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鲜对抗心态从何而来沈志华,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中苏、中朝关系,讲授斯大林、毛泽东与中苏同盟的建立、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的起源等课程,著有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以及新著沈志华冷战五书(共5册)等。精彩摘要朝鲜一直没有独立,甚至1958年中国志愿军撤出朝鲜之前,朝鲜也不是独立的。只是名义上独立,但什么主意都拿不了,都得听大国的。因此,你要理解朝鲜人的心态,理解金日成的心态,这是一种抗争或者独立心态的由来。别小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苏联整个亚洲战略的破败,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必须调整他的亚洲战略,才能保证自身安全,怎么保证?就是要占领朝鲜半岛。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要在整个欧亚大陆对共产主义设立环形包围的战略就越来越落实,越来越稳固,围着中国构建一系列同盟。直到1955年,基本就形成这么一个构架。中国领导人决定出兵朝鲜,绝不是因为边界的安全,而是国家整体的安全和政权稳定,而这个基本的保证就是中苏同盟。以下为讲座实录朝鲜:一直未能摆脱大国控制而寻求独立我接触朝鲜战争方面的俄国档案最早一批是叶利钦写给金泳三(编者注:韩国前总统,1993年至1998年任韩国第十四届总统)的信件,当时有216件,那是1994年,朝鲜战争中的很多事儿都出来了,原来都不知道。1994年后,出了很多新东西,加上中国的档案,也在这个前后开始解密,像毛泽东军事文稿,周恩来年谱,刘少奇年谱,还有周恩来军事文稿,彭德怀军事文稿等,实际还是非常不完整的,就我所知还有很多材料没有公布。档案不断出来,叙事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整个观点都会发生变化。举个例子,毛泽东早就想出兵,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前,毛泽东三番五次对斯大林、金日成讲要出兵。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乘胜追击,金日成已经打成这样,我可在背后给你防守后方海岸线,或者帮你到前面打釜山。总而言之,加入中国这股力量,既能防止美国在侧后登陆,又能加速向南进军。过去我写文章,判断是金日成不同意中国出兵,人家没邀请,怎么随便派部队到他国作战?到2005年,俄国又披露一批新档案,可以看到斯大林和金日成苏联大使之间来来往往的电报,我们才知道其实金日成想让中国出兵,虽然有反复,但最终还是觉得自己拿不下这场战争。特别是到了1950年八月中旬,毛泽东至少三次对金日成讲,得把重兵调回来,防守中间地带,否则美国在侧后一登陆,就全盘皆输。而且毛泽东判断,登陆地点不是元山就是仁川,讲的非常准,金日成也明白,但是他一请示斯大林,斯大林不同意。斯大林为什么不同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直接结论,战争结果并不是斯大林特别关注的,因为他明知如果中国派40万军队过去,甭说40万,哪怕就派15万,麦克阿瑟7万人怎么能够成功登陆?因此,这就让人们重新去思考朝鲜战争的起源。我今天讲朝鲜半岛在冷战时期的战略重要性,也就是苏联、中国、美国,当然包括日本,怎么围绕朝鲜半岛形成东亚冷战格局,从这个角度大家可以知道为什么巴掌大的这么一块地,吸引这么多大国较量。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过了大概六十多年,这个劲还没过去,谁都不想撒手。原来朝鲜最早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转到日本统治下,到1945年二战结束,就转到苏联手里。了解朝鲜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这个国家一直没有独立,甚至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出朝鲜之前,朝鲜也不是独立的。只是名义上独立,但什么主意都拿不了,都得听大国的。因此,你要理解朝鲜人的心态,理解金日成的心态,这是一种抗争或者独立心态的由来。苏联:为控制中国东北发动朝鲜战争二战快结束时,朝鲜当时在日本占领下,几乎相当于一个行省,日本关东军在那驻扎。开波茨坦会议的时候,美苏间有一个大体分工,日本本土和太平洋由美国人作战。中国大陆,主要是指东北,由苏联人作战,就是没讲朝鲜半岛由谁作战。一般的理解应该是由苏联人作战,因为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相连。苏联进攻东北日军分三个方向:一是苏蒙联军从大兴安岭往东打;一是远东第一方面军,从北向南打;再一个是远东第二方面军,从东向西打,第二方面军第25集团军一拐弯就能到朝鲜。当时斯大林是怎么构想的呢?我们不太清楚,他没讲,但是有一个事很能反应出斯大林大体上的构想。大概9月中旬时,苏联红军已经打到汉城,当时美国还没打到日本本土,只要日本宣布投降,苏联红军再一直往下,就能占领朝鲜半岛。听说苏联红军已占领整个北半部朝鲜,美国国防部就有点着急,觉得自己也应该在朝鲜半岛有一席之地,所以杜鲁门给斯大林写信,提出能不能你们占一半,我们占一半。“三八线”也是临时划出来的,大概二分之一就行,杜鲁门直接给了斯大林,谁也没想到斯大林当时就答应了。美国国防部所有人都非常惊讶,认为斯大林脑子有问题。我们看斯大林当时的电报,他说“三八线”的划分非常正确,但不能只划在朝鲜半岛,应该继续向东延伸,向东延伸就把整个北海道给划出去了。因此,我想斯大林的远东战略是要占领中国东北,控制蒙古,然后控制日本海出海口,能到太平洋就够。这一战略什么时候突然发生变化?是1949年毛泽东到莫斯科去,不管他用什么办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要回中国长春铁路(编者注:“中长路”全名中国长春铁路,是中国东北全部铁路统称,包括南满铁路、北满铁路(旧中东铁路)、东满铁路、西满铁路,以下简称中长路),旅顺口和大连港。