用于果树生长期管理的机械很少,全市只有100台果树修剪机械。另外挂果期和盛果期作业的施肥、树盘中耕以及防霜冻、摘果等作业机械还是空白。(2)蔬菜机械蔬菜机械化生产机械包括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加工以及温室大棚设施等。目前重庆市用于蔬菜生产加工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耕种环节和部分特色蔬菜(如榨菜)的加工机械方面。2009年,重庆市可用于蔬菜生产的机械保有量为:旋耕机0.44万台,精少量播种机0.05万台,机动喷雾(粉)机3.37万台。以设施农业的方式种植蔬菜可以提高蔬菜的产值,但是目前重庆市温室面积较小,只有2843万m2,相应的设施农业机械也为空白。(3)茶叶生产机械茶叶生产机械包括茶园作业机械和茶叶加工机械。其中,茶园作业机械包括茶园垦殖和动力机械、茶园施肥机、茶园植保机械、茶树修剪机、采茶机械;茶叶加工机械包括鲜叶脱水机、杀青机、揉捻机、整形机、烘干机械等。目前重庆市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茶园垦殖动力和机械。茶园植保机械数量较少, 2009年拥有茶树修剪机0. 1万台。(4)其他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重庆市还有其他特色经济作物如蚕桑、竹木、花卉、甘蔗,适用的机械在全国也正处于试点阶段,如桑蚕机械化主要是联合作业机械,由送叶机、切桑机、给桑机、饲育架等组成。这些机械在重庆目前尚没有得到应用。(三)存在问题重庆市几年来农业机械化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2004年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机具保有量增长加快,尤其是耕整地机械、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机具结构得到改善,综合机械化水平也有了一定成都的提高,但是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1、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装备严重不足重庆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很低,机械化作业主要集中在耕种环节,多数特色经济作物的收获环节以及产后加工环节的机械化为空白,农民劳作十分辛苦,特色经济作物所需的机械十分欠缺,急需进一步加强。2、特色经济作物农机研制和推广工作滞后特色经济作物是重庆市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部分,但是农机研发推广等工作重点在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上,对特色经济作物机械重视不够。科研机构科研实力弱,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研发人员匮乏,难以研制出先进适用的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技术储备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已经显露出来。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对机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体型小、易转移,还要求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农民对先进的机械及技术缺乏认识,信息来源匮乏,先进机具推广工作滞后。3、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特色经济作物是库区重要经济来源,但是这里贫困县较多,底子薄、欠账多、发展慢。另外该地区人多地少,耕地多为旱坡地,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工程兴建以来,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主要用于移民搬迁和基础设施复建,没有针对农业发展的专项扶持资金,农业机械发展难度很大。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方面涉及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加工机械化的机械种类和补贴力度不够;相关工作的工作经费缺乏,大量的工作需要在县级各级部门展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环节工作的开展。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困难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田间道路狭窄,供水设施不完善,不利于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机具运输具有很大的阻力,这对当地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带来阻力。三、发展环境与条件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一方面受到地形地貌、农村经济条件弱、基础设施较差、资金投入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颁布以及重庆市本身的重视,为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一)国家的政策导向国发(2009)3号文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规划农业布局,科学制定“一圈两翼”农业发展重点,打造“一圈”城郊都市型农业示范区、“渝东北翼”库区生态农业走廊和“渝东南翼”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加强山区综合开发,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柑橘优势产业带建设。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重庆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并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继续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认真落实农业机械化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文件的出台,为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财政投入逐年加大20042008年,重庆市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额度逐年增大,从2004年的7291.25万元增加到2008年23533.39万元,5年内增加了16242.14万元,年均增长3248.43万元,并有逐年加快增长的趋势,如表5所示。其中,地方财政投入比中央财政投入更多,增长趋势更快,各级政府对于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得到很大提高,也为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表5 20042008年重庆市财政投入情况表(万元)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总财政投入7291.258752.5711720.2912999.9823533.39中央财政投入 211.00 772.00 1840.00 4440.00 8775.30地方财政投入7080.257980.57 9880.29 8559.9814758.09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编.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20042008.