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线轧辊管理及使用规程(2004修改版).doc_第1页
ASP线轧辊管理及使用规程(2004修改版).doc_第2页
ASP线轧辊管理及使用规程(2004修改版).doc_第3页
ASP线轧辊管理及使用规程(2004修改版).doc_第4页
ASP线轧辊管理及使用规程(2004修改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SP线轧辊管理及使用规程RZ/JS 702562003一、 管理规定1、轧辊参数轧辊类型尺寸(mm)材质辊身硬度HS重量(T)有效直径辊身长全长R1WR1270/11701700521060CrNiMo铸钢52-6026.053R2BUR1400/13001700493070Cr3Mo45Cr4NiMoV55/6568331.586R2WR800/75017004810高Cr钢68/7810.610F1-6BUR1550/14001700538045Cr4NiMoV68338.189F1-2WR700/64017304620高Cr铁高速钢6838338.740F3-6WR665/61520004860高NiCr8038.4352、轧辊磨削精度辊型:0.015mm振摆:0.020mm圆度(直径值):0.020mm圆柱度:0.03mm表面粗糙度:Ra精轧WRRa 0.4精轧BURRa 0.4R2WRRa 1.6R2BURRa 0.83、轧辊的周转计划R1平辊6对。R2支持辊4对,R2工作辊9对,R2E辊3对。F16支持辊16对,F16工作辊共48对。花纹辊10支。除轧机正常周转外,还要根据轧辊寿命长短做好补充周转辊的准备工作。4、轧辊的磨削标准:对于不同材质的轧辊,轧辊磨削标准也不同。粗轧、精轧支持辊及R1轧辊一般在使用一个周期下机后,在加工掉磨损之后,再加工掉0.8-1mm左右疲劳层,并对精轧、R2工作辊辊身加工掉磨损之后,再加工0.2-0.25mm的疲劳层,减少疲劳裂纹,延长轧辊使用寿命。定期做辊面超声波探伤检查。对卡钢、裂纹、甩尾、等零换下机的工作辊,加工后必须认真(包括超声波探伤)检查,确认无缺陷后方可上机使用,并连续做两次超声波探伤跟踪复查。根据工艺要求加工出规定的辊型和精度,以满足轧钢生产的需要。5、轧辊的报废标准:轧辊报废应含4部分内容,一是根据设备能使用轧辊的最大最小直径,达到最小直径而报废。二是根据产品质量的要求,对轧辊表面存在不可清除的裂纹,剥落、砂眼等缺陷,使轧辊报废。三是轧辊折断报废。四花纹辊扁豆深小于2.2mm后报废。6、有问题轧辊的管理:对有质量问题的轧辊管理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新轧辊进厂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不能使用的采取退货或补货处理。2)对轧机零换辊出现的轻微缺陷,按磨削标准加工后方可上机。3)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轧辊制造质量问题要认真分析,向制造厂提出质量异议,寿命不足30%的按全额索赔;使用不到最小直径的按工作层厚度索赔;对可以清除的质量缺陷,影响成对轧辊使用的直径减少,按一对辊直径减少损失总计确定索赔额。7、轧钢车间与轧辊车间对轧辊接收的管理办法7.1轧辊车间1) 加工完的工作辊必须将扁头立放(F3-F6平放),扁头位置不正确,拆装班在将轧辊运往轧钢跨前必须用扳子把扁头摆正。2) 工作辊在外运前装辊人员必须将辊头擦净、涂油、并检查辊头是否有撞堆现象,如发现问题,处理后运出。3) 磨床班长负责按换辊通知单内容填写轧辊辊号、辊径、辊型等内容并由第二个人审查确认。4) 轧辊装辊人员凭辊单装运轧辊,并在轧辊上签字。5) ASP线轧辊吊辊人员必须同步的将待用的轧辊和辊单运到轧钢跨,经当班轧钢人员检查核对无误后,由轧钢班长在辊单上签字接收。如检查不符合要求,轧辊车间无条件给予处理或调整。轧辊车间每次检修前给轧钢车间提供周转工作辊直径一览表或轧辊使用范围,供轧钢车间参考。6) 对上机后轧辊表面出现的掉皮、掉肉、非轧制及冷却水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裂纹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和事故时间由轧辊车间承担。7.2轧钢车间a) 对粗、精轧支持辊,必须在检修前一天(特殊情况没装完支持辊除外)接收轧辊 辊单,并按辊单核对轴承座代号,按辊单装辊,并根据轧辊辊单提供的轧辊直径调整更换垫板。b) 精轧工作辊:i. 轧辊车间将下次要更换的轧辊备齐后,轧钢车间轧辊接收人员必须认真按磨辊送来的辊单核对辊号、辊径及辊型,检查辊头是否涂油、摆正,及轧辊表面是否有油污、硌印、划伤等质量缺陷,一切正常后在辊单上签字。如有问题直接与当班轧辊班长联系处理。