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docx_第1页
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docx_第2页
24、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宣县民族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编号:第 24份主备人:何念都 复备人:黄新彩、覃颖等 审核人: 科研处审批:课题24.月亮上的足迹课时1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有关知识。2.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记叙事物的方法。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学习流程1 导入(1分钟)2明确目标(1分钟)3对学完成导学案二(5分钟)4速读课文,群学完成导学案三、展示(25分钟)5课堂检测(5分钟)6小结(3分钟)导 学 流 程导 学 流 程一、导语设计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朱长超,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专业。后又修完华东政法法学院法学本科、华东师大汉语文学系本科,并通过了心理咨询师考试。此外,他还学过中医,有开阔的知识面,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工作。2.给加点字注音。昂首( ) 月壤( ) 铁锹( )3.解释词语。昂首挺立:遥遥在望:可望而不可即:4.在下面示意图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问题一: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初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问题二:语句品析。“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连用三个“预定”,有什么作用?问题三: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问题四:人类登月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可古代人们对月亮只能想象,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佳句,请你写出两句。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导学测评:见“同步学习”76页的“拓展演练”。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 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 1/6。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