东北被中国完全收回,资源就不说了,就从安全上讲,斯大林也觉得非常不保险了。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失去出海口,他的舰队就要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且不说该港口条件比旅顺口差得远,最重要问题是要南下太平洋必须经过对马海峡(编者注:位于日本对马岛与九州、本州岛之间沟通日本海和黄海的重要通道),而当时对马海峡是在美国控制下,就相当于把太平洋舰队的脖子掐死了。别小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苏联整个亚洲战略的破败,斯大林从雅尔塔会议开始精心策划的这一切荡然无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毛泽东挺得意地回来了,斯大林恨得直咬牙,是毛泽东逼他非得签,不签就不走,再加上美国人不停造谣,弄得斯大林没办法,否则要面对一个敌对的中国就更要命。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必须调整他的亚洲战略,才能保证自身安全,怎么保证?就是要占领朝鲜半岛。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现在仍然坚持,我觉得现在还没有人能驳倒这个推断。斯大林为什么要发动朝鲜战争?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苏联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的损失,只有苏联控制朝鲜半岛,才能恢复到原来的设想,驰向太平洋。有人说,斯大林怎么能知道朝鲜战争一定胜利,如果朝鲜战争打败,或者陷入僵局,还不是控制不了朝鲜半岛?肯定有这个问题。斯大林原来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从历史发展的结果看,能推断出他怎么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以后,没几天苏联就提出一个补充协定,如果远东地区发生战争或有战争危机,苏联仍然可以无偿使用中长路。但这件事表现出斯大林想着一个问题,朝鲜战争胜败不是他主要考虑的问题,只要出现战争状态,苏联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战略构架。后来果然如此,到1952年9月,按说苏联应该与中国讨论归还中长路和旅顺港的问题。周恩来9月份去苏联,与斯大林说,我们不能要回旅顺港,因为中国没有海军,你们一走,旅顺港就空了,只能有利于敌人,所以请苏联继续留驻旅顺港。斯大林讲,这可不是我们不走,是你们不让我们走,那好,再签个协定,9月24日又签了一个协定,这一签就惨了,都没有写明租赁的日期,只是写对日和约签订时才撤,而对日合约签订遥遥无期。战争没打赢,但旅顺港回来了,中长路无偿使用,不管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的进展如何,是不是达到了斯大林的目的?美国:为落实对共产主义的包围参加朝鲜战争美国最担心国共内战,内战开始后对中国的态度也是犹豫不决,想等尘埃落定,看到底怎么回事,再做决定。1949年10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政府也迁到台湾,美国必须要进行决策,到底支不支持新政府?跟中国共产党打不打交道?美国面临选择,内部两派针锋相对,一派是军方、国防部,认为美国对中国太软弱,而且一让再让,现在已经退到最后一步,只剩台湾,不能再让步,必须支持蒋介石,保住台湾战略要地。但是政府方面,国务院完全相反,国务卿艾奇逊说,最主要是搞清楚谁是美国的敌人?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他认为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人,而是苏联人,美国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分裂中苏,只要中国不与苏联走到一块,美国就成功了。至少,就算中共不能与美国亲近,在美苏之间作为一个中立国,也有了一个很大的缓冲地带,美苏之间就不会产生冲突,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相安无事。但是,中苏同盟签字以后,美国的政策就开始发生变化。因为苏联掌握了核武器,中苏又已经结成同盟,那么共产主义在欧亚大陆已经连成一片,“世界最危险的时刻到来了”,美国这时才把遏制政策由原来的区域性变成全球性。也就说,美国原来只是在欧洲防御苏联,现在要在整个欧亚大陆设立环形包围圈,这不是朝鲜战争爆发造成的,而是中苏同盟条约签订以后美国就开始改变。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战略就越来越落实,越来越稳固,建立了美韩同盟、澳新美同盟、东南亚同盟等,围着中国构建一系列同盟。一直到1955年,基本就形成这么一个构架。中国:为把安全建立在中苏同盟基础上而出兵朝鲜所谓中朝之间传统的牢不可破的鲜血凝成的友谊,这是一个神话,没有的事。这是50年代两国领导人编写的一个神话,本来是想骗美帝国主义的,后来不幸,把自己也骗了,到今天,中国老百姓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们的报纸上从来不说朝鲜的坏话,你不信,把从1949年至今的人民日报翻一翻,没有一句坏话,全是好话。但是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没话的时候也就是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同时,朝鲜报纸上也不说中国的坏话。但实际上中朝关系变幻无穷,好的时候那叫真好,恨不得就像一个人一样,我没得吃也要喂给你吃。中朝关系发展过程大概是这样的。1949年之前,不能说中国与朝鲜有直接关系,间接主要是在东北地区朝鲜给予中共一定支持,四野部队与国民党打仗,打不过就穿过鸭绿江,跑到朝鲜。