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doc_第1页
不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doc_第2页
不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doc_第3页
不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doc_第4页
不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相关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社会工作相关知识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层面、类型、特点定义: 以儿童为工作和服务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层面:1. 微观:根据儿童个体本身的需要而开展的个案辅导工作。 2. 中层: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儿童家庭,或有相同问题同伴开展的小组工作。 3. 宏观:以满足儿童需要为中心,针对社会组织和社区的社会工作,或针对政策改变开展的调查研究、宣传倡导等社会工作。类型:1. 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对象是全体儿童及其家庭,尤其是家庭监护状况良好的家庭。内容:(1)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个别化咨询辅导。(2)为儿童提供休闲娱乐服务。(3)为准妈妈提供咨询以及协助办理新生儿户籍登记服务。目的:支持父母履行教养职责,以满足儿童成长需要。 2. 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对象是父母亲职能力不足的儿童及家庭。 内容:(1)为经济困难家庭连接资源,为儿童提供经济补助。 (2)为时间和精力不足服务提供托育服务。 (3)为新生儿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儿资讯和技能培训服务。 目的:通过弥补父母亲职能力不足,改善父母亲职状况,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3. 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对象是亲职不当和亲职缺失的儿童。 内容:(1)家庭收养 (2)家庭寄养 (3)机构养育或教养 目的:通过替代儿童的父母履行亲职职责,使儿童回归家庭环境,健康成长。 4. 儿童保护服务:对象是遭受到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暴力伤害的儿童及其家庭。 内容:伤害预防和伤害应对服务。特点:(一)明确了儿童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儿童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二)界定了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三)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四)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定义、层面、类型、特点、原则定义: 将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层面:1. 微观:个人层面,针对青少年个体需求而开展的个案辅导服务。 2. 中层:家庭和小组层面,针对青少年家庭以及有相同需要或背景的青少年群体,而开展的服务。 3. 宏观: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或者是针对法规或政策而进行的倡导或改变性工作。类型:青少年本质特征是其发展性,其社会工作根本目标是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 工作分为:1. 针对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协助正常发展而设计的发展性服务。2. 针对已经发生问题之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的矫正服务。3. 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家庭、学校、社区现况而展开的预防性青少年服务。 目标: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特点:1. 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需要秉持和运用接纳、不批评、尊重、保密、个别化和服务对象自决等社会工作价值原则。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2. 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方面更强调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性应用:精心设计和安排,采用融社会价值理念和社会工作理论于其中的个别辅导、角色扮演、小组游戏、技巧训练、集体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十分明显的启发、帮助和促进作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核心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 3. 更加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需要从青少年群体本身、社会环境,以及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去开展各类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政策倡导,促进青少年个体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社会环境的优化,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人与环境互动”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原则:1. 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 2. 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3. 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 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一) 价值观问题:社工要对年龄歧视问题保持敏感,防止把社会的不当价值观带入工作中。(二) 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社工应当敏锐体察自己的情绪状况,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特点、目标、原则定义:针对妇女心理生理特点,回应妇女的需要和解决其问题。特点:1. 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2. 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3. 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4. 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 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目标:1. 直接目标:(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 中间目标:(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3. 最终目标:(1)重新建构权利关系(2)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3)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原则:1. 承认妇女的多样性以及与其一起工作的视角的多样性2. 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3. 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4. 认识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5. 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6. 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7. 将个体与群体连接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互助残疾人社会工作目标、功能、发展目标: 总目标: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促进残疾人平等的社会参与,实现残疾人体面工作和尊严生活,推动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观念,全面提升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达成“共建、共享、共融”的具有亲和力的文化,从而提升人类整体生活质量。功能:1. 微观层面:一、直接物质性帮助,二、提供能力建设的支持服务。 2. 中观层面:一、推动残疾人组织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发育,二、推动社区性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 3. 宏观层面:一、推进残疾人社会政策变迁,二、增加社会资本,形成“亲和力”的残疾人文化。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发展正在经历从“医学治疗模式”向“社会康复模式”转变。 残疾人观变迁“个体和家庭”。个人模式向“人与环境互动”社会模式转变。1. 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转型:(1)致残原因理论分析上,个人责任社会责任(2)残疾现象的理论分析上,社会标签社会照顾2. 残疾人工作方法的转型:(1)工作理念上,供养理论回归社会理论(去机构化) (2)直接介入模式上,个案模式综合服务模式3. 我国内地残疾人社会工作萌芽(略)矫正社会工作定义、功能与作用、特点、起源发展、我国矫正制度定义: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专业帮助。功能与作用:1. 针对罪犯:(1)监管功能,一、限制一定程度自由,二、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2)矫正功能,生理、心理、思想、行为上的矫正治疗。 (3)服务功能,生活照了、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 2. 针对社会环境:(1)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特点:(一)特殊性:为特殊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者、他们是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危害者又是因社会化过程的阻断或弱化造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甚至消失。 (二)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三)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四)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起源和发展:(一)矫正社会工作起源:1.“感化社会工作之父”奥古斯特斯业绩探望、感化犯人 2. 矫正社会工作制度在美国建立 (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矫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英、美、日、港台我国内地社区矫正制度: 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社会工作含义、目标社区:1. 社区是一个工作地点和环境 2. 社区是一个互相关怀和照顾的网络 3. 社区是影响社会政策的基地社会工作含义:1.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实务领域 2.