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四号线TJSG-14标项目经理部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地铁R3线一期土建工程施工一标段项目经理部环保、水保管理办法 2016年7月1日发布 2016年7月1日实施 25第 25 页 中铁三局济南地铁R3线一期土建工程施工一标段项目经理部环保、水保管理办法发 布 令为了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加强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施工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污染环境,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特制订环保、水保管理办法。本办法适用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地铁R3线一标项目经理部所属各施工现场。中铁三局济南地铁R3线一期土建工程施工一标段项目经理部环保、水保管理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发布执行。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地铁四号线TJSG-14标项目经理部目 录第一章 总则01第二章 环保、水保护管理体系02第三章 环水保的职责范围 04第十一条 项目部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04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人员职责05第四章 施工现场环水保管理06第五章 环境监测07第六章 管理制度08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计划制度08第二十三条 环保“三同时”制度08第二十四条 环保目标责任制度09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监控检查制度09第二十六条 环保水保宣传教育制度10第二十七条 重要环境因素、重大污染源评价制度11第二十八条 污染源控制制度11 第二十九条 限期治理制度12第三十条 环保工作报告和监测制度13第三十一条 环保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3第三十二条 奖励处罚制度14第七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基本措施16第三十三条 植物、植被保护措施16第三十四条 人文、自然景观保护措施16第三十五条 施工噪音控制措施16第三十六条 水环境保护措施17第三十七条 大气污染、空气环境保护措施18第三十八条 水土保持措施19第三十九条 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措施19第四十条 文物保护措施20第四十一条 公众干扰的防治20第四十二条 监督举报措施20第四十三条 为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采取以下措施20第四十四条 施工驻地21第四十五条 临时工程21第八章 控制程序和相关规定22第四十六条 环境方案、措施管理、环保应急预案22第四十七条 环境经费管理 22第四十八条 控制程序22第四十九条 相关规定 23第九章 附则24第五十条 本办法由项目部负责修改和解释 24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24附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25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进一步加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中铁三局西安地铁四号线TJSG-14标项目部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遵循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行全过程有序可控的原则。第三条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工作要在单位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下,配合党政工团组织,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各项活动。第四条 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接受地方、行业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指导、监督、协调,理顺与地方、行业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关系。第五条 环境保护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及储存场、施工机械营地及其临近受影响的范围。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及其所属工区。第七条 项目部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统一编制下达,环境保护项目资金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保证。第二章 环保、水保护管理体系第八条 建立健全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机构,项目部建立专职的管理部门。安全质量部是环境保护的专业归口部门,是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执行者。第九条 作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是施工企业应尽的义务。项目部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书记、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环境保护管理领导组,下设安全环保部,项目部配设专职环保工程师,负责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日常管理工作。按照国家、西安地铁公司及地方政府的规定和要求,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领导组织机构:组 长:武永珍 副组长:侯大鹏 郑 航 郭云飞 张焕领 武旭辉 孟令涛 组 员:刘宗献 王 兴 肖志兵 邓庆双 赵文龙 李建超 第十条 各环保人员要熟悉专业知识、生产业务知识和一定的技术水平,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环保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机械管理负责人材料管理负责人其它有关部门1、监督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不符合纠正。2、发现并配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3、开展环保活动和环保培训。4、保证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1、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的环保方案。2、监督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落实。3、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4、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和文明施工培训和考核。1、合理安排生产、减少对环境干扰。2、制订各项环保技术措施。3、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1、保证使用的各类机械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2、监督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章作业。1、保证按要求贮存和堆放材料。2、对有毒有害危险品严格管理。3、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再利用。1、财务部门保证环保工作所需经费。2、行政部门负责各项后勤保障符合环保要求。各工序、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内的具体工作第三章 环水保的职责范围第十一条 项目部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1、传达贯彻国家、行业、上级颁发、制定的环境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措施和要求,提出贯彻执行的措施,并监督执行。2、研究提出环境保护的办法、目标、规划,对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安排和部署。3、监督检查本单位承建的工程项目中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执行情况,有关环境保护设计文件的审核情况和施工中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质量情况。4、监督检查本单位管理的小型建设项目和自建的生产、生活设施“三同时”执行情况。