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rksa炎黄土地八字命理初级教程.doc_第1页
Svrksa炎黄土地八字命理初级教程.doc_第2页
Svrksa炎黄土地八字命理初级教程.doc_第3页
Svrksa炎黄土地八字命理初级教程.doc_第4页
Svrksa炎黄土地八字命理初级教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注意】炎黄易学课堂-基础篇第一课:干支历法与八字由来炎黄土地前言:炎黄易学课堂,基础篇共计九课, 是“炎黄土地” 在阳历:2005年10月20日、阴历:2005年九月十八日、干支历乙酉年丙戌月丁丑日顺利的开课的。其中基础篇九课在2005年完成,其中还是要感谢刘美丽同志对炎黄易学课堂基础篇九课的教材的进行文学语言润色及错别字的修正。(注:以后错别字就不要修正了,因为在以后的人们会将此部分字统一称为通假字)。实战篇九课在2008年完成。希望有志于中国古代的数术研究的、有志于发扬中国古代文化的广大易学爱好者,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好象是读小学时的教导,不过在今日初级班也比较用的上,哈哈)炎黄易学课堂的教学文章,为普及易学考虑,欢迎大家转载或转贴,转载转帖时候请注明炎黄土地的文章、而不要占为己有为好,炎黄土地在此感谢。 炎黄易学课堂-基础篇第一课:干支历法与八字由来炎黄曰:我们知道,人们在研究宇宙、研究规律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出发点和一个方向,就象我们从不同的窗户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一样,不同的出发点和方向往往也会造成对规律不同的分解和理会。在数学研究中,我们把十进位作为起点;在几何学研究中,把“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之类规律约为公理作为起点;而在八字命理研究中,我们则把时间作为起点,以古代的干支历法中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之类的东西作为时间的代号并相互约定其中的逻辑关系而作为依据。下面就从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谈起详批八字、及参加炎黄八字培训班请参考:/bbs有意者联系炎黄老师: (炎黄土地全拼)八字生成由来-从十二生肖谈干支历一 十二生肖炎黄曰:很多初接触易学的人,对于 “八字” 或 “四柱”的概念可能是一无所知,但如果谈及十二生肖,问及你的属相,或问及今年2005年是鸡年还是狗年,相信鲜有不知者。十二生肖,就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而这十二生肖最原始的是来自哪里?答案很简单,其实就是来自于干支历中的地支。干支历是中国特有的历法,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记年、记月、记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由这种时间记录法而产生的历法,谓之干支历法。干支历以节气月为分界,即以立春时刻为干支历的年起点,各节的时刻为各干支月的起点。干支纪日是现今历史上最长的纪日法,从中国古代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使用。根据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记载的日食的研究,我国的干支纪日,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未曾间断。目前这种历法一般只用于天文计算和推命的预测术。那么,什么是地支呢? 二 十二地支炎黄曰: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个字。我们的祖先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每个地支一种动物属性,即上述的十二生肖,其对应关系如下: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所以如果你是属于龙的,那么对应的地支就是 “辰”,其余类推可查。地支的排列有固定的顺序,即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排列,这种顺序的排列,对于记年是很有用处的,比如2005年鸡年,2006年就一定是狗年,这是既定顺序所决定的。如此就是十二年为一个循环。地支的此种循环,对于现代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作用。比如你见了一个人,约 35岁左右,但吃不准,于是问:你属什么啊?