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宫博物院 故宫知识知多少 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 故宫的规模有多大 皇帝的金銮殿在什么大殿中 学子们在什么大殿参加殿试 故宫中装饰最多的是什么图案 故宫为什么又叫 紫禁城 返回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图片欣赏 常识知多少 整体感知 游览路线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一 知识目标 1 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 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 整体把握文意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习目标 二 能力目标 1 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 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 位于北京城的中心 明 清两代的皇宫 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 即1406年 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故宫 紫禁城 紫 紫薇垣 天地之宫 天子所居禁 守卫森严 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 故宫 又称紫禁城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 共有宫殿9000多间 都是木结构 黄琉璃瓦顶 青白石底座 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 并向两旁展开 南北取直 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 而且南达永定门 北到鼓楼 钟楼 贯穿了整个城市 气魄宏伟 规划严整 极为壮观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 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 它的平面布局 立体效果 以及形式上的雄伟 堂皇 庄严 和谐 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 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这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 太和殿 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 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 俗称 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殿高28米 东西63米 南北35米 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 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 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 炉 鼎 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 庄严绚丽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富有生活气的内廷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 以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为中心 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 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 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 庄严 壮丽 雄伟 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 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 建筑多是自成院落 有花园 书斋 馆榭 山石等 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 珍贵的花木 山石和亭阁 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收藏文物100万件游览故宫 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 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 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 统称有文物100万件 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 6 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 珍宝馆 钟表馆等 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 往往久久不忍离去 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 展出各种奇珍异宝 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 通身缠绕着16条龙 形状生动 穿插于云朵之间 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 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 长4毫米 宽1 5毫米 钻上小孔 以便穿线连结 据说 为制造这套甲胄 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写读一篇说明文应掌握的基本程序 确定说明对象的特点 最核心的 确定说明事物的内容 详略 确定说明的顺序及结构 空间 总分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金銮 lu n 殿蟠 p n 龙鎏 li 金玉玺 x 妃嫔 P n 湛 zh n 蓝上谕 y 傀儡 ku l i 翊 y 坤宫修缮 sh n 击罄 q ng 诏 zh o 书 生字词 矗立 高耸的直立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 迥 远 差得远 鳌头 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 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 独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 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金銮殿额枋鎏金矗立迥然不同 磬 qing 古代打击乐器 形状像曲尺 用玉或石制成 横贯 山脉 河流 道路等 横着通过去 缭绕 回环缠绕 错综 纵横交叉 和谐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字词积累 认知阅读 整体感知课文 读一读 赛一赛 快速阅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 在文后练习 一 中画出故宫的平面示意图 并简要画出作者的游览线路 理解阅读 一 回忆你刚才参观的路线 拼图 午门 金水桥 太和门 三大殿 小广场 分界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东西六宫 御花园 神武门 景山 小组合作 我是一位出色的导游 请随我去参观故宫 北 南 东 西 午门 金水河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神武门 景山 从南到北的空间说明顺序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景山 北 南 西 东 1 故宫的地理位置 名称 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 历史沿革 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 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独特风格 3 午门内外4 三大殿概说 台基 5 太和殿外观6 太和殿内景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 中轴线8 太和殿的用途 9 中和殿的位置 概貌 用途10 保和殿位置 用途11 小广场 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 12 乾清宫的用途13 交泰殿位置 坤宁宫的位置 用途14 后三宫的装饰特点15 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16 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首尾呼应 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 说明顺序 外 内 殿顶 第一部分 第1段 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 第2 15段 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 第16段 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文章结构 故宫博物院 1 2 总 位置 历史 建筑地位 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 建筑总特点 分 前朝 三大殿 3 10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外形内景位置用途 内廷 12 15 后三宫御花园 16 总回望故宫 强调艺术特点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 空间顺序 南 北 游踪 11 承上启下 午门 金水桥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前广场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御花园 御花园 御花园 神武门 1 故宫的地理位置 名称 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 历史沿革 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 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独特风格 3 午门内外4 三大殿概说 台基 5 太和殿外观6 太和殿内景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 中轴线8 太和殿的用途 9 中和殿的位置 概貌 用途10 保和殿位置 用途11 小广场 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 12 乾清宫的用途13 交泰殿位置 坤宁宫的位置 用途14 后三宫的装饰特点15 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16 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首尾呼应 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 说明顺序 外 内 殿顶 第一部分 第1段 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 第2 15段 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 第16段 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文章结构 故宫博物院 1 2 总 位置 历史 建筑地位 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 建筑总特点 分 前朝 三大殿 3 10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外形内景位置用途 内廷 12 15 后三宫御花园 16 总回望故宫 强调艺术特点 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风格独特 空间顺序 南 北 游踪 11 承上启下 理解阅读二 精读课文5 8段 思考 1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2 作者的立足点在哪儿 观察方法是什么 3 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 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合作探究 太和殿 朱漆方台 观察方法 定点观察 动点观察 空间顺序 立足点 上面 两旁 中央 周围 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