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性生殖》教案3.doc_第1页
《有性生殖》教案3.doc_第2页
《有性生殖》教案3.doc_第3页
《有性生殖》教案3.doc_第4页
《有性生殖》教案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有性生殖(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受精过程。课标解读1简述受精的过程和意义。2简述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3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教学地位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学习了减数分裂之后对动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应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材介绍了绿色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和个体发育过程,把上一节学习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具体化,并让学生了解了绿色植物和脊椎动物的整个生活史。教法指导绿色开花植物和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属于过程性的内容,通过图片和多媒体动画展示的效果较好,因此教学过程中可借助教材插图、动画让学生观察过程,然后让学生总结过程效果较好。(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是怎样产生的,种子又是怎样发育成植株,然后又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的?2脊椎动物一代一代的繁衍,每一代的繁衍经过哪些过程?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1)阅读教材P1820相关内容,填写“【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和知识2,完成思考交流1”。(2)阅读教材P2021内容填写“【课前自主导学】知识3和知识4,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之一导出课题。步骤2:检测预习效果:作答【正误判断】并进行校正。步骤3:总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染色体和DNA变化的坐标曲线,并分析变化原因,通过【例1】强化。步骤7:诵读【结论语句】,当堂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分组解答教材P22【评价指南】。步骤6: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本课时重要知识点并以网络图形式呈现,互评后参看【本课知识小结】的网络构建。步骤5:学生图解脊椎动物个体发育的过程,思考细胞分裂、分化对发育的意义,分析卵裂过程中的变化,通过【探究3】总结并以【例3】进行典例分析。步骤4:学生回答绿色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通过【探究2】总结并以【例2】进行典例分析。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简述受精的过程和意义。2简述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3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重点)2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重点)3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重难点)受精孕育新的生命1.含义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2过程起始:精子细胞膜与卵细胞细胞膜的接触过程终止:两者细胞核的融合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4意义(1)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启动细胞不断地分裂。(2)决定性别。(3)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共同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1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什么结构?【提示】 糖蛋白。有性生殖及其意义1.含义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过程 3意义后代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1双受精(1)含义: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2)过程: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胚。精子两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3)适用范围:被子植物。2子房的发育(1)果实的形成子房壁胚珠珠被子房果皮种子种皮果实(2)胚乳的发育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养分,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3)胚的发育实质: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发育结果: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2玉米的体细胞有染色体数目是20条,玉米胚细胞、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各是多少?【提示】玉米胚细胞和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0条、30条。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及个体发育1.配子的来源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在精巢和卵巢中经减数分裂形成的。2生殖过程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3胚胎发育(1)含义: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2)过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3)三胚层的发育4胚后发育(1)含义: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2)类型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1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提示】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2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卵发育为胎儿的过程中。()【提示】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中。3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4相互结合成为合子的两性生殖细胞一定来自不同的亲本。()【提示】自花传粉的植物,其两性生殖细胞来自同一个亲本。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提示】葡萄既可以通过种子(有性生殖)繁殖,也可以通过扦插(无性生殖)繁殖。受精作用及意义【问题导思】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变化规律如何?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有哪些?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连续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1)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变化分析曲线AB,染色体经历了2N4N2N的变化过程,表示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原始生殖细胞。曲线BC,染色体经历了2NN2NN的变化过程,表示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有性生殖细胞。曲线DE,染色体由N2N,表示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正常。(2)DNA含量变化曲线变化分析曲线AB,细胞中的DNA在有丝分裂中复制一次,即由2C4C;细胞分裂一次,即DNA含量由4C2C。曲线BC,细胞中的DNA在减数分裂中复制一次,即由2C4C;细胞分裂两次,即DNA含量由4C2CC。曲线DE,配子中DNA含量为C;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融合形成受精卵,其DNA含量变为2C。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1)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因而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如图,假定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2)有利于物种的变异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等片段的互换导致配子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和其发育成的个体的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变异。