他说,我属于虎,那你就可以了解,他应该是 31岁,因为属虎,只可能是 19、31、43、结合感觉,当然判定为31。十二地支不但可以代表年,也同样代表月,一年十二个月,每一地支各占一月,顺序为: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此处理解的月,并不可以简单理解为农历月,因为此处月与月之间的分割线,不是以农历每月的初一为准,而是以二十四节气的节为准绳。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三二十四节气炎黄曰:中国的农历为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阳历部分,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精确的太阳历,它直接以回归年(不是农历历法中的历年)为周期,精确到秒,并且将回归年中的细微变化都考虑了进去。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度,因此分为个节气。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为何在后的为中气,其实不过因为在后的大致处于月中的时候,所以称为中气。也有把在前的称为节,在后的称为气的说法。这些并非关键,关键在于需要掌握在前的一个节,乃为干支历中月的分隔点。比如交立春,就是寅月开始,不管此日是农历 正月初三还是十二月二十八,均以立春分界。而立春由于是寅月的分隔点,所以同时也是年的分隔点,比如说 2005年立春开始,就是酉年,之前就是申年。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分隔月的十二节为: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节令的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7日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四十二时辰炎黄曰:十二地支同时又代表十二时辰。在古代,并没有二十四小时的概念,人们只把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当然,为了更加精确,所以还有刻的计时法,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这与现代的一刻为15分钟是不同的,但有类似。午时三刻,夜半子时,等等,均是十二地支时辰中的人们经常能接触到的较为熟悉的说法。所谓午时,即现代时钟的11:0013:00,而以 12:00对应正午时,是古人认为一天中最昼的时间点。夜半子时,其实就是半夜 24:00,也就是古人认为最夜的时间点,而23:00-1:00,就属于子时。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古代并没有二十四小时的概念,只有十二时辰的概念,炎黄是在用现在时间的标准,来说明古代十二时辰的分隔点。所以今日的 23:00,在古代认为已经是明日的开始,所以大家不要因为现代的时间23:00属于今日,而认为还是属于今日,这种概念属于以今混古,是不可取的。十二支对应的十二时辰如下:子23:00-1:00、丑1:00-300、寅3:00-5:00、卯5:00-7:00、辰7:-9:00、巳9:00-11:00、午11:00-13:00、未13:00-15:00、申15:00-17:00、酉17:00-19:00、戌19:00-21:00、亥21:00-23:00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 即:夜半者子也, 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哺时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 而天干却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五十天干炎黄曰:干支除十二地支外,还有十天干,十天干按照顺序,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可能在中学学过化学的人均应该知道,初中的化学书本就要求背出此十干。六六十干支历炎黄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通过排列组合,就产生了六十干支,由于干支的起始为甲与子,所以六十干支又称六十甲子,故而干支历又称为甲子历。六十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排列如下: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十干支历分别记录年月日时,年是以六十干支的顺序轮转的,比如说今年 2005年是乙酉,明年 2006,干支均向后一位,即为丙戌,后年再向后一位,即是丁亥,这样轮转一次,即是六十年,然后循环往复的再轮转。