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能实验科学functionalexperimentalscience 汪雄 目的与要求 掌握 机能实验教学的性质 任务 目的 生物体机能信号 生物电信号 的生物物理特性 生物电放大器的性能与机能信号记录熟悉 医学人才的成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靠实践的认识论原理 电刺激器的常用参数与设置了解 实验科学的方法学 生物膜电学特性及其意义 第一章导论 introduction 第一节机能学实验概论一 机能实验科学的性质 任务和目的科学分为 人文科学 软科学 实辩科学自然科学 硬科学 实证科学医学实验科学 医学知识来源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实验研究包括 急 慢性动物实验 在体 离体 临床实验有创 无创整体 器官 细胞 分子水平 实验医学 的开创者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实验医学研究原理 实验病理学讲义 动物和植物共有的生命现象 系统地阐述了医学实验研究的方法论 哲学思想 医学实验科学的性质和任务 Principlesofexperimentalmedicine医学与哲学 伯尔纳 Claude Bernard 什么叫机能实验科学 高等医学教育教学 医学理论课和实践课 医学基础专业课程 形态学 机能学实验教学 形态学实验 机能学实验机能实验科学是用实验手段研究机体与刺激 生理 病理 药理因素 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它将传统的生理学 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各自独立开设的实验进行改革 重组 融合构建而成的一门必修课程 过去只验证 各自 现在整体观 创新 机能实验教学的任务和目的 通过科学实验学习和掌握从事医学工作必要的思维方法 实验技术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与思考实现深化认识所学的理论知识 探索未知领域 培养学员动脑 动手能力 探索创新精神和严谨 求实的科学品质 二 机能实验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安排 内容 从事机能学实验工作必需的基本知识 基本方法与技术和结合机能三学科理论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实验实践内容 分为11章 其中1 6章为从事医学机能实验必需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 7 10章为实验内容 第11章为病例讨论 四个阶段 实验基本能力训练 基础性实验 提高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 教学内容与安排 理论教学 4学时 第一章导论 第三章生物信号记录基本知识与原理实验教学 第7 10章实验内容为50个实验 按照专业层次要求选做一定内容 见教学进度表 第11章病例讨论是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结合适宜的病例讨论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其它内容为同学们自学内容 三 机能实验科学课程的要求 考试与考核 课前 预习 心中有数 有备而来课中 动手 动脑 观察思考 学会提问 协作课后 实验报告考核 平时成绩 课堂提问 实验报告 考勤 表现等考试 卷面考试成绩 第二节实验科学中的观察与思考 一 观察 思维 想象与实验科学Observation 人们在对象或现象的自然状态下 有目的地通过感官去研究对象或现象 这就叫做观察 1 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切忌主观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2 尽可能地借助于有关的仪器设备来进行 以克服感觉器官认识的局限性 Thinking Imagine IdeaExperiment 人们在控制对象或现象的条件下有目的地通过感官去认识对象或现象 就叫做实验 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 利用科学方法 设备 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 排除干扰因素 突出主要因素 在相对的纯粹状态下研究自然现象的认识活动 严重肝脏疾病引起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Neuropsychiatricsymptomsoccuringinpatientswithacuteorchronicliverdiseases 继发性 症状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 HE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一个从轻到重的连续过程 可人为地分为4期 肝性昏迷 hepaticcoma 是最后阶段 举例1 肝性脑病氨中毒学说的提出 ATruestory In1960s Apatient Man 30InTaihehospitalVirushepatitis cirrhosisStealotherpatient ssugar notbepunctilious Sleepinotherpatient sbedMentalderangementLethargy coma 第一期 轻微的性格及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 学习 定向障碍 前驱期 分期与临床表现 Moodorbehaviorchanges Inversionofsleeprhythm 扑翼样震颤Flappingtremor asterixis 第三期 昏睡期 精神错乱 易怒 暴躁 昏睡期 Mentalderangementandlethargy 肝性脑病第四期 第四期 昏迷期 神志丧失 不能唤醒 昏迷期 肝性昏迷 hepaticcoma Eck aRussianphysiologistDog portal systemicshuntComaaftereatingmeat2 