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审题导析】(1)弄清横坐标及纵坐标表示的意义。(2)可先判断出a、b、c、d各代表的时期,再根据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对各项作出分析。【精讲精析】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a、b过程是减数分裂,其中a过程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选项错;b过程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后细胞数目变多,B选项错;c过程是受精作用,即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C选项正确;d过程是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只是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D选项错。【答案】C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个体发育【问题导思】绿色开花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发育形成的?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1个小孢子(花粉)母细胞4个小孢子4个花粉粒4个成熟花粉粒(每个花粉粒内含有2个精子)(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4个大孢子,3个退化,剩下的1个经过3次连续的有丝分裂8个子细胞(内含1个卵细胞和2个极核),组成 胚囊2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发育来源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1)个体发育中,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和珠被发育成的种皮是母本的一部分(遗传物质与母本相同);受精卵发育成的胚是新个体(幼体),其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胚乳中的遗传物质有2/3来自母本,1/3来自父本。(2)双子叶植物种子如大豆、花生等没有胚乳,原因是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子叶吸收。(3)一个胚珠发育成一个种子,一个子房内可着生多个胚珠,因而有些植物的果实内可以形成多个种子。(2013苏州新区一中高一质检)下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种子幼苗 受精极核 受精卵种皮A是玉米个体发育的起点B结构存在于大豆种子中C与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不同D图中内容包括了玉米个体发育的全过程【审题导析】(1)根据图解判断表示的含义。(2)弄清玉米和大豆种子的形成过程和个体发育的概念。【精讲精析】图中的是胚,是胚乳,是珠被。玉米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A项错。大豆中没有胚乳,B项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C项正确。玉米个体发育还包括幼苗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D项错。【答案】C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细胞学基础及卵裂期细胞的特点【问题导思】高等动物个体是如何发育的?卵裂期有哪些特点?原肠胚各胚层的发育方向是怎样的?1高等动物个体发育的过程2细胞学基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细胞分化的时间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贯穿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2)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关系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就越低。3卵裂的本质及特点(1)本质:有丝分裂。(2)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不生长。参数变化曲线胚胎体积、每个细胞中DNA含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增多有机物总量、每个细胞体积减少DNA总量、细胞数量、核质比增加4.原肠胚的特点及发育方向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过程表示胚胎发育,过程表示胚后发育B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C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在此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变态发育D囊胚期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分化【审题导析】(1)弄清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过程。(2)卵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但不生长。(3)变态发育的特点。(4)囊胚和原肠胚的特点。【精讲精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现逐项分析如下:选项内容指项,联系分析A胚胎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而不是到原肠胚结束。由幼体到形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是胚后发育,故A项错误B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体积不断减小,胚的总体积无明显变化,故B项错误C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幼体不经过明显的变化就生长发育为成体,属常态发育,故C项正确D原肠胚期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分化,故D项错误【答案】C本 课 知 识 小 结网 络 构 建有性生殖受精过程意义有性生殖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结 论 语 句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稳定。2有性生殖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3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生殖方式。4双受精包括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这两个过程。5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1(2013震泽中学高一检测)维持高等生物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A遗传和变异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解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答案】D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解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以后,其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的细胞核,所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同时也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因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在细胞质内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母方比父方多提供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故A项错误。【答案】A3人们认为,自出现了有性生殖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了。以下解释中符合题意的是()A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更大的变异性B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得更快C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D有性生殖过程只有高等动物才具有【解析】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集合了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更大的变异性。【答案】A4(2013丰县中学高一检测)玉米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卵细胞、一个极核、胚细胞、胚乳细胞、珠被细胞、子房壁细胞所含有染色体数目依次为()A10、10、20、20、20、20B10、10、30、30、20、20C10、10、20、30、20、20D10、20、20、30、20、20【解析】卵细胞、精子、一个极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胚细胞、珠被细胞、子房壁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和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胚乳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1.5倍。