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有趣的透镜活动领域:科学领域【活动前评析】在生活中,幼儿对透镜方面的知识产生了这么大的兴趣,何不设计一节有关透镜活动的课程,让幼儿通过尝试探索发现透镜的一些秘密,并从中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发现问题的兴趣及能力呢。【活动目标】1、对观察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地进行尝试和探索。2、在游戏中感知透镜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3、学习使用透镜观察物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观察结果。4、利用汉字分类,充分发挥语言的工具性作用。【活动准备】一、课前准备 晨间观察活动。二、教学准备:1、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放大镜、照相机、镜子、玻璃片、眼镜、透明塑料、硬纸板、图书、镜子、纸杯35件2、所有的材料相应的汉字12张。3、长字条5张:有趣的透镜、能透视的物体、不能透视的物体、能放大物体、既不能放大也不缩小物体、能缩小物体【活动过程实录】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透镜(一)、设计意图 夏日的一天,我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下午的太阳非常的毒,照得人睁不开眼。玩累了的孩子们,找了一个树阴去乘凉。忽然洋洋小朋友从路边捡了一个绿色的矿泉水瓶子放在眼前,大声说:老师!老师!用这个绿色的瓶子可以遮住眼睛,不晒了!旁边的小朋友羡慕急了,都争着要试一试,他们一边试一边激动地说:“我看到白云变成绿色的了。”、“我敢看太阳了。”、“我看到赵老师在对着我们笑。”拿不到瓶子的源源不服气的说:“我用树叶一样能遮住太阳。”说完顺手从地上拣起一片树叶放在眼睛前面。他的话马上招来了一片的反驳声:“树叶可以遮住太阳,但是看不到太阳,看不到小朋友。” 源源大声说:“明天我把我家的望远镜带来,望眼镜可神奇了,不仅能看到远的地方,还能看到近的地方。”许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望远镜是什么,都不说话了,我在旁边听了却大受启发,幼儿对透镜方面的知识产生了这么大的兴趣,何不设计一节有关透镜活动的课程,让幼儿通过尝试探索发现透镜的一些秘密,并从中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发现问题的兴趣及能力呢。(二)、课前准备晨间观察活动观察记录:我班科学探索角的墙面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透镜的照片和图片,桌子上摆满了放大镜、照相机、望远镜、小镜子、老花镜早上一到幼儿园,孩子们就拿着这些有趣的透镜,东看看西瞧瞧,爱不释手,文选小朋友手里拿着放大镜,惊喜的说:“放大镜摸上去有凸出来的感觉,而且周围薄,中间厚,看到的东西比原来的大了许多,它有放大的本领。”王超颍小朋友说:“我的眼镜怎么和老师的不一样,摸上去好象是中间薄边上厚,看到的东西,不大不小,很舒服。”云飞小朋友说:“我的望远镜从细的这一头看,能把远处的东西放大,而从大的这一头看时,能把远处的东西放小。”文静小朋友急着说:“我们窗户上的玻璃是平平的,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且看到的东西没有什么变化。而这些有趣的透镜上的玻璃真是神奇极了,透过它们有的可以把物体放大,有的却能把物体缩小.”他们好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到了极点,久久不能离去。(三)、主题教学有趣的透镜过程及评析一、教学目标:1、 对观察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地进行尝试和探索。2、 在游戏中感知透镜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3、 学习使用透镜观察物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观察结果。4、 利用汉字分类,充分发挥语言的工具性作用。二、教学准备:1、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放大镜、照相机、镜子、玻璃片、眼镜、透明塑料、硬纸板、图书、镜子、纸杯35件2、所有的材料相应的汉字12张。3、长字条5张:有趣的透镜、能透视的物体、不能透视的物体、能放大物体、既不能放大也不缩小物体、能缩小物体三、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1、 让幼儿自由操作、玩耍桌面上的各种材料,提醒幼儿轻拿轻放。2、 组织幼儿坐下,提问:A、那位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怎样玩的?B、你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进行各种回答)【评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通过自由操作玩耍导入新课,有趣,新颖,自然,有利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1、小朋友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让我们再来想一想哪些东西能透过它看到别的物体?哪些东西不能透过它看到别的物体。2、请小朋友将这些东西分成两类:能透视的物体的东西(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放大镜、照相机、玻璃片、眼镜、透明塑料)不能透视的物体东西(镜子、硬纸板、图书、纸杯)。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分类情况。