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奉节县甲高初级中学课时教案科目: 姓名: 班级: 时间: 2012 年 春 秋 季甲高初级中学教务处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前置作业学习过程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前置作业1. 计算:4(-2)3 -23 +(-3)2 -(-2)2(-3)2(-2)3+(-3)2-2 2、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第88页至89页,完成下列问题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前置作业如果向东走5m用+5m来表示,那么向西走3m该如何表示?。1. 如果连续向东走4次,最后的位置该怎样表示?2. 如果连续向西走4次,最后的位置该怎样表示?自主学习: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1)5+5+5+5=m (2)(-3)+(-3)+(-3)+(-3)=m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率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能利用乘法运算率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能利用乘法运算率进行简便运算前置作业前置准备:完成下列各题(1)(-3)4 (2)(-1/2)(-2/3) (3)(-5)6(-1/2)(-1) (4)(-2007)(-2008)(-0.5)0 (5)-5/3的倒数是,0.5的倒数是,倒数是-3的数是,ab(ab0)的倒数是。自主学习: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第一组: (1)(-7)8与8(-7) (2)(-5/3)(-9/10)与(-9/10)(-5/3)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 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运用法则计算2、 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运用法则计算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前置作业前置准备:1、 填空 (1)4+()=6 6-4=()(2)3+()=5 5-3=() (3)-3+()=4 4-(-3)=()p61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9日 天气预报自主学习:计算下列各题50-20=_ 50+(-20)=_50-0=_ 50+0=_50-(-20)=_ 50+20=_观察上面例子你能发现什么结论_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教学重难点(1) 若a0,b0,则a+b=(2) 若a0,b0,b0,b0,b0,且,则a+b=0(6) 若a=0,则a+b=b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或小于1时,乘方运算结果的增大或减少速度;能进行较复杂的有理数乘方运算。2、 能力目标:能对具体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能对较大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析。3、 情感目标:乐于接受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教学重难点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或小于1时,乘方运算结果的增大或减少速度;能进行较复杂的有理数乘方运算。前置作业1、 n个相同因数a乘积,记作_,这种运算叫_.2、 每人准备一张大演草纸,将它对折,这种纸大约0.1mm厚,那么对折两次后有_厚,对折三次后有_厚。二、自主探究1、若一层楼高3米,那么你的纸大约对折_次后可有一层楼高。2、这种对折,纸的厚度增加的很快,对不对?3、 刚才的动手操作有一定的数学规律?下边大家做好这几道题后就会发现这一规律。4、 计算1)22=_,23=_,24=_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4、 知识目标:能让学生在一定的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5、 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培养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能力,初步渗透转化思想。6、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前置作业一、前置准备计算2+2+2+2+2时有简便运算观察课本83页细胞分裂示意图,你有没有办法表示出5小时后的细胞总数。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1个细胞30分钟后变成_个,1小时后变成_个(即_),1.5小时后分裂成_个(即_),5小时后一共分裂了_次,表示结果的式子_=_,这是一种_运算。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说说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你如何画折线统计图?教学重难点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前置作业 8(-3)+ (-5) 0.95+(-1.8)+(-0.2)-2.6 7.25-2(13)-27.75+(-7(23) 3.5-(-(12)+(5看书思考p72-73如何表示水位的高低变化.1水位的高低与“+”“-”的关系是什么?2感受如何把实际问题 转化成数学问题水位变化 转化为 加减混合运算3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构造及意义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认识到通过观察归纳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前置作业1. 计算 (-6)(-9) 1(512)(-0.8)(-(511)+1(12)-(-(13)(-66) 2若|a|=1,|b|=4,且ab0则a+b=_.3. 57(5556)+27(2728)如何计算.试一试. 4举例说明如何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你得出的有理数法则是怎样的.分几部分解读.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如何进行除法运算,其步骤是什么?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 掌握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 能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3了解计算器的数值键盘及功能键盘。教学重难点能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了解计算器的数值键盘及功能键盘。前置作业1、 前置准备:揭示课题,展示目标。2、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第91页至92页,完成下列问题(1) 计算器的面板由( )和( )组成。(2) 用计算器求值:1-242.56 -83-6.4(-3.2)3、合作交流 用计算器计算:(3.2-4.5)32-2/5,并写出按键顺序。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能用字母写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3.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教学重难点能用字母写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前置作业小说阿Q正传中的Q、扑克牌中Q和“我们学校有Q名学生参加教师节文艺演出”,这三个问题中的Q都表示的意思分别是。1.先利用如下一首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你觉得这首儿歌唱得完吗?你能想办法把这首儿歌中的关系概括出来吗?n只青蛙有 张嘴,n只眼睛 条腿, 声扑通跳下水。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 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理解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3.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并理解它的实际意义、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理解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并理解它的实际意义前置作业前置准备:.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人,学生y人,那么该旅游团应付 门票费,若该旅游团有成人37人,学生15人,那么该旅游团应付 门票费。自主学习: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及实际背景,体会代数式的表示作用,了解项、系数的概念。2、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3、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代数式的表示作用,了解项、系数的概念前置作业前置准备:1.复习乘法分配律。2. 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并指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次数(1)62 (2)4xy2z-4x2yz;(3)62- x2+1 (4)0.2a2b+11abc+5 (5)3m2n3; (6)4xy2z; (7)3m2n3 +n3m2;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2. 