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配合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oc_第1页
水肥配合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oc_第2页
水肥配合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oc_第3页
水肥配合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oc_第4页
水肥配合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肥配合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摘要:以水肥耦合为中心,以早熟马铃薯为供试材料,采用五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通过旱棚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马铃薯对水分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试验条件下,五个因素影响WUE大小的顺序为:补水量(X2)补水肥时期(X1)施氮量(X3)有机肥(X5)施钾量(X4)。(2)补水肥时期在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中,表现极为重要,与水,氮,有机肥均有较好的交互效应。水、氮及有机肥与补水肥时期的耦合关系基本一致,即:投入量少时,应采用中重施用;投入多时,采用后重或均施方式,其最佳效应值分别在后述情况下实现,于块茎形成膨大期重施或均施化肥及补水;施肥以次高水平和高水平为佳,补水则以中高水平最好。(3)水与氮的配合中,高水高肥效应最好,中水中肥与低水低肥有较好的效应值,高水低肥或高肥低水配合,会大幅度降低WUE。(4)有机无机配合以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和中高用量的钾肥配合的效应最好,两者有互补性。关键词:马铃薯;水肥条件;水分利用效率近年来,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生物学和农业研究的一个热点。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都在综合提高水分利用率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并已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作用,目前已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如何改善植物蒸腾效率本身1。例如,以色列在大幅度增加农田蒸腾/蒸发比例、改善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上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之后认为,致力于提高单位蒸腾水的生产能力(WUE的一种表述),才能在进一步大幅度减少农业用水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在我国,通过无机营养的调节、供水方法的改进来改善WUE以促进农业增产是近几年WUE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仑综合20年次的试验资料,认为高肥处理与低肥处理相比,WUE可提高35%75%,其他一些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36。一些研究认为,在作物需水关健期进行有限供水是提高WUE、增加产量的有效节水措施7,8。但这些研究多从养分或水分单方面来考察其对WUE的影响,供试材料也多为玉米、小麦。针对此状况,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马铃薯为供试作物,研究探讨了养分与水分在施(补)量和施(补)时期的耦合作用下对WUE的影响,进行了多因素多水平的综合试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在固原生态站旱棚控制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盆栽土样,淡黑垆土,采自上黄村川台地。土样过筛后,装于直径为25cm,高30cm的塑料盆体中,每盆装土10kg,含水量8.466%,每日补水以保持含水量为12%,称重法计算耗水量,生育期管理同大田。1.1供试土壤与肥料及供试材料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11.1g/kg,碱解氮7.45mg/100g土,7.21mgOlsen-P/kg,速效K164.84mg/kg。以尿素、氯化钾、普钙作为供试肥料,其中普钙按0.108gP2O5/kg全部底施。马铃薯采用早熟品种,生育期115d。温床催芽,萌芽后移入营养钵中育苗,幼苗长至3片完全叶左右,进行移栽。1.2试验设计盆栽试验采用五因素五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补水肥时期(X1),补水量(X2),施氮量(X3),施钾量(X4),有机肥施用量(X5),各因素五水平的试验值的具体安排见表1。表1马铃薯决策变量水平编码表变量名称 变化间距 设 计 水 平 -2 -1 0 1 2 补水肥时期X1 1 1 2 3 4 5 补水量X2(kg/pot) 1.350 0.900 2.250 3.600 4.950 6.300 施氮量X3(gN/kg) 0.054 0.054 0.108 0.162 0.216 0.270 施钾量X4(gK2O/kg) 0.054 0.054 0.108 0.162 0.216 0.270 有机肥施用量X5(g/kg) 3.375 6.750 10.125 13.500 16.875 20.250 其中,补水肥时期的五个水平为表述方便起见,按水肥补施量及重点补施时期分别称为一次处理(在移栽时全补或全施);前重,中重,后重(分别指在移栽、块茎形成期、膨大期补施设计量的50%、25%、25%;25%、50%、25%;25%、25%、50%)及均匀处理(在移栽、块茎形成期、开花期、膨大期各补或施25%的设计量)。