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水县第四中学导学案(教师)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学年度2016-2017(下)审核人执笔人王兴忠姓名教学内容23.马说课前教学思路设计(手写)23.马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教学重点)(过程与方法):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难点)3、反复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教学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4、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法律小知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作者链接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称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三岁而孤,由嫂抚养,刻苦好学。及长,尽通六经百家之学。贞元八年进士,曾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因关中大旱,上疏奏请减免徭役租赋,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上书谏阻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乃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奔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2、文体链接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师说等。本文是杂说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标题,“说”比“论”随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3、关于背景: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关于伯乐: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5、读课文3遍,给课文生字词注音祇(zh) 骈(pin) 槽枥(co l) 食(s)马者 粟(s) 邪(y)6、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7、积累文言词汇(1)重点实词祗:只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执策而临之:面对。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2)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同“现”,显露、表现)(3)一词多义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食:食之不能尽其才(喂养)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食不饱(吃)尽: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完) 以:不以千里称也(凭借)食之不能尽其才(竭尽)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其:不知其能千里(代词,代千里马) 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其真无马邪(表诘问,岂,难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推测,恐怕)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千里马)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4)古今异义然后有千里马( 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顺接的连词 ) 故虽有名马(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古义:低贱的人;今义: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 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并列连词 ) 是马也( 古义:这;今义:判断词 )策之不以其道(古义:正确的方法;今义:道路)(5)词类活用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吃尽)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竭尽)第二课时【课堂探究】(一)仔细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3、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的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4、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文章最后一段)5、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三)主题探究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来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2、文本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3、作者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艺术手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的命运来比喻人才的命运,文章采用反问、设问、排比等手法,反复论述,层层深入,耐人寻味。【拓展延伸】1、 名著中的名马有哪些?(1)的卢马,是刘备的坐骑。 (2)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它们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和白蹄乌。(3)白龙马,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4)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它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5)赤兔 关羽骑它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死后它殉主了2、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诗句、俗语。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千军万马、天马行空、心猿意马、犬马之劳、汗马功劳、老马识途、兵荒马乱、走马看花、车水马龙、招兵买马、金戈铁马、青梅竹马、指鹿为马、马到成功马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潜饮酒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马的俗语:马后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在衣裳马在鞍。风马牛不相及。马大哈。马拉松。马前卒。马屁精。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牛头不对马嘴。【课堂检测】一、理解性默写:(1)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命运决定作用的语句是: , 。(2)文中写食马者愚妄无知的排比句是: , 。 ,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道:“ , ”(用马说中句子回答)(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二、课堂巩固 阅读下文,完成16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加 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一食或尽粟一石(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翻译下面的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不以千里称也 4.本文采用了 的写法,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5.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上的。有人提出:末句应该用问号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6.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两类形象,一是以伯乐为喻的统治者,一是以千里马为喻的人才,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话要对这两类人说?简要写下来,50字左右。 7.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课后提高1.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2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你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答案:一(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课堂巩固1.喂养 吃 表转折 表承接 鞭打 记 2.略 3.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 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 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 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4.托物寓意 食马者 千里马 圣明的君主 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5.示例:可用句号,问而回答,一锤定音,也可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6.作为统治者,要善于发现人才,善用人才;作为人才,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还要善于展现自己的才能。7.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工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生产经理高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仿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市场营销专业笔试全真模拟题及答案速递
- 2025年农村生态系统中碳汇管理知识要点与模拟题详解
- 桥梁养护法规与规范课件
- 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老年护理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复习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陪诊医师考试题及答案新版解析
- YY/T 1766.3-2023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3部分:双能量成像与能谱应用性能评价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艺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电气施工图设计审图要点
- 西方语言学史讲稿
- 烟草香味化学
- 临时用水施工专项方案
- GB∕T 9286-2021 色漆和清漆 划格试验
- 720全景照片制作方案及发布流程
- 工作责任心主题培训ppt课件(PPT 26页)
- 除尘器基础知识培训资料(54页)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