MannRepeatanimalexperimentCheckplasmaammoniacontent 举例1 肝性脑病氨中毒学说的提出 举例2 青霉素的发现 Shortstory 弗莱明的实验研究1928 9 青霉菌1930年代 弗洛里 钱恩1945 诺贝尔奖偶然性必然性 溶菌酶的发现 第二节实验科学中的观察与思考 二 逻辑思维在实验科学中的应用逻辑学 logic 是一门以推理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成语故事 1987 费翔 板子老爷演绎推理 其特点是如果前提都真 则结论必然真 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 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张举断案 第二节实验科学中的观察与思考 二 逻辑思维在实验科学中的应用归纳推理 前提是一些关于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命题 而结论则是关于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性命题 归纳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 其前提真而结论假是可能的 内经故事 大敦穴的发现三七治疗跌打损伤的发现维生素B1缺乏与脚气病的关系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主要区别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知识的前提推出一个特殊性的知识的结论 即从一般过渡到特殊 而归纳推理则是从一些特殊性的知识的前提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知识的结论 即从特殊过渡到一般 演绎推理的结论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即其前提真而结论假是不可能的 一个演绎推理只要前提真实并且推理形式正确 那么 其结论就必然真实 而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除外 的结论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 而只具有或然性 即其前提真而结论假是有可能的 也就是说 即使其前提都真也并不能保证结论是必然真实的 归纳推理为演绎推理提供前提 两者互相依赖 互为补充 比如说 演绎推理的一般性知识的大前提必须借助于归纳推理从具体的经验中概括出来 没有归纳推理也就没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也依赖于演绎推理 比如 归纳活动的目的 任务和方向是归纳过程本身所不能解决和提供的 这只有借助于理论思维 依靠人们先前积累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指导 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演绎活动 单靠归纳推理是不能证明必然性的 因此 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 人们常常需要应用演绎推理对某些归纳的前提或者结论加以论证 没有演绎推理也就不可能有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主要联系 举例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中 给家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第二节实验科学中的观察与思考 三 唯物辩证法在实验科学中的应用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两点论 对立统一规律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方面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科学发展 辨证地去思考质量互变规律医学发展既依靠分析 也依靠综合 第三节实验结果的处理及表示 一 实验结果的处理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数量的变化时程的变化结果的性质部位的分析二 实验结果的表示方法直接标注表格对照统计学处理 第四节实验报告及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实验项目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 总结结果 寻找规律 推理分析 导出观念 得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 第二章实验动物基本知识及常用生理溶液配制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种类 品系 特点及编号 p13 第二节实验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第三节常用实验动物一般生理参数第四节机能学实验常用生理溶液及配制第四章实验设计与机能学实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p53 第五章机能实验常用器材及仪器 p85 第六章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p108 第三章生物信号记录基本知识及原理 第一节生物膜的电学特性一 生物膜的等效电路二 膜时间常数三 膜的离子电流和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四 刺激强度与膜电位第二节生物电信号的特性第三节生物电信号记录中的若干问题第四节生物放大器的性能指标与作用第五节电刺激器的应用 一 生物膜的等效电路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生物膜的等效电路 生物膜的结构可兴奋细胞的跨膜电位差与离子的选择性通透性跨膜电位差的物理学描述 电阻抗 R 或膜电阻 Rm 膜可贮存电荷的物理学描述 电容器 C 或膜电容 Cm