熟练地合并同类项教学重难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并熟练地合并同类项前置作业前置准备: 1、观察:524324224=(532)24=1024=240 2、类比:5a3a2a=(532)a=10a 那么3xy5xy2xy=。自主学习:1、学生自学课本P116,表示长方形面积的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相等?观察下列式子a2b2a2b=(72)a2b=5a2b 比较式子a2b和2a2b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法则;2、使学生会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的运算;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法则的运用难点: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运算前置作业1.请同学们看以下两题:(1)13+2*(7-5); (2)13-2*(7-5)谁能用两种方法分别解这两题? 2. (2x-3y)+(5x+4y); (2)(8a-7b)-(4a-5b); (3)a-(2a+b)+2(a-2b);(4)3(5x+4)-(3x-5); (5)(8x-3y)-(4x+3y-z)+2z;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的经验。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3、培养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前置作业前置准备: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声扑通跳下水。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P124引例,回答教材所提问题。(1) 。(2) 。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的经验。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难点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前置作业1、若按照上图的摆法摆放餐桌和椅子,完成下表:椅子张数123N可坐人数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线段、射线、直线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化、符号化的数学思维能力,建立从数学中欣赏美,用数学创造美的思想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线段、射线、直线的符号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几何语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前置作业1想一想:交流小学学过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有关知识。2、议一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可以近似做线段、射线和直线?(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尽量让他们举出尽可能多的例子。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线段长短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2 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3 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教学难点 对线段与数之间的认识,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前置作业1“议一议” 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2.叠合法:把线段AB、CD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 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角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3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及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正确使用角的表示法前置作业例题讲解:P148/例1 根据图4-16 ,求解下列问题:比较AOB、AOC、AOD、AOE的大小,并指出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写出AOB、AOC、BOC、AOE中某些角之间的两个等量关系。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角的大小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前置作业1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告诉我这5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2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3、重新展示公园示意图。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刚才图中得到的角,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角?你能比较出这些角的大小吗?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平行线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2、会用三角尺、直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画图的基本技能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各种画法,及从画法中体会发现平行线的有关性质。前置作业1请你们用直尺在本子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你们画出的两条直线会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2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m3平行线的表示方法?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垂直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会画垂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掌握垂线的性质。3、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掌握垂线(段)的性质。二、教学难点: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前置作业1.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2.你是怎样理解垂直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图形,并规定表示方法。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两条线段互相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七巧板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垂直、平行、角等有关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能力目标 :发展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垂直、平行、角等有关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前置作业1你发现七巧板中最大板(三角形)是最小板(三角形)的 几 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七巧板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吗?有互相垂直的线段吗?你能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吗?并说出它们的度数。2制作七巧板1、说出图中互相垂直、互相平行的线段。2、 说出每块七巧板的具体特征。(角度、各边关系)3在制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应用哪些数学知识呢?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来证明及计算.通过亲身体会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进行有关计算及证明,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教学重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推导过程,并会用判定方法来证明和计算.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3.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来判断、证明及计算.3.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3,体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难点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2、3的推导过程,掌握判定方法2、3并能灵活运用.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2.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了解小镜子使用的物理原理.教学重难点1.