如果轧钢车间接收轧辊当班没有提出问题,则上机后出现因轧辊上机前可检查的质量缺陷因为漏检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和发生事故时间由轧钢车间承担(同时考核轧辊车间责任者)。另外换辊班还要每次按辊单校对辊号。ii. 轧钢车间根据轧辊车间提供的辊径及时更换垫板,并要考虑到下次检修工作辊直径的减少量。c) 对R1E、R2E立辊,换辊前一天接收轧辊辊单,核对辊号,换辊班必须再一次核对辊号,出现问题及时通知轧辊车间,上机后因责任性漏检出现质量问题和事故时间由轧钢车间承担。d) R2工作辊在不能当班上机使用时,必须保留好辊单,上机前需重新对号,出现问题由磨辊间处理,上机后因轧钢车间责任性漏检出现问题,后果由轧钢车间承担,轧辊车间承担相关责任。e) 对R1轧辊,必须在换辊前一天,接收轧辊辊单,并按辊单核对辊号,上机前还要校对,有问题由轧辊车间承担;上机后出现问题是因轧钢车间责任性漏检引起后果由轧钢车间承担。轧辊车间承担相关责任。f) 轧钢车间必须按辊单要求内容填写辊单回执并签字,以便轧辊统计数据使用。对零换下机的工作辊更要写清原因。并在有问题的辊面缺陷部位上划上标记,并注明:卡钢、硌印、裂纹、掉肉等。g) 对轧钢后发现轧辊表面硌印造成质量问题和事故时间由轧钢车间承担。8、换辊制度8.1粗轧区1) 原则上R1辊换辊周期为45.5万吨,正常情况下,R2支持辊和E2小立辊的换辊周期均为两个检修周期(一个月)。原则上尽量保证R2支持辊和E2小立辊交替更换。2) R2工作辊换辊周期为日产6500吨以上时,高铬钢辊每三天更换一次。日产不足6500吨时,按轧制量计算换辊时间。高铬钢辊累计轧制量达到20000吨,应予更换。轧钢车间应对R2轧辊辊面及轧制状态予以关注,必要时提前换辊。每次换R2工作辊,机械必须检查并处理R2冷却水咀。原则上尽量赶到白班换辊。8.2精轧区1) F1、F2支持辊换辊周期暂定为1618万吨,F3F6支持辊换辊周期暂定为89万吨,轧钢车间可以根据辊面状态及检修周期适当延长换辊周期35万吨,轧钢车间应对精轧轧制状态予以关注,必要时提前换辊。2) 为了合理的利用花纹辊,根据目前花纹板生产的实际情况,花纹辊的换辊周期为1800吨。轧钢车间作业长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少量调整。花纹辊辊身两端(300350mm)有轻微飞边,但不影响轧钢时,轧辊车间在辊单上注明“不许窜辊”字样,轧钢车间跟踪使用。3) 对于轧制量较少、有轻微缺陷的花纹辊进行试轧实验。装机前,轧钢车间对花纹辊表面状态进行确认。轧辊车间另备一套新辊。轧制中,根据下卷检查员的反馈,必要时更换新辊。9、异常情况处理9.1 特殊情况下,如轧辊掉肉等,由轧钢车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临时更换。1) 轧制过程中如果怀疑工作辊掉肉时,已经进入轧机的钢轧出轧机,其它没有进轧机的钢能回炉时回炉,不能回炉时按长条处理。2) 确认为工辊掉肉时,不论是上工作辊掉肉还是下工作辊掉肉,都必须将下支撑辊更换;同时联系轧辊车间有关人员对上支撑辊进行检查、确认,经确认如果没有问题时,上支撑辊可不更换。9.2 对于有表面裂纹的R1轧辊及R2工作辊,应在辊单上注明,轧钢车间应予以关注。二、使用工艺规定1、 辊型设计与配置(m)R1R2F1F2F3F4F5F6备注ASPB(上)000280190190185185精轧采用六次方曲线; ASPB(下)00028019019000ASPW(上)000-80/50-80/50-80/50-100/80采用正弦曲线ASPW(下)-10000-80/50-80/50-80/50-100/80l ASPB-支持辊ASPW-工作辊l R2支持辊采用边部倒角:尺寸为0.40mm(半径)100mm(辊身)l 当轧辊材质更换后,辊型需要进行调整,将另行规定2、辊压要求序号轧 辊辊压(mm)1R10-30mm下压2R2(BUR)无要求3R2(WR)6mm上压4F1-6(BUR)无要求5F1F3(WR)0.5mm上压6F4-6(WR)0.4mm上压7F6花纹辊27mm8E1(E2)0.5mm注释:R1辊压尽量按照10-30 mm加工3、应对板形异常措施:3.1 轧制特殊产品,板形控制困难时以及轧辊材质更换时,经生产技术部同意, 轧钢车间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适当调整二项1条中辊型设计与配置表中辊型值。3.2 轧钢车间精轧操作员严格观察带钢轧制状况,加强F3F6各架弯辊力调整与匹配,方法如下:(1) 尽量使各架弯辊力配置呈阶梯状递增或递减,减少将弯辊力集中在某一机架(2) 如果在F5、F6出口出现双边浪过大,应该在降低F3、F4弯辊力的同时,递次增加F5、F6弯辊力(3) 如果在F5、F6出口出现中间浪过大,应该在递增F4、F3弯辊力的同时,递次降低F5、F6弯辊力3.3 如果轧制过程中带钢板形不稳定,轧钢车间要通知电气车间记录相应数据,如:各架辊缝、轧制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