【答案】C5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的机制是()A青蛙个体大,尾部相对小B青蛙上岸后,尾部组织脱水萎缩C尾部功能被四肢代替D尾部细胞发生凋亡【解析】青蛙是两栖动物,个体发育的胚后发育是变态发育,幼体的发育过程中,尾部细胞凋亡而消失。【答案】D6(2013苏州新区二中高一测试)高等生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_开始的,主要进行_分裂。(2)个体发育成熟后通过_产生配子,它发生在植物的_中,动物的_中。(3)图中B过程是_。青蛙的该过程是在_中进行的,人的该过程是在_中进行的。(4)青蛙的C_过程和D_过程合称为_,蛙的胚后发育属于_。(5)高等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是:卵裂_胚_胚(具有_个胚层)_。(6)A、B两过程的重要意义是_。【答案】(1)合子有丝(2)A减数分裂花药、胚珠精巢、卵巢(3)受精作用水输卵管(4)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个体发育变态发育(5)囊原肠三幼体(6)保持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RNA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解析】精卵融合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相互识别是依赖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A项错。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B项错。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C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有父方和母方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一半,后代不可能继承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D项错。【答案】C2(2013东山高级中学高一检测)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的细胞变化是()A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受精卵的细胞膜失去对精子的识别能力D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解析】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中浅层的细胞质立即释放相应物质,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然后精卵细胞核发生融合。【答案】C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C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解析】有性生殖指由亲本产生雌雄配子,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广泛遗传物质的组合,增加了变异的几率。【答案】A4(2013包场中学高一测试)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这些方法的主要优点是()A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B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C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D增加后代变异性【解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但由于有变异性,亲本的优良性状不一定能保持。【答案】C5(2013盐城中学高一检测)右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则图中分别表示()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解析】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结合为合子,为受精作用;合子通过有丝分裂产生许多体细胞组成生物体,是有丝分裂;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是减数分裂。【答案】B6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发育成胚B胚珠发育成种子C胚和胚乳都在胚珠中发育D一个极核与两个精子结合后发育成胚乳【解析】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在子房的胚珠里面,受精卵逐渐发育为胚,受精极核逐渐发育为胚乳,整个胚珠就发育为种子。而受精极核是由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结合后形成的。【答案】D7(2013池州高一检测)下列与动物卵裂无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A中心体B核糖体C线粒体 D高尔基体【解析】卵裂为有丝分裂,该过程有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这就需要有中心体和核糖体参与,线粒体提供能量。而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蛋白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卵裂过程中不会分泌蛋白质。【答案】D8(2012聊城高一质检)果园中同时种植许多不同品种的桃树,开花时蜜蜂相互传粉,但不同的果树年年照样结各自口味的果,不会因互相传粉而改变口味。这是因为()A只传粉而没有受精B传粉受精但没有改变种子的基因型C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肉细胞的基因型D桃子雌蕊不接受其他品种的花粉【解析】本题考查果实各部分的来源。口味是桃树表现出的一种性状,体现在果皮上,是由母本子房壁细胞经有丝分裂,进一步发育形成的,故它的遗传物质与母本一样,与受精无关,因此年年所结的果实不会因传粉而改变了口味。【答案】C9(多选)下列不属于个体发育的实例是()A受精的鸡蛋发育成小鸡B玉米种子从萌发到植株开花结果的过程C人从婴儿期到青春期D蚕的受精卵发育成成蛾【解析】生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胚(植物包括受精极核胚乳)幼体(幼苗)成体(植株)。鸡蛋发育成小鸡,未发育成成鸡。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缺少受精卵到胚这一阶段。婴儿期青春期,缺少受精卵胎儿,青春期成体两个环节。【答案】ABC10(多选)(2013启东中学高一检测)下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Bb过程中有机物的重量一直持续增加C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过程可以发生在c过程D在d过程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解析】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答案】ABD二、非选择题11下图表示一个卵原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B时期的细胞叫做_,BC时期发生的变化是_。(2)CDE时期进行的是_,EF时期的细胞叫做_。(3)EFG时期进行的是_。(4)GH时期的细胞叫做_。(5)HI时期表示发生了_。IJ时期的细胞叫做_,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解析】本题的解答首先要识图,其中AC时期为减数分裂的间期,CE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EG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HI时期发生精、卵细胞的受精;IJ时期的细胞为受精卵,受精卵以后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另外还要仔细审题,把握题中给出的“一个卵原细胞”,来准确完成下面要填的各细胞的名称。【答案】(1)卵原细胞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3)减数第二次分裂(4)卵细胞(5)受精受精卵有丝分裂12实验探究(2013张家港高级中学高一检测)蟾蜍个体性成熟后,雌雄个体将生殖细胞排出体外进行受精,请设计实验证明受精能激活卵细胞的新陈代谢并能启动细胞分裂。(1)实验材料:蟾蜍的受精卵和未受精卵若干。(2)实验用具和药品:略。(3)实验原理:蟾蜍是在_进行受精的;受精卵在_中完成发育,进行新陈代谢和细胞分裂时会通过_向水中排出_,使水的pH下降。(4)实验步骤:取材:到水沟中采集200粒蟾蜍的受精卵,立即投入装有洁净蒸馏水的广口水槽中,编号为A组;从_剥取相同数量的成熟卵细胞,立即投入装有洁净蒸馏水的广口水槽中,编号为B组。培养:把广口水槽放在窗台上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培养,向水中不断缓慢通入氧气。检测和观察:用pH试纸检测_;用放大镜观察_。预测结果:A组_;B组_。(5)讨论:到水沟中采集蟾蜍受精卵时,能把受精卵所附着的水草一同投入水槽吗?为什么?为避免检测结果的误差,特别注意应排除_的干扰。实验组是_;对照组是_。【解析】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确定实验目的和实验自变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通过实验问题可确定:实验目的是证明受精能激活卵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分裂,实验自变量为卵细胞是否受精,同时可确定受精的一组为实验组,未受精的一组为对照组。【答案】(3)水中(或体外)水细胞呼吸CO2(4)活蟾蜍体内水槽中水的pH的变化细胞是否分裂pH下降较快,细胞在分裂pH变化不大,细胞不分裂(5)不能。