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 (2).doc_第1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 (2).doc_第2页
《让我们荡起双桨》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学科: 年级:_ _年级_ 册 单元(章)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材分析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合唱部分为短小的副歌,开始的两个小乐句采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最后一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变化再现,使音乐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重点、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难点、掌握 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教学课时 课时课前准备电子琴、挂图、录音机教学时间年 月 日教学设计教学增补主备课人备教学设计1时代歌声导入: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2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能哼唱吗?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电影插曲,曾获少儿歌曲一等奖等。3再次聆听歌曲。要求学生跟录音,看着歌曲哼唱。对歌曲整体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4学唱曲调:往往稍有印象的老歌,唱的准确性较差,所以为了学好这首经典的少儿歌曲要认真学好曲调。(1) 用2/4拍的指挥划拍法来唱准曲调的节奏,重点是弱起节奏、后半拍起唱等。开始时应放慢速度,在准确、稳速的基础上再提速。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及分句处的换气。(2) 学唱可分两个部分,分开学习,先齐唱部分,后合唱。必需在一部分准确、流畅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部分。可分小组学习,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3)注意曲调进行的走向与声音的力度强弱成正比例,使声音有起伏,更形象地表达“荡”的情景。 (4)二声部合唱,要告诉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听另一声部曲调,要取得声音的协调和谐。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5学唱歌曲:(1) 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2) 课堂上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3) 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4) 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6自编伴奏表演歌曲。授课人根据学情、班情再备课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通过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