2试验结果与分析在旱棚进行盆栽试验,得到的WUE(g/kg)结果见表2。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统计分析程序在微机上回归模拟,得到WUE(W)与补水肥时期(X1)、补水量(X2)、施氮量(X3)、施钾量(X4)、有机肥施用量(X5)之间的回归模型。经F检验,模型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F=5.78,F0.05=2.33,F0.01=3.36),能反应不同水肥条件对WUE的影响。模型为:W=9.76+0.55X1+0.59X2+0.48X3+0.35X4+0.39X5+0.42X1X2+0.44X1X3-0.30X1X4+0.47X1X5+0.84X2X3-0.38X4X5-0.337X21+0.343X23-0.26X24-0.28X25(1)表2五因子(1/2实施)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及WUE试验号 X1 X2 X3 X4 X5 WUE(g/kg) 1 1 1 1 1 1 13.64 2 1 1 1 -1 -1 11.85 3 1 1 -1 1 -1 8.95 4 1 1 -1 -1 1 10.97 5 1 -1 1 1 -1 8.12 6 1 -1 1 -1 1 9.13 7 1 -1 -1 1 1 9.12 8 1 -1 -1 -1 -1 7.87 9 -1 1 1 1 -1 10.27 10 -1 1 1 -1 1 10.68 11 -1 1 -1 1 1 8.27 12 -1 1 -1 -1 -1 7.61 13 -1 -1 1 1 1 7.88 14 -1 -1 1 -1 -1 6.83 15 -1 -1 -1 1 -1 10.61 16 -1 -1 -1 -1 1 8.75 17 2 0 0 0 0 8.46 18 -2 0 0 0 0 7.08 19 0 2 0 0 0 9.43 20 0 -2 0 0 0 8.53 21 0 0 2 0 0 11.42 22 0 0 -2 0 0 9.56 23 0 0 0 2 0 9.80 24 0 0 0 -2 0 6.32 25 0 0 0 0 2 8.39 26 0 0 0 0 -2 7.64 27 0 0 0 0 0 9.60 28 0 0 0 0 0 9.47 29 0 0 0 0 0 9.58 30 0 0 0 0 0 10.53 31 0 0 0 0 0 10.30 32 0 0 0 0 0 10.05 33 0 0 0 0 0 9.96 34 0 0 0 0 0 9.68 35 0 0 0 0 0 9.32 36 0 0 0 0 0 10.39 2.1影响WUE的主因素效应分析经过无量纲线性编码代换后,偏回归系数已经标准化,故直接比较其绝对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诸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由回归方程1的一次项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可知,试验中五个因素对WUE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补水量(X2,b2=0.59)补水肥时期(X1,b1=0.55)施氮量(X3,b3=0.48)有机肥施用量(X5,b5=0.39)施钾量(X4,b4=0.35)2.2影响WUE的单因素效应分析运用降维法对回归方程进行降维,得到各试验因子对马铃薯的WUE的一元二次回归子模型。补水肥时期W=9.76+0.55X1-0.337X21(2)补水量W=9.76+0.59X2(3)施氮量W=9.76+0.48X3+0.343X23(4)施钾量W=9.76+0.35X4-0.26X24(5)施有机肥量W=9.76+0.39X5-0.28X25(6)根据式(2)(6),分别代入2,1,0,1,2的水平值,即可获得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WUE回归值,其变化趋势见图1。 1.施氮量;2.补水量;3.施钾量;4.有机肥施用量;5.补水肥时期图1决策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由图1可见:(1)各因子的作用线特征,X1,X4,X5是报酬递减的抛物线型;X3是报酬递增的抛物线型;X2是主要限制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呈等效递增线性关系。(2)在试验范围内,氮(X3)作用最强,水次之,钾、有机肥和补水肥时期的作用再次之。在中低水平范围内,钾的作用略强于有机肥的作用,大于补水肥时期的作用;有机肥的作用亦大于补水肥时期的作用;在中高水平范围内,钾、有机肥和补水肥时期对WUE的作用相差无几。2.3影响WUE的交互效应分析经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的交互项为X2X3,达到显著标准的交互项为X1X5,比较显著的X1X2、X1X3、X4X5。说明水与氮的交互效应极为重要,补水肥时期与水、氮、有机肥的良好配合是提高WUE的重要途径。降维获得两因子的耦合模型,并将它们不同水平下的WUE值列于表中,以供分析。X1X2: W=9.76+0.55X1+0.59X2+0.42X1X2-0.337X21(7)X1X3: W=9.76+0.55X1+0.48X3+0.44X1X3-0.337X21+0.343X23(8)X1X5: W=9.76+0.55X1+0.39X5+0.47X1X5-0.337X21-0.28X25(9)X2X3: W=9.76+0.59X2+0.48X3+0.84X2X3-0.343X23(10)X4X5: W=9.76+0.35X4+0.39X5-0.38X4X5-0.26X24-0.28X25(11)2.3.1补水肥时期与补水量的耦合作用用方程7求得两者之间对WUE的耦合效应值,列于表3。