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专业方法目标:(一)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二)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对内外关系)(三)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含义、界定、分类含义: 它是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补偿性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优待、抚恤、安置。界定: 它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使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主要领域是指各类优抚安置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具体包括各级民政部门内设的优抚安置部门以及其指导的优抚医院、光荣院、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军供站、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分类:1.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属于医务社会工作范畴 2. 光荣院社会工作,属于老年社会工作范畴 3.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协助复员退伍军人角色转变,更好适应环境,顺利度过军地转化过渡期。 4. 军休社会工作,以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以及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 5. 烈士褒扬社会工作 6. 军供社会工作社会救助概念、内容;社会救助工作原则、定义、特点、主要功能救助概念: 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有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救助内容: 我国救助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原则:(一)救急难:救助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危机关头给予直接有效物质帮助,服务对象生命安全第一。 (二)托底线:救助对象法定程序认定后即可获得,具有无偿性,社会保障系统托底作用。 (三)可持续:服务对象需政府和社会不断支持和帮助才能改变改善。需适应财力保障才能持续。定义: 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一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过程包括:物质方面社会救助、精神层面的内在提升以及救助对象的社会功能恢复。特点:1. 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2. 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3. 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4. 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5. 工作依据的政策性主要功能:(一)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应的救助项目 (二)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 (三)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四)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家庭社会工作定义、基本假设、重要理论、基本原则定义:(一)家庭社会工作基本内涵 1.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求专业服务活动。注意三点:(1)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2)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3)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2. 家庭社会工作基本特征:(1)针对家庭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3. 家庭社会工作基本功能:(1)增强家庭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准备。(2)结合家庭治疗和支持,保障家庭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3)促进家庭功能改善,维护家庭成员有效、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1.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主要区别:(1)起源不同:社会工作出现的时间要比家庭治疗早,社会工作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家庭治疗时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只有五六十年历史。(2)关注焦点不同,社会工作关注焦点更广泛,家庭治疗焦点集中在家庭本身的结构和互动关系。(3)工作理念不同,社会工作更为强调“人在情境中”,而家庭治疗更为注重家庭系统的服务理念。(4)专业关系不同,要求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建立良好合作,而这方面在家庭治疗中并不突出。(三)家庭与家庭社会工作 1. 家庭:一群通过血缘、婚姻或者法律连接起来,并且拥有共同历史和未来以及深厚感情联系的人。2. 家庭类型: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妻以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包括父母亲和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领养家庭,通过法律长久收养子女的家庭;寄养家庭,父母暂时托管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工作者要对自己家庭经验保持警觉)基本假设:(一)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 (二)家庭中心视角是把握家庭成员需求的关键(三) 家庭危机是促使家庭成员改变的重要契机 (四)生态视角是理解家庭内外部环境的重要依据重要理论:(一)家庭系统理论:1. 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2. 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3. 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1. 家庭组成阶段 2. 学前子女家庭阶段 3. 学龄子女家庭阶段 4. 青少年家庭阶段 5. 子女独立家庭阶段 6. 家庭调整阶段 7. 中年夫妇家庭阶段 8. 老年人家庭阶段 (P222)(三)生态系统理论:1. 微观系统,个人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 2. 中观系统,个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 3. 外部系统,个人有影响但个人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 4. 宏观系统,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基本原则:(一)家庭处境化原则 (二)家庭成员增能原则 (三)家庭个别化原则 (四)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学校社会工作要素、特点、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功能要素:1. 学校社会工作的属性:一种专业服务。2. 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以全体学生为主要直接服务对象,兼顾服务于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环境等。3. 学校社会工作者: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方法、技巧和价值观。具备广泛的知识基础,包括有关学校的知识,有关青少年发展的知识,有关学业和职业辅导及训练的相关知识。4. 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实现学校育人的目的。特点:1. 专业性 2. 科学性 3. 艺术性 4. 网络性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一) 与德育的关系:社会工作以学生为本,学校德育以学校及社会思想道德要求为本。(二) 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社会工作注重学生与学校环境的互动作用,心理健康注重学生个体自身作用。(三) 与班级管理的关系:社会工作重点是学生个人发展层面的,班级管理的目的保障班级秩序良性运行。(四) 与生活管理的关系:社会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生活管理重点文明礼貌、健康教育、自主体验等。功能:(一)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二)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 (三)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四)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 (五)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功能、特点、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定义:是在健康照顾体系内实施的社会工作,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残疾或者伤害等不同方面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功能:1. 诊断和评估 2. 咨询与辅导 3. 寻求与整合资源 4. 政策和服务倡导 5. 多专业协调与合作特点:(一)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二)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 (三)以病人为中心 (四)服务规范的专业化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1.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2. 基本医疗常识和医学知识 3. 疾病的社会心理反应方面知识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1. 隐私保护 2. 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安乐死 4. 药物或临床研究企业社会工作概念、特点、功能、我国社会工作需求概念:一、企业社会工作提供者是“专业社会工作者”;二、核心工作对象是“企业职工”;三、工作的场域是“企业内外”;四、工作内容是与职工的工作岗位适应、劳动环境协调、职业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劳动关系协调等有关服务工作与管理工作;五、工作目标是通过促进职工发展和福利目标实现,保障职工利益、提升劳动效率、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特点:1. 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 2. 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福利权益。3. 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4. 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策略。功能:(一)提供物质帮助,协助困难职工拜托困境 (二)为企业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三)协调内外关系,增强企业组织的凝聚力 (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五)预防问题产生,保障社会和谐均衡稳定 (六)促进能力发展,实现社会的持续创新我国社会工作需求:(一)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增多(二)强资本弱劳动,维护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