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1.doc_第1页
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1.doc_第2页
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1.doc_第3页
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1.doc_第4页
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病理学病例分析:任选其中一例,作为成绩考核依据。要求手写,拒收打印稿。14周之前上系统病理学专业自选课时交杨星老师处。病例1病例摘要患者xxx,男,53岁。辽宁省人,职业:干部。主诉:腹泻3个月。现病史:入院前3个月开始腹泻,黄色水样便,每日1015次,每次量约2050ml。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曾自服黄连素、氟哌酸和肌注庆大霉素等。效果不佳。先后在当地医院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等均无异常。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盗汗、腹痛、尿频、尿急等症状。近来消瘦明显,体重下降约5kg,精神不佳,食欲差。既往史:30年前患肠伤寒,治愈。16年前轻度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未愈。1年前患急性腹膜炎,治愈。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智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肝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良好。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听诊无杂音,心音有力。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肝在右肋下缘下可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活跃。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入院时):血常规:Hb 111g/L,RBC 3.63x1012/L,WBC 0.91x109/L, 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占69%,淋巴细胞31%。出血时间(BT)5min,凝血时间(CT)3min。尿常规:pH 6,尿蛋白(+)。大便常规:黄色,潜血试验(0B)+。肝功能:总蛋白(A+G)64g/L,白蛋白(A)34g/L,球蛋白(G)30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141U/L,总胆红素正常。肝炎病毒学检测:抗HAV+,HBsAg+,抗HBe+,抗HBc-IgG+,抗HBc-IgM+。大便培养:大肠埃希菌50%,甲粪球菌20%,粪链球菌30%。甲胎蛋白(AFP)检测:843g/L 住院诊治经过入院后经止泻和对症治疗,入院36天发现呕血,并出现黄疸、腹水和嗜睡症状,经止血、输血、支链氨基酸及LAK细胞治疗等后好转。其间行B超检查疑为右后叶肝癌;下消化道钡餐造影无异常;胃镜见复合性溃疡;肝活检报告为肝细胞肝癌。血常规检测:Hb 68g/L, RBC 2.391012/L, WBC 0.51109/L; 尿常规:尿蛋白+,尿胆原+。大便柏油样,OB+。肝功能检测基本同入院时,只是总胆红素显著增加达171mol/L。粪便细菌培养绿脓杆菌6%,AFP持续不变。入院82天时腹泻加剧、发烧、昏迷,抢救无效于入院88天时死亡。 尸体解剖摘要皮肤黄色,胸腹壁多处暗紫色淤斑,腹部膨隆。腹腔内有2000ml草黄色清亮液体,胸腔内草黄色清亮液体100 ml, 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十二指肠球部见与胃窦部相延续的三个溃疡,最大者面积(5.12.6)cm2 ,小者(2.31.2)cm2,胃小弯见(1.00.7)cm2溃疡,肝脏灰红色(28136) cm3,重575g,表面布满绿豆至黄豆大小结节。左叶与膈肌粘连,右叶明显增大。膈面见(11.08.0)cm2范围白色结节性肿物。切面灰白紫褐相杂。肝脏正常结构消失伴出血坏死。左叶切面见均匀细小结节,最大者直径0.4 cm。脾脏紫褐色,(22.59.02.1) cm3,重304g。包膜光滑,紧张,边缘变钝。 组织学检查:肝脏:异型肝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的梁索状,梁索厚度达34个细胞。局部排列成腺泡状或片块状,细胞核大深染,核仁明显,可见双核巨型核和怪异状核。细胞浆内可见胆色素颗粒。细胞索之间可见扩张或紧闭的肝窦,并见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局部见胆汁湖形成及出血、坏死区域。肝左叶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组织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且肝细胞排列紊乱,小叶中央静脉偏位缺失或两个,偶见汇管区。肝细胞见散在脂肪变性淤胆及小灶性坏死。