水草的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会影响检测结果。其他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细胞呼吸A组B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点母细胞体细胞(受精卵)性原细胞细胞分裂次数1次2次分裂过程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的中央,有同源染色体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有交叉互换现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两极;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行为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不出现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分离子细胞数目2个雄为4个,雌为(13)个子细胞类型体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几乎相同不一定相同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相同点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均有子细胞产生;均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意义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征行为的记忆可以变文字记忆为剪贴“图”的形象记忆。下面是细胞分裂的五个示意图以及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B细胞含有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该细胞处于_分裂的_期,其产生的细胞名称为_。(2)若这些细胞来自同一个生物,则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条,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3)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遗传信息相同的过程与图_有关,与图F中曲线相对应的细胞有_。【解析】(1)图B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正在纺锤丝牵引下向细胞两极分开,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2)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E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图示细胞若来自同一生物体,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D细胞。(3)图示细胞A、C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前后代细胞遗传信息相同。图F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曲线,与之对应的细胞有B、D、E。【答案】(1)812减数第一次后次级精母细胞(2)4D(3)A、CB、D、E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配子的种类1.对于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1)如果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4个两种类型的精子,且两两染色体组成相同,而不同类型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互补。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也就完成了。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所以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子是一样的。即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两两相同。(2)如果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4个4种类型的精子。2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无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是否发生交叉互换,都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3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内,由于含有许多原始的生殖细胞,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种(不考虑交叉互换)。细胞分裂过程中,A和a、B和b是两对同源染色体,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细胞是()AAB、aB、Aa、abBAB、aB、Ab、BbCAb、Ab、aB、aB DAB、AB、Aa、Bb【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图218来表示,如果是一个精原细胞的分裂,则只出现其中的一种情况;如果是一个生物体产生成熟生殖细胞,不同的原始生殖细胞可以遵循不同的途径,出现下列各种情况。【答案】C减数分裂的异常一般情况下,减数分裂是正常进行的,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是正常的,但个别情况下由于一对或几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别移向两极进入两个子细胞或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没有移向两极而进入了一个子细胞就会产生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的精子或卵细胞。(2012江苏高考)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解析】该生物是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应含有6条染色体。分析图示知,着丝粒分裂后分到两极的染色体各有4条,即该细胞分到两极的染色体数比正常时多一条,其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答案】A1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的现象是()染色体复制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细胞分裂两次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ABC D【解析】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答案】C2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04【解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该次极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的,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是正常的,因此,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答案】A3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过程中DNA数量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中的母细胞和子细胞细胞核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DNA数目减半,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子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C1与C2是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二者DNA数目和遗传信息均相同;S1、S2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二者的DNA数目相同,但其贮存的遗传信息不同。【答案】B4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C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有丝分裂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解析】甲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可能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乙细胞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一定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答案】B5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解析】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判断A细胞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B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联会发生在A细胞,不会发生在B细胞。【答案】C6(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