(三)农民投入能力逐步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机械投资可增加收入,农民已成为农业机械投资的主体。但是,购买农机往往一次性投资很大。重庆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还有不少国家级贫困县,自1997年直辖以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126.2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比2007年提高了616.92元,涨幅为17.58%,农民购买力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2010年重庆市启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确保“两翼”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全市平均水平,确保“两翼”农民与“一圈”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农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四)健全的零配件供应链作为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商业、贸易、金融中心,重庆聚集了大量的知名工商业企业。汽车制造业和摩托车生产基地为重庆市农机生产提供了很好的零配件供应来源,有利于重庆市农机生产企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农机生产使用成本。四、需求分析(一)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规划2008年,重庆市市委三届四次全会通过了“135+X”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即“到2012年,市级财政投入180个亿,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万t以上,保持粮食产需基本平衡;提升生猪、蔬菜、柑橘三大主导产业优势,建设以荣昌为核心的国家级现代畜牧示范区,年出栏生猪增加到2300万头;蔬菜播种面积增加到1000万亩,建设蔬菜重点基地250万亩;做大做强长江三峡柑橘产业带,总面积达到260万亩,建成全国首个柑橘非疫区,建成一流的中国柑桔城,大力发展竹木、蚕桑、中药材、草食牲畜、花卉五大产业。各区县(自治县)结合自身实际,集中发展12个区域性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农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运用机械化手段为其提供支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2007年,重庆市政府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12年,江津、长寿、垫江、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开县、永川、巫山等10个重点区县集中成片新发展柑橘标准化果园80万亩以上,全市柑橘种植面积达到26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万吨以上;年加工鲜果150万吨以上,其中商品化包装处理50万吨以上,橙汁加工处理100万吨以上;建成完备的柑橘种苗三级繁育体系,柑橘非疫区通过认证,完成“中国柑橘城”核心区建设,尽快形成健全的柑橘产业体系,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和橙汁出口基地奠定坚实基础。(二)装备与技术需求目前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主要集中在耕整地和植保环节,播种、收获以及产后加工环节的适用机械很少,多数作物的这些环节仍为空白。随着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生产过程中的装备与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应另有增加。另外,重视优势农产品深加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引进和先进生产线的研究开发,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化。1、装备需求(1)温室图2 20002008年重庆市温室面积变化情况2002年重庆市温室面积1031万m2,到2009年已稳步增加到2843万m2,平均每年增加259万m2,按照这种速度,2012年将达到3620万m2,2015年达到4397万m2。(2)林果业机械林果业机械2006年之前保有量没有太大变化,2006年后开始增幅较大,由0.08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0.42万台。2008年重庆柑橘种植面积180.5万亩,按照2012年柑橘种植面积达260万亩计算,如每亩所用机械数目不变,到2012年林果业机械将达到0.6万台,若按照每亩所需机械比2009年增加一倍来算,将达到1.2万台。同样到2015年达到林果业机械将达到1.98万台。(3)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和加工作业机械图3 20002009年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变化情况20002009年,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分别由25.52万台和33.67万台增加到85.64万台和97.66万台,平均每年均增长7万台,按照这种速度增加得话,到2015年,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分别达到130万台和140万台。(4)其他机械茶叶修剪机09年增加0.09万台,达到0.1万台,2015年将达到0.64万台。机动喷雾(粉)机2009年增加1.9万台。由于需求较大,按照每年新增2万台计。到2015年达到15.37万台。2、技术需求(1)特色经济作物播种、育苗机械技术果蔬等特色经济作物栽培通常采用先育苗再移栽的种植模式,育苗是关键环节。育苗移栽方式由于能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而受到重视。所谓机械化育苗是指用草碳、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为育苗基质,利用专门的育苗穴盘,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育苗技术体系。育苗盘播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育苗方法,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2)蔬菜移栽机械技术随着育苗技术的发展,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推动了移栽机械的研制开发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研究成功了多种类别的移栽机械,主要有钳夹式钵苗栽植机、导苗管式钵苗栽植机、吊篮式钵苗移栽机等三种类型。(3)嫁接机械技术嫁接是一项时间紧迫、作业量浩大的工作。手工嫁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嫁接苗成活率低,已不能适应重庆市农业生产的要求。采用自动化嫁接技术实现了幼苗嫁接的精确定位、抓取、切削、接合、固定全过程自动化,大幅度提高嫁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黄瓜、番茄等蔬菜的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生产效率为人工的10倍。因此,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嫁接技术势在必行。近年来,重庆是大范围种植蔬菜、柑橘、中药材、蚕桑等,迫切需要实现嫁接苗的自动化生产和提供商品化的嫁接苗供应。常用的自动化嫁接育苗设备有自动化嫁接装置和嫁接育苗培育装置。