3、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分类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透视物体的东西中,除了能透视物体外,多数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透视物体部分是玻璃制品)引出透镜。让幼儿找出透明塑料不是透镜,而镜子虽然是玻璃做的但它不能透视物体,所以镜子不是透镜。【评析:教师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引导、激发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实验活动的最高目标。即便这个问题是教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也不知道答案的。】(三)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尝试活动1、 教师提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透镜,我有几个问题来考一考大家,看谁回答的最好。A “用望远镜看到的东西跟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一样吗?用望远镜看东西变得怎么样了?”B 老爷爷的眼睛不太好,读报时非常吃力,总是看不清楚,请小朋友帮他想一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报纸呢?2、小朋友都讲了许多自己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再去试一试,用哪些东西看到物体时可以把物体放大?用哪些东西看到物体时可以把物体缩小?哪些东西既不能放大也不缩小物体的东西?”3、幼儿进行探索尝试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并做好记录。(四)组织幼儿讲述尝试的结果,并进行二次分类。1、出示三张长字卡,能放大物体的东西(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能缩小物体的东西(望远镜、照相机)既不能放大又不能缩小物体的东西(潜望镜、玻璃片、眼镜)2、引导幼儿讲述尝试的结果,并把结果用汉字的形式贴在相应的范围内。3、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分类的结果。【评: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孩子的探索意识再次进行尝试,教师对研究材料的使用,指导科学、规范、有序,这对学前的幼儿来说,这种指导很有必要。】(四)、课后延伸区角内继续探索观察记录(一):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对有趣的透镜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蓝猫组的新月小朋友说:“放大镜看东西的时候,必须放的离眼睛近一些,否则也看不清楚(发现了焦距问题,放大镜的放大率在2.5厘米25厘米之间)”沉沉说:“放大镜能把小的东西放大。(发现了聚光的性能)”文静说:“我爷爷看书时,用放大镜当眼镜用。(老花镜是凸透镜的一种)”淘气组的天宇小朋友说:“我发现小小的照相机能把房间里所有的人都照下来,并且能够随意调节大小。”菲菲组的文选小朋友发现老花镜和近视镜,既不能放大物体也不缩小物体,而且我戴上后就看不清东西了(只有近视眼、老花眼才能戴)。甜妞组的源源说:“老师,从显微镜上我看到手上的有许多细菌,真是太可怕了,以后饭前饭后我一定要洗手,要不把细菌吃到肚子,我就会肚子疼。” 新新小朋友说:“在玻璃上涂上水银,还可以做镜子用呢。”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这些透镜真是太神奇了,它们的作用可大了,有的说:“我妈妈是近视眼,她必须戴近视眼镜,否则她什么也看不见”、有的说:“看球赛的时候,带上望远镜就会看的非常清楚”、有的说:“显微镜能看清非典的冠状病毒”、有的说:“我和爸爸妈妈旅游的时候,用照相机照了许多漂亮的相片”、还有的说:“在潜水艇上通过潜望镜可以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等等”观察记录(二):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到远处?探索区内孩子们在自由的摆动着桌面上的各种透镜,忽然洪舒阳小朋友说:“我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幼儿园对面的广告牌了”其他小朋友凑过来问:“那是用什么看到的?”,洪舒阳脸上带着兴奋的喜悦:“不信,你们过来看一看!”原来她把放大镜放在前面,缩小镜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校外安全教育班会
- 在校园的安全教育
- 水管空气打压施工方案
- 酒店厨房设备安装工程方案
- 政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世界建筑节活动方案设计
- 税务局出口退税出口货物劳务专项税务合规合同
- 真题二建考试题zhent及答案
- 离婚抚养权协议书范本两份
- 机关单位食堂承包与智慧食堂建设协议
- 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报告
- 2025年化妆品代理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粗杂粮及粗杂粮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军用无人机讲解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笔试试题解析及答题技巧
- 长宏国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项目四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92课件
- 电缆桥架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 快乐的牛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