由于六十年的时间基本已经足够长,所以已经不会发生混淆。我们熟悉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均是指年之干支。甲午战争在甲午发生,戊戌变法在戊戌年发生。我们只要大概知道是清末发生的事情,就很容易找出他们对于的公元纪年。需要说明的事,在古代的中国并没有公元记年法,有的只是皇帝的当位年及干支年,比如雍正元年,或庚午年,等等。如果你读过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其中的记年法,就是干支记年法。比如庚午年,如何如何,甲子年,如何如何,等等。六十干支历同样也记录月,每个月也是有自己的干支,比如本月,为丙戌月。由于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所以十二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则随之轮转。而六十干支则正好轮转五年为一次。所以,我们假设某年的正月是丙寅,那么其之后的十二月干支分别如下:第一年,从正月开始:丙寅 丁卯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第二年,从正月开始: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第三年,从正月开始: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第四年,从正月开始: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第五年,从正月开始:甲寅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甲子 乙丑第六年,从正月开始:丙寅 丁卯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从上面可以发现,第六年又重复了第一年的月份干支,这是因为五年已经完成了一个六十干支循环的原因。六十干支历对应的日,也是同年一样,在循环往复的轮转,比如公历时间:2005年10月19日,就是乙酉年 丙戌月 丙子日,明日就是丁丑日。10月19日的60天以后,也还是丙子日,为60日一个循环。六十干支历对应的时,则与月有共同点,一日对应十二时,而五日为 60个时辰,而形成一个循环。所以,我们假设某日的子时是甲子,那么其之后的十二时臣分别如下:第一日,从子时开始: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第二日,从子时开始: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第三日,从子时开始: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第四日,从子时开始: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第五日,从子时开始: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第六日,从子时开始: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从上面可以发现,第六日又重复了第一日的时辰干支,这是因为五日已经完成了一个六十干支循环的原因。综合而言,一年对应十二月;一日对应十二时,年与日是在流转的。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每一个时辰,就有一种干支历的记录,比如公历时间:2005年10月19日9时1:00之间,干支历记录为:乙酉年丙戌月 丙子日 癸巳时。这种年月日时的干支记录法,至少保证在60年内是唯一的,而每一个时辰,也就只有一种干支记录法。这种唯一性,也就决定其所含时间信息的唯一性,注意,此处强调的时间信息的唯一性,而信息并非全部由时间来构成,也会有空间的因素。这种时间信息的唯一性,而就造成了在此时间所出生的人,或问的事情等等的信息唯一性,而成为易学的理论基础的立足点。而以此基础产生易学预测种类有生辰八字预测学、紫微斗数、八卦的时间卦、奇门、大六壬等等。七八字生成由来由于年月日时的干支记录法共八个字,人们也就简单的称其为八字,或称为生辰八字,或称为四柱,也就是指年月日时这四柱。这个八字,也实际就是干支历的记录时间的方法,成为八字预测的基础。至于八字为何可以预测,其唯一的信息又是如何产生的,请注意炎黄的下回分解。思考题:思考题1时至近代由于西方的二十四小时概念的引入,从而有近代易学家袁树珊先生,将子时按照 24:00点为界限,分为了夜子时与早子时。夜子时与早子时的时辰,依然统一使用同一时辰,而日干支则发生了变化,将夜子时的日干支,使用第一天的干支,而早子时则正常使用第二天的日干支。这种方法,导致一日出现两个不同的子时记录法。所以请大家思考:以干支历的历法理论角度而言,早夜子时的分隔是否合理?