肝窦见库肯弗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纤维间隔也可见炎细胞浸润。食道横截面可见静脉扩张淤血,鳞状上皮糜烂伴炎细胞浸润。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处见炎性渗出坏死组织及肉芽组织形成伴灶性出血。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及炎性细胞浸润。脾窦高度扩张淤血,红髓纤维组织增生,髓索增粗。白髓脾小结生发中心和淋巴细胞减少。胰腺间质内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小叶萎缩伴纤维化。 讨论:1. 本例患者的主要病理诊断。2. 本例患者的死亡原因。3. 各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临床病理联系。附图1 肝左叶表面观,大小不等结节附图2 肝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结节附图3 门脉性肝硬化之假小叶附图4 门脉性肝硬化之假小叶附图5 假小叶内水肿之肝细胞附图6 假小叶之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分隔包绕初期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附图7 肝细胞小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Kupffer细胞增生,纤维化初期附图8 肝细胞癌结节与相邻非癌之肝组织交界处附图9 肝细胞性肝癌附图10 肝细胞癌与非癌肝组织紧密相连,非癌肝组织淤胆附图11 肝细胞癌与肝组织移行区病例2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9岁,农民。1年前,患者停经3个月后自然流产,流出物不详,清宫术后月经恢复正常。4个月前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 并有烂肉样碎组织排出,时常有咳嗽,胸痛,头痛,抽搐等症状。近日症状加重,咯血2天入院。死亡前一天早晨起床后突感头痛,随即倒地,昏迷,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体格检查: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90mmHg, 心、肺(-),肝脾未及。胸片示:双肺有结节状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17.1109/L;尿妊娠试验(+)。尸检摘要患者消瘦贫血状,腹腔内有血性液体约400ml,双侧胸腔中也有同样性状液体100ml。心脏:重320g, (-)。脾脏:重160g。肝脏:重3200g,表面和切面上见数个12.5cm直径出血性结节,有融合。肺:切面查见多个结节,直径2cm左右,伴出血、坏死。左右两侧肾各120g(-)。脑重1300g, 表面有多个出血性病灶,直径1.5cm, 脑组织水肿。子宫12cm12cm13.5cm,宫底后壁见直径5cm的出血性结节,质脆而软,切面呈紫红色,坏死、溃烂,边界不清,浸润子宫肌层并穿破肌层达浆膜,子宫旁有多个蚕豆大小的结节,双附件(-)。阴道壁查见2个紫红色结节,在盆腔内也有不规则的出血性肿块,两侧卵巢上可见黄体囊肿。镜检:取子宫、阴道、肺及脑组织病灶做切片检查,组织中有两种肿瘤细胞,一种呈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淡染,细胞界限清楚,核淡染,空泡样;另一种瘤细胞体积较大,胞浆红染,形状不规则,多核,深染。两种瘤细胞混合存在,瘤组织中没有间质和血管,可见明显的出血和坏死(cpc图1,图2, 图3)。讨论(1) 死者患有何种疾病?因何死亡?(2) 请结合本病的病理学知识,解释死者生前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病例121 子宫肌层内肿瘤病例12-2 肺组织内肿瘤病例12-3 宫腔内瘤结节伴出血病例12-4 肺内多数转移瘤结节病例3病史摘要: 2岁男孩,因高热抽搐1天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2天精神食欲不好,有轻度咳嗽,给服“山楂丸”无好转,入院前1天出现高热,服中药(具体不详)后反复呕吐,呈喷射状,以后小儿烦躁不安,出现阵阵抽搐,入院。既往史:健康。体格检查:体温39.7,脉搏132次/分,血压10/6.5kPa。急性病容,呈角弓反张体位,背部皮肤可见多个针尖大小出血点,前囟门饱满膨出,颈有抵抗,呼吸急促,双肺下野可闻及少许细喘鸣,心界不大,心律齐,无杂音,全腹软,肝脾轻度肿大,Kering征(),Brudzinski征()。实验室检查:WBC 20.8109/L,中性分叶核细胞81,杆状核细胞13,淋巴细胞5,嗜酸性粒细胞1,CO2结合力25(vol)%。脑脊液(CSF)检查:压力为268mmH2O,淡黄混浊,细胞数25000/mm3,总蛋白140mg%,糖15mg%,氯化物420mmol/L,细菌培养见肺炎双球菌生长。背部瘀点采血涂片:见革兰氏阳性双球菌。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大量广谱抗菌素及激素治疗,体温一度降至正常。但患儿进入昏迷状态,血压时好时坏,于入院后51小时背部瘀点突然增多大片融合,血压下降,抢救无效死亡。解剖所见:婴尸呈角弓反张状。脑:大脑表面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