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我们共同学习之前 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刘振华 现在中医院特色专科 骨伤科从事临床工作 工作上有事可拔打我的联系电话今天 我们共同来学习的课程有 拔罐疗法 推拿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拔罐疗法 定义 利用罐内的负压 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 造成瘀血现象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例图 基本介绍 拔罐法又名 火罐气 吸筒疗法 古称 角法 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 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 使吸着于皮肤 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 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 风湿等内科疾病 建国以后 由于不断改进方法 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 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 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疗法 历史沿史 先秦时期拔罐疗法 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 这是因为中国远古时代医家 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 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五十二病方 中 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 牡痔居窍旁 大者如枣 小者如核者 方以小角角之 如孰 熟 二斗米顷 而张角 其中 以小角角之 即指用小兽角吸拔 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 五十二病方 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医书 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就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六 二世纪 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 主要用于吸拔脓血 治疗痈肿 在吸拔方法上 较之前代 又有所改进 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 煮沸直接吸拔 所以 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 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 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记载 煮拔筒方 羌活 独活 紫苏 艾叶 鲜菖蒲 甘草 白芷各五钱 连须葱二两 预用径一寸二 三分新鲜嫩竹一段 长七寸 一头留节 用力划去外青 留内白一半 约厚一分许 靠节钻一小孔 以栅木条塞紧 将前药放入筒内 筒口用葱塞之 将筒横放锅内以物压 勿得浮起 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数滚 约内药浓熟为度候用 再用披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 深入浅寸 约筒圈内 将药筒连汤用大磁钵盛贮患者榻前 将筒药倒出 急用筒口乘热对疮合上 以手捺紧其筒 自然吸住 约待片时 药筒已温 拔去塞孔木条 其筒自脱 外科正宗 痈疽门 这种煮拔药筒的方法 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 外科大成 等以及 医宗金鉴 都有详略不等的载述 表明此法当时十分流行 除了煮拔筒法 也应用一些更为简便的拔罐法 如明 申斗垣的 外科启玄 就载有竹筒拔脓法 疮脓已溃已破 因脓塞阻之不通 如此当用竹筒吸法 自吸其脓 乃泄其毒也 晋唐时期东晋人葛洪 在其所撰的 肘后备急方 中 提到用角法治疗脱肿 所用的角为牛角 鉴于当时此法盛行 应用不当易造成事故 所以葛洪特别告诫要慎重地选择适应症候 书中强调 痈疽 瘤 结筋 瘰疬 皆不可就针角 针角者 少有不及祸者也 肘后备急方 卷中 这显然是有道理 即使以今天的目光来看 所列的多数病症 也确实不是拔罐的适应症 到了隋唐时期 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 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 竹罐取材广泛 价廉易得 大大有助于这一疗法的变及和推广 同时竹罐质地轻巧 吸拔力强 也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在隋唐的医籍中 记载这方面内容较多的是王焘的 外台秘要 如 外台秘要 卷四十 中就有关于用竹罐吸拔的详细描述 遂依角法 以意用竹做作小角 留一节长三 四寸 孔经四 五分 若指上 可取细竹作之 才冷搭得螯处 指用大角角之 气漏不嗍 故角不厌大 大即朔急差 速作五 四枚 铛内熟煮 取之角螫处 冷即换 指出应据不同的部位 取用不同大小的竹罐 而当时所用的吸拔方法 即为当今还在沿用的煮罐法 或称煮拔筒法 值得指出的是 外台秘要 对这一方法在多处加以具体的介绍 在第十三卷中提到 先在拔罐的部位上 以墨点上记之 取三指大青竹筒 长寸半 一头留节 无节头削令薄似剑 煮此筒数沸 及热出筒 笼墨点处按之 吸拔工具和吸拔方法和改进 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金元时期如果说 在隋唐时代还是兽角和竹罐交替使用的话 那么 到了宋金元时代 则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 拔罐疗法的名称 亦由 吸筒法 替换了 角法 在操作上 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 亦即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 需要时 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 乘热拔在穴位上 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 元代医家萨谦斋所撰的 瑞竹堂经验方 中曾明确地加以记述 吸筒 以慈竹为之削去青 五倍子 多用 白矾 少用些子 二味和筒煮了收起 用时 再于沸汤煮令热 以筋箕 箝 筒 乘热安于患处 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 主要用于吸拔脓血 治疗痈肿 在吸拔方法上 较之前代 又有所改进 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 煮沸直接吸拔 所以 竹罐又被称之为药筒 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 对此曾作过详尽的记载 煮拔筒方 羌活 独活 紫苏 艾叶 鲜菖蒲 甘草 白芷各五钱 连须葱二两 预用径一寸二 三分新鲜嫩竹一段 长七寸 一头留节 用力划去外青 留内白一半 约厚一分许 靠节钻一小孔 以栅木条塞紧 将前药放入筒内 筒口用葱塞之 将筒横放锅内以物压 勿得浮起 用清水十大碗筒煮数滚 约内药浓熟为度候用 再用披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 