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作者: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译文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歌。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渡光阴。也知道你应该被才高名显所累,但这二十三年的损失也太多了。注释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引:本意为用力拉开弓。这里形容诗人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箸(zh):筷子。举:抬。蹉跎(cu tu):不顺利,虚渡光阴。合被:应该被。合,应该。是与命中注定相符合的应该。例:说唐全传:合当归位。才名:才气与名望。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赏析作者:佚名表达人对刘禹锡的深深理解和真诚劝慰,同时也对其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这首诗,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无限感慨和不平。诗人说:你远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怨愤与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见其直率与坦诚,亦见其与刘禹锡友情之深厚。为此,刘禹锡作了一首酬答诗,即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这句是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虽然写诗才华横溢,但命运始终让人无可奈何。表达的应该是乐天对刘禹锡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愤恨。虽然说命运不可逆转,但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满朝的官吏和当权者的,抱怨他们不珍惜人才。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文流传极为广泛,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2800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最多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律诗知识,能准确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用典抒情、借景抒情的特点。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学习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字词、典故和名句。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生自由回答,教师倾听,适时导入新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在黑板上板书诗题。)二、解题生齐读诗题,掌握“见赠”“酬”等字词的含义,明确诗歌题材(赠答诗)三、吟读(过渡:从题材上来说本诗属于赠答诗,从体裁上说,本诗是一首)1、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的律诗知识。(八句四联;双句押韵;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等)2、生齐读诗歌,字词正音,感受律诗特点,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3、生自由朗读。四、译读1、四人小组合作,对照注释,明确诗歌内容。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1)翻:副词,反而。(2)两个典故:“闻笛赋”“烂柯人”3、教师展示译读文字,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谪居巴山楚水,无人过问境况;遭贬二十三年,我心倍感凄凉。怀念旧友,如向秀缅怀嵇康,思旧赋徒然吟唱;重归故里,似王质观棋归来,烂斧柄犹话沧桑。沉舟之畔,会有群舟竞发、千帆竞扬;病树之旁,定是姹紫嫣红、万树春光。今日你一曲高歌,使我意气风发;趁此饮一杯美酒,我辈豪情万丈!)4、小组诵读展示。五、作者与背景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刘禹锡那样讲究书本上的古老出典,同时又对口头文学的民间歌谣发生了新鲜事物感。他不但学会了唱民歌,还受了民歌的启发,写出了竹枝词杨柳枝词等耐人吟咏的好诗,创造一种新体载。终为一代大师。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当时淮南节度使是王播。王播在扬州设宴招待刘禹锡、白居易两位诗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题为“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四句,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从宪宗永贞元年(805)被贬,到宝历二年,只有二十二年。由于作诗时已是岁末,预计次年春初才能到达洛阳,而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以求平仄协调,符合格律。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诗的首联,便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抒情才能。刘禹锡因积极参加顺宗朝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迫害。在宦官和藩镇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让位给宪宗,王叔文被杀,刘禹锡等被贬。他先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县),调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未离谪籍。朗州在战国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指贬地。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六、读诗思考:1、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2、对过去诗人是怎么看的?对现实诗人是怎么表现的?对未来诗人是怎么展望的?从中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3、拓展延伸:模拟白居易与刘禹锡相逢,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然后表演。4、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5、总结本诗的教学。 七、品读重点品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明确:诗人借景抒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惆怅,但又相当乐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当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描写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并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八、比读展示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