5、监督检查生产、生活区的各类污染源排放及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情况。6、组织研究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7、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台帐。8、负责环境保护日常工作,负责与上级和地方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联系。9、协调处理与地方的环境保护问题,参与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故。10、单位工程开工前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项目部要结合承担施工项目特点,对本项目桥梁工程、生活区等方面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活动、污水、废弃物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重大影响环境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方案,针对环保管理制定奖罚细则。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人员职责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2、熟悉分管工作及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并实施监督检查。3、参加各类环境保护检查,认真履行职责,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整改,做好记录。4、凡发现污染问题,视问题的严重程度签发通知书,并通知所在单位领导处理。5、加强专业理论、技术、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6、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第四章 施工现场环水保管理第十三条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项目必须纳入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加强生产过程中废水、废(烟)气、施工扬尘、噪音(振动)、固体废弃物(碴)的排放控制,建立目标、实现达标排放。第十四条 工程项目施工临时用地要节约土地。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防止水土流失,有利生态平衡。特别注意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的环境保护。工程竣工后要尽量恢复、修复环境。第十五条 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首选低噪声、低振动、低排放的机械设备。第十六条 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在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污染。第十七条 固体废弃物应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堆放、弃置。有害固体废物的堆放、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第五章 环境监测第十八条 污染源的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督促检查监测工作的开展,收取、分析监测报告。第十九条 集团公司卫生防疫站为环境监测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监测工作的技术、业务管理和指导。第二十条 项目部要积极配合支持监测人员的工作,监测单位要及时将监测结果报告通知污染源单位并上报环境保护科。第二十一条 项目部根据污染源的监测结果,对不符合西安地铁施工现场环境标准的施工现场,采取及时有效措施,确保环境保护达标。第六章 管理制度一是坚持环保措施审查制度,对管段重点临时工程、环境敏感点的施工环保措施实施备案、审批制度;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项目部定期进行环保专项检查,将环保检查结果纳入年度考评范围。为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满足要求,项目部必须根据国家法律、省、区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设计编制单独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同时,在施工中应严格按方案进行,并留存相关的资料(反映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原始情况、变化情况、治理情况的图片、影象、文字)。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计划制度施工前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对生产生活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详细调查施工驻地、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区域的环境概况,根据国家、地方政府、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部的办法,结合西安地铁公司对环境保护施工的要求,编制由于施工活动可能造成的施工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施工环保措施计划和具体措施,报监理审批。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把施工对环境、邻近单位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第二十三条 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投产的制度。施工时根据环保设施设计及施工方案,做好设计环保设施及临时工程的环保设施,保护好施工现场及驻地周围环境。第二十四条 环保目标责任制度建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分级管理,层层落实。项目部负责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下达、实施和考核工作,将环境保护工作与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权力、利益和义务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奖优罚劣。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监控检查制度1、按国家、地方政府、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标准及项目部的管理办法进行。2、环境保护检查原则上与安全检查同时进行,侧重于检查所制定的措施、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新风险,由项目部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小组”,对新风险进行评价,确定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只上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的部分)。3、项目部安全质量环保部根据发布的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确定监控重点,进行重点监控。4、安质部门的经常性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要有详实的记录,提出整改建议,对整改的结果要及时进行验证。5、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和上级机关组织的环境保护检查活动,积累环境保护管理经验,推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6、定期检查 1)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全标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大检查,由安全总监主持,安全质量环保部组织,工程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参加。2)每周进行一次环境保护检查,安全质量环保部,工程技术部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参加。7、专项检查安质部门、专(兼)职环保员对所辖生产区域、生活区域根据其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制定的控制措施、方案等进行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施工驻地、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等区域,重点检查环保设施、生产、生活垃圾排放及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环保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8、非定期经常性检查 1)即从施工准备开始至竣工由专职环保员进行的日常检查。