深入浅寸 约筒圈内 将药筒连汤用大磁钵盛贮患者榻前 将筒药倒出 急用筒口乘热对疮合上 以手捺紧其筒 自然吸住 约待片时 药筒已温 拔去塞孔木条 其筒自脱 外科正宗 痈疽门 这种煮拔药筒的方法 在明清的一些重要外科著作如 外科大成 等以及 医宗金鉴 都有详略不等的载述 表明此法当时十分流行 除了煮拔筒法 也应用一些更为简便的拔罐法 如明 申斗垣的 外科启玄 就载有竹筒拔脓法 疮脓已溃已破 因脓塞阻之不通 如此当用竹筒吸法 自吸其脓 乃泄其毒也 清代至清代 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 竹罐尽管价廉易得 但吸力较差 且久置干燥后 易产生燥裂漏气 为补此不足 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 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 火罐 一词 对此 清 赵学敏的 本草纲目拾遗 一书叙述颇详 火罐 江右及闽中皆有之 系窑户烧售 小如人大指 腹大两头微狭 使促口以受火气 凡患一切风寒 皆用此罐 表明陶罐已作为商品买卖 广为流行了 其次拔罐方法 有较大进步 以小纸烧见焰 投入罐中 即将罐合于患处 如头痛则合在太阳 脑户或颠顶 腹痛合在脐上 罐得火气舍于内 即卒不可脱 须得其自落 肉上起红晕 罐中有气水出 此类拔罐法即目前仍颇为常用的投火法 同时 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 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 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 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恰如 本草纲目拾遗 所云 拔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 风痹 腹痛等症 可使 风寒尽出 不必服药 其次拔罐方法 有较大进步 以小纸烧见焰 投入罐中 即将罐合于患处 如头痛则合在太阳 脑户或颠顶 腹痛合在脐上 罐得火气舍于内 即卒不可脱 须得其自落 肉上起红晕 罐中有气水出 此类拔罐法即目前仍颇为常用的投火法 同时 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 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 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 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恰如 本草纲目拾遗 所云 拔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 风痹 腹痛等症 可使 风寒尽出 不必服药 相关记载火罐疗法 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 在中国民间使用很久 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 肘后备急方 里就有角法的记载 所谓角法 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 外台秘要 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 如文内说 取三指大青竹筒 长寸半 一头留节 无节头削令薄似剑 煮此筒子数沸 及热出筒 笼墨点处按之 良久 以刀弹破所角处 又煮筒子重角之 当出黄白赤水 次有脓出 亦有虫出者 数数如此角之 令恶物出尽 乃即除 当目明身轻也 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 中国晋 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治病原理 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 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 牵拉了神经 肌肉 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 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 调节血管舒 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 淤血 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 红细胞破坏 发生溶血现象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 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 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其次 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 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 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 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 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 血流两量增加 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 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 淋巴循环加速 吞噬作用加强 对感染性病灶 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 另外 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常用设备罐的种类 常用的有下面几种 竹筒火罐 取坚实成熟的竹筒 一头开口 一头留节作底 罐口直径分 公分三种 长短约 公分 口径大的 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 口径小的 用于四肢关节部位 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 过于干燥 容易透进空气 临用前 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 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 南方产竹 多用竹罐 陶瓷火罐 使用陶土 作成口圆肚大 再涂上黑釉或黄釉 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 有大 中 小和特小的几种 陶瓷罐 里外光滑 吸拔力大 经济实用 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玻璃火罐 玻璃火罐 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 形似笆斗 肚大口小 罐口边缘略突向外 分 种号型 清晰透明 便于观察 罐口光滑吸拔力好 因此 玻璃火罐 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抽气罐 用青 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 将瓶底切去磨平 切口须光洁 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 便于抽气时应用 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 不易破碎 上置活塞 便于抽气 方法类型 吸拔的方法 