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词两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背诵全词。2把握作者在词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人生观。【重点难点】1.把握作者在词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人生观。2.本词中豪放情感的体现。【课前预习】1课内词汇(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同行(xng) 吟啸(xio) 芒(mng)鞋 一蓑(su)烟雨(2)结合课下注释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吟啸:吟咏、长啸。芒鞋:草鞋。烟雨:烟波风雨。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3)用“”为这首词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每日成语:与苏轼相关的成语沧海一粟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沧海一粟”由此而得。安步当车苏、沈良方中记载:苏轼在杭州时,用自己的俸禄建了病坊,三年里治疗了近千人。由于他是个大书法家,有些人假装生病,求他开药方来获取他的字。苏轼也不拒绝。一次开了一个药方:“主要有四味药: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不识庐山真面目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冰肌玉骨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冰肌玉骨用来形容肌骨像冰一样纯净,像玉一样润泽。3.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显然,这首词是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的。这“余独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问题探究】(一)整体感知1.熟读全词,思考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2.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二)分析综合1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吟啸”且“徐行”,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请用三个词简单概括。4“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三)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课时测评】1默写全词。2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3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这首词,不少于150字。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延伸阅读】诗词中的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重点介绍-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韩寒超过“苏轼”?“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是贝塔斯曼书友会在“世界读书日”携手某网站举行的。截止到8日,在即时投票前20位获得票数最多的作家中,既有鲁迅、巴金、曹雪芹,也有金庸、古龙,还有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这样的青春文学写手,目前后者的票数超过苏轼、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等人。 (北京娱乐信报5月9日)苏轼、李清照的名次“落后”,网友忿忿不平,进而有人发出感叹,认为这“实在是中国文学的悲哀”;媒体呢,随即用“韩寒压苏轼”之类的醒目标题,增加报纸的卖点。因为投票评选某类名人,制造所谓的“新闻事件”,已经见怪不怪了。每逢这个时候,阵营分明,伤感者觉得“毛孩子”的得票比文学巨匠还可观,无法理解;青春偶像派的“粉丝”不甘示弱:“韩寒怎么了?郭敬明又怎么了?只要是读者喜欢,有市场,为什么不能入选?在这个多元文化共鸣期,就应该有另类的声音。”名家们也应邀发表各自的看法:“这只代表部分人的趣味和见解”,“说明当下时尚文化占据主流”,“健在作家不应该和古人一起比”。更有评论文章大声质疑:他们凭什么超越古人。这则新闻,给我的印象是,韩寒、郭敬明们“挑战”苏轼、李清照,似乎成功了。事实果真如此,那才是中国文学和中国读者真正的悲哀。不过,且莫忙着杞人忧天,以韩寒、郭敬明们现有的成就,在一个网站的投票活动中,有可能超过苏轼等名家的票数,倘若就此得出结论,认定韩寒在当代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过”苏轼,未免过于幼稚了。看看这次网上投票的阶段性结果吧。鲁迅,17544票;金庸,14819票;巴金,14720票;曹雪芹,12893票;李白,12168票;韩寒,10334票;郭敬明,9521票;苏轼,9003票;李清照,8861票;朱自清,8695票;徐志摩,7947票;白居易,7863票稍微懂得一点概率学知识的人,看到这个统计数字,不大可能将这样的评选结果当回事。参加投票的人,充其量两三万的规模,就这,还不排除有人重复投票的可能。几千人到一万多张选票,能代表真正的民意?我怀疑。全国13亿人,识字的应该有8亿左右吧。按照最保守的推测,全国有1亿文学爱好者,仅有万人喜爱韩寒、郭敬明胜过苏轼、李清照,不过1的比例而已。如此微不足道的比例,还是在当代的语境里投票。假如一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人也举行类似的投票,我相信李白、苏轼、李清照、曹雪芹还是极有可能当作候选人,而当代这些“毛孩子”作家们,除非日后有特殊成就,否则,怕是那个时候,没人知道韩寒和郭敬明是何人。谁有资格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学名家,需要用时间来遴选。在多如牛毛的作者大军中,不经过数百年、上千年披沙拣金的淘汰,仅凭时下一小撮人的投票,然后给投票结果戴上“民意”、“民主”的桂冠,然后宣布某某作家超过了历史上的大文豪,这和西方“皇帝的新装”童话中那个自欺欺人的皇帝,有何两样?第二课时【问题探究】(一)1.全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上片落笔镇定心态,意归闲散江湖,下片落笔欣慰心态,意归飘然世外。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景物层次、意绪走向都十分清晰。2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二)分析综合1.从序言的最后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 “沙湖道中遇雨”,告诉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而作者去沙湖看田是因为想在沙湖终老。从他想在此买田终老的行为可以看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如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2.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3 闲适、轻松、自如。分析:表现了作者很乐意,很享受当时的雨景,同时表现作者当时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无拘无束的心情。表现了诗人阔达、平静、与世无争的轻松心情。运用反衬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轻松闲逸、自由自在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的无奈、悲观的心情。4.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三)1(1)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2)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4)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2(1)“风雨”比喻词人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2)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课堂测评】2.不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也包含了作者对官场的些许期盼等待之情。而“也无风雨也无晴”显示了其归隐之心,是看淡官场,向往田园之情。3.不要听风穿过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融资担保终止书之债权债务清理协议
- 2025公务员选考面试题库及答案
- 法律考研专业试题及答案
- 测绘院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地矿专业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小班下期期末汇报
- 区总工会工作总结
- 六上比的化简教学课件
- 时间文案励志工作总结
- 筑梦项目启动仪式PPT模板
- 2023年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创新与经营试题及答案分解
- 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答案
- 珂立苏的使用方法2011-3-23课件
- 赣价协〔2023〕9号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基准价
- 婴幼儿教养环境创设
- 颅脑外伤(共61张PPT)
- 防爆设备规格书
- 污水井 化粪池清掏合同
- 华能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合唱团训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