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尼康单反D90及配置镜头的心路历程.doc_第1页
购买尼康单反D90及配置镜头的心路历程.doc_第2页
购买尼康单反D90及配置镜头的心路历程.doc_第3页
购买尼康单反D90及配置镜头的心路历程.doc_第4页
购买尼康单反D90及配置镜头的心路历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购买尼康单反D90及配置镜头的心路历程在无忌潜水好长时间了,跟这里的摄学前辈学了很多有用的摄影知识和器材知识,心感无以为报,所以今天冒泡,把自己购买器材的心路历程如实汇报,一来请泡菜、资深泡菜们给予斧正,二来如能为初入门或即将入门的影友做个参考将是俺意外的收获和喜悦!2000年,笔者买第一个单反尼康F80和老版的24-120镜头,记得是在北京西单商场买的,(多傻!哪贵往哪钻!)当时也花万把块大洋呢!根本就不知道五棵松,更不知道马连道!然后就买胶卷开拍。拍了几卷负片就到好像在崇文门附近的一个大图片社洗照片,貌似洗的比小图片社的好些!闲逛的时候发现还有一种叫做反转片的胶卷。买了六卷,还没拍完两卷,就因工作调动回东北公司总部了。小城市反转片冲洗不了。后来出差到北京就总是忘记带着这些东西,所以就一直放着,现在还在抽屉里呢。估计早都过期了!其实现在想起来,胶片时代,只要你以出好片为目的,摄影爱好比较大的投资不一定是器材,而是胶片!算算账就知道了!那几年出差的时候,带了两回F80+24-120,觉得太大、太笨,不如小傻瓜来得方便,于是在2003年就买了当时应该说最小巧的DC机Canon IXUS400,当时400万像素就很牛了!这小机器出片很好,因为当时这款机器用的就是1/1.8英寸的CCD,现在的顶级DC数码相机佳能G11也才做到1/1.7英寸。当时不明白这么多,只是佳能的机器给俺留下了好印象,即使现在俺随身带着的DC机仍然是佳能的G10!现在想起来,那时没烧起来。只知道低快门速度需要稳定的支撑系统,所以就买了个竖力的架子带三维云台,还不错,现在还跟新的一样,稳定性极佳,就是太重!再有就是SB28闪光灯了,这些东西和F80、24-120在这次发烧之前基本就在柜子里趴着!到了09年五月,看到朋友玩数码单反,拿手里拍了几张,觉得这东西好了,光买机器就行,基本不用耗材,弄个SD卡就全部搞定了,于是就开始了购买数码单反的心路历程!一、机身的选择(一)、入尼还是入佳?应该说就35mm格式的摄影器材里,佳能和尼康是世界上占有率最大的两家厂商,技术和性能都堪称精湛!那么这就给影友入门出了个难题-入尼还是入佳,是出尼入佳还是出佳入尼?其实,只要你买上两本摄影杂志或者买杂志的钱也省了,直接上网了解就会发现。争论入尼还是入佳是实在没有必要的!相信无论是尼友还是佳友,都不会对下面的事实产生争议:1、 尼康的牛头比佳能的狗头锐度、色彩和解像力都好;2、 佳能的牛头比尼康的狗头锐度、色彩和解像力都好;3、 佳能和尼康的机身则是根据市场运作和产品竞争需要,从尼康D3X、佳能1DMarkIII、尼康D3S、佳能5D MarkII、尼康D700.像素和ISO等技术指标呈阶梯状渐次上升,而不同技术指标的机器之间相互比较是无意义的。以上三点应该是有硬件指标可以衡量的,如果说有第四点的话,相信色友们都想到了,那就是尼康的牛头和佳能的牛头相比、尼康的狗头和佳能的狗头相比会是什么结果?应该说还是能比较出去别,但是这个区别就非常小了,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用风格不同来衡量,而不能简单的用好坏优劣来评价!也就是入佳入尼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风格来决定,而无需深度的纠结于各项技术指标的比较当中!更没必要入佳就挺佳贬尼,入尼就挺尼贬佳了!(二)、为什么选择尼康?这个理由可能是简单得可笑,因为俺学过几天美术,所以对产品的外形和颜色一般比较在意,选择尼康的理由就是在沈阳三好街的百脑汇看了几家尼康和佳能的店,详细的看了看两家的镜头形状,最后觉得尼康的镜头有棱有角,再加上牛头的金圈在俺看来比红圈舒服,比较适合我个人的喜好。就选择尼康了!(三)、为什么选择APS画幅没选择全画幅?第一个原因:从数码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尼康全线产品都发展成全画幅格式只是个时间问题,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CMOS的生产成本肯定会日趋下降。记得2003年俺买DC机Canon IXUS400的时候,是上市的第二天花4780大元在中关村买的(好像机器价4500,加上个CF卡好像是128MB的一共4780元),当时的400万像素应该说是高端DC机了,再看7年后的今天,千万像素的千元左右的数码相机满街都是!如果再花4780元就可以买入门单反了!而Canon IXUS400在二手市场上,保存很好的标价400元RMB都几个月无人问津。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尼康系列全画幅相机,技术指标最高的D3X价格太高,对于非以摄影为职业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太过奢侈,如果想亮骚能亮到这个标准,就不如再加点钱买莱卡了!