(4)蔬菜收获机械技术蔬菜收获机主要用于块根(茎)类蔬菜、叶菜类蔬菜和果菜类蔬菜的收获,目前这种机械通用性较差,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今后的装备技术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一是地下根和地下茎的收获,如马铃薯收获机械、榨菜获机械等;二是茎菜和叶菜的收获机械;三是果菜的收获,主要有黄瓜收获机和番茄收获机等。(5)花卉切花机械技术有关切花的一些机械:月季分级机根据花茎长短自动分级。香石竹计数机能根据需要将香石竹花枝按一定数目分束。菊花剥叶机将菊花枝条下端十多厘米长的叶子除去。切梗机分束后能根据需要长度自动切齐。扎束机将花束快速扎好。花卉生产还有包装、分捡、捆绑机械、修剪机、轧边机等。(6)果品采摘收获机械技术果品收获机械化主要采用半机械化采收和机械化采收,半机械化采用如人工借助采摘工具(摘果钳等)进行选择性采摘,借助采果作业车移动工作位置,采用机械输送、搬运果品。机械化采收主要是利用机械振动式或气动式采果机,使果实振动掉落,由承接装置接收,并由输送装置输送到运输车上。(7)中药材干燥机械技术采收的中药材除鲜用外一般都要进行加工处理。干燥是保证中草药品质的重要措施,是中药材加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目前重庆市中药材干燥采用的是晒干、阴干,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随着中药材产量的增大,较原始的干燥技术适应不了当前发展的要求,目前重庆市用于干燥的机械较少。需要机械化干燥才能满足需求,要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干燥技术。(8)设施农业机械技术重庆市在城市近郊区发展都市型农业,设施农业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应的机械装备技术要有所发展。设施农业发机械技术主要有,大棚卷帘卷膜技术、灌溉设备技术、温室气质调质设备技术、温室供暖降温设备技术、温室病虫害防治设备技术、温室搬运传送机械技术。(9)水果分级机械技术水果分级常以外形尺寸(长宽厚)、体积、重量、表面特性之色泽等做为分级指标,而分级作业必须根据农产品分级之目的设定分级指标;分级指标的选定对研发分级机是重要的关键步骤。分级与选别机械,多使用机器视觉、影像处理、光电技术、风选、重量、尺寸大小等方式设计水果分级或选别机械。重庆市水果分级工作多依赖人工,费时费工,人工选别成本占生产成本极大的比例,有鉴于此,利用机械方式选别各式蔬果,取代传统人工选别方式以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产值,选别为收获后处理为重要的作业。(10)蔬、果、花卉预冷保鲜机械技术低温可抑制引起新鲜农产品劣变的生理变化进行,及减缓病原菌滋生,因此收获后降低温度及适当的温度管理,对产品保鲜处理上是一项极重要且必要的工作。预冷方法有田间自然散热法、水冷却法、通风冷却法、真空冷却法和使用碎冰冷却法。各种预冷方法主要区分为连续式与分批式之操作方式,依预冷方式配合之设备各有不同。(11)蔬果贮藏机械技术蔬菜、花卉或果品等农产品采收后,仍持续进行呼吸及蒸散等生理作用,会产生水分丧失,酸味减少及硬度降低等现象,在无处理的情况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将导致风味、鲜度及品质的劣变。故贮藏之意义在于抑制其呼吸作用或蒸散作用,使长期间保持其风味,鲜度及品质,达到农产品贩卖期间增长,市场消费供给量平衡的目的。依农产品的种类及生理特性,目前从控制温度,CO2浓度环境及不同通风方式等方面,贮藏方式有常温贮藏、低温贮藏、包装贮藏、化学贮藏、环境空气控制贮藏、放射线贮藏、冰温贮藏、局部冷冻贮藏、冰温冷冻贮藏等9种方式。(三)投入需求围绕重庆市农业发展需求,重庆市近几年逐步加大了对特色经济作物装备需求的研究和支持力度。2009年重庆市温室面积2843万m2,2015年将增加到4397万m2,共增加1554万m2(2.3万亩),按照目前建设每亩钢架大棚需1.8万元计,供需4.14亿元,按照50%补贴比例,供需投入补贴资金2.07亿元。林果业机械将需要1.98万台。按每台2000元计,共需政府投资1188万元。20002009年,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分别由25.52万台和33.67万台增加到85.64万台和97.66万台,平均每年均增长7万台,按照这种速度增加得话,到2015年,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分别达到130万台和140万台,按照每台补贴300元计,共需补贴资金2.52亿元。茶叶修剪机09年增加0.09万台,达到0.1万台,2015年将达到0.64万台。按照每台价格补贴150元计,共需补贴资金81万元。机动喷雾(粉)机2009年增加1.9万台。由于需求较大,按照每年新增2万台计。到2015年达到15.37万台。每台补贴300元计,共需补贴资金3600万元。综上所述,到2012年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补贴资金共需2.53亿元,到2015年共需补贴资金5.07亿元。五、发展目标(一)广东省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经验借鉴2002年,广东省出台了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支持的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设施农业,园艺机械,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机械得到较快发展,示范基地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带动作用,大大加快了一批广东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如茂名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和龙眼生产基地,扶持高州市龙利果业有限公司加快荔枝、龙眼等的烘干、剥壳和保鲜等方面的机械化,实现了当地大宗特色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等省内农机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加大了研发创新力度,研制出水果智能分级、蔬菜清选包装、香蕉假茎还田、甘蔗收获、甘蔗中耕培土、智能化养猪、激光切割等一大批广东特色农机设备。广州市率先开展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补贴工作,补贴面广量大,程序规范,效果显著;东莞农机推广站建设等项目的平台辐射效应明显,在抓好市级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致力于各镇区专项示范网点的布设,建立了香蕉、花卉、蔬菜、草皮等不同类型的节水喷灌示范点。顺德区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对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企业和农户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财政(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中划出300万元,作为“花卉世界兰花生物科技示范园区”项目的扶持启动资金。2007年,为推动区花卉品种结构优化和塘基基面的有效利用,区财政预算安排30万元用于当地乐从、勒流、杏坛和均安4镇(街)基面大棚种植花卉一品红试验示范的种苗、设施方面的补贴,按大棚搭建面积每亩补贴一万元。可以看出,广东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态势良好的经验和启示有:坚持产学研推结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自主创新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结合;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发展特色农机社会化、产业化服务;坚持政策引导,促进特色农机又好又快发展。(二)发展思路1、突出重点突出重点产业。重庆市特色经济作物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