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灵成长案例.docx_第1页
孩子心灵成长案例.docx_第2页
孩子心灵成长案例.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孩子心灵成长案例给校长扔馒头的“野孩子”谭超,男,13岁,其父母他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外出打工,遇事性情暴躁,行为表现为“野”。 那是在一天的早晨,发生在学生就餐时的事。生活老师发现他边吃馒头,边扔馒头,生活老师对他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进行批评,并要求不能再扔,必须将分给的馒头吃完。他哪里听得进生活老师的批评,不但不立即改掉坏习惯,并且骂生活老师管闲事,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不时还加以难堪的语言,大骂生活老师。拿他没有办法的生活老师,立即请示了学校的校长。当校长赶来,他的情绪更加失控,抓起丢在桌上馒头,向校长扔去。那场景,校长当时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等他情绪平静下来,而后交给了学校兼职心理辅导老师,让他对谭超进行教育。后来,校长了解到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把他托付给了其伯母照管。通过与谭超的监护人间的交谈,了解了他的性格上已经出现了固执与任性等现象。随即多次找他谈话,在生活上指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加上学校心里辅导老师的教育,心胸也变得开阔了起来,认识到浪费粮食的不对,后来他主动到生活老师和校长那里认错。 一年过后,经过老师、同学的帮助,他易怒、易暴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了,脸上的怒气少了,微笑多了,和同学的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也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小谭的转变可真大啊!”没人再叫他是给校长扔馒头的“野孩子”了分析:从以上现象表明,小谭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小谭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1、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希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反思:孩子行为矫正对于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的孩子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针对其情况对其行为进行矫正。(一)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小谭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小谭的爸爸经常回来陪陪孩子,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小谭爸爸打儿子的事了。小谭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看的书报、片子。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二)教师的教育我积极地与小谭作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可以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小谭,不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自我强化是指学生对达到某种成就的标准。我告诉他如果一周内没有攻击性行为发作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