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时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同步课时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时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同步课时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时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同步课时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3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一、选择题1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的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2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毫无关系3观察右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格物致知的思想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句话反映了怎样的进步思想()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学以致用 d反对中央集权5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6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c d8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夸。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卷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四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燕南、燕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王夫之说:“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四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答案1a2c3c4a5a6c7a8d9(1)不同观点: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问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2)思想主张:材料三、四都认识到了工商业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重视工商业发展的主张,倡导经世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