再看亲民一点的D3S和D700,在很多尼康的粉丝中上全画幅的心态多是想一步到位,以后就不用折腾了。但是作为一步到位的机器,在数码时代停留在1200万像素这个指标上或多或少会有些许遗憾!所以数码产品的发展速度告诉俺玩全画幅单反是可以等等的,一等价格下降,二等全画幅技术进一步成熟。这样一来,选择APS画幅的思路就清晰了。(四)、为什么选择D90而没选择D300S?根据前面的观点,现在入手APS格式的机身实属是过渡阶段的选择,那么再看尼康D90和D300S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总结一下D300S大约有四点主要技术指标比D90高:1、取 景 器:D300S:100% D90:94%记得胶片时代,好像除了尼康F5、F6和F100的取景器能达到100%以外,其余的几乎都是92%,另外全画幅的D700也才达到96%,所以俺认为这个指标不很重要。对最终的出片效果影响不大,构图时注意一下即可!2、快门速度:D300S1/8000秒,D90-1/4000秒,这是个比较极端的参数,除了体育记者在特殊的赛事(比如赛车)能用到,其余几乎很少用1/8000秒的快门速度,甚至老一代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一生爱好摄影,可能连1/4000的快门速度都没享受过!于是俺就决定不追求那么极端的感受了,1/4000足够了!3、存储设备:D300S支持CF和SD卡、D90只支持SD卡,这个不用多说,D90用一个大一点的SD卡同时记录RAW和JPG文件也能达到同样的记录效果!还可省下买CF卡的银子购买其他配件。4、机身材质:D300S是全金属机身,D90是金属框架塑料机身,因为俺不是战地记者,也基本不会在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去拍摄,所以,正常的拍摄环境如果保护不好一个塑料机身和镜头,那就太不爱惜器材了,就不如不玩单反了!当然,D300S还有些诸如51点对焦、对焦速度较快,手感更加舒适等诸多优点,但是俺的定位比较明确,APS画幅是个过渡时期的选择!所以,花大价钱娶一个学习好的高中生,还就不如再加点钱娶一个学习一般的大学生D700了,这就不是发此文讨论问题的初衷了!也许有的色友会问了,按你这么说,买D90都用不着,直接买D5000过度多好?这也正是俺要回答的问题,D5000的CMOS芯片和D90的一样大,所以用同样的镜头,和D90的画质效果应该差不多,但是,一个是D5000的体积太小,接很多金圈头会显得头重脚轻,二是D5000没有右肩膀上的LED屏,操作各项指标不很方便,这个肩膀上的LED屏也不可小视,套用取景器的话讲,这个LED屏是腰平操作窗,而相机后背的液晶屏则是眼平操作窗。操作的方便程度不同,有了它,相机的基本功能的操作结构和顶级单反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会为将来入手全画幅机身培养一个无需太大改变的操作习惯。三是价格差不到两千元,就没必要纠结了!二、镜头的纠结笔者在购买尼康D90机身的同时入的第一颗镜头是金广角AF17-35,初衷很简单,只因为个人非常喜欢风光摄影。入手后发现功课做得还不够,对胶片上的优异表现和数码上未经优化的现实问题认识不够充分。(一)、为什么没选择牛广角Nikkor AF-S 14-24mm f/2.8G ED (FX)和12-24f/G ED1、当时尼康的大眼珠牛广角14-24已经上市几个月了,因为这个镜头的眼睛太大,并且突出镜身太多,不能上UV镜,大眼睛不好保护。2、不能上偏振镜和其他滤镜。(在笔者看来,对于风光摄影来说,这是硬伤。)3、没选格式的12-24f/G ED是因为,心里还惦记着全画幅的升级储备。但是,金广角入手没过俩月,就觉得买个单反相机,无论你多么喜欢风光,多么喜欢建筑,可能拍得更多的是人文,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我们可能除了自己的某方面喜好意外,都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就是会用相机记录我们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17-35的焦段显然是不够用的。不够用怎么办?开始烧呗!于是就买书、上网看指标,比样片!看了西平英生的数码单反相机&镜头采购与使用完全手册以后,看到总评五颗星的镜头比较少,目光就瞄准了Nikkor AF-S DX 18-200mm f/3.5-5.6 G IF-ED VR II ,当时正赶上在外地出差,就到电脑城花5750块现大洋入了此头。说句心里话,这个头的大小装在D90上很协调,堪称绝配,当然,这四个字是只从个头和重量而言。至于成像质量,全焦段像场中间的锐度都不错,只是135-200mm之间,边缘锐度下降明显,比较软。到现在,俺也认为这个镜头,对于以记录生活和旅游摄影为主要摄影活动,以拍得到总比拍不到好为目的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不二之选,但是有个前提,你要守住那颗永远不会中毒的清净心。俺就是急速中毒没有守住那颗“心”的一份子!