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原生态歌唱”和“院校民族声乐”各就各位、名正言顺地歌唱.doc_第1页
让“原生态歌唱”和“院校民族声乐”各就各位、名正言顺地歌唱.doc_第2页
让“原生态歌唱”和“院校民族声乐”各就各位、名正言顺地歌唱.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原生态歌唱”和“院校民族声乐”各就各位、名正言顺地歌唱李文平去年写过一篇“从青歌赛谈歌唱教育”的小文,在音乐周报2008年5月14日音乐评论版刊发,谈了些关于“西洋美声”教学体系形成之基础时态,以及呼吁建立和完善我国不同地方、民族“原生态歌唱”的教学归纳、形成体系等话题。今天想邀请大家的智慧一同来说说,在我国民族歌唱艺术整体事业发展中,“原生态歌唱”和“院校民族声乐”存在位置、名称、作用不明确的问题,同时提出建议。让我们试着从这三方面来说。一说位置。如果把我国自己的歌唱事业比作一颗树,那么,“原生态歌唱”的位置就是“树根”,“院校民族声乐”的位置就是“树干”。树根与树干是不可分割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它们分工明确,相互依赖、相得益彰。这里,我们要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和田青等专家所作出的努力,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向他们致敬!但是,我们看到,在“原生态歌唱”与“院校民族声乐”两种不同风格的歌唱中,由于位置不够准确,常常会产生误会、引起事端、形成伤害,让人着实心疼。既然“原生态歌唱”是“根文化”,就要保证它的活力,就不能让它离开土壤的位置。只有明确地保证了它的位置,才能让每一条根个性地、充分地吸收营养,保证根独有的价值。也才能为“大树”事业形成坚实的根基。所以,我们说“原生态歌唱”的位置,是根文化,是我国民族歌唱庞大的“树根”;(这里不指原生态歌手个人意愿的发展去向)。“院校民族声乐”是从根文化发展而来的文化,它是在“树根”上成长起来的,像“树干”一样的主体文化。它的形成,是经过我国几代声乐教育家立足于歌唱根文化基础上,吸取“西洋美声”的优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前仆后继,特别是在金铁霖教授为代表的声乐教育家们的突出成就之上形成的。它具有普通话一样的全国流通性,具备大多数国人的审美取向,它的统一性和融合性产生了相当的主体影响力。因此,不难看出“院校民族声乐”的位置,是主体文化 ,是我国大民族歌唱的“树干”。二说名称。位置明确,名称就好办了。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自论语-子路,他老人家告诉我们,在管理上这是第一步。“原生态歌唱”曾经使用的名称有:民歌、民族民间歌唱、民俗歌唱等等,现在大都称为“原生态歌唱”。名称是一个符号,主要体现的是事物的特性,并简明扼要表明其内涵。如果名称不准确,就会产生误导。在“原生态歌唱”的称呼上,是否应该强调出它的方言性,这样才能保住“根文化”的性特,保证不丢失其土壤的内涵。所以,我认为更名为“方言歌唱”更准确些。“院校民族声乐”曾经使用的名称有:民歌唱法、院校民族唱法、民族声乐等等,现在大多称为“院校民族声乐”。它是在“方言歌唱”基础上成长起来,并吸取了西洋美声教学方法的优点,逐步完善了整套歌唱教学方法。它代表了中国大民族的主体形象,已经在实践中被我国政府和民众广泛流通使用,甚至已经被世界认知为中国式的歌唱。近来很多专家已经在呼吁这一名称问题,在这里,我也要进一步增援并提醒:“院校民族声乐”已经成长到了“而立”之时,尽快给它正名为“中国声乐”,好让它在主体文化的位置上名正言顺地承担起责任。三说作用。名正了,言就顺了,作用可就大了!“方言歌唱”和“中国声乐”各有各的作用。先说“方言歌唱”的作用。上述位置和名称中阐明,“方言歌唱”具备的是不同地方民族的特性。正如胡锦涛主席近日在新加坡参加APEC会议期间,通过大屏幕对新加坡在上海学习的学生所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央视新闻播出)。说得太好了,有地方性,就有它独特的、值得尊重的个性文化。在地方与地方、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层面上,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可以交流、展示和学习,不可以评比。我们作为相关活动的管理组织方,没有权利让根与根之间产生对立,更不能妄加评说谁好谁不好。因此,我建议:停止全国性的对不同地方和民族之间“方言歌唱”的比赛,这样的形式容易造成伤害和误导。建议改为充分展示“方言歌唱”的活动,让各地方和民族自己评选出优秀的“方言歌唱”,不受约束地展示其风采,让我们充分享受根的营养,更真实地了解、尊重和继承自己的根文化。再说。“中国声乐”的作用。我们知道“中国声乐”已经在方方面面形成了气候,已经可以像“西洋美声”当年一样,确立和形成国际拓展性的赛事,适应日益扩大的国际需求,发挥其面向国际的文化载体和桥梁作用。因此,我建议:尽快建立和开展“国际中国声乐比赛”;同时将“中国声乐”专业学科,增设到各国的“孔子学院”中,进一步发挥“中国声乐”应有的作用。我相信,“方言歌唱”和“中国声乐”,能“各就各位”“名正言顺”的歌唱,大家就可以齐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