思考题2知道公元2005年是乙酉年,请根据甲子历法的排练顺序,请思考: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戊戌变法是公元哪一年?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对应的干支历是什么干支?作业题:作业题1:依照顺序背诵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熟读六十甲子。作业题2:自己查阅有关历法的知识,多了解以扩充自己的知识。炎黄后语:天道酬勤,希望有志向炎黄学习八字预测的学员们努力学习,学有所成。详批八字、及参加炎黄八字培训班请参考: 有意者联系炎黄老师: (炎黄土地全拼)注1:炎黄八字培训班,是炎黄土地老师对自己平生八字所学的传授,非网站公布的内容所能及,炎黄八字培训班实为炎黄土地老师呕心传授、首次更加详细、细化、深入、全面展开炎黄八字命理体系,之前尚未有人得到过炎黄老师如此详尽的传授,此绝非虚言,希望有经济能力的易学者不要错过良机,引以为憾。注2:炎黄易学课堂的教学文章,为普及易学考虑,欢迎大家转载或转贴,转载转帖时候请注明炎黄土地的文章、而不要占为己有为好,炎黄土地在此感谢。夜子时如果你不知道夜子时,则还是不知道为好。古代只有十二时辰,时至近代由于西方的二十四小时概念的引入,从而有近代易学家袁树珊先生,所以的推陈出新,将子时23:00-1:00,按照 24:00点为界限,分为了夜子时与早子时。夜子时与早子时的时辰,依然统一使用同一时辰,而日干支则发生了变化,将夜子时的日干支,使用第一天的干支,而早子时则正常使用第二天的日干支。这种方法,导致一日出现两个不同的子时记录法。举例说:第一日为甲子日,时辰干支从子时开始为: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第二日乙丑日,时辰干支从子时开始: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第三日丙寅日,时辰干支从从子时开始: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如此一日配十二时辰,如同一年配十二个月,是为规律。夜子时,则将原来第二日乙丑日的丙子时,分为两半,前一半即24:00之前归在甲子日,后一半即0:00-1:00归在乙丑日,如此,则出现了一日有十三个时辰,而以子时开始,子时结束。则夜子时的日配时如下:第一日为甲子日,时辰干支从子时开始为: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第二日乙丑日,时辰干支从子时开始: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第三日丙寅日,时辰干支从从子时开始: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这种一日出现13个时辰的排列,完全不符合甲子历本身的定义,是用一个其他的历法体系,来改变甲子历法体系。属于错误。近代又出现冬至换年柱,和此一样错误。八字组合有多少种? 1.60606060=12960000(一千二百九十六万个)2.60126012=518400(五十一万八千四百个)3.60126060=2592000(二百五十九万二千个)4.其它,请跟贴说明。以下是引用炎黄土地在2009-7-1 10:41:34的发言:甲子年60年,每年12个月甲子日60日,每日12个时辰2.60126012=518400(五十一万八千四百个)以下是引用离为火在2009-7-2 19:47:44的发言:为什么月份和时辰不是60呢,不是五年会有60个不同月份吗?比如子时占了1/12,但是到底是哪个子时,还要乘以个1/5,还是1/60而且我看书上说男命、女命大运不同,还要乘以2我的观点是60*60*60*60*2=25920000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 19:48:03编辑过以下是引用风生水起在2009-7-3 12:37:21的发言:我们排八字时,推月柱,是要根据年上起月表来查,所以,甲己年的正月永远都是“丙寅”,不会有其它天干的寅月等出现。固按一年12个月算。时柱也是根据日上起时表来推的,所以甲己日的子时永远都是“甲子”,不会有其它天干的子时,固按一天12时辰算。不知以上理解是否正确,望老师和各位易友指正。谢谢!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3 12:43:44编辑过以下是引用刘美丽在2009-7-3 16:45:25的发言:60*12*60*12对于年来讲,是60甲子任居其一,月是12个月中,任居其一,时也是12个时辰中任居其一,所以60*12*12的部分成立,唯独日干,并非简单的60选一,好比卯月出现的日干支,同年寅月和辰月必定不会出现,因为任意相邻的两个月差不多正好是60甲子的循环炎黄按:唯独日干,并非简单的60选一,好比卯月出现的日干支,同年寅月和辰月必定不会出现,-美丽老师考虑周密,不愧有偏官之逻辑力,哈哈一个甲子周期60年,的确在一年的卯月无法出现60个甲子日,只能出现30个左右,按照月份所含日子而定;比如1910年庚戌年,己卯月中,日子由“丙午日”轮转到“庚子”日;但是。