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指导书最新.doc_第1页
中水回用指导书最新.doc_第2页
中水回用指导书最新.doc_第3页
中水回用指导书最新.doc_第4页
中水回用指导书最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 号: 发放编号: 中水作业指导书 编制部门:生产技术室 编 写: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2008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2008年 月 日1 目的 根据公司中水回用进度安排要求,中水回用首先在循环水套装置生产试运行,生产试运行时间为240天。本作业指导书指导、规范循环水套装置中水回用的相关运行操作,确保岗位生产任务的完成。2 范围适用于PTA生产中心动力装置循环水运行岗位的工艺操作人员。3 职责3.1动力装置工艺工程师负责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订。3.2动力装置循环水运行岗位工艺操作人员按本作业指导书执行操作。4 作业内容4.1水质控制指标(见6附表)4.2工艺处理4.2.1粘泥剥离4.2.1.1系统粘泥剥离前将旁滤系统停止运行。4.2.1.2在循环水吸水井水流湍急处向系统中一次性投加粘泥剥离剂2000 kg,粘泥剥离时间正常控制在12-16小时。4.2.1.3在粘泥剥离过程中,循环水系统中如有较多泡沫产生,则在吸水井水流湍急处向系统中适量投加有机硅消泡剂进行消泡。4.2.1.4粘泥剥离期间每4小时检测分析循环水浊度一次。4.2.1.5当循环水浊度连续维持一定值,不再上升时,表示剥离结束,打开排污阀、生产水补水阀,对系统进行快速置换。4.2.1.6当循环水浊度下降至5 FTU以下时,停止置换,系统进入基础投加阶段。4.2.2系统基础投加4.2.2.1在循环水吸水井水流湍急处一次性加入500kg缓蚀阻垢剂。4.2.2.2在缓蚀阻垢剂加入后正常分析水质数据,旁滤系统投入运行,24h后开始按规定投加杀菌剂。4.2.2.3循环水有机磷浓度自然下降,系统不排污。当有机磷小于3.5mg/L时,系统开始进入下阶段生产试运行阶段。4.3试运行安排 系统粘泥剥离、基础投加结束,更换新挂片、试管。挂片架、监测换热器投入运行。系统生产试运行分四个阶段进行。4.3.1第一阶段循环水补水按照中水和生产水平均值比例为3:7(45 m3/h:105 m3/h)连续加入,运行60天。将中水补水阀置于手动位置,保持中水补水流量稳定在45 m3/h。将生产水补水阀置于自动位置,与循环水吸水井液位计连锁,控制吸水井自动补充生产水。4.3.2第二阶段如果第一阶段生产运行正常,循环水补水按照中水和生产水平均值比例为1:1(75 m3/h:75 m3/h)连续加入,运行60天。将中水补水阀置于手动位置,保持中水补水流量稳定在75 m3/h。将生产水补水阀置于自动位置,与循环水吸水井液位计连锁,控制吸水井自动补充生产水。4.3.3第三阶段如果第二阶段生产运行正常,循环水补水按照中水和生产水平均值比例为7: 3(105 m3/h:45m3/h)连续加入,运行60天。将生产水补水阀置于手动位置,保持生产水补水流量稳定在45 m3/h。将中水补水阀置于自动位置,与循环水吸水井液位计连锁,控制吸水井自动补充中水。4.3.4第四阶段如果第三阶段生产运行正常,循环水补水按照中水和生产水的比例为1: 0(150m3/h:0 m3/h)连续加入,运行60天。将生产水补水阀手动关闭。将中水补水阀置于自动位置,与循环水吸水井液位计连锁,控制吸水井自动补充中水。4.3.5如果第四阶段运行正常,则按第四阶段条件将系统转入正常生产运行。4.4工艺操作4.4.1投加缓蚀剂有机磷低于3.0mg/l开始投加,每降低0.1mg/l,投加半桶,每降低0.2 mg/l,投加一桶,依此类推。排污时,补水量(包括生产水和中水)为200m3,投加一桶缓蚀剂,依此类推。如有机磷超过3.0mg/l,每超过0.2 mg/l减少一桶投加量。4.4.2投加杀菌剂4.4.2.1强氯精为每周一、周四、周六投加,每次投加75kg。4.4.2.2非氧化性杀菌剂每周三投加,每次投加400kg,投加后24小时不排污。4.4.3控制浓缩倍数4.4.3.1岗位操作人员根据最近的浓缩倍数排污,排污结束后,结合最近的有机磷数据投加缓蚀剂。浓缩倍数达到4.0时开始排污,浓缩倍数为4.0时,排污200m3,浓缩倍数为4.1时,排污300m3,以此类推,每超过0.1增加排污100m3,最高排污不超过1000 m3。4.4.3.2每周二24点浓缩倍数收到后,该数据减去3.0再乘以1000即为排污量(可以超过1000 m3),缓蚀剂根据排污量等数据正常投加。4.5岗位操作人员的巡检、其它操作执行动力装置巡检作业指导书、循环水运行岗位作业指导书相关规定。5应急处理5.1中水水质异常当中水已经全部作为循环水补水,中水水质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不合格时,立即停止向系统中补充中水,并启用生产水作为补充水,控制指标不变,同时汇报上级,待水质合格后恢复正常补充中水操作。5.2循环水水质异常循环水中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装置报告,查找原因并处理。当循环水异氧菌总数达到3105个/mL时,立即向系统中冲击式投加400kg非氧化性杀菌剂。当循环水异氧菌总数大于8105个/mL时,立即向系统中冲击式投加400kg的非氧化性杀菌剂,1h后再冲击式投加1500kg的粘泥剥离剂。6附表6.1 PTA生产中心原辅料储存限量表序号品名使用量(月)最大存放量1缓蚀阻垢剂ZH443-3XJ3吨6吨2粘泥剥离剂QX312XJ根据需要2吨3有机硅消泡剂QT117XJ 根据需要1吨6.2 中水进入循环水前水质控制指标及分析频次序号水质分析项目单位水质控制指标分析频次1PH7.0-7.88h/次2CODcrmg/L608h/次3NH3-Nmg/L18h/次4总碱度(以CaCO3计)mg/L80-1508h/次5钙硬(以CaCO3计)mg/L60-1308h/次6浊度NTU58h/次7余氯mg/L0.6-1.08h/次8电导率S/cm80024h/次9总锰mg/L0.124h/次10总钴mg/L0.124h/次11总铁mg/L0.224h/次12总磷(以po43-计)mg/L124h/次13氯离子mg/L7524h/次14悬浮物mg/L1024h/次15BOD5mg/L1072h/次16总硬(以CaCO3计)mg/L70-17072h/次17硫酸根离子mg/L100168h/次18硫化物(以s计)mg/L0.1168h/次19异养菌个/mL2002次/周6.3 中水回用运行水质控制指标及分析频次序号项目单位水质控制指标分析频次1PH7.6-8.91次/8小时2有机磷(以PO43-计)mg/L2.8-3.31次/8小时3浓缩倍数(以K+计)倍3.5-4.51次/8小时4余氯(连续)mg/L0.2-0.41次/8小时5钙硬CaCO3计mg/L80-5001次/24小时6总碱CaCO3计mg/L120-7001次/24小时7浊度NTU251次/24小时8异养菌个/mL2*1051次/24小时9CODcrmg/L1601次/48小时10生物粘泥mL/m32.01次/48小时11总铁mg/L1.01次/48小时12氯离子mg/L3001次/48小时13硫酸盐还原菌个/mL21次/168小时14硫酸根离子mg/L7001次/168小时15电导率S/cm35001次/168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