所以一次去北京出差路过沈阳的时候就把金广角和Nikkor AF-S DX 18-200mm f/3.5-5.6 G IF-ED VR II一起出了,赔了1700多大洋,入了Nikkor AF-S DX 16-85mm f/3-5-5.6G ED VR 、AF-S 50mm f/1.4 D (FX)和SB900闪光灯。(二)为什么选16-85mmVR,没选18-70mm、18-105mm、18-135mm?1、16mm相当于FX格式的24mm,18mm相当于FX格式的27mm,几近28mm起点。翻开尼克尔的镜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最开始的时候50mm一直算标准镜头,35mm以下算广角,慢慢的随着前段镜片的不断扩大,28mm算广角变焦的起点,35mm就变成了标准镜头的另一种诠释,又过了几年才发展到24mm为起点的广角变焦。所以从28mm到24mm,虽然只广了那么一点点,也算跨越了一个小的广角时代,当然要选24mm起步了。2、在焦段上,我们再翻开尼克尔的镜头史就会发现,拥有AF-S DX 16-85mmVR一只头,就相当于拥有了AF24-50mmf/3.3-4.5D、 AF24-85mmf/2.8-4D、AF24-85mmf/3.5-4.5G、AF24-120 mmf/3.5-5.6D、 AF-S VR 24-120 mmf/3.5-5.6G五支镜头的焦段,哪有不出手的道理?当然是在APS机身上。3、现场试机,觉得最大光圈,全焦段锐度很高。畸变控制好。4、VR功能很好用,目前笔者手持最低成功点1/4秒。(见图)(三)、为什么没选Nikkor AF-S DX 17-55mm f/2.8 G IF-ED ?1、体积大,分量重,D90挂机略显头重脚轻;2、DX画幅的万元牛头,画质优秀但网络评价争议比较大,性价比不高,从趋势来看保值的性能较差;3、俺已经有了一次目的单一,头脑发热就购进17-35的经历了,这回选择是因为功课做得多了些,同时也理智了很多,最起码知道了合理配置、最佳配置和最贵配置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还是要区别对待的。(四)为什么选AF-S 50mm f/1.4 D (FX),没选AF-S 50mm f/1.8D (FX)?应该说这两个头都是定焦标准镜里的经典镜头了,无论是官方评测还是网友自测,成像质量都没得说,似乎总结起来:50mm f/1.8D在某些光圈下锐度要略高于50mm f/1.4D,而50mm f/1.4D的背景虚化效果和色彩还原比50mm f/1.8D要好一些。俺选50mm f/1.4D的理由是做工比50mm f/1.8D细致手感好些,再就是色彩还原能力比50mm f/1.8D强出的那么一点点。(五)、怎样解决超广角?前面俺讲过,没入12-24F/4G是因为心里还惦记着全画幅的升级储备。其实也不全是这个原因,俺细细的想过,超广角由于它的特性所至,出好片的情况俺总结了三点:1、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这里在荒郊野外的前面必须加个定语“人迹罕至”,因为与人的生活区域比较近的荒郊,你用超广角广来更宽视野的同时,很多时候也会广进来一个回避不掉的“电线杆子”,而使照片的欣赏者大跌眼镜。(当然这里说的“电线杆子”泛指了一切不可入境的不和谐之物。)2、海边的日出和日落,拍海边的日出和日落,应该说超广角的视觉冲击力还是一般的广角镜头比不了的,但是想想俺这一介懒人,不可能想戴维-诺顿那样早晨三点起床和舍去晚饭的时间去等待光线。3、应该是室内建筑摄影,用超广角镜头只要处理好地平线和镜头的角度,确实能够起到拉伸空间夺人眼球的作用。这么广的镜头如果拍室外建筑就不要说广角畸变了,只是个透视变形就够难受的。鉴于此,俺网购了一颗图丽12-24F/4G二代的超广角镜头,这样就做到了没有在没时间去做的事上花那么多钱,同时也免去了一旦有机会做而没有工具的遗憾。图丽12-24二代镜头行货大约是3500左右,使用后感觉做工和手感超越尼康原厂镜头,锐度和畸变控制很好,只是色彩稍淡了些,没用过原厂的12-24,所以不好评价谁强谁弱。(六)、为什么入SB900而没入SB800?这个理由就简单多了,SB800停产了,买不到新的。二手的又无法掌握它的闪光次数,也就无法掌握它未来的寿命。其实就D90机身来讲,笔者个人观点倾向于SB800,从性能上看,无论是摄影大师、器材发烧友还是普通摄影爱好者都给予了“灯神”的评价。SB900体积就太大了,放在D3系列上正合适,具体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掌握!尼康的闪光灯难用众所周知。即将购入的两只镜头,大竹炮70-200mmII和人像皇85 1.4D。这两个镜头不用多说,玩尼康,不差钱的是一定要上的。这两个镜头俺都用过,其中70-200mm用的是小竹炮,感觉非常好。今年一月就和常联系的那家经销商打过招呼,只要他过手大竹炮,一定先检查有看不到瑕疵的一定给俺留下。今天俺还给他打电话,他说,从我打招呼开始,出手十七只了,从镜头外面看进去,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瑕疵,所以就没给俺打电话。这一晃四个月过去了,看样子尼康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俺也就打算妥协了,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