Rm与Cm的并联关系即膜的等效电路 二 膜时间常数 刺激与兴奋矩形脉冲刺激电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 a 纯电阻元件的膜电位变化与脉冲电流变化同步b 纯电容元件的膜电位变化减慢 但保持其起始斜率c 含阻容元件的膜电位呈指数变化 Vm I Cm Vm I Cm 1 Cm可减慢电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 是因此前Cm须经历充 放电的过程2 膜电位变化快慢由时间常数决定 即t值越大 Cm充放电流越小 越慢或电容器两端电压 UC 达到某一定值所需时间越长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膜时间常数 进一步的物理学与生物物理学描述 1 时间常数是标志RC电路充放电的基本参数2 RC电路中 电路的电压 E 随时间呈指数变化 3 由矩形脉冲电流引起的生物膜电位变化 Vm ImRm 1 e t t 4 公式中e 2 72 为指数系数 t RC为时间常数5 公式表明 膜电位下降到最初值的1 e所需时间为一个时间常数 即膜电位变化达最终值的63 所需时间为一个时间常数6 不同的生物膜 t值大小也不同 同一标本的t值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 E IR 1 e t t 不同细胞的电学常数 细胞种类电阻电容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膜抢乌贼巨轴突29207001 1蛙肌2008715000 94HomarusVulgaris轴突6020600 70001 3CarinusMaenas轴突90202000 160001 1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膜时间常数 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 1 生物膜中t的变化很大 神经元约1 20ms 但经检测 单位表面积的膜电容却较恒定 约10 6F cm22 不同时间常数反映了不同细胞的Rm的不同 乃至同一神经元的各个膜区域之间的区别 而Rm的差异又代表膜离子通道类型 密度和调节方面的特性 总之 膜时间常数在决定神经元高度复杂的内在电活动 以及细胞对刺激的反应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3 生物机能实验中 多种因素如标本干燥 机械牵拉等不良刺激都可使Rm增加 影响其电活动及其对刺激的反应 因而实验中为保持标本机能状态的正常及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应尽量避免不良刺激对Rm的影响 跨膜离子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跨膜离子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欧姆定律及其表述 1 通过某一导体的电流 I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V或E 成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 R 成反比 I E R2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 g 1 R 引入电导概念 I gE3 电导概念可更好地描述离子通道允许电流通过的能力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跨膜离子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应用欧姆定律描述跨膜离子电流与膜电位的关系 1 离子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导体 各种离子经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是顺化学梯度的转运 故其产生的电流的大小 I 既取决于膜电位差 E 及通道的电导 g 也与该离子的平衡电位 Es 有关 I g Em Es 2 公式表明 离子流过通道的驱动力是Em Es而非Em3 若以膜电位为横轴 离子通道电流为纵轴作图 可了解跨膜离子电流 I 与电压 V 的关系 Current Voltagerelationship 或称为I V曲线4 F Em Es即离子流过通道的驱动力drivingforce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跨膜离子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1 图中的斜率即为该通道的电导 若电导为一常数 I V关系便呈线性2 曲线还表明 不仅离子流过通道的驱动力不是E 而且电流为0的电位是与离子的平衡电位相等的电位而不是0mV处 因电流在此电位改变方向 故又称反转电位3 根据反转电位值可以得出该通道的平衡电位4 根据I g Em Es 可得出g Current Voltagerelationship I VCurve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跨膜离子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研究I V关系的意义 Ik1电流 电压曲线 1 研究离子通道的I V关系 是了解通道生物物理学特性和药物作用机制的基本方法2 实际上许多通道具有非线性的I V关系 尤其可通透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不同或通道的结构不对称等情况下 该曲线往往会向某个电流方向 如内向或外向电流 偏离欧姆定律 即所谓 整流 现象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跨膜离子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实际应用 1 在生物膜的等效电路中 因Rm和Rc以并联方式存在 膜电流 Im 等于跨膜离子电流 Ii 与电容电流 Ic 之和 Im Ii Ic2 公式表明 膜的Ii或Ic变化均可改变Im 而Ii反映了跨膜离子通道电阻 Rm 的大小 Ic反映了跨膜电容 Cm 的大小3 由欧姆定律可知 Im的变化必然改变膜电位 Vm 因而Rm和Cm的不同也将影响到Vm4 