到1970年的庚戌年,己卯月,则日子是有“乙酉日”轮转到“甲寅”日,这就不是原来的“丙午日”轮转到“庚子”日;当然,只是差了2日;到2030年的庚戌年,己卯月,则日子是有“己亥日”轮转到“己巳”日,这 “己亥”则比 “丙午”提前了7日,。如此不断追溯下去,虽然月份只有30日、无法排全所有的60甲子日,但是因为我们不是在问一个 “甲子年60年”有多少种八字组合,而是在问所有的组合,所以相信经过几个或者几十个甲子年之后,即几百或者几千年,总能把60甲子日在己卯月内登场,哈哈其他月份以此类推。所以有多少个八字的排列组合的答案是。?八字教材第一课: 一日对应十二时,而五日为 60个时辰,而形成一个循环。所以,我们假设某日的子时是甲子,那么其之后的十二时臣分别如下:第一日,甲子日: 从子时开始: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第二日,乙丑日:从子时开始: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第三日,丙寅日:从子时开始: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第四日,丁卯日: 从子时开始: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第五日,戊辰日: 从子时开始: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第六日,己巳日: 从子时开始: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可以发现,第六日的己巳日,和第一日的甲子日是一样的。第六日,己巳日: 从子时开始: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第七日,庚午日:从子时开始: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第八日,辛未日:从子时开始: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第九日,壬申日: 从子时开始: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第十日,癸酉日: 从子时开始: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时辰每5天就循环60甲子,相同 第十一日,甲戌日: 从子时开始:甲子 乙丑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第十二日,乙亥日:从子时开始: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第十三日,丙子日:从子时开始: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第十四日,丁丑日: 从子时开始: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第十五日,戊寅日: 从子时开始: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所以可以发现,每逢甲日与己日的子时,均为甲子时,不可能有其他时辰;所以甲日或者己日,只有12种时辰排列,而非60种。这种排布的,是甲子历的运行规律,比如1979年之后就是1980年,1980年之后就是1981年一样,是个规律;比如逢0年之后就是1年,比如70年之后就是71,80年之后就是81,所以这是规则,这种规则基于自身的排布。炎黄易学课堂-基础篇第二课:阴阳本义前言:炎黄曰:或有人问: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高等数学之排列组合法则,当为 120种排列方式,为何才是 60? 先列举一排列组合题,比如 A方 10球,B方12筐,以 A方 10球放入B方12筐,有多少种放置方法?学过高等数学的人一定明白,这是全排列,就是 10*12=120种。而题目改为:比如 A方 10球,而分红白两种,B方12筐,亦分红白两种,以 A方 10球放入B方12筐,需要红球对红筐,白球对白筐,共有多少种放置方法?学过高等数学的人一定明白,这是有条件排列,就是 10*12/2=60种。这种红白条件的设置,就类似天干地支中出现的阴阳。由此,我们引入一个概念 - 阴阳详批八字、及参加炎黄八字培训班请参考: 有意者联系炎黄老师: (炎黄土地全拼)一、 阴阳起源阴、阳两字之古义,乃为背日与向日。即以日为区分,乃日为阳之源也,故日称之为太阳,亦为阳之上之意。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曰: 山北水南,日所不及。