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_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14年12月27日,历时5年建设的(湖北)宜昌至(重庆)巴东高速公路(简称“宜巴高速”)正式通车,标志着沪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 沪蓉高速连接的省级行政中心数目有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2. 沪蓉高速的修建,最有可能带来的变化是A. 沿途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B. 上海港口的腹地条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C. 成都到上海之间的航空客运量大幅下滑 D. 成都市各区县土特产销量暴增3. 沪蓉高速路某段路边立有下图所示的大幅手机导航广告牌(下图),手机导航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 数字地球A. B. C. D. 【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沪蓉高速连接的省级行政中心有成都、重庆、武汉、合肥、南京、上海,共6个,选C。【2题详解】沪蓉高速的修建,对沿途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影响不大;由于该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得沪蓉高速全线通车,密切了西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间的联系,使上海港口的腹地条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成都到上海之间的距离远,航空客运量不会受该高速通车的大的冲击;该路段通车可能会使得某些产品外运条件改善,销量大增,但不可能造成成都市各区县土特产的销量暴增,据此分析选B。【3题详解】手机导航是GPS的基本功能,路线的选择等则要靠GIS分析得到,故选C。【点睛】在实际的生产应用 中,常是将3S技术综合起来运用。RS主要是监测、拍摄遥感图像。GIS主要分析、处理信息。GPS主要是定位导航。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 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甲处沿一条山脉分布 B. 甲处沿铁路分布C. 乙处沿河流分布 D. 乙处受山脉限制5. 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A. 是纬度太高 B. 是沙漠分布C. 是地势高 D. 是海洋分布【答案】4. C 5. D【解析】【4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为非洲地区,甲地沿着海洋分布,故A、B项错误;乙处为尼罗河,有河流水提供水源,故城市和人口沿河流分布,C项正确,D项错误。【5题详解】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是有河流分布;是沙漠分布;是海洋分布,故D项正确。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6. 该大陆是A. 南美大陆 B. 澳大利亚大陆 C. 非洲大陆 D. 北美大陆7.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 纬度3040地区夏季水循环更强烈C. 纬度4060地区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 D. 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答案】6. A 7. C【解析】【6题详解】图示大陆西海岸分布在南纬10到南纬60,所以不可能是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只有南美大陆在该纬度范围内有大陆分布,降水量变化趋势符合图示趋势,澳大利亚大陆只在南纬10到南纬40之间。据此分析选A。【7题详解】纬度1030地区降水较少,流水侵蚀地貌较少,A错误;纬度3040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区,所以冬季水循环更强烈,B错;纬度4060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对;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D 错误。据此分析选C。【点睛】有关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8. “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 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C. 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 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9. “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 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C. 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 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答案】8. D 9. C【解析】【8题详解】“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源于贵州省、湖南省和四川省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D对。饮食习惯与宗教信仰无关,饮食习惯与环境有关,A错。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B错。与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关系不大,C错。据此选D。【9题详解】“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有关,C对。爱吃醋与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无关,A、B错。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不是爱吃的原因,D错。故选C。【点睛】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源于贵州省、湖南省和四川省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有关。“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11.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差异 B. 海陆位置不同 C. 纬度位置不同 D. 山地阻挡作用【答案】10. B 11. C【解析】【10题详解】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但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冬小麦,A错误;秦岭淮河以南为我国的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的油料作物为油菜,B正确;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故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据此分析选B。【11题详解】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其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是由于纬度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的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故选C。【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条综合地理界线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南北方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限,旱作水田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等。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农业、渔业较发达,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下图为南非部分资料图。(1)简述南非的地理位置。(2)描述南非的地形特征。(3)图中阴影部分为南非耕地最集中成片的区域,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处于中低纬度(南温带);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2)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原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地势大致东高西低;沿海向高原过渡地带高差大。(3)地势平坦;面积广阔;降水较丰富;有河流流经。【解析】【详解】(1)描述地理位置,要有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所属热量带、纬度带),海陆位置;南非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海洋,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道。(2)地形特征看图示等高线及河流;大部分地区海拔高,1000米以上,且其内部等高线稀疏,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由东向西注入大西洋,地势大致东高西低;沿海海拔低于200米,为狭窄平原,西北部为沙漠。(3)图中阴影部分为南非耕地最集中成片的区域,主要是这里的农业自然条件较好,图中显示阴影部分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区域面积广阔;有河流流经,且该地位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点睛】位置的分析包括:1、自然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所处的特殊经纬度值或纬度带和热量带;所处的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2)海陆位置:位于大陆内部还是沿岸(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岛屿、半岛、海岸线长短等。(3)相对位置:位于某大洲或某大陆的方位,以及某某地形区的某某方位等。2、人文地理位置:(1)相邻位置:与某某国家(或行政区)接壤(或位于某某边疆),或相邻的某些特殊地点(如民族)。(2)经济位置:所处(相邻)某经济区,其经济地位。(3)交通位置:所处某某交通要道(枢纽)。(4)政治位置:为某某中心(首都、省会)在地区处于某某地位。1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山城重庆,虽为山城但主城区位于山间较为开阔的平坝,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大河流经。它是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是西南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重工业发达,经济技术基础好。是“长江经济带”的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近年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全国前茅。(1) “山间较为开阔的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三峡大坝最主要的功能是_。(2)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试利用资料分析说明重庆发展该类产业的条件。(3)雾是水汽较饱和的空气在低温下凝结成小水滴,在静稳天气下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重庆冬春季多雾,被称为中国“雾都”,利用材料和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它多雾的原因。(4) 图示三峡大坝的修建对下游洞庭湖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1)流水沉积;防洪(2)重工业发达,为汽车产业提供工业基础,经济技术基础好,为汽车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政策支持,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靠近西南发达地区和长江沿线经济地区,市场广阔(3) 河流众多,白天水分蒸发,水汽充足,冬春天气晴朗、夜晚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夜晚山地冷空气下沉的降温作用使水汽凝结,重工业区污染严重且不易扩散,加重雾霾, 山地阻挡风力较小,雾不易吹散(4) 泥沙在库尾淤积,减轻了洞庭湖的泥沙沉积,延缓湖区萎缩 调节洞庭湖的水量,使洞庭湖水量年变化减小【解析】【详解】(1)图中显示,该地河流较多,降水丰富,流水作用明显,“山间较为开阔的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是流水沉积;三峡大坝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2)重庆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现代制造业是因为该地重工业发达,为汽车产业提供工业基础,该地的经济技术基础好,可以为汽车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这里有国家政策支持、交通便利、该类产业市场广阔。(3)雾的形成需要水汽条件及静风条件。重庆冬春季多雾成为“雾都”源于该地河流众多,空气中水汽充足;冬春天气晴朗、夜晚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重庆为山城,夜晚山风使水汽凝结;该地重工业区污染严重且不易扩散,加重雾霾;山地阻挡风力较小,雾不易吹散。(4)三峡大坝的修建会使库区流速减缓,泥沙在库尾淤积,从而使下游洞庭湖的泥沙沉积减轻,延缓洞庭湖区萎缩;大坝可以调节下游洞庭湖的水量,使洞庭湖水量年变化减小。【点睛】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雾的种类: 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3、混合雾: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4、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5、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比两图中的信息,说出某居民点等级升级为城镇的原因。(2)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该地可以构建哪些产业链。(3)从自然资源角度,分析该地有色冶金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答案】(1)修建了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便捷;煤矿、钨矿、水能、温泉资源的开发。(2)煤焦化;煤电钨;水电站电钨;温泉休闲疗养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