因此在测量Vm的电生理研究中 必须注意保持生物膜Rm和Cm处于稳定状态 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 细胞所处功能状态2 有效刺激的三个参数 即强度 时间和强度 时间变化率3 细胞内刺激时刺激电流的方向 如外向刺激电流使膜去极化 兴奋性升高 内向刺激电流使膜超极化 兴奋性降低 不能引发动作电位 因此 在用微电极技术进行实验时 应将正电极置于细胞内 将负电极置于细胞外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外向和内向刺激电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 外向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外向和内向刺激电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 内向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刺激电流与膜电位变化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4 细胞外刺激时电极方向 在正电极处发生超极化 而负电极处发生去极化 细胞外双刺激时 应将正极置于远离离引导电极一侧 负极置于靠近引导电极的一侧 以避免阳极阻滞 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化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化 刺激引起兴奋的原理 1 膜的去极化是电压门控Na 通道被激活及Na 内流的过程 期间常伴随膜电位与K 平衡电位 EK 的差值增大 以及非门控K 通道的K 外流增加 且去极化越明显 K 外流越多2 阈下刺激时 被激活的Na 通道数目少 Na 内流引起的膜被动反应 部分去极化 可被K 外流对抗 使膜的进一步去极化难以实现 而阈刺激可使被激活的Na 通道数目及Na 内流量皆增加 不被K 外流对抗3 阈刺激所致Na 内流及进一步去极化可在二者间形成正反馈 这被称为再生性去极化或再生性Na 内流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化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 对很强的去极化刺激发生的主动反应 图示还表明 刺激强度越大 刺激和AP间的延迟越短 生物膜的电学特性 刺激强度与膜电位变化 神经干或组织受刺激的表现 1 因不同的细胞兴奋性也不同 且手术操作或离体条件等都将影响到生物膜的特性 从而引起兴奋所需的阈强度存在某种差别2 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实施刺激 在最大刺激强度范围内 神经纤维兴奋的数目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 动作电位的叠加还将表现为所记录动作电位幅度的相应增大 这正是不同的细胞分别具有不同的兴奋性的表现3 最适刺激强度在于使神经干中所有纤维都兴奋 此时动作电位的幅度也达最大 第二节生物电信号的特性 信号微弱 电压为mV V 电流为nA pA频率范围很大 0 6KHz 故在使用生物电放大器时应选择适宜的频带信号源内阻高 包括组织 皮肤内阻及细胞膜电阻等 可达几千乃至数万欧姆易受其他电信号干扰 生物电之间的相互干扰 50Hz交流电源对记录电信号的干扰 电极极化电位的干扰 感应电场及空间电磁波的干扰等 第三节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生物信号记录的框架图生物电信号拾取生物电信号的放大与记录诱发生物电现象产生干扰问题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生物信号记录的框架图 生物信号记录的框架图 生物电信号拾取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生物电信号拾取 信号拾取的定义与记录电极的等效电路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生物电信号拾取 信号拾取的两个原则 1 生物电源是欲记录的生物电信号 视其为电源是因它的电位降落在三个电阻上2 仪器记录的信号是极间电阻两端的电位差 电压 3 串联电路中 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与电阻大小成正比 因此 拾取信号的方法与过程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力求电极与组织接触良好即尽量减少接触电阻 以使信号电压主要降落在极间电阻两端 同理两个电极不能短路 否则极间电阻为0而拾取不到信号 二是制作电极的材料导电性能要好或极间电阻要低 以使信号电压主要降落在仪器的输入电阻上 极间电极由电极电阻与仪器的输入电阻串联而成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生物电信号的放大与记录 生物电信号的放大与记录 生物电信号放大和记录的有关方法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生物电信号放大 信号的放大 1 足够的放大倍数2 放大后波形不失真必须选择合适参数生物电信号根据频率分为 直流 如静息电位交流信号 如神经放电 信号的记录 干扰信号 实验不需要的信号如刺激伪迹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生物电信号的放大与记录 关于刺激伪迹 1 生物电信号的记录常面临辨认信号真伪的问题2 可记录到的干扰信号有许多种 其中之一是刺激伪迹3 在电生理学实验中 当刺激器发出一个刺激脉冲时 记录电极将同时拾取到一个双向 呈尖脉冲的电信号 此即刺激伪迹 刺激微迹可被用来作为一个时间点 如从刺激伪迹到刺激坐骨神经干而记录到AP 其时间间隔就是刺激电极处所产生AP传导到记录电极处所需要的时间 诱发生物电现象产生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诱发生物电现象产生 人工诱发生物电的常用方法电刺激器的电脉冲及其矩形波特征 1 电刺激器既可发出一个 两个或多个单独的脉冲 也可连续性地或不停地发出脉冲2 电脉冲多为矩形波 其可提供三个参数 即电压大小 矩形波的幅度 