拔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火罐法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 排去空气 使罐内形成负压 将罐吸着在皮肤上 有下列几种方法 1 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 或裁成薄纸条 燃着到1 3时 投入罐里 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投火时 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 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 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 纸卷和纸条 都能斜立罐里一边 火焰不会烧着皮肤 初学投火法 还可在被拔地方 放一层湿纸 或涂点水 让其吸收热力 可以保护皮肤 闪火法 用 号粗铁丝 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 作好酒精捧 使用前 将酒精棒稍蘸 酒精 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 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 往罐底一闪 迅速撤出 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闪火法的优点是 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 罐内无火 可避免烫伤 优于投火法 3 滴酒法 向罐子内壁中部 少滴 滴酒精 将罐子转动一周 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 不要沾罐口 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 将罐口朝下 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4 贴棉法 扯取大约0 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 薄蘸酒精 紧贴在罐壁中段 用火柴燃着 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5 架火法 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 直径2 3厘米 放在应拔的部位上 上置小块酒精棉球 将棉球燃着 马上将罐子扣上 立刻吸住 可产生较强的吸力 水罐法 一般应用竹罐 先将罐子放在锅内加水煮沸 使用时将罐子倾倒用镊子夹出 甩去水液 或用折叠的毛巾紧扪罐口 乘热按在皮肤上 即能吸住 抽气法 先将青 链霉素等废瓶磨成的抽气罐紧扣在需要拔罐的部位上 用注射器从橡皮塞抽出瓶内空气 使产生负压 即能吸住 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 将空气抽出 即能吸着 拔罐疗法 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 可按病变的或压痛的范围大小 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 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 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多罐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 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 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拾数个 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 称为 排罐法 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淤血时 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拔几个罐子 闪罐罐子拔上后 立即起下 反复吸拔多次 至皮肤潮红为止 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证病例 留罐拔罐后 留置一定的时间 一般留置5 15分钟 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 夏季及肌肤薄处 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 以免损伤皮肤 推罐又称走罐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 肌肉丰富的部位 如腰背 大腿等部 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 罐口要求平滑 最好用玻璃罐 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 将罐吸上后 以手握住罐底 稍倾斜 即后半边着力 前半边略提起 慢慢向前推动 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 至皮肤潮红为止 药罐 常用的有二种 1 煮药罐 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 扎紧袋口 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 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 使用时 按水罐法吸拔在需要的部位上 多用于风湿痛等病 常用药物处方 麻黄 蕲艾 羌活 独活 防风 秦艽 木瓜 川椒 生乌头 曼佗罗花 刘寄奴 乳香 没药各二钱 2 贮药罐 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 约为罐子的2 3 1 2 常用的为辣椒水 两面针酊 生姜汁 风湿酒等 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 抽去空气 使吸在皮肤上 也有在玻璃罐内盛贮1 3 1 2的药液 然后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 常用于风湿痛 哮喘 咳嗽 感冒 溃疡病 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 牛皮癣等 针罐 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 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 将针留在原处 再以针刺处为中心 拔上火罐 如果与药罐结合 称为 针药罐 多用于风湿病 刺血 刺络 拔罐法用三棱针 陶瓷片 粗毫针 小眉刀 皮肤针 滚刺筒等 先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 按刺血法刺破小血管 然后拔以火罐 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果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神经性皮炎 皮肤瘙痒 丹毒 神经衰弱 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治疗疾病 呼吸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肺水肿 肺炎 胸膜炎 主穴 大杼 风门 肺俞 膺窗 消化系统适应症 急性及慢性胃炎 胃神经痛 消化不良症 胃酸过多症 主穴 肝俞 脾俞 胃俞 隔俞 章门 急性及慢性肠炎 主穴 脾俞 胃俞 大肠俞 天枢 循环系统适应症 