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基础练习1.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 两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外一同工作时,需要借助通讯设备交谈.关于他们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航天员之间距离太B. 空间站外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空间站外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传播3.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A. 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了B. 声音传到人体中去了C. 声音传播的速度变大了D. 鼓面停止了振动4. 古代士兵为了及时发现敌人,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这是因为()A. 马蹄声不能沿地面传播B. 马蹄踏在地面上时,地面发声较轻C. 大地传声比空气快D. 马蹄声不能沿空气传播5. 站在1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A. 稍短一些B. 稍长一些C. 没有变化D. 不能确定6. 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 发声的音叉放到水面上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 人说话主要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D. 关上教室窗户就能减弱室外的噪声,这是将噪声在声源处减弱7. 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的是()A. 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B. 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C. 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D. 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8. 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能听见()A. 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铁管,空气传来B. 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空气,铁管传来C. 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地反射D. 无法判断9.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A.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B.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C.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D. 传播声音的介质10. 今年“六一”文艺演出,邵阳市资江小学两位女生表演的“古筝二人奏”震撼全场观众.悦耳动听的古筝是由于古筝琴弦的_ 产生的11. 人耳能听到鼓声,鼓声是通过_传播进入耳朵的,水中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声音也能在_中传播12. 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又说明_不能传播声音 13. 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会变_ (选填“大”或“小”)(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传播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14. 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1)“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声音能在_中传播。(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比_传声性能好。(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停止,_停止。(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_(填“易”或“不易”)传声。15.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 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_ 法;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 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_ 有关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B3. D4. C5. A6. B7. D8. A9. D10. 振动11. 空气;液体12. 介质;真空13. 能;小;需要14. 固体;金属丝;棉线;振动;发声;不易15. 振动;转换;空气;振幅【解析】1. 解: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C解决此实验需要利用放大法进行分析,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放大法进行分析解答2. 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 解: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鼓面停止振动,发声停止,声音马上消失故选D物体发声时物体一定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停止物体停止振动,物体发声停止,但是声音不一定停止,要正确理解这个问题4. 解:A、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马蹄声能够沿地面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敲击地面发出声音,由于马跑的很快,振幅较大,声音的响度也很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士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是因为马蹄声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该选项说法正确;D、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所以马蹄声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5. 解: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t=100m340m/s0.29s,由于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s,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0.29s故选A要知道运动员和发令枪都在起点,而计时员是在终点.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以后,稍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晚记了一些时间本题要注意比赛的实际场景,运动员是在起点,而计时员在终点.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6. 解: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B、发声的音叉放到水面上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的,故B正确;C、人说话的声音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关上教室窗户就能减弱室外的噪声,这是将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D错误故选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液体其次,气体最慢.真空不能传声.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点,是一道基础题7. 解:A、雨滴打在雨伞上会听到啪啪声,是雨滴打在伞上,使伞振动发出声音,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A错误;B、在岸上听到江水拍岸声,是水拍岸发出声音,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B正确;C、正在发声的音叉振动,振动的音叉在水中会溅起水花,不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C错误;D、密封在塑料袋里的闹钟发出的声音,经水传入空气,再进入我们的耳朵,因此我们听到了闹钟发出的声音,能证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与气体中传播;(2)分析各选项中,哪种情况下声源与声音接受者(耳朵)之间的介质是水即可此题要结合声音传播的条件和声音传播的路径进行分析后解答8. 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时,会听到两次声音,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故选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此题是一道关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基础题,解答时把握好在声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9. 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选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理解,属于声学基础题10. 解:由课本基础知识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古筝曲是靠古筝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抓住:只要有声音发出,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找出振动的物体即可11. 解:人生活在空气中,人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人说话声通过空气和水传到水中鱼的耳朵中,说明液体也能传播声音故答案为:空气;液体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通常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来的(1)人听到的声音是靠介质传来的,考查通常人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来时,要写空气;(2)岸上人的说话声通过空气和水传到鱼耳朵,人的脚步声通过大地和水传到鱼耳朵12. 解: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故答案为:介质;真空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13. 解:(1)当没有抽气时,有传声的介质,所以能听见手机铃声;(2)当把空气抽净以后,由于没有传声介质,所以听不到声音;(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能;(2)小;(3)需要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记住知识点: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14. 解:(1)利用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原因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该部分停止振动,则不会产生声音;(4)如果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了,这是由于棉线“松弛”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振动。故答案为:(1)固体;(2)金属丝;棉线;(3)振动;发声;(4)不易。(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4)声在松驰的琴弦中传播,能量损失很快,传不了多远。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5. 解:(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把不容易看到的现象转换成便于观察的现象,叫转换法(3)如图乙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4教学设计-4.3.4 创建“密码验证”窗体-
- 第四节 现代通信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鲁科版五四学制2012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等腰三角形》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 2.2.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育婴师职业技能鉴定中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平面向量与复数(试卷+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小班师德师风题目及答案
- 《2025企业员工聘用劳务合同》
- 迈瑞注射泵的操作流程
- 数据共享保密协议书
- 空调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 手术室安全知识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运动解剖学课件完整版
- 骨科术后下肢肿胀护理
- 《套期保值会计》课件
- Unit 1 This is me reading I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