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璜塘、峭岐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璜塘、峭岐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璜塘、峭岐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璜塘、峭岐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璜塘、峭岐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宽恕sh 急不遐择xi b木讷n 纷至踏来t c隽永jun 揠苗助长y d绮丽y 明眸善睐li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靠我们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蹴而就。b.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悲剧像乌云一样不可避免,你想扔下书逃走,但你不能,正如你不能逃脱你自己的命运。c.这件事虽然过去好多年了,但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d.经典的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a越明年 越:及,到 b百废具兴 具:同“俱”,全c增其旧制 制:制度 d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写4选出下面对名著格列佛游记内容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 )a. 格列佛以船长的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b. 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发现,王国中最重要的职位通过比赛跳绳舞来决定(跳得最高而又不掉落下来,就得到最高职位);在王国里,一直存在着两个对立派别高跟派和低跟派,为了区别,两派所穿鞋子鞋跟有高低之分。c. 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流落到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d. 友谊和仁爱是慧骃国的两种美德。5、与下面这段文字旨趣最贴近的一项是(3分)( ) 梧桐的种籽在春风里飞啊飘啊!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然而在城里,到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c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茨尔巴) d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6. 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将驰之 b何陋之有c. 辍耕之垄上 d公将鼓之7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母亦贤之 贤: 迁偏将军 迁: 数陈便宜 陈: 文多故不悉载 悉: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统为之饮食衰少。(2分) 译: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2分) 译: (二)(4分)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10、诗人是从感觉的哪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答: 11、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三)(4分)从微博到微信微博,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博客,发的文章每篇不得超过140字,通常来表达心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微信,是腾讯开发的一款用于手机端的应用软件,可以联系到你的手机联系人和qq好友,发送语音图片,找到附近的陌生人等。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11.第节中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12.第节中“截止本文写作时”这几个加点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5分)质 朴查一路 余光中先生曾经跟友人说过一段话,他说,乡愁原本表达的是淡淡的哀愁,但看到内地演员朗诵乡愁,总是激动,甚至凄厉,有样板戏的风味,令我很难为情。 我想起了质朴年代的表情达意方式。我小时候,家住乡村小学,春夏之际果蔬上市,附近的乡亲们肩扛锄头,手里顺便提溜一只南瓜、几个辣椒和茄子,送给我母亲。我母亲在乡下教了一辈子书,在一个人口不到百人的小山村教出了几位博士后,村民们心存敬意。那些果蔬上还粘着泥土和露珠,他们就一句话:“尝尝鲜!”放下就走。质朴的方式,新鲜的味道,给人感觉简而美,至今唇齿间留着回味和感念。 这些年,我们对于物的装饰,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文艺作品亦如此,那些动辄耗资数亿的电影,除了场面华丽,给人留不下太多印象,导演被人戏称“装修工”。种种活动,首先都被花里胡哨的策划、华而不实的形式,搞得似是而非。 是一些不纯洁的想法,将事物的本质层层遮蔽,使人误以为云遮雾罩方可包罗万象,人为地把一切都弄得很复杂。 按照事物本来的状态来描摹,现在看来,会更简洁而直抵内核。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大英博物馆参观时,一群英国小孩问他:“白宫什么样子?”布什回答:“白宫是白色的。”引起哄堂大笑。 布什固然有点幽默,但我觉得,他说话很有艺术,删繁就简,他抓住了白宫最本质的特质。我曾在一幅图片上,看过小布什举把铲子,他把自己退休后生活用一句直白的话加以概括:“我,布什,美国前总统,现正在拿着铲子铲狗屎。”一语中的,还需要花言巧语干什么? 有些人,想方设法包装自己;有些人对自己很随意,像把一块金玉随便扔进土堆里。最近读到一本书,其中有个章节写陈寅恪去给学生上课一段: 满满的礼堂,众人引颈而待。传说中的陈寅恪来了,布衣,布鞋,布袜,腋下夹一布包裹,打开布包裹,里面几本线装书。一点风景都没有。有人就纳闷了,这位号称教授中的教授,怎么没有一点派头,连个装书的皮包都没有? 可他一开讲,语惊四座,连走廊里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教授。(读者2013年第17期)13本文开头引用余光中先生曾经跟友人说过的一段话,作用是什么?(3分)答: 14全面分析2、3两段,它们主要运用的是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答: (五)(14分)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林清玄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蛭,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亩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15. 莲子收获的季节是莲农最辛苦的时候,这种辛苦具体体现在哪些劳作中?(4分) 16. 赏析第二小节划线句。(3 分)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17. 纵观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4分) 18.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六)(10分)19. 默写下列古诗词。(10分) ,愁云惨淡万里凝。 ,志在千里。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忽如一夜春风来, 。 ,后天下之乐而乐。公曰:“小大之狱, ,必以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雪上空留马行处。不以物喜, 。三、表达与交流 (共66分)(一)(6分)20、近年来,随着“苹果”产品在中国的大热,出现了很多苹果产品的忠实追随者,他们被称为“果粉”。 每逢新一代“苹果”产品首发,一些地方就会上演疯狂的“果粉”闹剧。从起初的彻夜排队到北京ipad2首发日三里屯店的打架事件,“果粉”的疯狂程度随着“苹果”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升级。更有甚者,竟有人为了买ipad2而卖了自己的肾。“果粉”对苹果品牌的狂热崇拜,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请你谈谈对此现象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80字。(二)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在大人们眼里,很多时候我们对周围的事物似乎有些冷淡,在与人交往中总那么随意,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十四五岁的我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次考试的分数、一条普通的短信、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一个偶然的座位安排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显得懂事;因为在乎,我们日趋成熟请以“其实我很在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替。(3)不少于600字。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 调研考试 九年级 语文 答题卷 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一、积累与运用(15分)1、( )(3分) 2.( )(3分)3( )(3分)4( )(3分) 5.( )(3分)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6.( )(2分)7()(2分)8(4分) 贤: 迁: 陈: 悉: 9(4分)(1)(2分) (2)(2分) (二)(4分)10、(2分) 11、(2分) (三)(4分)11.(2分) 12.(2分) (四)(5分)13(3分) 14(2分) (五)(14分)15.(4分) 16.(3 分) 17.(4分) 18.(3分) (六)(10分)19. 默写下列古诗词。(10分) 三、表达与交流 (共66分)(一)(6分)20、(二)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 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3分)b2(3分)c 3c 4d 5、a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一)(12分)6(2分)a7(2分)c8(4分)贤:认为贤能;迁:升职;陈:陈述;悉:全,都。(每个1分)9(4分)(1)骆统为了他们减少了饮食。(得分点:为;衰)(2分)(2)果真像这样,(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却像这样苦了自己?(得分点:诚;而;自苦;句式)(2分)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二)(4分)10、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来摹写景色。日落、云光、山翠为诗人眼见之景,“松风起”则为听觉,“山翠拂人衣”则写触觉感受。(2分)11、表现了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2分)(三)(4分)11(2分)作比较(1分),将微博和微信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1分)。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