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阴阳对立统一之辩证思想,乃早在春秋时期,于老子之道德经中,已有高度之体现。老子曰: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易传系辞上亦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炎黄曰:老子之哲学思想,乃欲指出形成世界万物之本原或曰构成世界万物之本体之由来及世界万物运动变化之规律。老子之言道之义,亦即为宇宙之初之阴阳不分、鸿蒙未辟、混沌状态之状态,亦即为无极之状态;而道所生之一,则为太极之状态;一生二,二则即为阴阳,乃为一太极状态,而后清气上升,而成天,浊气下降,而成乎地;二生三,乃为阴阳相交,则生三也,比如天地既分,天地相交,则万物育,或如男女相交,则子女育也,此处已经体现时间之概念,乃为繁衍之象也;各自阴阳所育之人之物,相互交汇,而万物变化无穷也。阴阳学说在中国古代应用非常广泛,非易学预测之用也,比如中医,阴阳学说渗透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中医学虽然复杂,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的,所以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从以上所说来看,中医是离不开阴阳来说理的。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二字。而以大道至简之理而言,预测学之最始最终,终究亦归咎于阴阳。二、干支阴阳炎黄曰: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而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而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在干支的组合排列中,阳干只能和阳支进行组合,而阴干只能合阴支进行组合。这种组合的方式,其实是由排列本身所决定。由于天干地支均是按照顺序排列,干支历也由此进行轮转,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干支组合之初,也就是天干首之甲与地支首之子进行组合之开始,也就决定了阴阳无法相互组合。甲与子组合后,按照顺序,乙必然与丑组合,而丙必然与寅组合,如此循环往复,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一直到重新回到甲子,我们可以发现,阴阳干支是无法相互组合的。三、阴阳万物类象炎黄曰:万物均有阴阳,阴有阴象,阳有阳象,大致而言:阳为男, 为父,为夫,为刚为健, 为正气, 为阳光,为光明, 为白天,为天,为上,为外, 为表, 主外向, 主豪放, 主开放, 为主动,为积极, 为动, 为对外伸展,为战,为上升,为生,为阳间,为正大光明之事,为勇,为行动,等等。 阴为女, 为母,为妻,为柔为顺, 为邪气, 为阴暗,为黑暗, 为夜晚,为地,为下,为内, 为里, 主内敛, 主阴沉, 主保守, 主被动, 主消极, 为静,为向内收缩,为和,为下降,为死,为阴间,为阴险暗僻之事,为谋,为思考,等等. 阴阳特性,乃为相互联系的,相互引伸,举一反三,乃能融会贯通。举例而言:阳为男为夫,性格刚健,以阳刚为美,为动,故男主外,;阴为女为妻,性格柔顺,以阴柔为美,善静,故女主内。四、阴阳本性炎黄曰:阴阳者,天地自然之理也,通阴阳,则万物晓。阴当为阴,阳当为阳,乃为天地之道,不可偏废。阴而阳盛,阳而阴盛,均为不美。且如女为阴,依据性格而言,当以柔顺为美, 而女子性刚气强,绝主不美,姻缘当不顺也。如依相学而言,如女子男声,颧喉高耸,发粗眉浓,乃为阴而阳强,绝主克夫,书曰七夫不了,乃为此类。又如男为阳,依据性格而言,当以阳刚为美,而男子柔顺软弱,决主不美,非唯婚姻不顺,事业也必不吉也。且如阳女恰配阴男,而反得以婚姻和顺,乃为变中之变,总体平衡之理也。五、阴阳平衡对立炎黄曰:万物均分阴阳,然阳无阴而不存,阴无阳而不立,阴阳乃相对立而言,如有昼无夜,则昼亦非阳,有男无女,则男亦非阳;故有昼有夜,有男有女,则阴阳分,此阴阳相对论也。故依男女而论,则男为阳、而女为阴;且如以一人而言,则头为阳、而身为阴;单论身体而言,则外为阳、而内为阴,或上为阳、而下为阴,或坐为阳、而右为阴,或前为阳、而后为阴。且如以石与土论,则石为刚,故为阳,而土为软,而为阴;而以土与水论,则水为柔,而为阴,而以土克水,则成阳也。是故阴阳之分,乃为相对也,相互对立,而得以存在。炎黄曰:阴阳对立,贵在平衡,乃是至理。阴盛阳衰、阳盛阴衰、纯阴纯阳,则均为不美。如查天文,太阳系内,唯地球而生物昌盛,何也?乃为天地阴阳平衡之理也,阳光为阳,黑夜为阴,昼夜交替,循环往复;天为阳,而地为阴,阳不过,而阴不甚,则成平衡,而生万物。若查其他星球,或曰阳盛,或曰阴盛,则阴阳失衡,而难交汇,则万物不生也。