另外,伤员都在朝鲜,仓库也在朝鲜。那个时候朝鲜给了中国很多援助,但本质上讲,是苏联给的,不是朝鲜。因为那会儿金日成拿不了主意,拿主意的都是苏联占领军,苏联红军直到1949年初才撤,包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想与中国建交,都得先问斯大林,能不能与中国建交。第二个阶段就是朝鲜战争时期,基本上就是中国控制朝鲜,因为出兵,兵力不断增加。那会儿发生很多争执,也是中朝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在所有重大问题上,中国与朝鲜的意见都是对立的。第一,志愿军谁指挥?金日成一想,当然我指挥,是中国军队到我的国家作战,不是我指挥还是谁指挥?彭德怀很有主意,当然不能给他指挥。两人吵来吵去,争论不下,最后斯大林来份电报,由中国人指挥,这是一次。第二次闹得更凶。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结束,占领汉城,彭德怀说停止进攻,主要是因为志愿军打不下去了,当时空中优势完全被美国控制,志愿军后勤补给跟不上,伤员下不去,新兵源上不来,没粮食,没弹药。他们都认为志愿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不能再打,毛泽东也就同意了,这一下把金日成惹恼,金日成到彭德怀的指挥部吵了三天。最后斯大林来电报,说彭德怀同志的决定是正确的,彭德怀是真正的军事家。斯大林为什么那么支持毛泽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毛泽东决定出兵朝鲜。顺便说一下我的观点,毛泽东为什么一定要出兵朝鲜?他就是要把中国的安全和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的统治建立在中苏同盟的基础上,没有中苏同盟一切都是白谈。很多人讲,中国出兵朝鲜主要是为了中国的边界安全,我觉得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当时为什么所有的中国领导人,特别是军事领导人,都不主张中国出兵?毛泽东说了,出兵朝鲜就是一个半人的决定,他是一个人,还有半个,就是周恩来,周恩来都是半信半疑的,可想而知多数领导人都反对,主要是他们觉得出去打不了胜仗,难道出兵就是为了让人打一顿?不合逻辑吧。如果这个前提存在的话,那所谓“边界安全说”纯粹就是假设。因此,中国领导人决定出兵朝鲜,绝不是因为边界的安全,而是国家整体的安全和政权稳定,而这个基本的保证就是中苏同盟。毛泽东这样做了,确实起了作用,因为他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在斯大林认为中国不可能出兵的时候,中国出兵了,人们说斯大林哭了,这个我也没见过相关材料。据我对斯大林的研究,这人不那么容易掉眼泪,但是从电报中,从斯大林做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来他非常感动。举个例子,中国出兵没几天,斯大林就赠送中国372架最新式的米格-15飞机。但是中苏同盟造成一个结果,在重大问题上苏联都支持了毛泽东,受气的是谁?金日成。包括铁路运输,金日成说现在战争延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不能总让军队管铁路,而且铁路是国家主权象征,最后周恩来也让步了,同意把铁路权还给朝鲜。可能是毛泽东告诉了斯大林,斯大林又来了电报,说铁路必须军管,金日成真是搓火,战争越往下打越搓火。战俘问题,停战谈判问题,没有一个大事中朝之间不吵架。朝鲜战争是结束了,鲜血留了不少,哪里凝成友谊?是怨恨。我指的是领导层,老百姓当然什么都不知道,在决策层,留下了无穷的怨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因为毛泽东心里对金日成的情况非常清楚,所以决定补偿朝鲜。1953年11月金日成到北京,毛泽东决定大规模援助朝鲜,一张嘴,8万亿(币制改革后就是8亿)白给,无偿援助。8万亿什么概念?整个5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一共是20亿,朝鲜8亿,越南8亿,还剩4亿援助世界上其他国家。那是1953年,中国也是最缺钱的时候,战争刚结束,百废待兴。同时,把战争三年间,中国所有运到朝鲜的物资的欠款、贸易欠款和借款,全部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首都精神文明汇报
- 员工培训财务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天然调味料载体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二甲医院特需门诊建设与管理
- 危险化学物品培训
- 三进教学工作汇报
- 离婚协议女方不忠情况下的财产分割与精神抚慰金合同
- 网络游戏IP授权合同:游戏版权授权与运营协议
- 离婚协议无效确认及子女抚养权变更执行异议起诉书
- 2025至2030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公司兼职人员劳务合同4篇
- 2025年能源行业新能源产业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 2.1 认识平均分(课件)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井盖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零部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校招笔试备考手册
- 临床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构造地质学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 墙体喷射混凝土加固工程方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