2)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检查环保工作。9、检查报告制度项目部安质部门应于每月末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书面形式报项目部安全总监,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第二十六条 环保水保宣传教育制度1、项目部对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将环境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员工培训教育计划。2、项目部侧重对项目部领导、环境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3、安质部负责对员工和劳务工进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所在地政府和项目部的有关环境保护规定的学习教育,进行岗前环保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熟悉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掌握本岗位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因素,提高环保意识。4、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的技能培训。5、驻地和施工工地进行必要的标语、图片、文字宣传,教育员工和劳务工树立“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生态、环保从我做起”的思想。6、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紧密结合企业环境保护的形势,广泛深入环保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7、各项环保活动要安排具体、目标明确、力争实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十七条 重要环境因素、重大污染源评价制度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由项目部组织技术、安质、材料、机械人员,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工艺流程图所确定的工序,共同识别、评价出施工区域的重要环境因素和施工过程的重大污染源。第二十八条 污染源控制制度1、项目部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应根据识别、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管理方案、措施和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效控制重要环境因素及重大污染源。2、环境保护的策划内容要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后组织实施。3、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应针对作业项目特点、作业环境和岗位的环境因素,编制环保水保技术交底,同施工技术交底一并下达至作业班组。4、对施工场地、作业场所、运输道路、生产设备与设施均应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5、处于市区、风景区、保护区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工程项目,应组织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分析,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及管理方案、应急预案,重要环境因素应按规定建档、登记、上报,并定期监测、评价。6、对施工生产和生活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源,制定相应的防范、控制措施,避免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和影响驻地群众的正常生活。对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存放、集中控制,在指定地点或允许地点集中处理,达到防止或减少污染的目的。7、对使用的外部劳务人员,一律纳入本单位的环境管理范畴,要求劳务人员遵守环境法规和环保要求,积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8、对可施加影响的相关方,要通告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其行为,保护环境。第二十九条 限期治理制度施工中对环境敏感地区进行重点监控,对影响环保的行为要限定治理时间、内容、对象和效果,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必须按限定时间治理完毕,达到环保要求的条件或指标。对施工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及时进行调查、总结,并按照“限定治理时间、限定治理内容、限定治理对象、限定治理效果”四大要求进行限期治理,对造成污染的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污染再次发生。第三十条 环保工作报告和监测制度特殊地区的环境因素和特殊环保内容受地方政府或西安地铁公司的监控,项目部应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定期汇报工作,及时办理规定的监测手续。第三十一条 环保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发生环境污染和环境因素事故,按相关规定执行,控制事故发展,减少事故损失和影响。1、事故报告1)环境污染和环境因素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项目环保人员或相应工地(项目)负责人,项目环保员或项目负责人应在8h内向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进行报告。2)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作业单位安全环保部门应及时向上级安全部门进行报告。2、事故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3、事故调查事故发生的工区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4、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作业单位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上级安全环保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上级安全环保部门实施验证。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项目部安全环保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5)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项目部安全环保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第三十二条 奖励处罚制度1、项目部对各部门、各工区在环保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造成环境事故和事件的单位和人员给予经济处罚。奖罚规定执行西安地铁公司和集团公司规定。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写出书面材料,连同有关资料、证书、文件的复印件报项目部,经审核批准给予奖励;1)获得总公司、市、省、部、国家级环境保护荣誉称号的单位、部门、人员。2)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卓有建树者。3)及时排除环境污染事故隐患,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处罚;1)发生环保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的主要责任者。2)环境保护受到西安地铁公司或地方政府通报批评或处罚的单位。3)因环境保护事故、事件,给企业信誉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责任者。第七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基本措施第三十三条 植物、植被保护措施对施工工人进行保护植物、植被的教育和培训,明确保护责任。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植物,根据有关部门的意见采取措施,合理保护植物资源。提高古树的保护意识,防止损伤古树。在施工过程中严禁破坏用地界以外树木和其他植被。施工弃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抛弃,所有的弃方均应按地铁公司要求由指定的渣土公司运至指定弃土场。第三十四条 人文、自然景观保护措施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取施工场地内按设计及西安地铁公司环保、水保规定的要求设置;施工驻地及施工场地布局合理、有序,避开特殊景观区;施工驻地、施工场地等场地使用结束后,应迅速撤离,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清除油渍和垃圾,平整地面,按西安地铁公司或地方政府要求进行景观恢复。