且如地球之上,或因天灾干旱,乃为过阳;或如雨量过大,而成洪涝,乃为过阴,此种等等,均为阴阳失衡,而致万物有伤也。查地理,阴阳失衡之地,均少生物,且不富足,南北之极,乃严重失衡之地也,故无人烟;再如赤道非洲之阳亢之地,或西伯历亚之阴盛之方,过寒过热之地,均为人烟稀少;再如高山泽地,亦少人烟,而难富足也。江南美地,阴阳平衡,故人杰地灵,生活富足;以水为阴,而土则为阳,沿海地带,对比内陆,则人烟众多,生活富足也;凡人类起源处,多在江河之畔,亦为此理。或如居住之房屋,建于高亢之地,而四周地势均低,而泄房屋之气,此屋乃为过阳之居,而为孤寡之势,且不聚财,绝非美居也。而城市内之楼宇过高,四周见风,亦如此类。或又处于陷地,而四周均高,而成压迫之势,此屋乃为过阴之居,当多伤病,亦非美居也。而城市内之楼宇过低,四周高楼,亦如此类。查人事,以国家论,以动以战为阳,而如战争过多,乃阳过甚,乃为生灵涂炭;以静为封闭为阴,过于封闭,而少活动,乃阴过甚,则经济亦无法发达,生活无法富足也。以单体论,过阳,则心浮气躁,过于爆燥,遇事乃为三分热度,而不能长久,或太爆燥,而多争斗,人事关系差,而难以发达也;或如太阴,内向封闭,思多行少,乃为眼高手低,亦难富贵也。六、阴阳互融统一炎黄曰:万物均分阴阳,而阴阳亦互融,乃为阴中有阳、而阳中有阴也,纯阳纯阴,则均为不美。且如男子刚健为美,而阳之中,未尝无阴,乃有柔情也,过阳则为暴戾,为专制,而为六亲缘浅也,而阳中有阴,则为男子柔情,亦不损之其阳之本性也。又或女子柔顺为美,而阴之中,未尝无阳,乃有自主也,而不依附,过阴,则全无主见,或乃柔情太甚,依附太过,寸刻不能离其左右,则男子或无福消受,不能忍之,或嫌弃之无能,亦为六亲缘浅之象也。故阴中有阳,则有一定之主见能力,而亦不损之其阴之本性也。炎黄曰:是故阴有阴象,阳有阳象,乃阴当守阴,阳当守阳,乃阴中未尝无阳、阳中未尝无阴也。总以阴阳平衡统一,而为最上。无论阴者阳者,阴阳过甚,而至失衡,均为不美。而过之中,乃以阳者过阳、阴者过阴为轻,而阴者阳甚,阳者阴甚,不美为重也。七、阴阳消长转化炎黄曰:阴极而转阳,阳极而转阴,此为阴阳转化之理也,体现阴阳之交替。比如四季,冬阴寒也,为阴之极也,而万物伏蛰,乃在孕阳也,而冬季过去,则至春阳乃来;且如夏季之炎热也,阳之极也,而夏季过去,则秋阴乃来。水,以其极柔,乃为阴之极也,寒,阴之甚也,水遇寒地,则阴之极也,而化成冰,冰则为刚,而成阳也,故可破钢铁,于是乎泰坦尼克始沉。老子曰:大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者,盖其善为下也。海乃百阴之汇,而为阴之极也,而所以为王,乃为阳之首也。查古代帝王将相,以其善为下,处阴,而反居上位,成阳。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炎黄曰,此象本为阳长之象也,既有阳长,则必有阴消。是故炎黄曰: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是故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之从古到今,世界之从古到今,均是如此,苏联亦如是。而广观宇宙,可以遇见,最终亦归于道也。是故炎黄曰:通阴阳,则晓万物,纯以阴阳而观天文,可察天地机变;观地理,可寻沧海桑田;观人事,可权轻重缓急;观万物,可明前后始终。明晰此节,八字之生息转化,则可提纲挈领,豁然而解。而即便无八字,亦也预测其子丑寅卯也。此章之内,炎黄易学之精华尽泄,有缘者需珍惜仔细体会之。 思考题:思考题一:观察身边的事物,而思考其阴阳之属性。万事万物,凡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肤之所触,均去思考之,比如马路,比如桌子,比如手机,比如面包,比如牛奶等等之类。详批八字、及参加炎黄八字培训班请参考: 有意者联系炎黄老师: (炎黄土地全拼)注1:炎黄八字培训班,是炎黄土地老师对自己平生八字所学的传授,非网站公布的内容所能及,炎黄八字培训班实为炎黄土地老师呕心传授、首次更加详细、细化、深入、全面展开炎黄八字命理体系,之前尚未有人得到过炎黄老师如此详尽的传授,此绝非虚言,希望有经济能力的易学者不要错过良机,引以为憾。注2:炎黄易学课堂的教学文章,为普及易学考虑,欢迎大家转载或转贴,转载转帖时候请注明炎黄土地的文章、而不要占为己有为好,炎黄土地在此感谢。 炎黄易学课堂-基础篇第三课:三才本义前言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炎黄曰:所谓道生一, 意即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为太极生两仪; 二生三, 为阴阳交感化合,比如天地既分,天地相交,则万物育,或如男女相交,则子女育也。由此形成了“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从而也成就了中国文化中“天地人三才”之基本框架。详批八字、及参加炎黄八字培训班请参考: 有意者联系炎黄老师: (炎黄土地全拼)三才本义炎黄曰:三才者,在大而言,乃为天地人,天地之间,有万物,而人处万物之中,故曰天地人;在家而言,则为父母子,此子乃泛指子女;在方位言,乃为上中下,左中右。