电压作用时间 矩形波的波宽 电压对时间的变化率 矩形波上升的斜率 干扰问题 生物电记录方法及原理 干扰问题 干扰问题的广泛性50赫兹的交流电干扰及其预防仪器的噪声和放大器的信噪比参数一般信号电平与噪声电平比值 10才能满足实验记录需要其它 第四节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通频带高增益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信噪比低漂移 通频带的定义 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通频道 通频带 带宽 1 通频带又称带宽 是放大器选择与直流或交流生物电信号相适应频率范围的技术指标2 生物放大器的通频带下限为0 上限最大频率通常在6kHz以内 这基本能满足机能实验需要3 根据所观察生物信号的频率特性 选择相应带宽可通过调节放大器的 时间常数 和 高频滤波 实现 如在放大器前 后极之间常设置有低和高频电路4 时间常数 又称高通滤波 和高频滤波 又称低通滤波 都是表征RC电路频率响应的参数 其实质都是滤波 放大器的时间常数 高通滤波 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通频道 1 时间常数决定放大器带宽的下限频率 f1 即衰减信号中的低频成份 而让高频成份全部通过 意义在于消除信号基线的漂移和低频噪声 计算下限的频率 f1 1 2 RC 3 14 t RC 2 公式中每一个时间常数t对应一个f1 低于f1的信号常被衰减70 以上 且频率越低衰减越厉害3 因滤波器对信号中不同频率成份的传递函数不同 其应用常面临信号失真的问题 就特定信号而言 滤波器的通频带越宽 失真就越小 但噪声和干扰却越大 放大器的高频滤波 低通滤波 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通频道 1 高频滤波决定放大器带宽的上限频率 f2 即衰减信号中的高频成份 让低频成份全部通过 意义在于消除信号中夹杂的高频噪声2 所谓放大器的带宽即指f1至f2的频率范围 没有进行高通滤波的心电图 调整了高通滤波的心电图 没有进行低通滤波的心电图夹杂较多噪声 高频滤波300Hz 进行低通滤波的心电图已消除高频噪声 高频滤波100Hz 过度的低通滤波会造成信号发生畸变 高频滤波30Hz 具体参数的设置p47tab3 1 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通频道 增益和高增益有关计算公式单纯应用高增益放大器的局限性 见下节 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高增益 高增益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20Log10Vo Vi dcibel db Vi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Vo为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一般要求达到60 120db 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 Vo Vi 103 106倍 生物电信号源的高内阻性输入电阻及信号源内阻与放大器输出电压信号的关系 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高输入阻抗 高输入阻抗 1 令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 Vo Vi AVi I Ri Vs Ri Ri Rs 2 公式表明 放大器输出电压信号的大小与信号源电压高低和放大器放大倍数有关 同时与放大器输入电阻及信号源内阻构成的分压器成正比 记录电压信号的等效电路 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 生物信号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作用 高输入阻抗 1 根据Vo Vi A及Vi I Ri Vs Ri Ri Rs 若Rs一定 Ri越大 分压比则越大或Vo则越高 反之 即同样的放大倍数和Vs条件下 Vo将降低 因此 单纯的高增益放大器不能满足引导内阻高 信号弱的生物电信号的需要 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2 一般要求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106 1M 微电极放大器输入阻抗 10 1013 这样才便于记录高内阻的生物信号3 正常细胞膜阻抗均为103 只有当极间电阻阻抗足够大 信号源内阻相对足够小 即输入阻抗 输出阻抗比值极大时才能顺利检出微弱的生物信号 四 高共模抑制比 commonmodelrej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公司的租地合同范本
- 电梯装潢承包合同协议书
- 精装销售合同协议书模板
- 水质在线监测服务协议书
- 私人饭店里劳务合同范本
- 美业门店合伙协议书范本
- 防火触电交底协议书模板
- 独家冠名广告协议书范本
- 油罐车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自闭症机构与家长协议书
- 经鼻肠梗阻导管护理课件
- DB3701-T 29-2022附件:智慧中药房建设与运行规范
- 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格式12篇
- 人才盘点操作及应用(简版)
- 学校老师联系方式惠州市
- DBJ46-048-2018 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
- 2020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模板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3500词汇诵读加记忆
- 皮肤、斑的认识PPT课件
-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课文原文与翻译
- 环形混凝土电杆检验报告Yφ19012米G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