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1 知道 百日维新 的主要内容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 了解严复的思想 维新变法 的目的是什么 要变的是什么 要实行什么制度 它以 救国 为宗旨 变的是封建专制制度 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阅读导言 回答 一 康有为公车上书 公车 1 背景 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 后来就以 公车 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马约 后 民族危机的加深 2 经过 时间 地点 发起人 1895 北京 康有为和梁启超 公车上书图 康有为像 梁启超像 3 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二 警世洪钟 天演论 1 维新派的活动 办报刊 组学会 办学堂等 2 严复与 天演论 a 主要观点 物竞天择 b 影响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严复像 三 短暂的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1 背景 马约 后 民族危机的加深 2 开始 1898 6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国家大计 3 内容 经济 军事 政治 教育 4 影响 5 结局 失败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谭嗣同像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小结 维新变法运动时间 性质 背景 过程 失败原因 1898年 资产阶级改革 1 19世纪末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19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兴起 公车上书高潮 百日维新失败 戊戌政变 1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2 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1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强学会的成立 万国公报 创刊 公车上书 保国会的成立2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A梁启超B康有为C严复D林则徐3戊戌变法开始于 A公车上书B强学会C保国会D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 课堂练习 4在 百日维新 中被捕牺牲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5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 实行君主立宪制B发展农工商业C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襄樊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资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密云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扬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平顶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停车场承包经营合同
- 宝鸡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临汾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6年白银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苗栗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社区眼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黔南州荔波县面向社会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从业资格2025年法律法规模考训练冲刺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宁夏中考英语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塑料吹瓶生产工艺技术指导手册
-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新教材
- 2025年成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专升本计算机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操作系统深度解析)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语言文字运用(全国)(解析版)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