古人常以三者并列探索世界的构成规律。三才齐备则万物可通达生化,源源不息。阴阳由一而生,乃成一种静态,而由三才来延续及繁衍,形成时间上的前进,而成一种动态,由此方能贯穿始终。故阴阳关三才,乃所有易学(包含命理学)之基础,以此化合动静、起伏参差。行正道、秉公义,上孝下慈则为顺行不悖;若通邪门、持私己,阳奉阴违难免倒行逆施。此命理根本也。故炎黄曰:“三”之初现,乃有两个特征:其一为其中性,即平衡性。三之初生,乃为阴阳平衡也,故孩子初生,虽有男女之别,而无男女之实也。故儿童乃为阴阳平衡也。平衡,乃为命理学之以重要概念,以平衡为美。故查孩子之思想行为,乃为恶者少,为善者多也,而身体健康凶灾方面,亦多平顺无忧。及至成长,乃有欲望,始分阴阳,故成阴阳平衡者,乃性情平衡,生活富足,而成富贵福寿;成极阴极阳而阴阳失衡者,或乃为性格偏激,轻者工作不顺夫妻失和,重者多犯口舌牢狱,或身体伤疾。故修道修佛者,乃修练自己成初生状态,乃为赤子之心,为赤裸裸来去无牵挂,亦为去己身之财官金钱名利之欲望也。故曰三,实含阴阳平衡之道也。而比如查地理,凡阴阳极端之极寒极暖之所,均少人居,且不富足,而阴阳平衡,乃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美地也。可查阴阳章节以温故之。是故南火北水,而中和成土;东木西金,中亦成土,以土中和之本,而立中极五黄。故炎黄曰:此二生三,而三实乃为一,所谓太极含三为一是也。即为天地人性之初始状态,无欲无求。所以阴阳生三,亦为归一也。天地万物,由道而生,由道而灭,乃为道之本义。其二为时间上延续性。比如男女交合而子女育,乃为传宗接带,乃为人类之繁衍也,万物均为如此。及三成长,乃重分阴阳,而再交合,而重复而二生三之过程也。故乃三生万物之意。是故炎黄曰:明白三才之道,乃晓平衡中和之理。故学易之下,乃为预测之用,而希望趋利避害、趋吉避凶,而如何趋避,关键乃在于避免八字内之忌神泛滥,八字忌神旺者,乃为心性之中,亦有不足之处,财忌破印之用神,贪财不仁;伤忌而克官之用神,逆反心重;财官多忌,名利心重,此类种种,皆有心性之偏失,如财忌破印,而不以财色为念;伤官见官,性修温和;财官多忌,而心静和平;则灾害自不生也。故学易之上,乃为修性养神,保持冲淡平和之心,而灾害自去,而福寿自来。高低得失无非一念,通万卷,达古今,博爱及人,纵流于市井,亦绝俗高人;而重物欲,多私心,寡廉鲜耻,虽身居权贵,亦单薄小人。是故,千机百巧莫如抱元守一 。此亦为老子之福祸自招之理也。凡有意习学者,需细心体察,不可玩忽也。三才与易学“三才”作为一个思想范畴,最早文字记载于易传。易传系辞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说明了易的基础-八卦与三才的契合,而八卦以其独特的象征形式,将天地人三者概括起来,八卦也便成为三才观念的简洁表达。炎黄曰:三才乃易学之根基,类似阴阳也,故曰不解三才,而不知易也。比如奇门,乃分天盘地盘人盘,三才确立,乃掌万物。“三” 乃为人盘,乃预测人事之主也。比如面相,乃分上停中停下停,取天地人之意,“三”乃为中停,以中停主自己事业钱财之奋斗,眼鼻颧者,相学之重也,均处中停。故颧鼻相配,乃为富贵之症,男子事业如意,女子丈夫富贵。颧鼻低陷而眼无神者,贫贱夭凶之命也。比如八卦,易学之根也,故每爻必分阴阳,每卦必有三才,故每卦有三爻,乃为天地人。三爻之下,乃为地为阴,多为静也,故乾之初九,乃为乾龙勿用。三爻之上,乃为天为阳,多为动也,处三爻之颠,乃为阳之过也,故三爻之病,多乃因动而凶。而如果可守而不动,则为解灾,可以无咎。故乾之九三爻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而乾之上卦三爻,即上九爻,乃因为阳之太过,而为不吉,故上九辞曰:亢龙有悔。而三爻之中,乃为人爻,以其处中,而为阴阳平衡,故查易经之二爻辞乃多誉而美也,上卦之中为五爻辞,亦多贵而美也。干支三才炎黄曰:八字乃干支之学,而亦分三才。干为阳为父、称为天元,支为阴为母、称为地元,而 “三”为子女,称为人元,子女莫不出于母体也,所以人元亦藏于地支之母也。十二地支所藏人元列如下也:地支遁藏子丑寅卯辰巳癸癸辛己甲丙戊乙乙戊癸庚丙戊午未申酉戌亥己丁乙己丁戊庚壬辛辛丁戊壬甲此乃需记忆之处,而记忆之法,在炎黄后文详解天干地支五行之后,依靠理解,亦可自然记住。而努力者,亦可先背之。或背有帮助理解,亦未定也,亦为阴阳正反之理也。思考题:思考题一:观察身边的事物,而思考其三才之属性。万事万物,凡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肤之所触,均去思考之。思考题一:理解此文的基础上,思考人之命运,是否乃由生辰八字做主否?详批八字、及参加炎黄八字培训班请参考: 有意者联系炎黄老师: (炎黄土地全拼)注1:炎黄八字培训班,是炎黄土地老师对自己平生八字所学的传授,非网站公布的内容所能及,炎黄八字培训班实为炎黄土地老师呕心传授、首次更加详细、细化、深入、全面展开炎黄八字命理体系,之前尚未有人得到过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