高血压 主穴 肝俞 胆俞 脾俞 肾俞 委中 承山 足三里 重点多取背部及下肢部 心脏供血不足 主穴 心俞 膈俞 膏肓俞 章门 运动系统适应症 颈椎关节痛 肩关节及肩胛痛 肘关节痛 主穴 压痛点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背痛 腰椎痛 骶椎痛 髋痛 主穴 根据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拔罐 膝痛 裸部痛 足跟痛 主穴 在疼痛部位及其关节周围 用小型玻璃火罐 进行拔罐 神经系统适应症 神经性头痛 枕神经痛 主穴 大椎 大杼 天柱 加面垫 至阳 肋间神经痛 主穴 章门 期门 及肋间痛区拔罐 坐骨神经痛 主穴 秩边 环跳 委中 因风湿劳损引起的四肢神经麻痹症 主穴 大椎 膏肓俞 肾俞 风市 及其麻痹部位 颈肌痉挛 主穴 肩井 大椎 肩中俞 身柱 腓肠肌痉挛 主穴 委中 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 主穴 下关 印堂 颊车 用小型罐 只能留罐 秒钟 起罐 再连续拔 次到 次 隔肌痉挛 主穴 隔俞 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 痛经 主穴 关元 血海 阿是穴 闭经 主穴 关元 肾俞 月经过多 主穴 关元 子宫 白带 主穴 关元 子宫 三阴交 盆腔炎 主穴 秩边 腰俞 关元俞 外科疮疡方面的适应症 疖肿 主穴 身柱 及疖肿部位 小型罐面垫拔 多发性毛囊炎 主穴 至阳 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下肢溃疡 主穴 局部小型罐加面垫拔 急性乳腺炎 主穴 局部温开水新毛巾热敷后 用中型或大型火罐拔 可连续拨 次 拔罐禁忌 家用真空抽气式罐由于它的简便 易学 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家中 当人们受凉 肩背疼痛时 年纪大一些的人都会说 拔拔罐吧 起罐后的一身轻松 能缓解甚至解除许多不适 但也有人因在使用中方法不当 反造成了一些新的不适 下面几点是家庭拔罐常见的禁忌 1 首先 要确定拔罐者的体质 如体质过于虚弱者就不宜拔罐 因为拔罐中有泻法 反而使虚者更虚 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2 孕妇及年纪大且患有心脏病者拔罐应慎重 因孕妇的腰骶部及腹部是禁止拔罐部位 极易造成流产 在拔罐时 皮肤在负压下收紧 对全身是一种疼痛的刺激 一般人完全可以承受 但年老且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这种刺激下可能会使心脏疾病发作 所以此类人群在拔罐时也要慎重 3 一些特殊部位不宜拔罐 如 肚脐正中 即神阙穴 4 局部有皮肤破溃或有皮肤病的患者 不宜拔罐 5 拔罐时不易留罐时间过长 一般拔罐时间应掌握在8分钟以内 以免造成起泡 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 应尽量避免起泡所带来的感染几率 6 若在拔罐后不慎起泡 一般直径在1毫米内散发的 每个罐内少于3个 可不用处理 自行吸收 但直径超过1毫米 每个罐内多于3个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7 注意罐子的清洁 如1人应专用1套罐具 一般每使用5次后应对罐具进行1次清洗 以防止感染 操作方法 准备材料 玻璃火罐二个 备用一个 根据部位 选择号型 镊子一把 酒精一小瓶 大口的 棉花球一瓶 火柴一合 新毛巾一条 香皂一块 脸盆一个 术前检查 检查病情 明确诊断 是否合乎适应症 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 是否合适 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3 操作方法 先用干净毛巾 蘸热水将拔罐部位擦洗干净 然后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 火柴燃着 用门火法 往玻璃火罐里一闪 迅速将罐子扣住在皮肤上 4 留罐时间 过去留罐时间较长 有从 分钟留到30分钟以上的 这种长时间留罐 容易使局部黑紫一片 郁血严重 增加吸收困难 因此 现在留罐时间一般较前缩短了 根据身体强弱的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情况 可以考虑改从3分钟到6分钟比较合适 实践证明 短时间留罐比长时间留罐好处多 严重郁血减为轻微渗出血或充血 便于吸收 增强抗病能力 不留斑痕 防止吸过度 造成水泡伤引起感染 时间虽短 疗效较高 5 起罐 左手轻按罐子 向左倾斜 右手食 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 轻轻下按 使罐口漏出空隙 透入空气 吸力消失 罐子自然脱落 6 火力大小 火力大小 也要掌握好 酒精多 火力大则吸拔力大 酒精少 火力小则吸拔力小 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 叩得慢则吸力小 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间隔时间 可根据病情来决定 一般讲来 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 可隔日一次 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 例如发高烧 急性类风湿 或急性胃肠炎等病 每卧一次 二次 甚至三次 皆不为过 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疗程 一般以 次为一疗程 如病情需要 可再继续几个疗程 9 部位 肩端 胸 背 腰 臀 肋窝以及颈椎 足踝 腓肠肌等肌肉丰厚 血管较少的部位 皆可拨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消防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节能技术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特种设备网络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铁路车辆钳工(技师)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交通运输工程(铁路信号与传输设备维护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科学论证”能力测试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物理与新能源技术试题
- 2025年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技术
- 药师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出纳应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政工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版简易劳务合同模板
- 2025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语文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消防水池挖槽施工方案
- 常微分方程教案
- 高三试卷:2025届浙江省“江浙皖县中”共同体高三10月联考-政治试题+答案
-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测试范围:必修一第1~2章】(考试版)
- 水电站设备维护检修课件
- 2025年沼液还田协议书
- 2025年浙商银行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APQP第三版及CP第一版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