第三十五条 施工噪音控制措施施工期间,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机动车辆允许噪音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电钻、发电机、切割机、搅拌机、振捣器、打桩机械、运输车辆等高噪音施工作业,要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减少噪音污染,减少夜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加强对设备的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噪音等级。施工噪声防治措施主要用来保护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环境敏感点,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机械加工点远离居民集中区或其他敏感点;夜间不安排噪声大的机械施工,尤其是打桩机和发电机等高噪声施工机具作业;按当地政府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学校、医院的敏感时段。尽量将高噪声施工作业安排在周末或假期进行;在施工期间密切监视学校、医院的噪声情况,如果噪声超标采取降噪措施;注意保养施工机械,使机械维持最佳工作状态,使噪声维持最低噪声水平;自备便携式声级计,以便对施工点尤其是敏感点处的噪声级进行常规的监测。第三十六条 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前认真调查地下水分布情况,认真研究由于施工驻地设置、施工场地及工程主体对地表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按国家有关规定保护水环境,做好施工驻地及施工现场排水设施建设,达到当地排放标准,保证生活、生产排污不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源,禁止向水体倾倒建筑垃圾和其他有毒物质。为保护拟建项目部所在地区的水质,采取如下措施:沥青、油类、漆料等化学品不堆置于地下水、饮用水井附近,备有足够遮盖的帆布,防止雨天化学品随雨水进入水体。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物理或化学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指定位置。钻孔桩施工时按施工设计设置泥浆沉淀池。沉淀后的泥浆统一由渣土公司外运至指定地点。第三十七条 大气污染、空气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汽车、设备、机械尾气控制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汽车、设备、机械的定期保养,对不符合的必须检修或停用。做好各种防尘措施,从而减少大气污染。2、施工现场洒水除尘方案(1)在土方开挖、回填、运输、卸载、地基处理等施工过程中,采取喷、洒水措施,保持土方表面有一定的湿润度,防止扬尘。(2)对出入施工现场的各种车辆进行限速(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防止车速过快产生扬尘。(3)对于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行走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避开市政干道和生活小区。对所行走路线分段派专人进行保洁。(4)派专人负责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出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产生扬尘的作业要停止,并采取防尘措施。(5)砂、土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现场土方及垃圾,采取表面固化或围布覆盖等防扬尘措施。防止施工现场的沙尘及轻质材料被风吹至空中污染环境。(6)多余土方及时清运出场,土方、砂石料运输车运输时不得超高、超载,并且车厢必须覆盖防止遗洒、飞扬,减少污染。对施工中产生的泥浆等必须经过沉淀后再及时清运。(7)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要求美化布置,设置“五牌一图”以及安全宣传标语和警告牌。(8)生活区进行绿化,美化现场及降低环境污染。(9)现场禁止燃煤及木柴或其它材料,作好消防管理,控制烟尘在规定的指标内。第三十八条 水土保持措施雨天禁止沟坑开挖作业,防止降雨冲泡沟坑造成松散土体的流失。在土层不稳定地域施工,要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塌方发生。在植被覆盖地区施工时,施工后原样恢复。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施工尽量避开雨季。第三十九条 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措施1、生活垃圾控制措施:(1)在生活区,办公室每层办公室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回收利用。(2)每天安排清洁工及时将垃圾运出到指定的地方,并与当地卫生环保部门保持联系。(3)对塑料类,固体废弃物不得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不得在现场或其他地段未经正确处理便埋填,必须送废品回收站等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化处理。2、施工弃渣控制措施:(1)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照“安全、环保、合理、适用”的原则规划弃渣用地。(2)弃渣场必须远离用水源地、水井、河、渠等地表水体。弃渣必须集中,严禁漫坡乱弃。施工结束后将弃渣整理、恢复,表面用耕植土覆盖。第四十条 文物保护措施施工中发现文物要停止作业,派人保护现场防止哄抢破坏文物,并及时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联系。 第四十一条 公众干扰的防治确保施工行为不破坏沿线的公众服务设施;装备临时供电、通讯、供水以及其他装置;对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资运输,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同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协调,以避免现有道路的交通堵塞;第四十二条 监督举报措施在每个施工现场入口设置一个公告牌,写明工程承包单位、施工监督单位以及当地环保局的热线电话号码和联系人的姓名,以便群众受到施工带来的噪声、大气污染、交通以及其他不利影响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第四十三条 为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采取以下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疾病控制等知识的教育,尤其是一些疫情、传染病等;为施工工人提供必要的自我保护装备,例如安全帽、耳塞、防尘面罩以及其他安全防护装置。第四十四条 施工驻地施工驻地设置化粪池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清理;严禁各种废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存放、集中处理。定期收集施工场地内的固体废物,由统一的垃圾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确保饮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随时保持施工营地的整洁、卫生、有序。第四十五条 临时工程临时工程用地按照批准的施组设计规划、业主要求和当地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生产、生活房屋的四周设通畅的排水系统,并对空地进行绿化,同时场地内采用混凝土进行场地硬化。施工产生的废水,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指定的排水沟道。施工营地、场地、便道在使用完毕后立即恢复原貌,或按业主要求办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管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汽车肇事测试题及答案
- ARDS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经验法则面试题及答案
- 好评制度面试题及答案
- 磨工技师试题及答案
- 任现职期间工作总结
-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全解析
- 家电公司客户分类管理规章
- 风电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清单
- 儿童血压测量课件
- 医疗AI算法揭秘如何构建高效的疾病预测模型
- 电商外包客服合同协议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护理查房
-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知识培训
- 企业研究院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全面剖析
- 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 居家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计划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