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依据.2.有序安排测量活动,并指导学生能顺利进行测量.3.方法2中如何调节标杆,使眼睛、标杆顶端、旗杆顶部三点成一线.4.方法3中镜子的适当调节.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过程,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1.通过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2.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3.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2.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关系的推导.2.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相似多边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推导及运用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与相似比的关系的过程,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 能应用极差、方差、标准差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2、 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极差、方差、标准差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正确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相似多边形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通过观察、推断得到数学猜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过程,以及用定义去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教学难点:探索相似多边形的定义过程。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奠定推理论证的基础2、会根据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判定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能对上述公理、定理进行简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1、掌握从不完全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中发现问题2、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3、充分运用平行公理解决有关问题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通过找形状相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画形状相同的图形,训练大家的动手能力.同时,同学间还要互相合作交流,锻炼了大家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认识和动手画形状相同的图形,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技能.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会画形状相同的图形.教学难点会画形状相同的图形.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2.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与普查各自的优、缺点.3.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合理收集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与广泛性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掌握频数、频率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3.通过统计数据,制成各种图表,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频率与频数的概念,选择数据表示方式.教学难点各种统计图表的绘制,识别各种图表所含的信息,各自优缺点.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2.让学生初步了解,要判定一个数学结论正确与否,需要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3.通过探索,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中推理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判定一个结论正确与否需进行推理.理解数学推理的重要性.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 2.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两个推论.3.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及其应用.教学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的应用.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3.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教学难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注意线段长度的单位要统一.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2.会找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3.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并能运用.教学难点找黄金分割点和画黄金矩形.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回顾收集数据的方式.2.回顾收集数据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3.回顾频率、频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回顾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5.能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教学重难点1.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2.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及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3.收集数据的方式、抽样时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2.命题的真假.3.了解数学史.4.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教学难点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3.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4.通过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公理.教学难点推理过程的规范化表达.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2.通过新颖、有趣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前置作业学习过程1组内探讨完成前置作业.2组间交流,在组间共同探讨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分组展示本组得出的结论和答案。4师生点评。教学反思课题 (第 课时)第 周教学目标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小学里我们已经知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前置作业情景一:两学生表演(小彬和小明) (21+5)2=13 一天, 小明在公园里认识了新朋友小彬。小明:小彬,我能猜出你的年龄。 小彬:不信。小明:你的年龄乘2减5得数是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微藻项目投资计划书
- 产品专有技术转让协议书8篇
- 中国高分子絮凝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仓储货物保险合同
- 北京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师上岗资格认证考核
- 2025年供用水合同补充合同(GF-1999-0501)补充协议
- 2025年成人体育培训教练合作协议样本
- 2025年工程合同保密协议
-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财务管理专业英语术语与报表翻译试题
- 2025第二人民医院护理科研设计考核
- 2023-2024年贵州省劳动合同样本范本书电子版完整版
- 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具体情况分类别 一至七部
- JJG 475-2008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 教师评高职述职报告
- 青春同盛世奋斗正当时
- 浅海网箱养殖生态风险及对策
- 超声波探伤设备-大型钢轨探伤车
- 尼尔森数据分析培训教学文案
- 煤气发生炉拆除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及护理查房制度解读》
- 聚氨酯管道保温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