为方便表述起见,下文中将各因素的各设计水平(-2,-1,0,1,2)分别称为低水平、次低水平、中水平、次高水平和高水平。表3不同补水肥时期与补水量耦合的水分利用效率(g/kg)补水量X2 补水肥时期X1 -2 -1 0 1 2 -2 7.812 8.533 8.58 7.953 6.652 -1 7.562 8.703 9.17 8.963 8.082 0 7.312 8.873 9.76 9.973 9.512 1 7.062 9.043 10.35 10.983 10.942 2 6.812 9.213 10.94 11.993 12.372 由表3可见:(1)水量少时,后重施用及均施比前、中重施的WUE为低。低水时,前期一次施用的WUE为7.812g/kg;均匀施用的WUE最低,为6.652g/kg,降低了14.85%;次低水与中水时,极高值均出现在后期施用,分别为9.17g/kg、9.973g/kg,比前期集中施用分别提高21.26%,36.39%;次高水与高水时,极高值则出现于后重和均匀处理,分别为10.983g/kg、12.372g/kg,比前期的极低值分别提高了55.52%、81.62%。说明水少时前中重处理与水多时后重施用或均施有利于提高WUE,但水量的增加,加强了补水时期提高WUE的作用。(2)高水前期一次施用或侧重前期施用,WUE仅为6.812g/kg;若改为侧重块茎形成期、膨大期施用或均匀施用,WUE可提高60.6%81.62%,达到11.993g/kg12.372g/kg,说明水分充分时,宜中后期重点施用,不宜前期重点施用,否则水分利用效率低。2.3.2补水肥时期与施氮量的耦合作用方程8求得的耦合效应值见表4。表4不同补水肥时期与施氮量耦合的水分利用效率(g/kg)施氮量X3 补水肥时期X1 -2 -1 0 1 2 -2 9.484 10.165 10.172 9.505 8.164 -1 8.055 9.176 9.623 9.396 8.495 0 7.312 8.873 9.76 9.973 9.512 1 7.255 9.256 10.583 11.236 11.215 2 7.884 10.325 12.092 13.185 13.604 施氮量与补水肥时期的关系和补水量与之的关系相似:氮少,宜早施;氮多,宜后重施或均施。其规律叙述如下:(1)无论施氮多少,侧重于早、中、后其中一时期,分次施用比集中一次前期施用效果好(低氮除外)。低肥时,分次且重施于移栽期或块茎形成期,WUE比其他时期高,为10.165g/kg、10.172g/kg。氮投入每提高一个水平,其最佳效应期后移一个时期,直至高氮时,达到最高WUE即13.604g/kg。(2)WUE的最低值出现在高肥集中前期施用与低肥均匀施用处理上,分别为7.884g/kg、8.164g/kg。尤其是前一种情况,与等氮量均施处理的WUE值(13.604g/kg)比较,仅改变1次施用为4次均施,WUE提高了近一倍;即使降低施氮量为次高肥与中肥,WUE也提高不少,分别为12.092%、10.325%,达到中高程度的水分利用效率。2.3.3补水肥时期与有机肥的耦合作用用方程9求出两者的耦合效应值,列于表5中。 表5不同补水肥时期与有机肥耦合的水分利用效率(g/kg)补水量X5 补水肥时期X1 -2 -1 0 1 2 -2 7.292 7.913 7.863 7.133 5.732 -1 7.582 8.673 9.090 8.833 7.902 0 7.312 8.873 9.760 9.973 9.512 1 6.482 8.513 9.870 10.553 10.562 2 5.092 7.593 9.420 10.573 11.052 补水肥时期与有机肥施用量对WUE的耦合效应具有补水肥时期与水、无机氮基本一致的规律性即:有机肥投入少时,补水施化肥应分次且侧重于前期,中期;投入量多时,则应分次重施后期或均匀施用。针对不同的有机肥投入量,确定补水施用无机肥时期,才能保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投入少时,补水施用化肥实行均匀方式以及投入多时采用前期集中施用方式,WUE均很低,为5.092g/kg5.732g/kg。WUE以两因子的中高水平的配合为最佳,即有机肥按次高、高水平投入时,水与无机化肥采用中、后重或均施的方式,可获得最高的WUE值,在10.553g/kg11.052g/kg范围内。2.3.4补水量与施氮量的耦合作用以方程10求得两因子对WUE的耦合值,见表6。表6不同补水量与施氮量的水分利用效率(g/kg)施氮量X3 补水量X2 -2 -1 0 1 2 -2 9.608 8.518 7.428 6.338 5.248 -1 9.437 9.187 8.937 8.687 8.437 0 8.580 9.170 9.760 10.350 10.940 1 7.037 8.467 9.897 11.327 12.757 2 4.808 7.078 9.348 11.618 13.888 水与氮的耦合效应极其显著,不同配合,其效应值差异很大,从最低4.808g/kg到最高13.888g/kg,相差近3倍。低水低肥配合的效应值为9.60g/kg,几乎相当于中水中肥配合的效应值。当水肥投入量比例失调,水平相距愈大,WUE下降幅度愈大。如低肥高水时及高肥低水时有最低值5.248g/kg和4.808g/kg。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水肥最优组合区域为中高肥与高水配合,WUE高达10.35g/kg13.888g/kg。2.3.5无机钾肥与有机肥的耦合作用以方程11求得两因子对WUE的耦合值,见表7。表7不同无机钾与有机肥施用量的水分利用效率(g/kg)有机肥X5 无机钾肥X4 -2 -1 0 1 2 -2 4.6 6.49 7.86 8.71 9.04 -1 6.59 8.10 9.09 9.56 9.51 0 8.02 9.15 9.76 9.85 9.42 1 8.89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